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升针对大学生的健康传播效果

2016-02-28姚元元陈泰宇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健康传播新媒体大学生

姚元元 陈泰宇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200093)



浅析如何提升针对大学生的健康传播效果

姚元元 陈泰宇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093)

摘 要: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简单来讲,可以理解为:凡是以健康为目的传播活动都称为是健康传播。21世纪是大健康、大数据、大文化的时代。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有用人才非常重要。本文将从传播过程的五大因素浅析如何做好针对大学生健康传播。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健康传播;传播过程

如今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就大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报道增多。大学生身心状况是一个国家人才储备质量的关键;大学生是一股活跃的力量,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易于创新发现。因此,如何根据大学生的媒介环境特点及其媒介使用习惯等保持健康传播通道的通畅,进而针对大学生的健康采取措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健康传播的内涵及范围

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为目的,利用各种传播渠道和方式,制作、传递、交流和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它囊括四个不同的传播层次——个体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根据关注度的不同,中国学者张自力提出将健康传播研究分为9个方向。包括:第一,大众健康传播媒介与效果研究。第二,组织健康传播研究,主要指企业、社区等组织对个人健康信念的维持,对健康行为的促进等。第三,以“医患关系”为核心的人际健康传播研究。从患者角度探讨传播内容、效果的研究日益成为主流,涉及话语权力、知情权等研究课题。第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研究。第五,健康传播的外部环境研究,如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尤其是健康政策的变化对健康传播有重大影响。第六,健康传播与文化研究,主要解读、建构文化视野下的健康传播,探讨文化因素对健康传播的影响。第七,艾滋病、安乐死、同性恋、器官移植等特殊议题的研究。第八,健康传播史的研究,包括健康传播研究史和健康传播行为史。第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健康危机的传播研究)。健康传播就是要满足大众对健康信息的渴求,而媒介在传播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健康传播的现状简介

大学生在校学习阶段也是其身心走向成熟的阶段,此时大学生的身体构造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目前,虽然各大高校开设相应体育教学活动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也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心理学课来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如今的局面却是学校重视而学生应付了事。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其根本在于传播者“自以为是”地单方传播某些内容而受众(大学生)被动或是被强制接受的这种传播错位。

三、从传播学传播过程提升健康传播效果

(一)传播者

在高校,对开展健康传播的传播者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传播者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主要是从传播者的个人人格魅力、学识及把关问题。从传播者性格因素讲,传播者首先要善于沟通;其次信息敏感性要强,明确哪些信息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再者做好把关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鲜明、易懂;最后传播者合适的传播渠道,现如今大学生活跃于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中,这就要求传播者要跟上媒体的时尚潮流。

(二)传播内容

健康信息是指与大学生的健康相关的一切信息,包括大学生的衣食住行以及系列生理和心理活动。为大学生健康传播效果考虑,健康信息要符合一定的特性:第一,符合通用俗的特性方便大学生接受;第二,选择的健康信息要科学合理。第三,必须针对大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第四,告诉大学生如何运用健康知识、技能并自愿接受、采纳相关信息。

(三)传播渠道

选择大学生喜爱、方便接触的传播平台将健康信息传递给传播者。以“微信”为例,大部分学生几乎每天都在“微信朋友圈”中交流并获取信息资讯。大学生每天的微信接触时间、接触频率使它成为有效的传播渠道。各高校开设微信公众号宣传自己并与外界保持互动。但各高校专门针对大学生健康传播的社交媒体平台几乎没有。例如,高校可设一个专门为大学生传播健康信息的“微信公众号”,定期传播与大学生身体、心理、减肥与营养等有关的健康信息。根据大学生的媒介接触习惯建设良好的沟通机制,同时反馈机制建设也对提升大学生健康传播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四)传播对象——大学生

要从健康传播的对象(大学生)入手来提升传播效果就需要认真分析这一群体的特点,根据其特点进行传播。高校可以就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体质、专业、籍贯以及成长环境等几方面的标准就本校的大学生进行受众细分。收集可能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可能因素(比如家庭问题、就业压力、失恋问题等)。将细分的结果作为健康信息传播的依据。

(五)传播效果

健康传播效果是衡量是否改善学生健康问题的重要标准。从使用与满足理论来提升健康传播的传播效果,需要注重受众的因素。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他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使用与满足的理论表明,在对大学生进行健康传播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大学生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大学生使用健康传播信息后是否有满足感。

四、结语

健康传播学是医学和传播学交叉发展的结果。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屡屡出现,以及国内外各种传染病袭来,未来是大健康的时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因此涉及大学生健康传播的议题也会被国家提上重要日程。从拉斯韦尔的经典传播过程的角度探索增强健康传播效果的方法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却可以给我们研究健康传播提供一个完整的思路。我们处在一个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处于一个大数据日益被重视的时代,在开展健康传播的过程中需要用创新发展的视角审视传播,并利用一切可以提升健康传播效果的方法来为改善大学生健康问题服务。

参考文献:

[1]胥琳佳,蔡志玲.国际健康传播研究的现状及趋势[J].科学与社会,2013(02):73-84.

[2]吴迪.健康传播发展的三个理论维度[J].当代传播,2014 (04):48-50.

[3]张自力.健康传播研究什么——论健康传播研究的九个方向[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49-54.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5-0185-01

作者简介:姚元元(1987—),女,河南驻马店人,上海理工大学数字传播与传播学硕士。陈泰宇(1991—),女,安徽宿州人,上海理工大学数字出版与传播硕士。

猜你喜欢

健康传播新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实践视角的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新探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燕赵都市报》做好健康类新闻的认识与实践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