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行如何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03-01□陶

现代金融 2016年8期
关键词:结构性实体供给

□陶 钧

农行如何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陶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加速经济结构转型,从供给、生产端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金融在供给侧改革中有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将贯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个过程。本文阐述和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原因,以及金融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农行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合理建议。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经济高速发展,但是近年来伴随着“人口红利拐点”、“中等收入陷阱”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形势的悄然变化,经济出现下行趋势,究其背后主要原因是供需关系面临结构性失衡。2015年11月,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2016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会议上确定了金融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持作用。金融业的发展关乎国家经济的稳定,对实体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金融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服务国家经济调整的需要,也是自身转型发展的方向,为金融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及原因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

供给的重要性要追溯到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萨伊定律”,即供给决定需求,或者说供给创造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供给结构,优化要素配置,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实现有效供给,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供需错位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阻碍,调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供给侧强调从供给方面出发,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中央在综合分析整个国际经济格局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十三五”发展的主线。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促生了“凯恩斯革命”,形成了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的扩张性政策,即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挽救了西方各国经济。而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于是在结合本国特点的前提下,引入了西方凯恩斯主义。长期以来,我国深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注重需求侧的管理,中国经济主要依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来拉动。但近些年受金融危机等影响之后,我国多次进行宏观调控,经济仍旧持续低迷,需求侧的政策效果减退。因此,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问题,不能继续适用过去的宏观政策,要用结构性改革来解决,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途径、新动力,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提质增效的关键。

二、金融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互作用

(一)金融支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

金融是整个市场资源配置的枢纽,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供给侧改革中有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金融将贯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个进程,金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的作用是改革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十三五规划在金融发展和改革以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做出了深刻的论述:完善金融机构以及市场体系,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健全货币政策机制,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支持经济转型的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金融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持作用。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做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供给侧改革从供给端加强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灵活性、适应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壮大实体经济基础。供给侧改革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力量,盘活存量、整合资产,使资金从产能过剩领域过渡到供给不足的领域,借助市场的力量倒逼供给侧结构调整。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金融行业的机遇。

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淘汰一些不能适应市场进一步发展的行业和企业,停止对一些僵尸企业输血,着力发展绿色信贷、培育新动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同时也是为银行优化资产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金融支持,而金融要更好地服务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也离不开金融自身的结构性改革。金融创新能够有效调整供需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也是加快金融业自身转型发展的契机。

三、农行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途径

农行作为国有控股的大型银行,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社会责任所在,也是新常态下自身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自身调整:支持方式。

在过去的几十年,传统银行业一直处于强势地位,但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金融脱媒的趋势,给金融行业带来“鲢鱼效应”,传统银行业不得不通过自身转型,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而为了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供给侧的效益和质量,加快传统银行业的自身转型更成了必然选择。

1.加强金融创新。供给侧改革注重效率,其实就是要提供更多的有效供给,需要通过一些新的金融方式和手段来培育需求,商业银行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降低融资成本,为我国实体经济转型提供重要支撑。农行要结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更多直接融资方式和平台,实现渠道移动终端化、产品服务精细化、跨界融合常态化,有效提高不同行业、地区的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的匹配程度,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实体经济运行效率。

2.丰富产品服务功能。金融产品同质化向多元化发展是提高金融供给的有效手段。农行除了满足基础性的存贷款和结算业务之外,还应该根据不同实体经济的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2020年人均收入水平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期间有望实现。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将从生存型的消费方式向多样化、个性化转变,消费升级会产生新的需求,会催生消费主体对信用卡、跨境支付、消费信贷等金融服务以及产品的大量需求。农行要注重消费金融的发展,依托创新的产品以及渠道,服务各类客户,助推经济转型。同时,消费金融也是促进经济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对于我国过度靠投资拉动的GDP,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实体经济。对实体经济行业除了满足融资需求,提供现金管理、投资顾问等多样化、综合化、差异化的服务,也是更好地从供给侧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3.积极整合外部资源。1981年美国经济出现滞涨危机,里根政府摒弃凯恩斯主义,推行减税为中心的政策,解除管制,在金融领域放开混业经营限制,“供给经济学”应运而生。在这期间,美国金融业开始由分业经营走向混合经营,带动了股权、债券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国外经验说明混业经营是健全现代金融体系,提高微观主体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借鉴混业思路,农行应加强与证券、基金、保险、融资租赁、担保、信托等其他机构合作,共享资源、互补优势、共担风险,为实体经济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

4.加强风险管理。经济决定金融,银行与企业唇齿相依、血脉相连。2015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96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94%。随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去库存,更多不良贷款可能会被暴露出来。所以,要加快不良贷款的核销和处置力度,严格落实不良贷款管控责任制,以防不良贷款过快上升,要更加注重风险,防患于未然。灵活运用贷款重组以及再融资等措施,化解潜在的风险。同时,创新风险处置的手段,综合运用核销、清收、市场化转让等各种方式,扩大处置成效。

(二)对外调整:支持方向。

调整信贷结构,积极引导资金向科技、绿色等新兴产业投入,逐步从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产业退出,从而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1.服务实体经济。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2015年银行业贷款余额增长为14.30%,是GDP增速的两倍多。然而,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却累计下降5.8%。中国经济增长过多依赖投资来拉动,大量资金流入投资领域,造成资本市场价格暴涨暴跌。但是,实体经济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中国,都证明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才是经济的根本。

2.支持新兴行业和绿色信贷。中国供需关系面临结构性失衡,产能过剩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转型。中国的供给体系中基本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2003年之后,生产力变革开始缓慢,煤炭、钢铁、水泥、石油、有色金属等产能过剩行业,亏损面达到80%,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产能严重过剩,这几大行业的生产价格指数也连续呈负增长状态。相比之下,低附加值产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比重偏高,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的比重却是偏低。“建设美丽中国、打造绿色经济升级版”是十三五期间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人民银行的研究表示,我国未来五年绿色投资每年需要两万亿元的资金,但是财政资金占比不到10%。所以,在绿色投资领域里有非常大的潜力和空间,尤其在碳排放权融资、能效融资、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方面,也有更多的创新需求。农行要着力支持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对长期亏损、清偿能力不足的落后产业,要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

3.借助科技发展普惠金融。普惠金融的客户覆盖面广,服务对象涵盖了微观市场主体,包括低收入群体、中高端客户群体、弱势产业、小微企业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普惠金融的产品和服务多样化,包含存贷款、支付结算、融资租赁、养老金、保险等丰富的综合化金融服务。微观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做活微观、提质增效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撑能力,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农行要不断创新普惠金融的产品、渠道和服务模式,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工具,扩大普惠金融的服务群体,降低普惠金融的服务成本,增加有效供给,发力金融扶贫、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同时,也要加强风险监控,控制普惠金融的业务风险。

4.助推“三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农”业务是农行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富强。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内容。农行网点遍及城乡,下沉式的网络布局有贴近民生的优势。我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占我国人口的70%,庞大的数量群体对农行来说既有压力,但也有很多可以拓展的机会。农行要积极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农户小额贷款、生产经营贷款、农民住房贷款、农村城镇化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保险,积极推动建立银行、政府、担保机构合作机制,保障“三农”领域资金及时充足、信贷投放持续增长,助推农村实体经济发展。

1.闫冰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银行业,2016,03:18-19.

2.汪芹,章惠.银行业“一破一立”助力供给侧改革[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03:56-59.

3.金雪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金融支持[J].浙江经济,2016,10:25.

4.叶东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商业银行金融创新[J].时代金融,2016,14:96.

5.刘晓春.金融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美比较与启示[J].中国银行业,2016,05:8-11.

6.李晓海.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金融活水[J].中国农村金融,2016,08:13-16.

(作者单位:农业银行南京江宁支行)

猜你喜欢

结构性实体供给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