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析两则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2016-02-28黄梅芳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新闻写作

李 盼 黄梅芳

(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8)



赏析两则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李盼黄梅芳

(南昌大学,江西南昌330038)

摘要:广播评论是广播媒体的灵魂和旗帜,在以“内容为王”的宗旨指导下,广播新闻评论题材越来越受到广播媒体的重视,是广播媒体深化广播新闻选择最多的题材之一。广播消息已经成为各级电台新闻节目中使用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新闻体裁。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新闻奖角逐中,怎样的优秀广播评论作品和广播消息作品才能够摘得殊荣,为此笔者选取两篇优秀的获奖作品进行赏析,以期提供一些提高广播新闻写作水平方面的思路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广播评论;广播消息;新闻写作

一、敲醒时代的警钟,看到“土”背后的问题

一篇好的广播评论必然是以新颖独特的角度去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具有严谨、清晰的逻辑,精炼的论点,充分深入的论述、达到论证的显达,让听众不仅听入耳还听入心,达到启示或者警示的作用。

获得25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评论《“藏粮于土”箭在弦上》,该作品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报道视角广、立意高。从标题可知该作品选取评论的对象是与中国人民和国家生存发展具有重大关系的“粮”和“土”,且重点分析对象是“土”。这个话题具有社会性、重要性、价值性。只要评论独到深入必然会引起强大的社会舆论。凡是选择牵动党心民心的题材,评论就容易引起社会共鸣。

评论作品基于2014年12月4日,国家统计局关于中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粮食总产、单产、人均粮食占有量分别创历史新高的背景。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继续“领跑全国”增量接近全国一半的公告和同一天来自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黑龙江省三分之一的耕地遭遇水土流失,耕地质量急剧下降。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增一减”的现象并洞悉了现象背后的问题。粮食增长的背后是资源的高消耗,进而引发耕地面积、高质量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逐年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评论以同日公布的两份数据为切入口,将视角放大到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这一世界性发展难题上,站在国家安全的角度审视粮食问题,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及权威专家访谈,对“中国粮仓”如何守住产粮之本这一问题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由“囤粮于仓”转向“藏粮于土”,并呼吁国家重视这个问题,尽快调整战略,关注生态系统安全,增强粮食生产潜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安全。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国内媒体频繁报道水土流失话题。然而该篇评论不同于许多就事论事的同题材报道,没有人云亦云,而是秉承新闻从业者的独立思考精神,放大视角、审视现象,透视问题的本质。评论观点有新意、前瞻性强;内容引人警醒、发人深思,该作品展现了主流媒体对深化改革面临的问题的深度思考,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而且增强了广播新闻节目的厚重感和媒体的责任感,提升了广播的竞争力,很值得我们学习!

二、把握时代脉搏,做好时代的记录者

时下,广播短消息已经成为各级电台新闻节目中使用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新闻体裁。广播短消息具有严格的篇幅限制,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对于广播短消息的权威界定是限定在1分30秒之内,广播媒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因此,在严格限制的篇幅内,要把新闻事实交代清楚,并力争达到短小精悍、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生动丰富的效果,这考验着新闻工作者的专业功底。荣获第25届中国新闻奖广播消息一等奖的《连片杂交稻种上历史最高纬度》是一篇广播新闻短消息的典范作品,它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

第一,选题紧随时代步伐,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儿。记者在这一背景下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重要的新闻线索,全程跟踪记录整个收割测量的过程,并进行采编报道。获奖作品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选取了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大价值的事件,增强了报道内容的感染力、重要性和社会性。

第二,突显广播特色,以声夺人。整篇作品按时间顺序展开,充分体现了广播线性收听的特点,结构紧凑、详略得当、主题鲜明;典型音效的使用,颇具现场感,让听众在收听这篇报道时,不但有“听觉”感受,而且也调动了“视觉”感受,在听的同时,听众脑海里会浮现真实生动的报道情景。短短不到一分半的时间,作者采用了五段音效,广播特色突出;作品还与水稻专家袁隆平现场连线,不仅大大的深化了主题,也达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第三,时效性强也是这篇消息值得称赞之处。众所周知,在抢新闻的时代,要想先声夺人,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新闻的时效性。山东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在采制短短数小时的新闻素材后,进行快速地精编细剪,以最快的时间完成了这篇意义重大的新闻选题的报道。

第四,广播新闻语言朴实无华,没有刻意地进行形式上的创新,“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正是在平实的语言中让我们感受到记者的独具匠心。巴金在谈到文学创作经验时说:“最大的技巧就是没有技巧。”这可谓是至理名言,极富哲理,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也可以说是广播短消息创作的最高境界。短消息虽然是小文章,然而却不可小视,更非是借雕虫小技可以为之的。

总之,任何一个新闻作品,传递出来的必定印有时代的烙印,如何将时代的声音和时代意义融入其中,是我们记者的使命。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是一门艺术,这需要我们理论上不断钻研和实践上不断磨炼,用声音传递出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听到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张默.新闻采访写作[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20-21.

[2] 王振业.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5-9.

[3] 郭晓芳.浅谈广播节目的创新[J].黑河学刊,2010(03):32-33.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326-01

作者简介:黄梅芳(1993—),女,江西上饶人,南昌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

猜你喜欢

新闻写作
关于新闻写作中应用求异性思维若干问题思考
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新闻专业实际应用课程《新闻写作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简析新闻采访写作能力的培养
新闻写作对古典文学的借鉴
普利策调查性报道女性获奖者作品对英语专业新闻写作的启示
高职院校新闻写作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