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幼儿学会探究
2016-03-01江苏省昆山开发区世茂蝶湖湾小学附属幼儿园金晓千
□江苏省昆山开发区世茂蝶湖湾小学附属幼儿园 金晓千
引导幼儿学会探究
□江苏省昆山开发区世茂蝶湖湾小学附属幼儿园金晓千
【摘要】幼儿园中的“探究”教学就是教师让幼儿通过多看、多做、多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其学到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其中,生活中的事物会给师生双方很大的启迪。教师应善加利用,真正地授人以渔,赠人玫瑰。
【关键词】引导探究兴趣激发探究习惯
每一个孩子都带着他自己的个性降临人世,对于孩子,家长甘愿奉献一切。但是,相比较安逸的生活而言,如何能够培养他自身的能力是更重要的;若是孩子能够带着自己明确的目标和睿智的目光踏入这个社会,这一定是家长与老师最欣慰的事情。那么,怎么知晓孩子的目标呢?惟有兴趣才是孩子自己的,将孩子的兴趣用显微镜放大,能够获取他们探究的细节。
一、培养探究的目光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要从烟海般的读物以及瞬息万变的信息之中,迅速获取和运用所需信息,继承和发展前人的科研成果,关键之一就是要‘会学习’。”而培养“会学习”的能力,正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从积极意义来说,课堂“教学”正是为了课外“自学”,“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他们往往对所有的事物都有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何能够引导幼儿进行自主的探究,这就需要教师长期以来施以积极、正面的启发。“探究”就是幼儿通过多看、多做、多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到最基本的知识技能,进而培养起探究精神。而我们需要在哪一方面来培养孩子带着探究的眼光看待事物呢?或许生活中的事物会给我们启迪。
二、留住好奇的目光
1.放大好奇的天性。孩子们常常很容易关心周围的事物,在散步时总是会问老师:“这是什么花?”“那是什么树?”又或者是在听故事的时候想到自己的问题,总忍不住举手插嘴。好奇是幼儿的天性,怎样能将他们的天性发挥到极致而又能够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呢?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幼儿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教师的你没有及时地解答,那么或许自己该多看点书了。现在的幼儿知识面越来越广,以点盖面的信息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了;教师作为传授幼儿知识的直接对象,若是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答疑解惑,那么这些鬼灵精怪的孩子们慢慢地就会变得不再问你问题,因为他们知道:不管我问什么,老师都不知道;慢慢地,也就渐渐封闭了发展他好奇目光的一个渠道。
当然,也不是说教师非得像一本百科全书一样,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在孩子提出问题之后,若是碰到困难的信息,及时地网上查阅之后再反馈给孩子,这样,就好像孩子与老师共同学习,共同发展自身探究的目光。
2.捕捉教育的契机。孩子的兴趣总是来得那么突然,有时一个不起眼的东西也能让他雀跃万分,其中,有些兴趣就是平常看见新奇物品时惊鸿一瞥的欣喜,而有些兴趣则能够成为生成教育的契机。
如孩子们常常会对警察叔叔十分崇拜,将警察叔叔作为他们心目中的大英雄。曾经在公开课活动中,我听过一位老师组织的教学活动,至今令我印象深刻。她以《我是一个兵》为题,围绕官兵的训练方式、幼儿的崇拜情绪为主要内容开展了本次大班体育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声情并茂,活力四射,激情澎湃,使参加活动的幼儿和老师无不精神抖擞,这个活动是我实习时感到最震撼的一次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精神抖擞,而是因为组织活动的老师克服了借班上课的困难:虽不熟悉这些孩子,但能够将幼儿感兴趣的细节融会在活动中;不管是哪里的孩子都能够参与其中,享受过程。因此,只有抓住幼儿的兴趣,及时开展活动,把握教育的契机,才能够最大化地提高幼儿和自身的能力。
三、发展想象的思维
1.让想象插上双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如何能够真正地解放幼儿的天性,其实就要先从固定的思维模式中跳脱出来。这让我不禁联想到应彩云老师的《天生一对》这个活动,它让我受益匪浅:现在的人们往往已经习惯了固定的思维模式,渐渐不再寻求其他的途径或方法来考虑问题,而这个活动中导入部分介绍的不同物品的配对方法和用途就和平时大不相同,有些甚至是连大人都想象不到的;但是在老师积极的引导下,大班的孩子能够利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将物品一一配对,设计多种条件让组合更多。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还提醒孩子:无论是外形相同的还是不同的,只要有理由就可以配成一对。接着延伸到孩子自己身上:和朋友配对,并设计一个特别的配对动作。这是因为孩子们相对于成人而言,他们保留了更多自己的想法,也就不存在思维的定式。
2.为教育活动加一味“调料”。单一呆板的活动组织方式会令幼儿丧失对活动的兴趣,而如何能够使课堂教学目标基本实现的前提下让幼儿觉得轻松又有趣呢?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式的活动教学了。同样是一个体育游戏:我请幼儿直接把东西拿回另一头交给下一个小朋友依次继续进行。我就此发挥,创设了一个趣味情境:兔妈妈带着她的宝宝们想一起去兔奶奶家看望生病的奶奶,家里有许多胡萝卜,兔妈妈让每个宝宝都拿了一个,想要给兔奶奶尝尝;但是洪水冲垮了木桩,去兔奶奶的家里只能走一条偏僻的小路,里面长满了荆棘,只有个一人大小的洞可以钻过去,所以兔妈妈告诉宝宝们,每次就请一个宝宝去兔奶奶家里,等一个宝宝回来了,下一个兔宝宝再出发。这样不仅能够将活动的规则讲解清楚,也能够使幼儿体验到更加生动的情境,令他们对游戏更加感兴趣,为教学活动的过程增添一味赏心悦目、欢乐四溢的调味剂,也得到更具说服力的活动效果。
3.设置适当的悬念。记得我之前组织过一个小班语言活动,活动名称叫做《好饿的小蛇》。在这个活动中,我用到了一个神奇的围兜,将活动所需的教具置于围兜之中,在拿出来之前卖个关子,将幼儿的情绪调动到最高,使他们产生对活动后续内容的兴趣,能及时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适当的悬念相信能够使孩子更感兴趣,也就使他们想要参与你的活动,想要和你一起探究活动的最终结果。
四、养成探究的习惯
幼儿园的三年并不是幼儿探究的开始或结束,探究应该贯穿人的一生。作为幼儿来说,若他们能够坚持一定的习惯,培养自己的耐力和意志力,相信他们必然会对某些感兴趣的事物探究到底。如何培养一个习惯?坚持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最重要的。
好奇是幼儿的天性,但是有选择地培养幼儿某一好奇方面的兴趣似乎能够奠定幼儿探究的基础及方向,无论是对幼儿本身、家长、教师而言,让幼儿积极地、自主地去创新、去研究,能够从中得到进一步完善的发展是我们需要共同进一步深入探索及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