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学习,我的新“夜大”
2016-02-28万弟娟黑龙江省桦南县曙光小学
文 / 万弟娟(黑龙江省桦南县曙光小学)
去年冬季,每个周一、周三的夜晚,我都会离开温暖的家,到单位上网,参加龙江微课QQ群视频学习。这已经成为我夜生活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夜大”是我给自己现在参与学习的微课QQ群起的名字,其全称为“龙江微课技术培训群”。培训时间两个月,每周一、周三晚7点30分QQ群开启视频授课,每次授课时长1小时,在线答疑时长为半小时。
打开QQ进入视频,一边聆听老师讲课的内容,一边在电脑上实践。这种感觉很幸福,我喜欢这样的学习,不用辛苦跋涉到外地,还可以最大化地利用时间有效地学到知识。
群里学员有好几百人,按学号分配给十几个导师。导师主动加学员QQ,让我很感动。
我是信息技术教师,本以为这样的学习,我应该学得很轻松。没想到,第一次作业我竟然只得了“中”的评价。第一次作业我是拿以前在微机大赛中获过奖的作品交上去的,得到这个成绩,我总结为自己不够认真。第二次作业,我便花了心思。
第二次作业要求交PPT,教材内容却是WPS演示,我便用PPT软件做了WPS演示内容。我做的微课,既是一个课件,又是一个例题。本以为这是一个绝妙的构想,肯定要比第一次作业强,可是,QQ里导师单独通知的作业成绩,却让我震惊得无以复加——竟然是“差”!
与导师沟通后,才明白他没能理解我的课件制作思路,以为我用错了软件,所以给了差评。他认为,我在前面的导语里没有说明所用的软件,才让人误解,随后把我的成绩改为了“中”。
这次经历,使我深刻意识到必须关注微课的使用对象。既然能造成导师的误解,也会给真正的使用者造成困扰。
意识到与导师沟通的重要性后,第三次作业时,我便请导师审阅我的作业,每次他提出修改意见,我修改后再传给他。在反复提交作业、请导师审阅之后,最后评定成绩时,导师还是只给出了“中”。原来,作业中一个汉化bug,我没有将它汉化。经导师提出,我才意识到,这确实是一个不足,如果课件使用者英语不好的话,英文界面操作将会极其困难。
几轮学习下来,我开始意识到,在微课学习中,我和其他学科的普通教师一样,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而我也确实学到了许多。就像以前我用PPT做课件,想要录屏,就需要花费时间找一个好用的录屏软件,此次学习推荐的camtasia studio软件就很好。
推荐软件、提供软件注册,都是本次培训的福利,而且,还重温到上学时与老师互动的学习氛围。我工作后参加的培训并不算少,但是鲜见老师一对一辅导。而此次学习,导师利用网络一对一为我答疑解难,让我有了许多收获。
或许此次学习我的成绩最终并不理想,但是学习的目的已达到:我学到了工作上迫切需要用到的微课知识。现在,我已经又惦记着下一次学习的机会了。
我的这个冬夜,因为“互联网+”学习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