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障碍分析及矫治对策探索
2016-03-01李媛
李 媛
(桂林市逸仙中学 广西桂林 541002)
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障碍分析及矫治对策探索
李 媛
(桂林市逸仙中学 广西桂林 541002)
摘 要:学习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学生因为一些原因,学习比较困难,导致自身学习的成绩不太理想,通常被人们认为是学困生。在新的时期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育公平被提高到新的高度,要求降低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差距,实现教育的公平。在此过程中,我认为学困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且在研究之后发现在高中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导致学困生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障碍进行了一些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程改革 学习障碍 学困生
一、学困生的简单介绍
1.学困生的含义
学困生,顾名思义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方面的原因,导致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的学生。学困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它是学生之间个体差异的具体表现。
2.出现学困生的原因
出现学困生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有的甚至是多个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的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1]
(1)高中数学知识理解难度较高
高中数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生认为学习难度高的学科,它自身的逻辑性十分强,而且相对于初中小学数学来说,高中数学的难度更上一层楼,属于一个“拔高”的阶段,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十分吃力,出现学困生现象。
(2)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正确
学习本身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十分正常的,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正确,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懒散等问题,在遇到困难之后,没有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心态,反而不思进取,遇难而退,导致学习越来越差,与同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出现学困生现象。[2]
(3)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
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无论是先天差异,还是后天差距,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这样的差异,导致对于知识的接受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越来越高,最后自暴自弃,出现学困生现象。
(4)与教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学困生现象和教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授课的方式、个人魅力等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讲,一个讲课方式超前、个人魅力较高、语言幽默的教师,往往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我们了解之后发现,许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仍然比较落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兴趣,参与学习没有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困生现象出现。
(5)与家长有着重大的联系
新的时期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家校联系作为一个重要的理念而出现,经济高速发展,许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家人生活的更好一些,在外打拼,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部分家长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事业上,导致其对学生的学习很少关系过问,导致部分学生出现自闭等现象,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同时由于学生的天生的惰性,在缺少约束和管教的前提下,学生往往会放任自己,做一些自己喜欢,但会影响到学习的事情,比如打游戏等,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甚至有的学生沉迷于游戏,导致学困生现象的出现。
3.学困生的影响
学困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其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比较大的,具体的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学生自己的发展不利
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失利,导致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心理问题,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学习只是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困生掌握的知识比较少,对于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十分不利,对于学生来说,在日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没有一技之长难以立足。
(2)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
笔者认为学困生的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对整个班集体的影响,有的学生自己的学习产生问题,比如说在课上会和别人说闲话、做小动作等会影响到其他的学生,而且学困生的出现,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长此以往,从小方面讲,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从大方面讲,不利于我国人才的培养。
二、解决高中数学中学困生问题的具体措施
任何问题的出现都是有一定原因的,学困生也是如此。而且在研究之后,发现造成学困生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只要对症下药,便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具体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起:[3]
1.促进教育改革,科学合理设置知识结构
要紧紧抓住课程改革的机遇,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相关部门要实时实地的进行研讨,合理设置知识结构,使高中数学知识适合大多数学生学习,符合大多数学习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树立良好的心态,以使学生可以积极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新的时期教师尤其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指导做好日计划、周计划),督促其认真保量保质地完成,以便实现高效学习,提高其学习的自信心。[4]
3.尊重学生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的天资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差异,根据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做到因材施教,掌握专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个人能力,从而不断的使学生打好基础,从而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
4.教师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提升个人魅力
教师要在新的时期不断转变自身教育理念,用新的思想武装自己,将课程改革提供的新方法作为自己的武器,不断转变教学方式,应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教师要注意提高个人魅力,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5.家长要多一份关系,做好家校联系
家长要在工作之余多关心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时也可以给学生一份约束,帮助学生约束自己,在回到家之后,可以及时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及时的巩固知识,实现自我超越。
三、小结
在高中学习阶段,数学中存在学困生现象是正常的,要积极的正视这一问题,积极的在实践中找到适当的方法,不断的解决这一
问题,促进学生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邦林;让学困生品尝学习的快乐——兼谈数学学困生的帮教与转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朱玉桃;对数学“学困生”的分析及转化措施[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3]何雪清;直面学困生 用心沟通[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4]张生;学困生的成因、转化及对策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