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教什么怎么教
——《四时的情趣》辩课实录
2016-03-01王廷波薛法根特级教师吴忠豪
王廷波 薛法根(特级教师) 吴忠豪
首先,请王老师简单说一说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
王廷波:
《四时的情趣》是一篇散文,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我主要考虑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作者笔下四时的情趣,也就是体会课文描写景物的情趣;二是和学生一起探讨写法上的独特性,也就是体会作者独特的视角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简单地说,一个是品词句中的情趣,一个是品写法上的情趣。
薛法根:
王老师的这堂课有两个目标:一是体会情趣,二是探讨写法。听完这节课,我认为这两个目标体现得非常充分,而且都达成了。对于这堂课,我的描述是“丰富的安静”,丰富就源于两个教学目标的达成,一个是体会情趣,一个是探讨写法。他使用了什么方法呢?据我观察,王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体会情趣的提示,四句话:“让我感到高兴的是什么?”“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什么?”“吸引我的是什么?”“使我感到奇妙的是什么?”他指向的是什么呢?是四时情趣当中富有情趣的景物。
在这里,我有一个问题要问:对于景物的情趣,孩子有没有质疑?为什么这些事物是有情趣的?比如说乌鸦——乌鸦有什么情趣呢,一般人不会这么写。“山上飘着几朵云”,这有什么情趣呢?作者选的这些事物,和孩子们关注的点是不一样的。王老师,你怎么看?
王廷波:
的确,作者笔下的情趣和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情趣之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来自文本本身,还是现实生活和文字之间的差距?如何对待这种差距呢?我觉得,一是尊重这种差异,二是建立起学生现实生活经验和文本之间的联系,我想,这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的确像薛老师说的,作者笔下的景物在儿童现实生活中不见得有情趣,如何让孩子走进文本,去体会景物背后的情趣呢,可能是这节课需要进一步挖掘的东西。
薛法根:
第二个问题就探讨写法。这堂课特别精彩的部分,就是提炼出这篇文本的结构和形式,“什么季节是什么时间最好”“这是很有意思的”“这也是很有意思的”“这是特别有意思的”,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从发现语言的结构形式,到应用这种结构形式来表达。我的问题是:就这篇文章而言,有没有比这个结构、这个形式,在语言的品味上更有情趣、更有意思的关键点?
王廷波:
这篇课文在布局谋篇上很有特点,课文中重复使用一些词语,这是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如何解读文本,如何借助文本,利用文本,向学生传达一些对语文有用的东西,是我们语文教师要着重思考的。上完课后,吴忠豪老师也给我一些点拨,我觉得吴老师和薛老师的意见是一致的,他认为文本中的一些空白点,包括一些补白的地方,如果能够拿出来,让孩子去进一步体会它的情趣,可能会更有情趣。
薛法根:
王老师这个点抓得非常好,实际上一般老师看到语言结构形式已经很满足了。王老师在课上说“学课文是品味情趣最好”,这句话说到点上了。散文一定要“品味”,王老师这节课的“品味”,一个是品词句,第二个是品写法,第三是品出处,这三点非常亮,这是品味散文抓的三个“点”。我认为,除此之外,还可以品一品更多的东西。
第一,就《四时的情趣》这个题目而言,“四时”——春夏秋冬大家都知道,作者选了春夏秋冬每一天不同的时段,而且时段和时段之间比较接近。她写的哪个时段呢?春天叫破晓,冬天就叫早晨,夏天叫夜里,秋天叫傍晚。我觉得这个有意味,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学生一般“傍晚”“夜里”是区分不开的,“破晓”“早晨”和“黎明”基本上也不太关注,如果学生问,一天从早到晚有很多时间段,她为什么不写白天,不写上午,不写中午,不写下午,而是要写那个最早的和最晚的时段呢?研究研究这个问题,是非常有意味的。
第二,品味所写的事物。学生后来写了很多,有一个学生说“夏天傍晚最好,蝉儿鸣叫,听着像歌曲,很有节奏、很有意思。吃完晚饭坐在树下乘凉,也是很有意思的。”有一个学生接着说“傍晚一家人在餐桌边,愉快地吃着饭,聊着天,也是很有意思的。”这就发现一个问题,学生关注的“有意思的”和这篇散文中作者关注的“有意思的”不同,为什么不同?我一直想这个问题。事实上,你的眼睛看到了什么,你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景物的选择,可以看出这个作家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优雅的、闲适的人。匆匆而过的人,会不会看到那些东西?不会的。就像课上一个孩子讲,我经常睡懒觉,我看不到早晨这些东西。作者写的内容和孩子的生活形成了对比反差,触动了他的灵魂,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读这样的人写的文章,对孩子的心灵是一种陶冶。
第三,品味语言的结构和形式,描写春天山顶和紫色云彩的部分,以及夏天萤火虫的句子,可以让学生们写一写,用同学们的话这么写,你觉得有意思吗?没意思。但是,作者这样写就很有意思。为什么同样的事物,作者用了这样的语言去写就有意思、有情趣,而我们这种表达却只有意义,而没有意思,没有情趣呢?区别在哪里?品味,这才是有意思的。比如说他这里写的“不必说了”“有月亮的时候就不必说了,风的声响以及虫类的鸣声,不消说也都是特别有意思的。”他说“在下了雪的时候可以不必说了”,有意思吧。然后她说最有意思的是“不大好看的”,天暖的时候不好看,冷的时候才好看,为什么?我觉得,语言的学习,应该在这上面再下点功夫,真正的把学生的眼光落实到字、词、句以及独特的表现上。
听课教师:
最后一个环节是“品出处”,一篇是周作人翻译的,一篇是台湾作家翻译的,我们更喜欢林文月的翻译,它的语言更精炼,而且有古朴的味道,为什么王老师选择周作人翻译的文章呢?我们感觉周作人的语言更白描化,对学生来讲更容易读懂,您是从结构的角度,引导学生去读懂它、理解它、运用它,但是有些语言这样表达后,缺少了诗意和悠闲。比如“有月亮的时候,不必说了,就是暗夜里,许多萤火虫到处飞着”这一段中,我们看到了几个字词,“了”“着”“的”,像这样很不起眼的语气助词,给我们感觉很有诗意。但是,学生在写的时候并没有关注到这些词,他们就是把这些景物做了描述,所以,有很多需要思考的地方,是不是在最后教材的解读环节上,可以通过二者的对比凸显这种特点呢?
薛法根:
你的问题我提炼一下,周作人的翻译体现的是现代美,林文月的翻译体现的是古典美,为什么要用现代美把古典美藏起来。
王廷波:
林文月和周作人这两位大家都很熟悉,特别是周作人,他既是大文学家、也是大翻译家,林文月是台湾当代著名的翻译家。选编教材时我们犹豫过,选择文本进行教学时也经历了取舍,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周作人翻译的,我们考虑到,文本是面向儿童的,特别是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我们选择了他们更易于接受的文本。事实上,这两篇都有各自的价值,《四时的情趣》在小学可以讲、初中可以讲、高中也可以讲,甚至在大学的文艺美学的专业课上也可以讲,我想这是一篇非常好的可供鉴赏和对比的文本。我们感觉,它的挖掘空间还很大。
薛法根:
王老师的回答可以说得更简单点。就是不同年龄的人,美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小孩子喜欢读这样的文章,像我们大人,就要读林文月这样的具有古典美的文章。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喜欢的文本特点是不一样的,这就是王老师为什么给大家展示这样的“美女”,因为给孩子们展示古典美女,孩子们看不懂(众笑)。其实我们看课也是这样,一节同样的课,教学经验不同的人关注的点是不一样的,最重要的是我们从中能发现什么,对自己的教学有什么样的启发。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
我非常赞赏王廷波老师的这堂课,为什么?因为他的这节课,他的语文教育观突破了以理解内容为主要目标的讲读教学模式的窠臼,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他是在教语文。
王老师的课,主要不是研究课文的思想内容,这堂课他在教什么?是在教学生一种写作方法,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然后让学生去迁移,去尝试表达,这应该是我们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四时的情趣》这篇课文,每个时令写了哪些景物,学生一看就懂,用不着讨论。如果按照一般的教学设计,就是讨论每个时令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王老师的这堂课反映的思想——语文课要讨论的是什么?是语言文字的运用,作者是怎么表达的。所以,这节课,看起来很平淡,其实里面包含着深层次的对语文课程的思考。它回答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语文到底是学什么的?老师们,这是语文课程的核心问题。
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改变分段讲解课文的模式,那采用什么方式呢?我理解,王老师的课用的是板块式教学。第一板块读课文,理解课文写了哪些内容;第二板块,认识文章的写作方法;第三板块,让学生去迁移运用;最后,介绍一些文化的背景内容。这样做,我认为是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的。我们的语文课,应该围绕语文的本体教学内容。围绕本体教学内容,让学生去认识,去实践。实践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实践的量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率高低。
“教语文”要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王老师的这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去认识,去实践。这个太重要了,因为光认识是不够的,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掌握不在于认识,不在于理解,而在于实践运用。王老师的这堂课,非常可贵的地方是实践运用的环节,可惜时间还不够多,还不够充分,运用以后还可以进行交流,进行修改,这堂课的效果会更好。
这堂课,如果说还可以提高的话,我觉得在语言的推敲上,在语言的学习上,老师抓的重点,好像不是最准的。这节课王老师抓了“——这是很有意思的,——这也是很有意思的,——这是特别有意思的。”我有一种感受,好像这几句话没什么意思。(众笑)有意思的是什么呢?我们来看:描写春天的一段,如果学生来写的话,学生可能会写“山顶上飘着白云,山顶上有几丝云彩。”课文是怎么写的呢?——“紫色的云彩微细地飘横在那里。”比学生写得有意思吧,太有意思了!渐渐发白的山顶加上紫色的云彩,这就有意思啦!有意思在哪里?情趣在哪里?情趣在课文的表达里,它把了无生趣的景象通过非常有情感、非常细腻的语言写得有意思了,这就是我们的学生和课文语言表达上的差异。课文什么值得学习,这些值得学习!我们再来看描写秋天的部分,如果是学生来写,可能学生会写“乌鸦飞回家去了,大雁排着队向南方飞去了。”课文怎么写的呢——“夕阳辉煌地照着,到了很接近了山边的时候,乌鸦都要归巢去了,三四只一起,两三只一起急匆匆地飞去。”和课文一比较,学生马上就体会到——噢,这样的表达才有情趣。你让学生去读,让学生去品味,甚至是熟读成诵。“大雁排成行飞去,随后越看变得越小了……”这最后一句话余音袅袅,写得真有意思。怎么写有意思?通过比较,学生感悟到这个句子里的情味。每个学生感悟到的都不同,这没关系,感悟以后应该做什么?感悟以后让学生去用啊,去写啊,这就有价值了。再比如,“飞着流萤的夜晚连下雨也有意思”这句话,让学生想想,你怎么把它写得更有意思,更有点情味?让学生模仿课文写写看,学生一定能写出比自己原来表达更有意思的句子,然后老师再带领学生比较,你的这句话这样写,他的这句话那样写,哪个更有情味啊?好,还有没有写得更有情味的来读读看。学生中一定有写得精彩的句子,老师表扬——应该用这样的方式来写句子。这种练习,对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会起到积极的、直接的作用。学生有兴趣吧,我想,学生一定有兴趣,他有一种成功感。老师们,写句子,需要想象,写句子,需要创造。你的表达和我的表达是不一样的,所以,语文课的表达能力培养应该围绕着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语言的表达进行,这样,是不是更有语文味,更符合语文这门学科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