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山楂树之恋》的构图分析
2016-02-28李晓君
李晓君
(作者单位:海口经济学院传媒学院)
影片《山楂树之恋》的构图分析
李晓君
(作者单位:海口经济学院传媒学院)
电影构图是观众对影片的第一印象,好的画面构图,不仅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享受,还可传递影片的风格和基调,渲染情感和氛围。电影构图应遵循平衡原则、变化原则及动态原则。
构图;平衡;变化;动态
《电影艺术辞典》将电影画面构图解释为:“被摄体在一定幅度里美的结构,是被摄对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画面分割形式,其中包括光、影、明暗、线条、色彩等在画面结构中的组合关系,共同构成视觉形象。”
在影片中,影片的风格是构图的主要影响因素,影片《山楂树之恋》的风格清新、唯美,带有怀旧情愫,这决定了影片的构图基调是平稳。同时,画面中呈现了影视构图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1 利用“黄金分割法”“三等分法”突出主体
主体是画面的趣味点,是影视画面中的支点,是情节要表现的主要对象,也是吸引观众的点。《山楂树之恋》中大量的使用了“黄金分割法”“三等分法”来突出主体。黄金分割比例是1∶1.618,画面中最吸引人的点被安置在黄金分割点。而“三等分法”是由“黄金分割法”演变而来,将画面左中右或上中下平分成三等分,而画面三分之一处或横线直线相交的四个点是安排趣味点的最好位置。影片里欢欢带静秋去找老三时,静秋在等待欢欢和老三时使用的就是黄金分割法,将静秋放在黄金分割点上,使观众的视线落在静秋身上;同时,用近景将静秋的好奇、期待的心情呈现给观众。静秋从城里回乡,老三去车站接静秋,随后在老乡家里吃饭,导演安排了两人相对而坐,表现出两人的亲密关系。在这一情节里,创造者把老三和静秋分别安排在画面的左右1/3,更好地突出主体,均衡画面。影片在采用“黄金分割法”或“三等分法”时多使用的是人物视线方向留白,保持画面的平衡。
2 利用前、中、后景营造画面的纵深感
为了营造画面的纵深感,影片中导演多次运用前、中、后景来表现。前景是将人物或景物安排在画面的最前方,起到陪衬的作用,有时仅取局部。长芳去城里找静秋时,长芳和静秋走在街上和坐在台阶上吃冰棒时,导演对画面安排了前景,观众可以看到镜头前有来来往往的人,但不会影响观众的注意力。
前景有时可以用来做天然的画框,静秋掀开帘子透过窗玻璃看老三和欢欢在院子里玩耍嬉闹,静秋掀起的帘子和窗框在这里形成有趣的构图,丰富了视觉效果。静秋去医院看望老三时,静秋被护士赶出医院后,老三站在窗边看静秋,窗框的运用也起着同样的作用。
中景一般用来表现主体,也是主体出现的位置。
后景的运用能加深画面的纵深感,传递生活气息,交代故事发生的大环境,更加细致的呈现影视的逼真性。影片中,老三带静秋去医院包扎脚,从医院出来,老三骑自行载着静秋,这一段落用了大量的后景,观众可以看到路上有来来往往的人,他们的装扮、神情让观众窥见了影片所表述的年代的影子。同时,也为静秋母亲的出现做了铺垫。
3 利用线条增加画面构图的丰富性
水平线的运用能带来宁静、大气、和平和开阔的效果,影片中,静秋和老三初次见面,走在开满油菜花的田埂上,田埂在画面下方拉出一条水平线,欢欢在前奔跑,静秋和老三在后慢慢地走,这一画面的构图和色彩的运用,将两个年轻人相遇的美好心情展露无遗。
在构图中,对角线的运用能给画面带来活动,影片中山楂树的出现多采用对角线的构图方法,对角线的构图顺应了山楂树的生长环境,把层层叠叠的山展现出来,创作者为了平衡画面,把学生和村长安排在山楂树的对面,使画面在力量上达到均衡。
曲线构图法在影视造型中也常常能见到,S形的线条从画面前景延伸至画面深处,线条优美,画面的局限性被巧妙打破。表现对象往往被安置在线条上,线条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将观众的目光引向画面主体。影片中静秋和老三走在油菜花地里,弯弯曲曲的小路把观众的目光牢牢吸引到静秋和老三的背影上。
影片中,静秋母亲在学校打扫教室走廊,被学校领导训斥时,学校走廊的柱子作为垂直线存在。由于创作者运用了长焦镜头来拍摄,前后景物被压缩,柱子与柱子之间显得拥挤局促,地面上有柱子的影子。静秋含着泪偷看偷听,柱子和地上的影子形成一张牢不可破的网,传递出了窒息、紧张的氛围,也间接的交代了静秋一家的生活状态。
4 用不规则构图渲染情绪
抛弃所有规则的构图方法,打破常规构图原则,突显画面的不规则,这种方法可以起到震动观众情感的作用。老三住院,静秋探望,老三送静秋离开,两人隔河相望,画面中,河的面积过多,画面失重。创作者如此构图,一是从拍摄对象的视线出发;二是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蕴意了两人之间结局,生命之隔,想念却不能触碰。画面的构图加上演员的表演,很好的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山楂树之恋》的画面构图不仅遵循画面平衡原则,还采用了多种构图方法,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和情感需求;同时,紧扣影视的动态发展,结合人物运动和镜头运动,呈现了影视构图的动态原则。
[1]邵清风,等.视听语言[M].第2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2]罗伯特·艾德加-亨利.国际经典影视制作教程:电影语言[M].陈茜玉,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