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观指导下的高校“德育日历”设计演绎
2016-03-01顾玲玲
胥 青,顾玲玲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交通工程系, 江苏 南通 226010)
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1]系统观指导下的高校“德育日历”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观的原理和方法,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到高校德育教育中去,通过研究怎样把“德育日历”的各个方面、各个系统环节联系起来,探索系统各程序规律,统筹兼顾,以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
一、构建以传统节日文化为载体的高校“德育日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明确德育教育任务
人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曾指出,教育应首先着眼于培养人,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归纳力和理解力,而不是着眼于传授知识和技术,期望通过教育以便他们在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选择。人才培养,以德为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高校德育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通过“德育日历”的系统构建,将传统节日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和力量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从而有效完成高校德育工作的任务和要求。
(二)有助于整体把握高校德育教育目标和内容
高校德育目标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高校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德育目标决定德育教育的内容,德育教育的内容体现着德育目标,两者紧密相连。当前,很多高校的德育目标和德育教育的内容相互脱离,德育教育仅仅维持在最低层面,缺乏理论支持系统,德育效果差。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通过高校德育工作来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系统观指导下高校德育系统的构建将从多方面入手,通过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德育资源,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制定德育教育目标和德育教育的内容,使高校德育教育目标有一个统一、具体、明确的要求,从而使高校德育教育有章可循,从而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新时代大学生。
(三)有助于整合高校德育力量来提高德育实效性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德育教育效果的发挥需要各方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德育教育效果最大化。通过在传统节日文化的视角下构建德育教育系统,不仅使“两课”人员参与到高校德育教育中去,也使高校其他部门工作人员也从事到德育教育中去,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到活动当中去,让大家在共同感受传统节日文化魅力的同时,道德修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它使得从事不同岗位的大学教师都能关注到高校德育教育的力量,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高校德育中来,实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有机结合,共同推进高校德育工作。
二、以传统节日文化为载体构建高校“德育日历”的途径
(一)整合德育目标,寻找传统节日文化与高校德育的契合点
“德育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原则与规范,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帮助受教育者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最终确立道德信念并最后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社会实践活动。”[2]“德育日历”是根据当前形势的变化,将传统节日文化与高校德育结合起来,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日教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适时注入时代元素。通过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德育教育中去,使传统节日作为高校开展德育、生命教育、爱情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的一个自然、温馨、和谐的切入点,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发挥着道德教育化与行为养成的功能,从而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保障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3]
(二)合理设计“德育日历”,保障高校德育教育顺利实施
中国传统节日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产生、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容丰富多彩。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搜索整理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挖掘整理节日文化内容时,应该系统收集整理每个传统节日以及各节日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在“德育日历”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德育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教育素材尽量选择学生们熟悉的、有积极教育意义的、学生能够容易操作的内容。“德育日历”是在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上,利用“德育日历”的周期性,细化传统节日功能,每年定期组织主题教育活动,使传统节日的内涵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一种精神财富,使传统节日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有效衔接。[4]“德育日历”的实施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这个管理系统要充分发挥领导、控制、协调等效能,通过有效调动师生员工参与德育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德育教育真正形成上下、内外和谐互动的新局面。要科学合理地构建“德育日历”的管理系统,必须要营造一个有利于组织成员间相互合作、发挥各自才能的良好环境,避免各成员间因工作职责而产生各种冲突,使各位成员能够在其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大家一起共同努力为高校的德育教育做出贡献。通过这种德育管理系统的设计和构建,做到了事要定岗、岗要定人、各司其职,从而使“德育日历”落到实处。
(三)科学评估,保障高校德育教育效果
大学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当中,利用传统节日文化中积极的因素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质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系统的德育体系不仅需要德育教育目标,还需要有良好的评估指标。在传统节日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德育评估,主张通过学校测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总结调整几个方面,在结合中国传统节日的周期性、学校教育的规律性、学生成长的规律性基础上,进行多种测评和调整,使高校的德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构建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生活、全面协调的高校德育新机制。总结反思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总结反思,形成最终的德育教育方案,使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在高校德育教育体系中落到实处。
三、以七夕节为例,演绎高校“德育日历”的实施过程
(一)活动目的
七夕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已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一天,情侣们通过互赠礼物来表达爱意和友好。但是,今天西方情人节的魅力远大于中国的乞巧节,七夕节在文化大潮中渐渐没落。通过“德育日历”的方式将七夕节融入到高校德育教育中,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充分挖掘七夕节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认识传统、了解传统,从而尊重和继承传统,使大学生现代婚姻家庭观念得到健康成长。
(二)活动内容
1.开展文化大讲堂活动:邀请民俗专家到校开展文化大讲堂活动,通过民俗专家对七夕节的渊源、传说、习俗等方面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七夕节所蕴含的文化传统,以感受古人崇尚忠贞爱情和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情怀。同时,通过活动让学生能够将爱情和友情区分开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2.开展“爱在七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吟诵经典爱情诗篇、传颂美丽爱情故事活动,通过诵读满蕴深情的名篇佳作,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增强学生对真挚爱情的尊重和向往。
3.开展“爱在七夕”摄影比赛:鼓励同学记录身边美丽的爱情故事,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发现身边的美,学会用美丽的心情看待周边的一切,让他们认识到生活的美丽,始终用一颗感恩的心看待周围的一切。
4.开展社会大调查: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爱情道德观调查,通过对学生的爱情道德观总体分析,并就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所处的恋爱观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深刻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爱情道德观特点,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三)总结提高
主题活动结束后,必须要进行评价、总结与反思。教育者在主题活动内容的设计、同学的参与、活动的效果上进行评价总结,为下次的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以“成长日记”的形式,让学生记录自己在活动中的感悟。通过主题班会的交流,让同学们挖掘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借鉴他人的优点,使活动效果得到巩固。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其独特的时代魅力。在德育教育开展中要摒弃不符合时代进步的习俗,融入现代因子,提高德育效果。
[1]王莹,方明.系统观指导下的农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6):55-58.
[2]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3]胥青.构建以“德育日历”为载体的高校德育模式[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77-80.
[4]孙卿.中国传统节日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