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基础教育最需要的是什么
2016-03-01海南临高思源实验学校胡传亮
□海南临高思源实验学校 胡传亮
海南基础教育最需要的是什么
□海南临高思源实验学校胡传亮
前不久,本人有幸参加了一个校长、骨干教师广州特色学校参观学习活动。在这几天中,我们参观的学校,既有广州海珠实验中学这样的公立学校,也有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这样的民办学校;既有广州47中这样特色鲜明的城市名校,也有番禺沙滘中学这样个性突出的乡镇中学。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到校园文化的构建与繁荣,可学的东西太多。但是,结合海南的实际,我觉得海南基础教育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要想特色发展,前提还是要解决好八个字:态度、责任、行动和胸怀。
一、态度激发责任
马克思说:“态度决定一切。”在考察期间,这个感受尤其强烈:教育灵魂人物的积极态度直接激发着其责任意识,是学校良性发展的前提基础。
有这样的一个新的教育单位,最近几年做得风生水起,颇有成就,原因何在呢?灵魂人物的积极态度,力求将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将单位的发展做到极致的积极态度和踏实行动,给参观学习者最为深刻的印象。
我们来看看一位学校主要领导10月份下旬是如何用微信鼓励自己的——
【10月20日】任何的收获不是巧合,而是每天的努力与坚持得来的。人生因有梦想而充满动力。不怕你每天迈一小步,只怕你停滞不前;不怕你每天做一点事,只怕你无所事事。坚持,是生命的一种毅力!执行,是努力的一种坚持!
【10月21日】当一个人愿意付出辛苦和承担责任的时候,才是成长和成熟的开始。当一个人能跳出事件本身,客观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才是成熟和具有格局的开始。当一个人能迁善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时,才是成为领袖的开始!
【10月22日】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10月23日】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
【10月24日】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月25日】奔着每一天的目标去,让每一天都有所创新,就会天天前进,天天获得积累。为达到目标,不管刮风也好,下雨也好,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我都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先是坚持1个月,再坚持1年,然后是5年、10年,锲而不舍。这样做下去,你就能踏入当初根本无法想象的境界。
品读以后,我们会发现:这位领导同志几乎每天都在“三省吾身”,每天都在用积极、乐观的语言,不断提醒、督促自己努力做好事情。
广州海珠区实验中学,原来是当地一个杂草丛生、垃圾遍地、人心涣散、教育教学质量倒数的学校,仅仅十年的时间,裘志坚,一个跳槽到广州的江西校长,就把这样一所学校改造成一所以外语教学为特色、以学生综合发展为个性的广州名校。原因何在?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很显然,裘志坚态度积极,他到广州可不想混日子,只想把学校办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他会用心去做事情,用创造去成就事业,在学校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的发展也是如此。以教学副校长钟和军为例。他原是湛江的公办学校副校长,后辞职加盟目前的民办学校,很快成绩斐然,首先在于他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他没有退路,他有且只有做好自己的事情,让学校兴旺发达,他才有前途,才有未来。所以,没有人逼他,他会逼自己去认真做事,他就能做好事。有他这么一位自觉把个人命运与学校发展密切结合在一起的领导,有他带领和培养的干部和教师团队,学校就有了美好的现在和光明的未来。
看看广州47中和沙滘中学,我们也应该得出同样的结论。从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从校园环境、学校管理,从特色活动、校园文化,我们都可以领悟到:只有一个想做事、想做好事的校长,才能培养出一批想做事、想做好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批想做事、想做好事的学生,才能办好自己的学校。
全省思源学校的发展经验更说明了这样的问题。一个海南教师朋友感慨道:“同样一所学校,为何大陆的校长就能办好,我们海南人就办不好呢?”我的回答是:并非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并非海南缺少校长人才,问题还是观念、态度和行动问题。面向全国招聘的思源校长们,来到海南,面对的是政府和群众的期待,面对的是自己人生新的挑战,他们没有退路,只有发掘自身最大的潜能,发挥自身最大的创造性,踏踏实实地做好事情,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才能在海南立足,才能在世人面前扬眉,才能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画下光鲜亮丽的一笔。
实事求是地说,海南教育界是有人才的,而且海南教育现代媒体的蓬勃发展,各种学习培训的接踵而至,信息高速公路让海南并不封闭,校长们和骨干教师们最缺的可能不是形形色色的新名词、新理论,而应该是时不待我、只争朝夕、从我做起、力争有所作为的意识、责任和态度、行动!而海南优美的自然环境,悠闲的民俗文化,得过且过,讲究现世享受的生活理念,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一团和气”,加以可能存在的赏罚不明等因素,都影响、制约着我们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作为意识,让很多英才校长、优秀教师也被环境同化为顺其自然、随波逐流、没有明确和强烈事业追求的“逍遥派”,学校管理不到位,教师不能认真履行职责,学生当然管不好,教育教学质量自然提高不了。
当前,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投入巨资引入岛外优秀校长和学科骨干教师,力图让这些岛外优秀人才起到鲶鱼效应,带动海南教育的发展。但是,这些岛外优秀人才毕竟数量少,杯水车薪,真正想发展海南教育,还需要依赖海南本地的教育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如何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核心问题,多种形式地搞好骨干校长和骨干教师的培训,激发他们强烈的危机意识、高度的责任感和力求有所作为的使命感,想方设法地让他们发挥引领作用,这是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
二、责任激励行动
外出学习、取经很重要,但是后续工作更为重要,还要具体落实好以下三件事——
1.明确目标和责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要引导各个骨干校长和骨干教师梳理本校存在的问题,制定学期和学年具体整改目标,不要贪多,牢牢抓住工作纪律、常规管理、奖惩措施和责任追究等核心问题,让全体教育工作者安下心、做实事、求实效,积累小变为大变,由量变到质变。
2.加强监督和落实。各个学校要和教育主管部门签订整改责任书,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随时检查成效,学校定期述职汇报,整改经验和检查、考核结果要及时交流、通报,表彰先进,督促后进,形成校校有任务、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责任的争先创优氛围,最终形成一种教育文化,形成大家的一种良好习惯和强烈内驱力。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抛弃庸俗的好人主义,及时将督查、评审结果予以通报,大力度地落实奖惩措施,让表现优异的单位和个人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不作为、不力为的单位和个人受到应有的监督和刺激,进一步激发大家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增强大家的荣辱观念,督促大家为海南教育的未来、为海南孩子们的发展负责。
三、行动需要胸怀
我们一谈起海南乡村教育落后的问题,很多人责怪海南的群众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其实,这应该理解为教育工作者推脱自身责任的搪塞之词。试想:群众大多身处偏远乡村,教育程度不高,即使有责任,又能有多少呢?教育的主要责任还在于有知识、有文化、有眼光、有能力的教育工作者身上,尤其是各级教育领导身上。在振兴海南教育尤其是乡村教育的攻坚战中,各级教育领导干部不仅要以果敢、坚忍、苦干、实干的精神和高超的智慧,做勇于改革的先锋和善于改革的表率,创造性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每一项工作,还要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大胆用好各种人才,让更多人的智慧充分迸发出来,共同为海南教育服务。
1.教育干部用好本土人才。海南山明水秀,地灵人杰,是有人才的。比如,海南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群体中有很多教师的确是很有水平的。但是,他们的作用发挥多少呢?在调查中,不难发现,一些人才在本单位并没有发挥多少作用,常常是经常出差开会、牵头做个课题、走穴式讲座,而带领大家专心于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一批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一些卓越教师工作室的成员,收的往往是已经成为省级骨干的教师,忽略了更多的人需要帮助,形式上很好看,效果上不理想。如何用好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让他们充分地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确是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认真思考、科学筹划的大事情。
2.教育干部要用好引进人才。最近几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和教育厅高度重视教育人才引进工作,全国不少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和特岗教师加盟我省教育战线。但是,如何用好他们?我觉得不仅仅是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用好待遇留人策略;更重要的是,应该为他们的长远发展而打算,情感留人,事业留人,让他们扎根海南,为海南的教育贡献所有的才智!这就需要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教育干部具有博大的胸怀。
一些引进校长想把学校办成省级规范化学校,这对我们海南人民来说,本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可是,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就是不能积极地支持这些校长的工作,以这些校长这样、那样的不足为借口,多方掣肘,甚至出现学校做好了相关准备,而教育主管部门却说忘记向省厅申报的笑话。
一些校长来到海南以后,三四年间就让学校发生很大变化。可是,由于各种原因,不到两届六年任期,一些校长就考虑自己的出路问题,或者回到大陆去,或者想跳槽到另外一个学校。这样的现象虽然是少数,但是,也说明了我们当地的教育领导干部在情感留人、事业留人方面考虑不周,安排不妥,影响了这些人才心无牵挂地服务于当地的教育事业。如何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是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科学解决的严峻课题。
全省思源系列学校,已经培养出了一批比较优秀的教育管理人才和教学教研人才,能否利用我省即将启动的教育干部和教师流动机制,大胆地重用这些人才,让他们深入到各个薄弱学校担任领导和骨干教师,发挥鲶鱼效应,这的确需要各级教育领导的心胸和魄力!
态度决定一切,行动赢得未来!只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努力端正态度,强化责任,踏实而具有创造性地工作,海南教育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好美好!
作者简介:(胡传亮,原安徽省宿州市萧城一中高中语文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宿州市中学语文科学带头人、宿州市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现为海南临高思源实验学校语文教师,担任校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主持人,校刊主编,2015年5月被评为”海南首届科研骨干教师“;曾在《中国教育报》、《教师报》、《考试》等国家级和省级正规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