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字“活”起来
——《荷花》教学三题
2016-03-01纪海燕
纪海燕
语言学习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习得”。而“习得”的最高境界是“内化”。如何让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的个人积淀,是教师努力工作的方向,也是衡量一节课的教学策略选择是否合适的重要标志。《荷花》(苏教版第六册第12课)一文,课文第2、3两个自然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这一部分的教学谈谈让文字内化的策略运用。
在“段”的意识中教“段落”
段落是中年级教学的重点。理解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的联系则是中年级教学的难点。
不少教师在教学《荷花》第2自然段时,最容易“孤立”地看待和处理其中的每一个句子。如对第二个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教学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抓住“挨挨挤挤”理解荷叶的量——多,抓住“大圆盘”体会荷叶的形——圆,抓住“碧绿”体会荷叶的色——绿;第三个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时,则往往会抓住一个“冒”来体会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等等。
应该说,就句子教学而言,这样的处理是可取的,也是必要的。问题是,教学往往把这里当作了终点,无视“段落是一个完整的语言单位”的常识。本段中,第一句“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提纲挈领,总领全段。第二句笔锋一转,不写荷花,却写荷叶,似乎让人费解。其实,这正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正因为有了第二句对荷叶的多和密的描写,才让后来的“冒”字有了“根”——由于荷叶的茂盛,才让荷花给人以“冒”的感觉,由于荷叶的“碧绿”,才让荷花显得那样洁白而惹人喜爱。
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断:
片断一:
(教师引领孩子们通过想象,把教室变成了荷花池,把孩子们变成了荷花。此时,教室中正站立着五六个孩子,就像那从荷叶中间“冒”出来的荷花。)
师:全都展开的荷花,你是怎么出来的呀?
生:我是冒出来的。
师:为什么是冒出来的呀?
生:因为头顶上荷叶长得太密了,我就拚命向上钻,结果劲使得太大了,就冒出了一大截。
师:难怪,你高出荷叶这么一大截。
师(转向另一朵“荷花”):刚开了两三片花瓣的荷花,你是怎么出来的呀?
生:我是钻出来的。
师:为什么是钻出来的?
生:因为荷叶挨挨挤挤的,一点儿缝也没有,我就只好使劲钻,就钻出来了。
师(又转向一朵“荷花”):哟,这里有一个花骨朵儿,你是怎么出来的呀?
生:我是顶出来的。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荷叶太多又太密了,我就用头向上硬顶,这样就出来了。
……
这一处教学的可取之处,就在于教者巧妙地处理了这一难点,通过“追问”的形式,让孩子们在兴趣盎然的对话中明白了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
句式的学习和迁移运用是中年级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将句式的学习和迁移与理解文本有机结合是教学中的又一难点。
在不少课堂上,句式的学习往往是为学习而学习,为迁移而迁移——句式的运用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完全或部分脱节的。对《荷花》第2自然段中句式的学习,老师们的处理方式大致有以下两种:其一,根据提示说话:“下课了,校园里可热闹了。同学们有的_____,有的__,还有的___。”其二,老师先来一句:“荷花的样子还有哪些呀?”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句式说话:“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_____,有的____,还有的____。”
前者,练习与文本完全脱钩。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学生往往都能较好地运用句式,但它是以破坏了辛辛苦苦营造的阅读的“场”为代价的。后者呢,出发点是将句式迁移练习与加深对文本理解结合起来,只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的局限,这样的训练往往会以失败告终。
解铃还需系铃人,问题的答案还在文本之中。海明威在谈及自己的创作经验时曾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论,意即作品中所写出来的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这一部分只占整个材料的七分之一左右。其实,好的作品大致都是如此。
《荷花》第3自然段有这样一个句子“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一个“姿势”就能让我们打开思路。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只是从花开的程度这一角度写出了荷花的姿态,为读者留下的则是更多、更广的想象空间。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断:
片断二:
(承接上面的教学课堂)
师:荷花荷花,你抬着头在干什么呀?
生:我在享受阳光的照射。
生:我在享受清风的抚摸。
生:我在欣赏远处的美景。
师:荷花荷花,你为什么低着脑袋呢?
生:我在对着荷叶上的露珠打扮自己。
生:我在看荷叶上的蜘蛛结网。
生:我在跟荷叶上的青蛙说悄悄话呢!
……
师:你们这些从大圆盘中间冒出来的荷花真是太美了,看,(出示)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中间冒出来,有的__________,有的____,还有的______。
……
这处教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教者引导学生关注“冰山”水面以下的部分——荷花的各种美丽的姿态——作者没有写出来的内容。这样做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荷花的“美”的认识,拓宽了荷花的“美”的内涵,而且在文本情境中进行了句式的迁移训练,可谓一箭双雕。而在这同时,作者潜移默化中提醒了学生:观察的角度可以变化,思维的角度更要变化。
在“篇”的观点下突破难点
《荷花》第3自然段有这样一个句子:“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孤立地看待这个句子,还真不好引领学生去深入领会。在教学观察中,我们发现,这个句子也确实困住了老师们。他们有的避重就轻——直接跳过去讲“活的画”,有的机械表演——带着学生歪着脑袋做表情朗读,还有的干脆一讲而过。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文章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关联的。尽管中年级教学是以段的训练为重点,但作为教师,心中不可没有篇的概念。需知,文章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说得直白一点,我们经常教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我们也应该教会自己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来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当教师带着篇的观念去进行段的教学时,这一难点也就能解了。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断:
片断三:
(继续前面的教学,在学生们运用“有的____,有的____,还有的____。”说话之后)
师: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同学们,大家看,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
生:很美。
师:看看那一朵——
生:也很美。
师: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该是谁呀?
生:是大自然。
生:是叶圣陶爷爷。
生:老师,是我们自己。
……
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乘势而上,顺流而下——运用课堂氛围中的“势能”,借第2自然段教学积蓄的“能量”,运用引读法,直接突破了教学难点,同时又把教学的进程往前推进。系统论的作用就在这里。
荷花是有生命的,正如作者所说,那一池荷花就是“一大幅活的画”;作品是有生命的,无论在作者眼中,还是在读者、教者的眼中,作品应该是一个“活”的生命体,教学有重点,作品不能肢解;课堂是有生命的,当课堂的节奏真正适应学生的生命节奏时,课堂也才能“焕发出生命之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