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诗歌教学的路径选择
2016-03-01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李颖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李颖
中小学诗歌教学的路径选择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李颖
【摘要】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教师需采用独特的教学方式将其更好地传承。按照不同的方法将诗歌进行分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维度掌握诗歌,进而深入探究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继承良好的教育传统,根据其中的不足寻求突破点,发现其中蕴藏的高效学习方式,促进诗歌教学模式的深度转型。
【关键词】诗歌教学多维分类优化方法评价引领
诗歌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是重点也是难点,因其所处时代背景不同,诗人众多,意象繁杂,所要表达的感情也不尽相同,故而给老师的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学生掌握的情况也并不十分尽如人意。但是若仔细地钻研中小学教材中出现的诗歌内容,按照恰当的方法指导学习,会发现这其中有章可循,也就能正确把握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要领,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与动力,才有可能达成善教乐学的双赢目标。
一、多维分类:中小学诗歌教学的必要前提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一直倡导“分类学习”的方法,语文科目也不例外,按此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下面列举几项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具有典型特征的分类形式。
1.按诗歌的流派。古体诗流派主要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众所周知,这两种诗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派别所属的诗人创作的作品在文风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以婉约词人李清照与豪放词人辛弃疾举例来看,李清照的前期词大多用女子的口吻描写对丈夫的钟情与对自然景物的热爱,词风格调清新,细腻婉转;后期遭遇靖康之变与丈夫病逝的双重悲剧,词风转向凄清哀婉,苍凉悲楚。而辛弃疾的词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面貌,在词中出现大量的军事意象群,运用比兴寄托手法,显示了独特的语言驾驭能力,形成了内容、情感、形象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壮词。根据不同的流派特点学习相对应的诗歌,就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诗歌感知,对内容与情感也会有相对应的理解。
2.按诗歌的意象。诗歌的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诗歌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传统的意象蕴含的意义是固定的,所以熟悉这些意象代表的情感,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的帮助。以下这几种类别的意象具有代表性特征:送别类意象,如杨柳、长亭、南浦等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或依依不舍之情;思乡类意象,如月亮、鸿雁等表达了对家乡或亲友的思念;战争类意象,如投笔、长城、羌笛、胡笳等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与对和平的向往;爱情类意象,如红豆、连理枝、比翼鸟等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愁苦类意象,如梧桐、芭蕉、猿猴等表达悲伤、忧愁的心情或者是渲染凄冷、悲凉的气氛。诗歌中出现的意象远不止这些,如果在每次出现具有象征的诗歌意象中及时记录并加以深思,会减轻日后学习的负担。
3.按诗人的特点。诗人在不同的时期会倾向于不同的诗歌创作风格,这与人生经历和时局变更密不可分。对于经常出现的著名诗人,应对其大致生平有一个了解,并对不同时期的代表性诗歌进行学习,掌握创作风格的演变特点。同一时期的不同诗人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有隐居山林愿意当闲云野鹤的诗人,这样的诗人会呈现出清新自然的诗风;也有虽然遭贬谪却依然心系朝廷的志士,希望有一天可以被朝廷重新重用,这样的诗人多抒发愤懑不平的感慨和对时局的控诉;也有被被朝廷重用却不满时局的政治家,这样的诗风多用暗喻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政见。采用纵横两个比较的维度对诗人的特点进行探析学习,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诗人的特点,加深学习的印象。
二、优化方法:中小学诗歌教学的根基夯实
学生会将诗歌进行主动且正确的分类,说明老师的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学习诗歌的方法。教师仍然需要深入思考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及时寻求新的突破点,创造新式的高效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型。
1.意境感悟。在诗歌学习上,教师需先教会学生自行“翻译”诗歌内容,这个做法相对枯燥且可能会破坏诗歌的意境,但只有在了解诗歌内容后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与此同时,老师需带领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单却壮阔的送别场景:昔日好友在黄鹤楼上与我送别,即将去往东南形胜的扬州,那里有着最迷人的春色,满天的柳絮飘舞,河边的花开的极艳,倒映在潺潺流动的河水中,仿佛一个个出闺阁的女子在梳妆打扮;而此刻朋友的一叶扁舟仿佛驶向了天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的水在绵延地流。在这首诗中,学生可能无法想象“烟花三月下扬州”是一个怎么样的场景,但老师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了想象中的世界,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方能达到诗歌学习的目的。
2.核心推敲。近来诗歌题目中经常出现的一类问题是: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如果将诗歌中的某字替换为某字,可以吗?并说明理由。学生面对这类问题往往比较害怕且得分不高,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针对这类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进行替换法的练习,将诗中某些特殊的字进行替换,看是否会影响诗歌的氛围与意境,并比较这些字的差别,如“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明显就是“绿”字用得极为传神,可以用其他字进行替换看效果如何。在平时的诗歌学习中也可以采用这一方法,可以体会到诗人的独具匠心,而且这种词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对这些词性的词语率先进行思考,可以提高诗歌学习的效率。
3.创意致用。诗歌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背诵相应的诗歌拿到默写的分数,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将诗歌应用到更广泛的地方,这就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诗歌与文章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老师首先应倡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引用相对应的诗歌,提升作文的思想意蕴;再者老师应在日常生活或者课堂上提供给学生相对应某首诗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回答出相对应场景的诗;最后对学有余力或者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应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创作,这样学生对诗歌的平仄、押韵、炼字和情感会有自己的深刻理解。
三、评价引领:中小学诗歌教学的发展指向
教师在优化了诗歌教学的方法,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型之后,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正确把握诗歌教学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对内容进行学习与评价。
1.评价指向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珍贵的财富,诗歌则以简练精要的方式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很好地传承下来。如学生读了杜牧《清明》一诗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教师即可引领学生明晰清明节需要祭祖的习俗;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适时评价,使学生明白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又名“登高节”,需要和亲人一起登高,在家门口插茱萸等风俗。诗歌涵盖了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节气习俗还是为人处世的儒道等等,老师借助评价,对这些内容加以一定的引领,会将优秀的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到每一个学生,所以在中小学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如何将其蕴含的文化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是诗歌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命题。
2.评价指向提高文学修养。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前两者都是为最后的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做铺垫,学习诗歌的目的也是为了丰富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提升文学趣味。教师需要将这一全新的理念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旨归。苏轼曾言:“粗缯大布裹天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胸中有学问气质的人自然光彩夺目,阅读并背诵经典的诗歌会提高学生的文学涵养和审美观念,对文字有更强的敏锐度,激发学习国学的兴趣。因此在中小学的诗歌教学中,老师需引领学生对诗歌做出正确的鉴赏评价,把握诗歌学习的总方向。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诗歌学习数目的增多,学生自然而然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类别众多的诗歌中找到自己所欣赏的诗歌风格,并对其作出自己独特的理解。
钟嵘在《诗品》中曾说诗歌是“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虽时代变迁,现今读诗的感受与故人所感未必相同,但是诗歌都是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有义务也有责任将这份璀璨的文明传递下去,所以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更新诗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诗歌的韵味,教师也从中体会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