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办好报纸文学副刊的策略与技巧

2016-02-28张小卫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晋城副刊报纸

张小卫

(太行日报社,山西 晋城 048000)

浅谈办好报纸文学副刊的策略与技巧

张小卫

(太行日报社,山西 晋城 048000)

在现代报刊编辑中,文学副刊与正刊一样担负着舆论导向、和报纸阅读群体开发与维护的重要职责。副刊以文学内容为主,以新闻性、地方特色、版面设计整体风格的转变,进而满足现代人的阅读需求。本文就现代报纸文学副刊的新闻性、地方特色、版面设计进行了简要论述。

报纸副刊;新闻性;地方特色;版面设计

我国报纸文学副刊具有百年历史,其在我国近代民族独立、国家复兴阶段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脚步的加快,现代报纸的文学副刊在传统文学启蒙、舆论导向以及思想价值观树立等职能基础上也发生了一些转变。一位作家说过,当社会迷惘的时候,副刊应该保持清醒;当社会过于功利的时候,副刊应给生活多一些梦想。这梦想就是理想信仰。在当下气象万千、繁花迷眼,新媒体似乎占尽优势之际,副刊编辑更应该树立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意识,以思想性和文艺性相融合的作品,彰显社会正气、传递正能量,给读者提供更多滋养身心、从容思考的机会。同时,注重传统文艺副刊舆论导向职能,发挥文学副刊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一、副刊也要突出新闻性

副刊虽偏重文学,但不等于就是“闭门造车”,副刊编辑更应该拓宽视野,关注眼下的时事热点,并具备新闻记者的政治敏锐性和发现新闻线索、挖掘新闻题材的能力。

(一)要打破旧框框,突出新品位

《太行日报·星期刊》创刊20多年来,基本秉承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副刊,多为纯文学副刊,成为本地陶冶读者情操、净化读者心灵的“精神家园”。但在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新闻时效性方面做得不够,副刊没有时效性在读者心中成了思维定势,副刊编辑也自诩今年的稿明年处理或后年处理都没关系,以至出现了一个编辑一周可以编辑二十几个版面的事情。上级领导经常批评副刊“阳春白雪”太浓,“下里巴人”少了点,感觉副刊不食人间烟火。所以为适应时代要求,2014年我们进行了改版。《太行日报·星期刊》改版后,我们除了突出副刊的文化品位和内涵外,更强调副刊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副刊也有新闻时效性。一版专门定位为文化新闻版,市里有什么与文化有关的热点新闻,我们及时策划、跟进,与之形成良性互动。一些文化新闻报道中存在的冷点、空点,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进行采访报道而不与新闻版重复,成为新闻正刊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二)要善于从文学作品中发现新题材

例如,2014年《中国国家地理》第五期刊登了一篇沁水籍著名作家葛水平写的关于介绍沁河古堡的文章。有关介绍沁河古堡的不同题材的文章,用副刊老编辑的话说——都登“烂”了。但这次沁河古堡能登上这家国内乃至世界都有很强权威性的杂志,沁河古堡的人文和历史价值再次引起世人的瞩目将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正是掂出了这种分量,我们打破固有的百余字的消息例行处理的方式,专门由记者对作者进行采访,头版刊发作者专访,图文并茂刊发原文,一下子取得了轰动效应。《中国国家地理》没有几个读者能看到,但《太行日报·星期刊》在本地有很大的读者群,沁河古堡的保护开发价值再一次引起了关注。这是我们做副刊编辑以前所不敢想的,也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事情。

(三)从新建文化项目上挖掘好的文学新闻

2014年是晋城文化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这年可称得上晋城地标性建筑的“三馆”正式投入使用,晋城人有了自己的图书馆、美术馆、档案馆。“三馆合一”项目从启动到竣工开馆,可以说是新闻报道的重头戏,作为一周一期的《太行日报·星期刊》基本无文章可做。在美术馆开馆的前一个月,我们了解到晋城籍山西师范大学教授袁有根对我市沁水籍唐末五代画家荆浩很有研究,就联系到袁教授,把他撰写的《划时代的山水画大师荆浩》一文,在《太行日报·星期刊》一版搭配荆浩的代表作进行了整版处理。《划时代的山水画大师荆浩》从文化的角度对荆浩其人,荆浩在绘画上的伟大成就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晋城美术馆又名荆浩美术馆,为什么要叫荆浩美术馆,很多市民不知所以然,但《太行日报·星期刊》一个版的介绍,却起到了释疑解惑的作用,收获到了意想不到的关注。

近两年的改版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副刊也讲新闻时效性。关注新闻,但又要跳出新闻,突出文化特性,用文化、历史的角度去诠释新闻,引导舆论更需要加强策划,下大功夫,这样才能使副刊始终与社会、时代同步发展,与新生活紧密相连,具有浓厚的时代感和鲜活的生活气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二、地方特色是副刊办报的灵魂

地方特色是由各种因素形成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历史典故、人文景观等是地方优势的重要构成部分,它首先要为地方读者的艺术审美和文化生活的需求服务。地方特色是办好地方党报副刊的重要因素,也是办好副刊的一张王牌。

(一)用当地历史文化底蕴吸引读者

晋城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全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国家级19个,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处,其中仅宋、金以前的木质结构建筑就有46座,占全国同时期同类遗存的1/3,被称为“早期古建博物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8个,中国传统村落31个,文物的数量、密度和珍贵度均居全省前茅、全国前列。同时,晋城还是革命老区,抗战时期是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德、彭德怀、邓小平、徐海东、薄一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转战晋城,指挥战役。那首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在太行山上》的诞生地就是晋城市陵川县。正是这样一批历史名胜、人文景观为《太行日报·星期刊》办出地方特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用多种栏目形式留住读者

“经典晋城”是《太行日报·星期刊》近年来推出的一个全方位反映晋城历史人文自然资源的版面,也可以说是一个品牌栏目。“名人春秋”“红色印迹”“文化争鸣”“太行风情”“读遍山川”“美丽传说”“古今吟咏”等栏目,利用散文、故事、诗歌等文学形式,对晋城的山形地貌、风土人情、特产资源、历史变迁、文物古迹、革命斗争风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宣传和介绍。这种鲜明而有特色的宣传,向读者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并帮助读者认识晋城、了解晋城,从而激发人们建设美丽晋城的热情。

(三)用历史遗存感染读者

“怀旧”“历史珍闻”栏目是“经典晋城”版新增设的两个颇具特色的栏目。前一个栏目的看点是要还原晋城历史上鲜为人知的事件真相,鼓励读者回顾自己亲身经历的晋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刻,把自己珍藏的身边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故事与广大读者分享。《三进锡崖沟》《回忆赵树理的一次政治工作报告》《我和赵树理的三面缘》《粮票、布票、计划号》等稿件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好评,特别是激起了一些退休老同志回忆写作投稿的积极性。他们有的过去是主政一方的领导,有的曾经是某一行业的精英,更多的则是参与或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亲历者。身边人讲身边事,让读者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起了共鸣。

(四)用党的革命事例教育读者

后一个栏目则重在发现,发现那些也许将会永远淹没在滚滚尘埃中的历史凭证。《一张晋冀鲁豫野战军“党费证”》是最近一期刊登在“历史珍闻”栏目的一篇稿子。作者为一位老晋城人,他在城区乡村采风时发现的这张近70年前的党费证,让我们把渐行渐远的历史通过一纸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党费证”得以再现,它成为我们后人了解党的组织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珍贵教材。而之前刊发的《沁水发现69年前的“日寇无条件投降”号外》一文,是日本接受波茨顿宣言无条件投降的原始证据,至今保存69年,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在报纸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副刊坚持与时俱进。从20世纪80年代以培养文学新人为主的文学副刊,到21世纪初以新闻性和服务性见长的综合性副刊,再到今天大量涌现的挖掘整理地方传统文化、探寻考证地方文明史的文化性副刊,通过地域文化来凸显报纸特色正成为报纸副刊一个新的传播方向。《太行日报·星期刊》在这条与时俱进的办报路上正在进行有益的尝试。

三、副刊在版面设计上一定要讲究技巧

互联网不只对媒体形态带来了冲击,更对传统媒体从内容到形式带来了冲击,而现代社会的节奏也对媒体的内容呈现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对于文化副刊版面,我们要做得更活,要创新,尽可能通过一些个性化的设计方式,形成文化版面独有的风格,塑造出报纸的文化副刊形象。

(一)内容为王,视觉优先

《太行日报·星期刊》在最近的一次改版中,就大量参考借鉴了南方发达地区的版式风格,报头底纹为有“太行至尊”美誉的王莽岭浩瀚云海,在凸显地域文化旅游特色的同时,更美观养眼,和其他新闻版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吸引读者眼球。

(二)灵活布局,图文并茂

在具体版面设计上也一改传统报纸密密麻麻的文字版式,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疏朗、透气的报纸版式,安排富有感染力的照片和版面美术装饰来布局,这样既突出自己宁静高雅的特性,又让读者阅读到高品质的文章内容,更能欣赏到赏心悦目的版面,让阅读变成读者的一种心灵享受和熏陶。

总之,报纸副刊的优势说到底是导向优势、品牌优势、人文内涵优势,以及常年培养的固定读者群的优势,同时还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可快可慢、可动可静、可专可杂……当新闻优势被弱化,新闻由新鲜品变成了易碎品,副刊却因其文字的思想深度和文化高度,可能成为耐用品和收藏品。“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认清优势、明确职责、正视不足,有助于副刊在多元文化中进一步找准位置,作出应对。

G213

A

1674-8883(2016)22-0236-02

张小卫(1971—),女,山西晋城人,本科,中级编辑,副刊部主任。

猜你喜欢

晋城副刊报纸
山西晋城启动黄芩示范项目
晋城:安排部署 统防统治
报纸
辽宁朝阳“安晋城”略考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