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真”治班,“阳光”人生
——我的三班,我的幸福

2016-03-01深圳市龙岗区万科城实验学校江文莉

新教育 2016年22期
关键词:师徒阳光班级

□深圳市龙岗区万科城实验学校 江文莉

“乐”“真”治班,“阳光”人生
——我的三班,我的幸福

□深圳市龙岗区万科城实验学校 江文莉

前言

人说,当班主任苦,当班主任累,纯粹是个“保姆+跟班”的角色。——是的,我也曾经是这么认为的。可是学生的问题是永远都解决不完的;学校的任务也是永远没有尽头的;与其痛苦地去煎熬、去忍受,不如每天主动让自己开开心心地去面对。所以,当我接手这一届学生时,开心就成了我每天带班的主打曲,快“乐”治班就成了我每天带班的奋斗目标。

第一章乐学乐活乐人生

根据学校的基本情况和现状,我校提出了用“生命教育”的理念引领校园“乐活”文化的建设,即在深化“生命教育”实践基础上,将“健康、快乐、可持续”的“乐活”元素融入“生命教育”中。通过创新生命教育特色课程,推进善雅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引领师生“悦纳生命、畅享生命、升华生命”,选择并决定自己的生命特质与人生发展目标,理解高品质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实现自然、优质、和谐的文化特色品位。

基于此,我们三班的建设目标定为:乐学乐活乐人生,即:让想学者,学有所得;让学不会者,活有所得。

一、乐学

为了让“想学者,学有所得”,我们自建班以来,就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基础,以期中期末考前两周“师徒结对一帮一学习模式”为促进,开展了三班的各种学习和备考活动。同时,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全面实施组长和组员、师傅和徒弟双向选择机制,并隆重地举行师徒结对仪式,郑重签下约法三章的《师徒结对协议书》。学习座位也随合作形式而改变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座位”和“师徒结对一帮一学习模式座位”,彻底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提高合作的真正实效。

二、乐活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总有那么几个掉队的孩子。学习上毫无成就感,生活上也没有自信,在班上也总会被无形地孤立、冷待。他们时不时违个纪,倒个乱什么的。只要一个班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就能让老师和家长们焦头烂额。要是不止一个,班主任想轻松过,恐怕是没念想的事。与其让他们在熟络了学校环境再肆无忌惮起来,不如先让他们一进校就开始“忙”起来。初一一建班,我们就成立了班级篮球队、踢毽队、跳绳队、象棋社、多米诺骨牌社、魔方社、板报工作小组等班级兴趣团队。这些班级团队不仅让爱好体育的、智力的、艺术的孩子们都能找到自己的自信和存在,丰富了孩子们的课间生活,更让我十五年如一日的教书生涯也变得有滋味起来。

三、乐人生

“物质生活越富有,精神生活就越容易出现匮乏。”这句不知道从哪里曾经读到过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同身受。现在的孩子们物质生活已经趋于富足,而精神生活却严重贫乏。由于孩子们的家长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整天忙于生计,工资有了,房子有了,三餐有了;但时间没了,陪伴没了,沟通没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也随之被忽略了。孩子们生活、学习中产生的情绪,成长、发育中出现的困惑,无法得到及时正确地宣泄、疏导和解决,于是一批批“问题学生”产生了。作为班主任,虽无力强求家长朋友们倾注更多的精力来营造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但却能尽己所能让孩子们的这种精神贫乏少一点,再少一点……三年来,三班每天中午响起的“广播电台”一直努力充实着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一天一故事一哲理,带领着孩子们不断感悟着人生,思索着进步,吸收着正能量。

第二章真比真拼真精彩

自建班以来,我们班除了考前认真组织备考外,我们对考后结果也已形成了一套适合本班的完整的评价体系。除了设有成绩优秀、进步之星、挑战成功等个人奖项外,还设有小组合作、小组挑战、师徒结对等团队奖项。全方位的评价机制,让三班每个层次的孩子们都有了自己努力和奋斗的方向、目标。“比”在其中,“乐”在其中,“得”在其中。孩子们由最初的惧怕考试,到现在卯足了劲头盼着考试,让我们不得不承认竞争和合作的魅力及评价激发出来的动力。辛苦的学习生活也因奋斗而美丽,因榜样而鲜活,因拼搏而精彩!

第三章阳光评价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所有的活动能开展得如此顺利,不得不得益于我们学校实施的“阳光评价体系”。两届带班的经历告诉我:只有依托学校德育大环境,才能顺利开展班级德育工作;只有“借力用力”才能发挥班级内德育的最大效能。所以,感谢“阳光评价体系”让我找到了施展对孩子们实施全方位评价的机会,更感谢“阳光评价体系”带来的全方位评价所激发出来的教育的力量和满满正能量。

综述

总之,带班这三年,是我最快乐的三年。不仅“乐”在我们有自己的班徽、班服、班章、班歌、班级口号、班级公约、班规、班级社团、班级内完善的学习合作与竞争的评价机制,更“乐”在我们在创建班级文化过程中点点滴滴的努力和奋斗。虽然我们也有过彷徨和踌躇,也有过分歧和辩论,但是我们三班的建设始终坚持着“依需要而设,依发展而建”,终于一步步走到强大的今天。

“叶圣陶好像说过,教育是农业。那么农业是什么呢?就是该松土就松土,该播种就播种,该除草就除草,该施肥就施肥……一切都顺应庄稼生长的规律,而且每年都重复做同样的事。”(摘自李镇西《现在教育太喧嚣太华丽》)我所做的一切只是恰好“顺应”了三班孩子们的发展而已,而这比起三年前我强求我的学生来“顺应”我规划的来发展让我有成就感得多。而这种“水到渠成”的成就感就是——我的三班,我的幸福!

猜你喜欢

师徒阳光班级
唐僧师徒再就业
班级“四小怪”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走,出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可爱的师徒
儿时与空姐合影 15年后两人成师徒
走在阳光路上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