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闻写作中应用求异性思维若干问题思考
2017-03-08娇丰竹
娇丰竹
摘要:求异性思维是新闻写作改进的重要促进力,也是解除新闻工作者思想枷锁的钥匙。同时,在新时期信息化技术、新媒体新闻不断涌现的背景下,求异性思维更是应对全新新闻市场的竞争力资本。笔者以下分析新闻写作中关于应用求异性思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地解决方法,以供广大新闻工作者参考借鉴。
關键词:新闻写作;存在问题;解决方法;求异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新闻写作的求异性思维概述
什么是求异性思维?很显然,它是与“求同性”相对应地一个概念,基于新闻写作领域,可以视为一种“非常规”媒体表达形式,尤其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各种新媒体形式不断涌现,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新闻写作中的“求异性”需求也不断提高。
狭义上所说的新闻写作求异性思维,就是改变传统新闻稿件叙事方式、写作习惯、表达形式的一种观点。它的存在,促使新闻工作者打破思维定势,针对同一个新闻事件产生全新的新闻思考,而不是严格执行“非此即彼”的新闻事物属性原则。更通俗、更简单的一种表达为,“求异性思维”就是颠覆固定、传统事物认知的一种思想,以观点对立强调新闻独立性。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的。
科学合理地应用求异性思维展开新闻写作,能够拓宽新闻工作者的眼界、释放更多创意和新鲜观点,对新闻事件做出更多解答;笔者在肯定新闻写作求异性思维的价值同时,也需要强调的是,“求异性思维”并不是单纯地标新立异,更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在遵循新闻事实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关联、更新更多过的新闻素材,以更新颖的角度去阐述自己的观点,让读者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简单地说,新闻写作中的求异性思维包括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逆向性。从新闻事件直接带给人的思维反方向入手,或者说,与大众新闻逻辑相反的观点。通过不同立场新闻观点的对立、互换,形成强烈的新闻效果对比,例如将“知足者常乐”普遍意识逆向思考为“不知足者常乐”,同类型的如“酒香也怕巷子深”等观点。
第二,多向性。新闻写作多向性特点即从多个角度、多种形式、多类内容出发,不拘于一种模式,新闻工作者应该尽可能多地尝试问题思考的角度,写作的新颖手段,而不总是采取平铺直叙、夹叙夹议的单一新闻表达手法。这样一来,才能够在思维过程中不断充实内容,增加新闻稿件的信息量。
第三,侧向性。从大众新闻形式角度来说,通常新闻写作的内容和表达的观点是位于同一方向的,即正向思维。内容中的观点、事实、采访、评论等,都是为表达某一领域内思考的问题,以及问题所直接给人的印象。侧向性则完全想法,它不关注新闻本身所带来的直接思考,而是从周边或别的领域进行交叉。
二、新闻写作中应用求异性思维的问题
鉴于我国长期以来对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模式,在新闻写作中,对于求异性思维的培养存在一定短板,传统媒体缺乏应用意识。但同时,在新媒体背景下,求异性思维又存在局部过度的问题。
1.求异性思维应用缺乏问题
由于我国新闻媒体单位体制问题,长期以来受到政治性、政策性的引导、管制,新闻写作的过程中限制较多,这就导致求异性思维不连贯、不全面,新闻写作中应用的较为谨慎。长此以往,形成新闻写作惯性,采用新闻通稿或稍作加工发表了事,缺乏深入了解、调查,新闻报道通常是千篇一律,信息缺乏吸引力,内容缺乏生动性,严重影响了阅读质量。
此外,尤其在传统媒体单位(电视台、报纸、期刊等),新闻内容往往具备一定的形式要求,以应对自身媒体传播形式的缺陷,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篇幅限制和时间限制,这导致一些新闻从业者失去了主动求异性思维的运用。
2. 求异性思维应用过度问题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促进了求异性思维在某些方面的过度应用,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传播形式的新闻内容。为了提高曝光了和点击率,通常会采取一些“标题加工”的方法吸引人气,而实际内容却与标题不相符,被称之为“标题党”;同时,一些歪曲求异性思维的做法,认为“求异性”就是强调不同,进而歪曲事实、捕风捉影、胡编乱造,采取一些夸张的、低俗的字眼来粉饰新闻,近年来,互联网中的假新闻事件频频发生,不仅破坏了新闻风气,同时也欺骗了读者和观众的情感。
3.新闻写作中应用求异性思维的方法
第一,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无论求异性思维如何发展,它都是基于新闻事实展开的,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能够断章取义,仅认同对新闻写作有利的部分,而可以忽略其他内容。
第二,合理地运用新闻通稿。新闻通稿的本质功能是节约新闻成本,但它很难将信息内容全面、详实地展现出来,基于求异性思维,可以将新闻通稿视为一个思维逻辑起点,按照新闻载体的特征进行发散,需求新的写作角度,深入采访,不断完善,将新闻通稿转化为生动性、可读性强的文章。
第三,强化采访与写作结合。求异性思维不是一个主观性创造的过程,而是在客观记录的基础上,对新闻事件进行有效整理、深度加工。原则上说,新闻工作者是不强调自主观点的,应该扩充采访对象,尽可能多地收集不同的声音,强化采访和写作之间的关系,不断尝试多个角度的表达,让不同声音掌握话语权,这样才能打破思维封闭。
参考文献:
[1]段立梅.求异思维在新闻采编实践中的应用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4(5):96-97.
[2]王霄瑜.浅谈新闻精品的创新性思维品格[J].新闻研究导刊,2014,13:30+32.
[3]田明理.发散性思维出新闻[J].新闻爱好者,2012,10:6.
[4]李意玲.探究基层新闻采写中的“思维短板”[J].新闻研究导刊,2016,1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