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法制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法制网络时代新闻报道

吴 倩

(河南法制报,河南 郑州 450004)

网络时代法制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吴 倩

(河南法制报,河南 郑州 450004)

法制报道所传播的法制精神以及对法律知识的普及是其他新闻媒体难以替代的。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法制报道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但作为一把双刃剑,网络环境给法制报道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法制报道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其效用,为法治社会的建设作贡献值得探究。

网络时代;法制报道;网络法制;问题及对策

一、引言

网络时代给媒体间带来了竞争,对法制新闻报道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为博得眼球忽视报道的真实性、稿件质量不高、受众对报道的深度解读要求更高等。如此种种导致法制新闻报道的可信度降低,甚至出现娱乐化现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

二、网络时代下法制报道的特点

(一)对象范围的扩大

网络的发展带增加了多种传播路径,使得受众群体也逐渐增加,法制报道的范围也因此得以拓展,而且报道的比例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法制报道针对的是社会生活同法制相关的方方面面的事实。法制,概括的来讲就是国家的法律和制度。[1]目前,法制报道涵盖的对象不仅仅是政法部门,也包括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些同法制相关的内容都已经包含在法制报道的对象之中。从我国现实的情况来看,同法律和制度联系的事务,其范围不仅仅限于立法、司法等活动,甚至涉及全国人民的生活。大可涉及国家的宪政和社会民主建设以及市场法制,小可以触及个人的衣食住行等。

(二)宣传和教育功能的强化

法制新闻在法制宣教上所产生的效果是其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首先,法制新闻报道具备广泛性,其受众群体广泛,可以在网络时代下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随时随地进行传播,对于公众的辐射面以及影响度是其他手段无法比拟的。其次,法制宣教的目的是潜在的,能够消除受传者接受教育的逆反心理。不过严肃的法制新闻不能只成为人们饭后的闲聊谈资,更应该起到宣传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的作用,这也是法制报道新闻人员的社会责任。

三、网络时代下法制报道面临的新问题

(一)新媒体技术带来的问题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提供海量的资源为传统媒体创造了更好的发展平台。但是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风险,由于法制新闻对社会的影响重大,所产生的负面消息较多,在新闻报道中稍有偏差就会带来不良后果。与传统的广播、电视等媒体不同,互联网所具有的阅读、收藏、保存等功能有助于受众准确地找出新闻信息中存在的瑕疵,容易引发法律诉讼。

(二)新受众需求带来的问题

法制新闻报道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其具有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法治社会的职责,如果没有紧跟这一需求的变化,就会导致法制新闻面临更大的挑战。

随着普法宣传的大力推广,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法律知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群众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不仅仅是条文,而是转向更深层次的法律案件,以及对条文立法目的的探索。例如,广州许霆案中对金融诈骗罪量刑规定的解读,就体现了群众获知法律知识的方式。而在法制新闻领域,就要求新闻报道遵循这一理念,从而改变传统的法律普及方式,朝着传递法律精神的方向发展,实现群众“知法”到群众“懂法”与“应用法律”,再到群众“信法”。

然而法制新闻报道在转变过程中,对案件的挖掘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过分追求对细节部分的情感刻画,将导致呈现的故事性有余,缺乏警示性的现象。例如,药家鑫杀人案就体现了这一问题,某媒体对看守所与女警官合作演出的报道描述中引发了人们的质疑。

四、法制报道在网络时代下的应对策略

(一)转型理念,满足受众更高的需求

当前时代下,法制报道不应该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对案件的深入挖掘不应该过分地为了博取眼球而使新闻的真实性受到质疑。法制新闻报道应承担社会传播法律的责任,因为如今公众对普法需求有了极大的改变,而且大部分的受众群体也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这些群体对于立法规定以及报道案件的理解会更加的深入,这一点从近年来微博、贴吧等对案件的点评就可见一斑。[2]

(二)严格控制报道稿件的质量

网络时代下,人们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得新闻报道,也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对报道的点评。但是,一份质量好的稿件和一份质量差的稿件所产生的影响截然不同。如果稿件本身没有太多的问题,也就不会引起太多的质疑,其发挥的效应也就会更好。稿件质量控制方面,记者以及责任编辑有着很大的责任。记者作为法制报道的采写人,应当承担稿件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要确保报道内容的真实性,确保用语规范且符合法制理念的需求,能够采写到具有价值的信息。而作为稿件的责任编辑,不仅要承担稿件的审查责任,遵循基本的审查要求,还要注意自身的政治责任,坚决抵制单纯的新闻观念以及有闻必录的问题;要能够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确保审查的稿件能够同法制报道的规范相吻合。此外,针对互联网网站中所发布的法制新闻报道,不仅要注明具体的记者,还应在适当的位置注明责任编辑的名字;从其他媒体中转发的法制新闻要标注来源,同时最好能转发首发媒体的新闻。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随意转发稿件,转发的稿件应具备真实性且能传递法制知识,此外必须对转发的稿件负责。

五、结语

在当前网络环境下,新闻传播犹如一把双刃剑,使公众便捷获得各种资讯的同时,带来了许多负面的信息,由此衍生出更多的社会问题,并且给传统的新闻管理体制带来不利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法制报道应带领整个网络新闻传播走向正确的道路,遏制低俗的现象,保证良好的传播效果。

[1] 程果.新时期我国法制新闻报道的功能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0(01):130-132.

[2] 吴倩.深入探究法制报道面对媒介评论的挑战及应对[J].法制与社会,2015(16):164-165.

G212

A

1674-8883(2016)22-0210-01

猜你喜欢

法制网络时代新闻报道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关于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
培养中职生法制意识探析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网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