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思维

2016-03-01

关键词:语文思维高中语文教学

崔 丹

(辽宁省鞍山市鞍钢高级中学 辽宁鞍山 114000)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思维

崔 丹

(辽宁省鞍山市鞍钢高级中学 辽宁鞍山 114000)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旧有的语文教学模式不再适合培养学生能力的发展,应更多的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语文思维应该作为一项教学的主要内容,注重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学生进入高中,学习语文不能没有自己的思考,循规蹈矩更多时候成就的只是平庸。语文的主观性很强,对同一事物,每个人的看法都是不同的。学生需要在高中阶段形成自己的语文思维,凡事能够有自己的判断,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观点。语文思维与人的性格、文学积累、思考习惯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本文论述了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旨在推动高中语文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语文思维

就目前来看,高中语文课程的容量很大。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多而杂,除了教材内容,还有课外的古诗词、现代文学作品以及写作。中文是一种复杂的语言体系,可以作为考点的内容多如牛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学会归纳总结,才能事半功倍。语文思维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体会语文的本质。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并在符合语文学习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让学生掌握一套成系统、人性化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有更多的收获。[1]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独立思维

在传统班级统一教学模式下成长的学生,已经习惯于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模式,近乎淡忘了独立思考的感觉。为了最大化地节省时间,高中的语文教师一般不会给足学生应有的思考时间,大部分的内容都是直接灌输给学生,再让学生记住。这样的课堂学习任务繁重,气氛沉闷,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内容。比如讲解《阿房宫赋》的时候,教师告诉学生这篇文章批判秦始皇荒淫无道,学生便将这句话记下,很少有人能自己独立思考。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应该避免这种直接灌输的方式,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思考的时间。

学生独立思维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训练,首先就应该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已经习惯于传统的上课方式,没有相应的意识,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不是思考,而是等教师给答案。这种观念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活跃性,导致学生在上课期间状态低下,学习效率不高。语文虽然不像数学、物理等科目需要进行大量的思考,但不能完全没有思考。教师要转变观念,教学以引导为主,给答案为辅。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然后再给出标准答案,让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在考试的时候没有人提供答案,所以学生在平时就要养成遇到问题独立思考的习惯。否则平时形成的思维惰性,会在考试的时候让学生无法快速思考,影响解题。

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质疑精神

学生喜欢将教师、书本当做权威,凡是教师传授的、书本上写的都毫不质疑,全盘接受。这种思维习惯使得现在的学生在思想上缺乏个性,什么都向着往标准化的方向靠栊。殊不知,语文本就是百花齐放,求同存异。敢于质疑,说明学生不迷信权威,有自己的思考。这样的学生往往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内在,有着超乎常人的见识。[2]

在应试教育中,语文的答案被规定得非常死板,开放性不是很高。学生在多年的语文学习中,几乎所有标新立异的答案都被无情地否定,便慢慢放弃自己的想法,向标准答案妥协,奉教师为权威。比如“所谓伊人”的后半句是“在水一方”这种固定的答案,没有什么争议,但这并不代表着在语文只有整齐划一。尤其是在写作文的时候,每个人的观点应该是不一样的,没有哪两篇作文是完全相同的,除非抄袭。有时候,教师的观点也会出现纰漏,如果学生不能及时发现,提出质疑,就会形成知识漏洞,埋下隐患。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地犯一些错误,观察学生的反应。学生如果不提出异议,再进行进一步的提示,直接让学生思考讲解的内容存不存在问题。经历过多次类似的教学,学生就会形成质疑的意识,对上课内容进行认真的思考。要找出教师所给答案的错误,前提是认真听课,其次要有不错的解题能力。什么时候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指出教师的错误,就说明学生已经形成了质疑的思维,语文水平也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全面思维习惯

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的思维比较片面,导致对事物的认识不全面。比如评价洪秀全,只是用单纯地用“好人”“坏人”。这就像小孩子看影视作品一样,严格地将其中的人物分为正派和反派。人性是复杂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应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客观而全面地给出结论。

高中生不再是小孩子,应该学会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语文学习需要思考,需要正确的思考方式。但单纯的好与坏已经在学生的心中根深蒂固,因此训练学生全面的思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两次的强调不可能颠覆学生的思维方式。对此,教师应该从讲解习题的方式人手,让学生掌握完整的方法。比如分析《雷雨》中周蘩漪这个人物形象,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深层挖掘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罪恶。教师需要提示学生结合人物的身份,寻找不同的角度。周蘩漪在书中有多重身份:周朴园的妻子、周萍的继母、周萍的情人……每一个身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身份,结合剧情,给这一人物进行定位。平时讲解题目的时候,教师就要让学生习惯这种思考的方式,学会自己找角度,不将思维局限在狭隘的某一方面。

随着学生知识的不断积累,思维深度不断加深,自然考虑的方面会越来越多。全面的思维可以看出学生的睿智,以及看待事物是否成熟。毕竟任何事物都不像影视作品中一样纯粹。古语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时候,我们换一种角度,就能发现全新的东西。

语文思维是一种隐形的教学内容,高中语文应该上升到这一高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知识是死的,人脑是活的,学习语文不能总是被这些固定的知识点所束缚。高中语文需要学习的内容众多,更加考验学生的悟性,而悟性更多的来源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思考。

总之,学习任何一门科目都需要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思维对于学生而言就像开启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开发是目前的一个教育空白,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社会适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枫.反思与前瞻:2002—2006年语文课程知识研究述评.湖北大学文学院.

[21谭文旗.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问題与对策研讨[J].阿坝: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猜你喜欢

语文思维高中语文教学
试论在高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探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推论策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