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萨古城》(选读课文)教学胡燕

2016-03-01胡燕萍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八廓街大昭寺经幡

胡燕萍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游览顺序,抓住主要景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能通过找关键句,圈关键词来体会景点的不同特点,通过批注、朗读、想象、迁移等一系列言语实践活动,感受景点的魅力。(重点)

3.能通过作者多次运用类似排比的写法,感受其生动形象,读起来富有节奏,进一步体会拉萨古城的特有神韵。(难点)

【教学预设】

一、根据游览顺序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师:大声朗读课文,读好后,画出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并在句子中用圆圈圈出游览的景点。

师:初次游览下来,整座拉萨古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师:之所以能留给你这样独特的印象,是我们一路旅行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景物。你能读好它们吗?

屏幕出示词语:

短皱帘 经幡 胜利宝幢边贝墙

庄严肃穆 桑烟香味藏族唱腔

师:难怪,作为地地道道的藏民次多先生发出这样的感叹:

古城拉萨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秘之地,神圣之地,幸福之地。

师:这么神秘,神圣,幸福的地方,作者带我们游览了哪些景点呢?

结合交流,屏幕出示:

走进拉萨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极富特色的藏族民居。

坐落在古城中心的大昭寺在民居中鹤立鸡群。

环绕着大昭寺的八廓街,像合拢的双臂捧托着大昭寺。走出大昭寺,便是繁华的八廓街。

师:这样的写法我们以前也学过,就是移步换景。你能看着板书概括主要内容吗?

师:像游记一类的文章,往往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写,只要我们抓住主要景点,连起来说,就能很好地概括主要内容。

师:再读读这几个句子,这几处景点各有什么特点?

师:作者不仅按游览顺序向我们介绍了这三个景点,还分别写出了它们的特点,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三个句子。

【设计意图: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写,这是一般游记的常用写法,学生以前学过,所以可以直接用学生的阅读经验来学习与交流。同时,让学生发现作者还写出了每个景点的特点,这又是作者的独具匠心的表达方式。】

二、细读文本,师生同游一处景点

师:让我们先随着游览顺序,去藏族民居看一看,自己先读一读相关段落。

师:你看到的藏族民居是怎么样的呢?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从哪里感受到极富特色,请你找关键句,谈谈体会。

师:一个房子有这么多的装饰,和我们这边的民居大不一样。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

(屏幕出示图片)

师:你们对什么特别感兴趣啊?

师:这五颜六色的经幡,仅仅是为了好看吗?(引导生联系下文,感受到经幡的祈福作用。)

(拓展对经幡的介绍)

说话训练:

把经幡插在楼顶,是为了祈盼新的一年人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把经幡插在青青的牧场,是为了( )

把经幡插在长长的公路,是为了( )

师:哇,如果此刻你就住在这样的民居里,不仅装饰漂亮,而且时刻沐浴在神圣的光辉下,受到佛祖的庇佑,感觉如何?

师:这可在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民居呀,我们一起读。

师:不仅在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都独一无二,极富民族特色呀,一起再来读。

师:读着读着,有没有发现,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师:是的,运用类似排比的句式,读起来节奏感非常强,而且很有气势,我们再次通过朗读感受一下。

师:刚刚我们游览了民居,感受到了其民族特色。现在我们继续游玩,请你选择喜欢的一处景点,用我们刚刚学习的方法,默读相关段落,想想从哪些语句里感受到了它的特色,找找关键句,圈圈关键词,写写批注。

【设计意图:通过找关键句,圈关键词这样的学习策略,让学生聚焦细节,充分感受“极富民族特色”这样的特点,依托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与感悟经幡的深刻含义。并通过朗读、说话训练等一系列言语实践让学生在感受内容的基础上,发现作者运用“类似排比”的写法,读来富有节奏,画面感扑面而来,形成气势,令人难忘。】

三、迁移学法自游景点

师:刚刚谁去游玩大昭寺了,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它鹤立鸡群?和大伙分享一下。

聚焦:寺顶上耀眼的金顶,鎏金的胜利宝幢,展翅欲飞的“香香”鸟,安详的法轮双鹿,龇牙咧嘴的鳄鱼头,还有那深褐色的“边贝”墙。(体会与朗读结合)

师:若改成:寺顶上的金顶,胜利宝幢,“香香”鸟,法轮双鹿,鳄鱼头,还有那“边贝”墙。有什么不一样。

师:还有什么发现?(再一次运用了类似排比的句式)

师:想不想亲眼看看这样庄重肃穆的大昭寺。(图片展示)

师:刚刚我们通过找关键句,游览了神圣的大昭寺,它坐落在古城中心,可见,它在拉萨人们的心中的地位也是鹤立鸡群。而且大家还发现作者再一次运用类似排比的句式展现了大昭寺的壮观。

【设计意图:在师生同游景点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学自悟,真正实现授人以“渔”,还学予生。尊重孩子的个性化理解,倾听学生的学习收获。在他们自学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进一步发现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和反复运用类似排比的表达手法。】

师:刚刚谁去游玩八廓街了,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它的繁华?和大伙分享一下。

师:游着游着,你觉得它和我们熟悉的大街上的热闹繁华一样吗?从哪里感受到的?

聚焦:人们的诵经声和讨价还价的嘈杂声混在一起,香炉中吐出的桑烟香味与外国香水的气味混在一起,古老质朴的藏戏唱腔与节奏激烈的迪斯科乐曲混在一起……

师:闭上眼睛,你听,安详宁静的诵经声在你的耳畔响起,袅袅上升的桑烟缭绕在你的身边,还有质朴的藏戏随处可见,这些都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师:你再听,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声,激烈的迪斯科乐曲,又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

师:是呀,各种感觉都是那么不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朗读)

师:在八廓街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弥漫着宁静的神秘气息,又包罗万象,迎接着慕名而来的各国游客,怪不得,作者说,这是一条生活的河,这是一道宗教的江。

师:再读读这个句子,还有什么发现?(类似排比)

师:在拉萨古城,这样既矛盾又统一的事物还有很多,你能想象着说一说吗?

与咖啡的苦味混在一起,穿着民族服饰的藏民与__混在一起,与__混在一起……

师:刚刚我们游览了八廓街,作者运用类似排比的句式向我们展现了那与众不同的繁华,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设计意图:作者把两种形成强烈反差的排比句式再次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身临其境。这样的表达手法成为本篇游记最不同于其他游记的典型语言样式,学生通过迁移运用,不仅深入感受到了八廓街的特色,更得到了语文素养的提升,得意、得言、得法、又得能。】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随着次多先生的文字,一起走进了极富特色的藏族民居,看到了在民居中鹤立鸡群的大昭寺,也感受了繁华的八廊街。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的类似排比的句式,将每处景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以后大家有机会,可以去拉萨旅游,回来也这样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

猜你喜欢

八廓街大昭寺经幡
浅谈话剧《八廓街北院》人物设定
经幡
草木,是暮春的经幡
新编现实题材话剧《八廓街北院》再度亮相
世界文化遗产大昭寺文物古迹保护工程启动
大昭寺,佛教徒心中的圣殿
八廓街,人文之街
西藏,一场阔别已久的重逢(1)做一名虔诚的信徙
八廓街,节日之街
重生(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