APP下载

优质丰产白肋烟品种达白1号的选育与应用

2016-03-01陈志华谢子发李广永杨兴有靳冬梅阳苇丽

贵州农业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宏志烟碱转化率

李 浩, 陈志华, 谢子发, 李广永, 杨兴有, 靳冬梅, 向 杰, 阳苇丽

(四川省烟草公司 达州市公司, 四川 达州 635000)

优质丰产白肋烟品种达白1号的选育与应用

李 浩, 陈志华, 谢子发, 李广永, 杨兴有*, 靳冬梅, 向 杰, 阳苇丽

(四川省烟草公司 达州市公司, 四川 达州 635000)

为选育优质丰产的白肋烟适宜品种应用于生产,四川省达州市烟草公司烟草科研所以MSKy14为母本、达所26为父本育成白肋烟F1代杂交种达白1号,并于2004年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达白1号打顶株高121.6 cm,有效叶22片,大田生育期92 d;高抗TMV,中抗CMV和根结线虫病,抗黑胫病,高感赤星病;产量、产值高;烟叶外观质量一般,物理特性较好,化学成分含量基本适宜,感官质量中偏上,工业可用性较强,烟碱转化率低。适宜中低海拔烟区种植,2004—2013年四川省白肋烟烟区累计推广种植35 200 hm2,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白肋烟; 达白1号; 选育; 特征特性

优良品种是烟草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对提高烟叶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和增强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1-2]。四川达州是全国烟草种植区划的最适宜区、国内白肋烟主产区,所产的白肋烟和晒烟被纳入全国名晾晒烟名录。为选育丰产优质的白肋烟品种应用于生产,达州市烟草公司积极开展品种选育工作,并育成数个品种[2-4],其中,达白1号是四川省育成并通过国家审定的首个烟草品种,已成为四川白肋烟生产的主栽品种。前人对四川白肋烟的烟碱转化率改良[5-10]、适应性[11-14]、施肥[15-17]、采收晾制[18-23]及烟叶质量评价[24-26]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研究,但尚未见优质丰产白肋烟品种达白1号的选育、特征特性、配套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等方面的综合报道。为此,笔者系统分析达白1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烟叶质量评价结果,总结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达白1号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达白1号的选育过程

达白1号是达州市烟草公司烟草科研所以MSKy14为母本、达所26为父本自主育成的白肋烟F1代杂交种,其母本MSKy14是利用引自美国的优质白肋烟品种Ky14与不育系材料的连续回交转育获得的同型雄性不育系;父本达所26是采用系统选育法选出的抗性强、适宜性好的白肋烟品系。1995年组配杂交组合MSKy14×达所26,1996—2000年开展品种鉴定试验和品种比较试验,2001—2002年参加全国品种区域试验,2003年参加全国品种生产试验,2004年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达白1号。2005年该品种开始在达州烟区示范,2007—2008年对品种的亲本进行烟碱转化率性状改良,2009年至今为达州市白肋烟种植的当家品种,并在国内其他白肋烟产区进行示范推广。

2 达白1号品种的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从表1可知,达白1号平均打顶株高121.6 cm,总叶数32片,有效叶22片。节距5.0 cm,茎围10.9 cm,腰叶长70.4 m、宽37.3 cm。大田生育期92 d。主脉乳白色,株形筒形,叶形椭圆形,叶色绿色。有效叶较对照鄂烟1号多2片。大田生长整齐一致,属早生快发型中偏晚熟品种,长势强,耐肥水,成熟落黄较集中,具有优质白肋烟的长势长相。

2.2 经济性状

从表2看出,在2001—2003年全国烟草品种区域试验中,达白1号的平均产量为192.4 kg/667m2,较对照品种鄂烟1号增产26%,产值较对照高21%,均价和上等烟比例与对照接近。

2.3 抗病性

达白1号推广应用期间田间观察结果表明,达白1号的黑胫病发病情况与对照品种鄂烟1号相近,花叶病发病情况低于鄂烟1号。2000年青州烟草研究所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达白1号高抗烟草普通花叶病(TMV),中抗黄瓜花叶病(CMV),抗黑胫病。2001年全国白肋烟区域试验抗性结果(表3)表明,达白1号抗黑胫病、烟草普通花叶病(TMV),中抗根结线虫病,高感赤星病,抗病性与对照品种鄂烟1号接近。表明,达白1号对烟草黑胫病、花叶病、根结线虫病等主要病害抗性较强,综合抗性较强。

表1 2001—2003年全国白肋烟品种区域试验中达白1号的农艺性状

表2 2001-2003年全国白肋烟品种区域试验中达白1号的经济性状

表3 达白1号对4种烟草病害的抗病性

注:数据来源于全国白肋烟区域试验;抗性分为6级:高抗或免疫I,抗R,中抗MR,中感MS,感病S,高感HS。

Note: The data are from national regional test of burley tobacco. I, High resistance or immune ; R, Resistance; MR, Moderate resistance; MS, Moderate susceptibility; S, Susceptibility; HS, High susceptibility.

2.4 烟叶质量评价

2.4.1 外观质量 《中国烟叶质量白皮书》评价结果表明,达白1号烟叶颜色部分浅红黄,部分浅红棕;颜色纯正度稍差,整体颜色较深;部分烟叶成熟,部分烟叶过熟;烟叶样品身份偏薄;叶片结构多为疏松至尚疏松范围。光泽为中至暗,颜色强度稍淡;叶面以稍皱为主。综合各项外观指标,部分烟叶外观质量较好,多数烟叶外观质量一般。

2.4.2 物理特性 从表4看出,达白1号中部烟叶厚度(平均,下同)0.055 mm,叶面密度为34.37~34.98 g/cm2,拉力为1.23~1.24 N,伸长率为10.16%~11.05%,平衡含水率为10.50%~11.93%,填充值为4.49~4.99 cm3/g,含梗率为35.49%~36.06%。中部烟叶厚度和叶面密度相对适宜,拉力偏低,吸湿性一般,填充性较好,含梗率偏高,物理特性一般。

上部烟叶厚度为0.064~0.072 mm,叶面密度为42.74~53.87 g/cm2,拉力为1.39 N;伸长率为12.36~14.41%,平衡含水率为11.61%~12.46%,填充值为4.14~4.63 cm3/g,含梗率为30.67%~31.36%。上部烟叶样品厚度和叶面密度适宜,拉力偏低,吸湿性相对较好,填充性一般,含梗率较低,物理特性相对较好。

2.4.3 化学成分 从表5看出,达白1号总植物碱含量,中部烟叶4.24%~4.41%,上部烟叶6.78%~6.97%;总氮含量,中部烟叶3.93%~4.58%,上部烟叶3.82%~4.71%;总糖含量上、中部烟叶均在1%以下。石油醚提取物总量,中部烟叶6.10%~7.82%,上部烟叶6.81%~7.98%;pH,中部烟叶5.51~5.61,上部烟叶5.39~5.83;氮碱比值,中部烟叶1左右,上部烟叶0.68~0.69。总体上,达白1号烟叶样品化学成分含量基本适宜。

表4 达白1号烟叶的物理特性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烟叶质量白皮书》。

Note:The data are from China Tobacco Quality White Paper.

表5 达白1号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烟叶质量白皮书》。

Note: The data are from China Tobacco Quality White Paper.

2.4.4 感官质量 《中国烟叶质量白皮书》评价结果表明:达白1号烟叶香型风格为白肋型,风格程度较显著,香气量表现为有至尚足,浓度中等至较浓,劲头中等至较大,杂气有至较轻,刺激性有,余味尚舒适。烟叶工业可用性较强。烟叶感官质量为中偏上至较好。

2.4.5 烟碱转化率及TSNAs含量 2007—2008年达州市烟草公司和河南农业大学合作在达州市对达白1号的烟碱转化率进行改良。改良后的达白1号品种(达白1号NN)的总转化株比例为4.65%,比改良前降低18.8百分点,降低80.1%,改良种中所出现的转化株也绝大多数转化率较低,改良的达白1号品种的烟碱转化率大幅降低(表6)。目前,不同国家对烟叶中烟碱转化率的限制标准一般为5%(相当于仲胺类生物碱含量占总生物碱含量的10%),由此可知,改良杂交种生产的烟叶较好地满足质量要求。

表6 达白1号群体烟碱转化株比例和烟碱转化率

表7 达白1号烟碱转化改良TSNA的含量

从表7可知,改良前达白1号的TSNAs总量为12.5 μg/g,以NNN含量最高,NAT含量其次。改良达白1号品种(达白1号NN)的TSNAs含量比改良前降低38.5%,其中,NNN含量降低幅度最大,为61.3%。可见,改良后达白1号品种的有害物质TSNAs的含量很低,提高了烟叶的安全性。

3 栽培技术要点

达白1号适宜在1 000 m以下中低海拔烟区种植[11-13],达州烟区适宜在4月中旬移栽[14]。栽培密度1 100~1 300株/667m2,行距1.10~1.20 m,株距0.45~0.50 m。施纯氮15 kg/667m2左右,基肥占总施肥量的40%~60%,移栽30 d内追肥[15-18]。初花打顶,留叶数22~24片[19]。适宜半整株采收,打顶后3~4周斩株采收[20]。可用专用晾房或简易黑膜晾房晾制,按照白肋烟调制技术工艺进行晾制,合理调控晾房温湿度[21-23]。

4 达白1号推广应用

达白1号通过全国烟草白肋烟审定后开始推广应用,主要在四川白肋烟烟区推广。2004—2013年累计在四川省推广35 200 hm2,新增烟叶产量1 327.4万kg,新增社会总产值10 755.3万元,获社会纯收益10 338.6万元。达白1号及其配套技术在四川白肋烟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实现了白肋烟种植品种优良化,推动种植区域化,生产规模化,提高了白肋烟的产量和质量,增加烟区农民收益,增强烟叶竞争力,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1] 杨铁钊.烟草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中国烟草白肋烟试验站.中国烟草白肋烟种植资源图谱[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 陈志华,杨兴有,靳冬梅,等.白肋烟新品种川白1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J].中国烟草科学,2013,34(5):57-61.

[4] 陈志华,谢子发,吴纯奎,等.白肋烟达白2号(50926)选育及其特征特性[J].昆明学院学报,2009,31(6):31-34.

[5] 史宏志,李 超,杨兴有,等.四川白肋烟亲本改良及低烟碱转化杂交种的增质减害效果[J].中国烟草学报,2010,31(4):36-41.

[6] 史宏志,李 超,谢子发,等.白肋烟达白杂交种及其亲本的烟碱转化率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3):35-39.

[7] 赵永利,史宏志,杨兴有,等.白肋烟烟碱转化率与生物碱含量及新烟草碱/降烟碱值的关系[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2):24-28.

[8] 赵晓丹,史宏志,杨兴有,等.白肋烟不同程度烟碱转化株后代烟碱转化率株间变异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12,33(1):36-41.

[9] 史宏志,徐发华,杨兴有,等.不同产地和品种白肋烟烟草特有亚硝胺与前体物关系[J].中国烟草学报,2012,33(5):31-34.

[10] 李 超,谢子发,史宏志,等.不同白肋烟品种烟碱转化株率及转化率株间分布[J].华北农学报,2008(4):12-15.

[11] 沈广材,史宏志,杨兴有,等.四川烟区不同海拔高度温湿度对白肋烟生育期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9(3):14-19.

[12] 沈广材,史宏志,杨兴有,等.不同海拔高度白肋烟中熟早熟品种气候适应性的差异[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5-39.

[13] 沈广材,史宏志,杨兴有,等.海拔高度对白肋烟中熟早熟品种经济性状和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9(5):65-69.

[14] 吴 疆,杨兴有,靳冬梅,等.不同移栽期对四川白肋烟各生育阶段气候指标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4):15-19.

[15] 李兰周,史宏志,刘国顺,等.四川白肋烟主栽品种适宜施氮量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9,30(3):14-18.

[16] 王德宝,史宏志,杨兴有,等.氮肥用量和基追肥比例对白肋烟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J].烟草科技,2011(6):11-16.

[17] 王德宝,郜海民,史宏志,等.氮肥用量和基追肥比例对白肋烟干物质积累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2):5-9.

[18] 史宏志,沈广材,谢子发,等.白肋烟生育过程中矿质元素和烟碱含量动态变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4):23-27.

[19] 史宏志,李 志,谢子发,等.白肋烟留叶数对叶片中性香气成分和生物碱含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4):14-19.

[20] 史宏志,王德宝,杨兴有,等.采收方式和时期对部位间白肋烟生物碱含量差异的影响[J].烟草科技,2010(2):6-11.

[21] 史宏志,杨兴有,周开绪,等.不同晾房晾制白肋烟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差异[J].华北农学报,2010(3):29-33.

[22] 刘成伟,杨兴有,史宏志,等.不同白肋烟晾房调制期间温湿度和烟叶含水率与色素含量比较[J].中国农学通报,2012(19):53-57.

[23] 何正川,李东霞,杨兴有,等.白肋烟晾制期晾房内温度和湿度变化分析[J].作物研究,2015,29(1):54-59.

[24] 李 超,史宏志,谢子发,等.白肋烟不同品种生物碱含量株间分布与变异性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09(2):63-67.

[25] 史宏志,李 超,谢子发,等.白肋烟不同品种和叶位叶片生物碱和总氮含量的差异[J].西南农业学报,2008(4):11-16.

[26] 史宏志,谢子发,赵永利,等.四川白肋烟不同品种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及感官品质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10,31(1):15-19.

(责任编辑: 姜 萍)

Breeding and Application of Dabai 1, a New Burley Tobacco Variety with Good Quality and High Yield

LI Hao, CHEN Zhihua, XIE Zifa, LI Guangyong, YANG Xingyou*, JIN Dongmei, XIANG Jie, YANG Weili

(DazhouBranchCompany,SichuanTobaccoCorporation,Dazhou,Sichuan635000,China)

Dabai 1, a burley tobacco variety, bred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MSKy14 (♀) × Dasuo 26 (♂) by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Dazhou Tobacco Company, was approved by National Tobacco Variety Approval Committee in 2004. Dabai 1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121.6 cm topped height, 22 effective leaves, 92 d growth period after transplanting, high resistance to TMV, moderate resistance to CMV and root knot nematode disease, resistance to black shank, high susceptible to brown spot, high yield, high output value, common tobacco appearance quality, good physical property, appropriate chemical composition content, above moderate sensory quality, higher usability in industry and lower nicotine conversion ratio can be suitably cultivated in tobacco-planting areas with middle and low altitude. Total extension area of Dabai 1 reaches 35 200 hm2in burley tobacco-planting areas of Sichuan Province during 2004~2013 and the remarkabl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from planting Dabai 1 are acquired.

burley tobacco; Dabai 1; breeding; characteristics

2015-10-20; 2016-04-26修回

四川省烟草专卖局重点科技项目“达州特色优质白肋烟开发”(201101011);达州市烟草公司科技计划项目“白肋烟新品种选育与应用”(201001)

李 浩(1973-),男,农艺师,从事烟叶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 358088498@qq.com

*通讯作者:杨兴有(1979-),男,农艺师,从事烟叶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tobaccoboy@163.com

1001-3601(2016)05-0188-0001-04

S572

A

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

Genetics and Breeding·Germplasm Resources·Biotechnology

猜你喜欢

宏志烟碱转化率
我国全产业领域平均国际标准转化率已达75%
Laser fragmentation in liquid synthesis of novel palladium-sulfur compound nanoparticles as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s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叹世艰
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及其开发
曲料配比与米渣生酱油蛋白质转化率的相关性
透视化学平衡中的转化率
影响转化率的因素
白肋烟不同程度烟碱转化株后代烟碱转化率株间变异研究
土壤中降解烟碱细菌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