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提升教师培训质量
2016-03-01陈素梅
五大发展理念提升教师培训质量
在国家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稿中,将提升国家教育品质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教育发展的主题。提升教育品质,是由一系列命题组成的,而决定教育品质的关键人物则是教师。
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中明确地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在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为此,国家教育部还将教师培训工作中实施的五项改革第一个重点放在“培训重心下移,聚焦乡村教师”。面对今天海口市的农村教师培训工作,我们的教师培训工作的重点应把握些什么?如何来解决?
从2015年12月8日开始,海口市研训院组织了25人的,以特级教师为专业指导的教师队伍,用38天的时间,对海口市38所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开展了以“四环节、七板块、三维度及二十观察点”的系列的深度调研。
在对农村学校的调研中,我们发现通过了国家标准化建设检查和验收的农村学校,教学硬件配套设施比城中许多学校都要来得更先进。校园内,百兆以上的宽带网络实现了全覆盖;教室里,得体的桌椅板凳,讲台上配置了先进的一体化信息设备;办公间,高端配置的电脑连着网线一人一台,均能快速上网;还有明亮的学生公寓,整洁的师生食堂,同时还有那些建设中的教师周转房……海口对教育的均衡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但是,老师使用网络信息和先进教学设备的愿望并不强烈。不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老师们的备课办公室,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先进设备都被搁置着,“教材+粉笔+黑板+一张嘴”的老式教育方式比比皆是。在同一所农村学校校园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天真活泼和初中高年级学生课堂上呆板无趣的神情,常常让我们不得不拷问自己:我们的教育对学生做了些什么?
我们还发现:农村学科教师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不合理现象非常之普遍。类似于语文老师转教政治、历史、地理等转学科教学,或兼任其他学科教学的现象已成为了农村学校的常态。转学科任教和兼任教师的专业素养、思维方式、专业表达等往往处于一种让人担忧的状态。农村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的同时,却总存在着严重的师生比超编现象。大多数农村学校都有着富余的教师,他们或者领着教师的工资却干着职工的工作,又或者只有担当着少量的课时安排。即使是富余着大量的教师的农村学校,学校能为学生开展的课外活动依然非常之少。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许多初二、初三的农村学生,常感到自己或升学无望,或升好学校无望,缺少了学习热情,甚至还出现了一定量的辍学或弃考的现象。
如何让衡量农村教育质量的高低杠杆回归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一目标,如何引导农村的老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要关注学生的共同基础,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益,如何引导农村中小学校自觉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主动地践行素质教育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如何激发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力,如何针对农村学校的特点开展富有实效的教师培训。如何对非本学科任教的教师开展学科专业素养的培训,面对学校内富余的老师,又应该如何引导学校开发适合学生全面成长的校本课程。而这一切问题的根本还在于,如何唤醒教师的内生力,以提升教师培训工作的质量。
在大量的一线调研的基础之上,海口市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制定了明确的工作目标、思路与方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整体思维的方式,充分挖掘我市中小学幼儿园的优质资源,形成我市教师成长培训的优质资源体系,并对海口市的教师培训人力和课程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探索我市区域化集群式教师培训管理模式,形成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和相互助力成长的格局,以促进我市教师队伍更均衡的发展,服务于海口市教育质量的提升。
(陈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