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及发展研究

2016-03-01董晓红彭玉博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校企基地

董晓红,姚 壮,彭玉博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佳木斯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高职院校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及发展研究

董晓红,姚 壮,彭玉博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佳木斯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从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必要性入手,结合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中资源共享共用及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现状,分析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在建设运行中的成绩与不足,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以期对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提供参考。

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实训基地

一、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内涵及建设必要性

(一)内涵

实训基地优质资源包括设备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资源、财力资源、文化资源等,即:由先进的实训教学仪器设备和技术含量较高的控制仿真软件组成的设备资源,由高效的实训管理人员和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构成的人力资源,以及由对高职专业技能教学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运行管理体制、管理规章制度、校企合作机制等组成的管理资源。实训基地资源共享主要指校企共享和校际共享。校企共享指企事业单位与高职院校之间彼此相互使用对方实训基地资源;校际共享指学校之间相互使用对方的实训基地资源。共享高职实训基地优质资源可充分整合集团内企业、高职院校及高等本科院校实训基地优质资源,实现集团内职业实训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共享共建,优势互补,这不仅有利于高效率使用实训教学资源,还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经济效益,是确保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1]。

(二)建设必要性

1.弥补校内实训资源的不足。高职教育主要特点是实践性和职业性。在教学模式方面,高职教育不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单纯要求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更强调能力的实用性、综合性。因此,高职教育在实训条件上要求较高。目前发展高职高专教育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资金。建立高职院校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能够以较少投入实现实训资源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缓解高职实训教学资源严重不足问题。

2.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企业就业竞争力、缩短工作不适期。在资源共享集团内部通过校企联合、顶岗实习等方式,使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所接受技能培训,这样对学生熟悉企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操作能力、掌握职业技能、了解岗位职责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实现资源共享共建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照职业标准与规范实施职业技能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能缩短对未来工作岗位的不适期。

3.提高职业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可以通过走出去听取企业的信息反馈,根据社会需求设置课程、专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实训基地作为一个平台,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学生的学和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强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同时实训基地可以借鉴其他职业院校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实训教学效果以及管理水平,使学生学有所长,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渠道[2]。

二、高职院校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一)建立多样的共享共用机制

1.建立校内实践实训基地。校内实践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场所,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职业技能的培训。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的目的主要使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3],重点解决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低、专业知识系统性不完善、综合素质低等问题。校内实践实训基地管理平台定期发布教学相关信息,如在校生预约实训、实训进度与安排、在线学习、实训成绩评估、在线答疑等为学生参加校外实训及顶岗实习奠定良好基础。

2.联合建设校企合作平台。校外实训基地提供职业技能实训场所,提供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指导学生,提供先进的实训设备及器材,不仅能解决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经费及师资匮乏问题,还能缓解校内实训基地教学安排上的压力[4]。在当今高度信息智能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率先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大力推动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共同建设信息化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将单一校企合作方式向多元化校企合作方式推进,进一步凸显校企合作优势,全方位优化高职实训教学模式,促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3.搭建服务于社会的培训信息平台。职业培训信息平台的构建可以满足社会发展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根据实训基地优质资源实际闲置情况及时向外公布职业技能培训相关信息,适时招收有职业培训需求者前来接受技能培训[5]。开展一系列职业技能培训,既充分利用了高职院校的各种实训资源,拓宽了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空间,又提高了受训人员再就业几率,为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实现了多方互惠共赢,因此,职业培训服务平台的构建不仅提高了实训基地优质资源的利用率,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而且满足了一些人员的职业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4.创建技能鉴定及技术创新平台。通过平台搭建,密切联系区域内卫生局、劳动局、教育局等行政部门,充分发挥实训基地考评站、鉴定点的作用,为企事业员工、高职院校学生、下岗职工等提供优良的职业技能评定的软硬件环境[6]。基地实训教师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可以进行相关技术项目的创新与研发,通过研发合作技术项目不仅能够提高实训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能为企业解决一些技术难题,促进双方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建立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

1.遵循资源互补性原则,健全协调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一个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不同院校其资金条件各不相同,实训基地建设水平也有低有高,同样,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由于行业技术高速发展,集团内任一成员都不可能拥有涵盖全行业的生产设备及技术,因此实现资源共享可以使各实训基地资源互通有无、取长补短[7]。要真正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及合理配置,必需建立一个高效运转的协调机构,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协调集团内各成员单位的基地建设及交流与合作,从而避免基地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及实训器材的闲置、废用。

2.遵循利益均衡补偿机制,建立共赢互利的运行原则。共赢互利永远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实现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的基石。在行业企业与学校组成的职业教育集团中,企业技术人员可以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办学与管理中,如参与专业论证、就业岗位预测、课程调整与开发、实训教学计划设定等,同时还能为高职院校提供真实的实训场所、实训教师等。通过密切合作,学校能够更好的了解人才市场需求,根据社会及企业要求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企业急需技术人才,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的无缝衔接。企业优先选用合作单位的优秀毕业生,同时,高职院校也优先为合作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使大家均体会到共享资源的优越性,从而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的持续发展。

3.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质量监控体系,保证教学质量与水平。实训基地资源共享机制的实施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它既包括各类共享资源的管理与协调,也涉及各成员单位间的控制与管理,因此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需要从政策、法规、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等不同层面共同协调完成。为确保实训资源共享机制的高效运行,必须建立科学全面的质量监控体系。从政府行政角度严格规范职教集团化办学管理程序,强调内部过程化管理,保证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以集团内各成员单位规模、能力水平等作为依据,构建社会、企业和学校等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做到以教学成果评价教师,以职业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成员单位融合程度评价学校与行业企业,最终形成校外与校内相结合的评价机制[8]。

4.创新产学研一体化机制,携手开拓持续发展新局面。以社会需求为突破口,设立专门的课题,构建相应的教师激励机制,加强行业企业与实训基地间的联系,使各单位共享利益、共担风险,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根据现状采取科学措施,不断完善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站在可持续发展高度对实训基地资源共享进行统筹规划。通过科教研一体化联盟推动信息化整合,促进集团内教育教学发展,开创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新局面。

三、推动职业院校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教学投入

资金不足是制约实训基地建设发展的瓶颈。为了实训基地能更快更好的建设发展,我们就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多想办法,不等不靠。首先,要争取学校对实训基地的重视,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发展。其次,可与其他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这样既可以节省各单位经费,又可以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实现实训基地功能多样化。再次,可以根据国家专项政策积极争取专项经费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发展。此外,还可以争取社会各界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支持,不定期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到实训基地参观、体验,使有识之士能慷慨解囊,支持实训基地建设。

(二)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实训教学管理模式

基地建设过程中重建设轻管理是阻碍实训基地发展的重要原因,管理上不去,实训基地的长远建设发展就无从谈起。如果实训基地是多单位联合建立,就要求建立起一支行之有效的管理团队,对基地建设跟踪交流和服务,提高实训基地的应用性,使项目质量建设更上一个水平。为确保实训教学效果,实训基地还要整章建制,这些制度应主要包括:学生实训守则;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学生请假制度与实训考勤。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重理论轻实践,认识不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自己也不愿意深入到企业中去,甚至认为到企业工作就是没面子,不能通过实践积累实训教学经验和知识,使自己成长为高水平的实训指导教师。“双师型”教学团队的缺乏是阻碍实习基地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资源“共享型”实习实训基地要培养出实用型学生,必须要有一支学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既有较强实践能力又有丰富理论知识的指导教师。高职院校在提高专职教师指导实训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到实训基地指导,查缺补漏,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9]。

(四)按照互惠互利原则,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由于企业是以赢利为最终目的,与学校办学目标根本不同,在校企合作中更多表现为学校积极主动与企业进行用人、生产、研发等方面的交流,而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校企合作力度不够,缺乏开放共享性。职业院校应努力寻求专业相近或与学校对口的企业实现稳定长期的合作,邀请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形成一种合作长效机制。在实训项目设置上,瞄准实际操作人才缺乏、新技术行业或高技术含量的职业岗位,缩短学生顶岗实习适应期,让企业一点点感受到顶岗实习生所起的重要作用。

(五)制定实训教学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

在平时教学中,由于缺乏一整套的考核管理办法,学生对实训认识不高,存在走马观花、得过且过等现象,实训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要制定实训教学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应建立资源共享的质量监控机制,改变监控方法和手段[10]。构建教师和学生的双轨评价机制,对教师要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考核,以社会效果、学生反映等为依据,对教师进行奖惩。对学生要从动手能力方面入手,实行量化管理,从而形成社会、学校、学生三者共赢。

总之,学校要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搭建实训基地服务平台,使实训基地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一个对外窗口,不断提高实训基地管理水平,大胆探索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新模式,真正实现校企、校校之间优势互补,提高职业院校的实训指导水平,对培养高精尖技能应用型人才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当然,在我国高职教育研究领域中要想真正实现实训基地资源的共享、共建、共用、共管还有待深入研究与探索。

[1] 张洁.论大学城与高等教育资源共享[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4):58-61.

[2] 朱其训.国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2011(11):76-79.

[3] 徐国庆.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实训资源建设与共享水平调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29-33.

[4] 周鑫.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1(3):44-46.

[5] 李红贤.动态实训资源的使用共享-工商企业管理职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用共享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1(24):10-13.

[6] 石琳.基于信息化平台的高职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策略[J].科教导刊,2014 (12):39-40.

[7] 雷利照.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性实训基地的措施研究[J].职教论坛,2012(15): 70-73.

[8] 魏爱婷,张志梅,王富伟. 医学检验专业实训实验室资源共享机制研究与实践[J[.中外医疗,2013(49):116-119.

[9] 赵琰玲,刘德军,潘卫东,陈春.浅析以药学类综合实训为载体促进校内各实训资源开放共享[J].中国药房,2012(23):3455-3456.

[10] 唐小艳,孙悦.职教集团资源共享的综合评价指标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 2013(11):85-89.

(责任编辑:高 旻)

On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of Internship Bases with Resource-Sharing Typ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DONG Xiao-hong,YAO Zhuang,PENG Yu-bo
(Department of Nursing, Jiamusi Colleg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amusi, 154007 China)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ship bases with resource-sharing typ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aspects of construction connotation, necessity, the implementation mechanics and management, analyzes the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se bases and proposes some measures to the problem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resource sharing;internship bases

G718.5

A

1674-8689(2016)03-0036-03

2016-08-01

董晓红(1974-),女,黑龙江佳木斯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与教学管理。姚 壮 (1982-),女,吉林梅河口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与教学管理。彭玉勃(1983-),女,黑龙江人齐齐哈尔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本文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立项课题(编号:14G096)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校企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我的基地我的连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