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语言艺术感官性信息传播规律
2016-02-28王彪
王 彪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有声语言艺术感官性信息传播规律
王 彪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有声语言艺术的魅力绝大多数依赖于其“感性意义”的传播和解读,“感官性意义”作用于受众形成了艺术的体验过程。本文探究感官性意义在被传播时形成的过程和被解读的过程实质,从信息传播的过程来分析“通感”这一心理机制对感官性意义传播的影响,以及其内在的共享性原则、个性化原则、介质影响等五种规律。
有声语言艺术;感官性信息;通感;传播规律
1 “有声语言艺术”界定
“有声语言艺术”是人类声音的艺术。从广义来看,声乐、戏曲等主要运用语言来进行创作的艺术也算是“有声语言艺术”。而通常所说的“有声语言艺术”被认为“是非自然态的有声语言,它要受到明确的艺术目的的规定,受到艺术创作规范的加工,在美感质量、传达方式等方面已经具有了新的含义。”[1]著名语言艺术家张家声认为:“有声艺术语言的基础叫生活语言,就是说话。”
我们认为可以这样来定义有声语言艺术:一种以语言本有要素为法则,按照语境要求,经过加工的声音传播艺术。
就汉语普通话而言,“以本有要素为法则”,这样就排除了戏曲、歌唱等情况。“语境要求”是指不同的微观、中观、宏观语境对语言运动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中是重要的依据,“传播艺术”明确了这是一门语言在传—受中进行的艺术创作,其遵循了符号学、语义学等在“传播”这一视域下对语言的理解,是“言语”[2]活动。
2 感官性意义的传受过程
“感官性意义”是针对“词典意义”而言的,是有声语言的附加意义。有声语言艺术的审美过程,其实就是受众对其中传递的“感官性意义”的接收、理解并转化为形象体验和情感激发的过程。
语言在传递其他感觉信息时,一方面是其“词典意义”的被解码产生了意义的传递。如“高大的城墙,明丽的金瓦。”受众通过对符号的解码就可以知道这句话传递的高低、光影、色调等信息;受众听到这句话时,只要发音基本准确,“词典意义”就可以被解码。此时的声音高低、强弱、长短,除了作为语言的“词典意义”解读的根据外,还对人产生了感官性刺激。汉语普通话声调具有相对音高的属性,而非音乐中的绝对音高。发声者的音高可以相对随意的控制。如果粗略地划分读音的音高: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的话,那么同样是发的“5-5调”的读音,高音区则会让听众感受到相对于中音、低音在形象上的更高。此外,音质的致密或嘶哑、厚重或单薄,也会让受众产生对描述对象多元属性的感知:急促的语言节奏可以让受众产生环境温度的感知;松弛的咬字产生闲适生活的感知;共鸣点放低产生情绪压抑的感受……
这种有声语言声音信息和其他感官性信息等关联性规律在文学中已有研究——“通感”。钱钟书先生认为:“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学者陆一帆进一步对“通感”做出了分析:“通感是一种心理现象……各种感觉器官的分析器虽然各司其职,……但并不是彼此截然分开,而是彼此交错和相互联接的。”[3]因此人类感觉、知觉在把握客观世界时,“各种不同的分析器往往是联合发挥作用的……当人们有了一定的经验后,就不必靠几种分析器的协作了,只需要某一感官的分析器作用就可以感知到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了。”[3]墙的空间属性“高”,与声音的频率属性“高”,具有感知的相通性。这是属于“表象通感”。而嘶哑的声音对受众“苍凉的氛围”的传递,则是“双重通感”的效应达成的[3]。
可以看到,有声语言的声音在遵循语言本有要素法则的基础上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有声语言工作者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做出的处理,变化后的声音被受众接受后,在“通感”这一心理效应的作用下,对其内心的感官性记忆信息形成了激发,各种感官性信息记忆的浮现,形成了受众对形象的感知、情感的触发。
3 感官性信息的传播内在规律
“通感”效应的发生、感官性信息的传递受很多条件的影响,这一过程中,有几个规律起决定性作用:
第一,传播者对语音、嗓音等声音要素的处理要遵循“共享性原则”。在有声语言艺术活动中,作为创作者的主体——言语的发出者是通过对声音的各种要素的处理,形成了最终的声音形式,这是感官性信息传播的“编码阶段”。在对生活普遍而细致的观察和积累中,从事有声语言艺术的人慢慢感受各种感觉之间的贯通、联系,积累不同感官之间、不同信息形式之间的内在关联。当这些关联不断被修正、丰富和创新时,有声语言艺术工作者的创作基础便打下了。吴郁教授在谈到播音员的感受时,将这种感觉、感知的积累描述为“是创作主体接受客观事物和稿件文字的刺激产生内心反应、体会、体验的过程。它既诉诸感官又超越感官,既来自于普通感知觉又超越感知觉。”[4]在这接受刺激、
体会、体验的过程中,最为核心的,主要是对生活中多元信息和有声语言信息的关系的认知和感知积累。其体现着“共享性原则”。“共享”既是传播者内部“通感”建立的基础,也是接受者形成“通感”的基础:传授双方“共享”这种关联性。
第二,感官性信息传受存在“个性化”规律。在“通感”规律支配下,感官性意义的编码则是在“共享性原则”基础上对字音进行多样化创造、个性赋予,这是有声语言艺术者最大的“艺术特色”所在。每一位创作者都有着不相同的人生经历和经验积累,因而也有建立自己通感的特点和方法:越是经历得多,越是思考得久,其在“通感”建立时,就越有真实感、独到之处——超越和创新总是在深谙某个事物的规律的时候产生的。张家声、方明、赵忠祥和王刚,四位有声语言艺术家,他们对字音感性意义的赋予都有不同的风格特点,鲜明而富有艺术感染力。
第三,传播介质对感官性信息的传播有着重要影响。传播介质对声音信息的影响体现在其对声音的保真度、提升度和减损度。一般来说,在面对面的传播中,依靠空气振动传播对声音的保真度是最高的,如一场小型朗诵会中,没有麦克风的朗诵,声音真实度高。而现代科技传播手段中实现了对人声的跨时空、去噪音、加混响,甚至调整各频段的声音质感等。现代科技介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好了,会增加声音的感官性信息附加值,但如果因为电流、传导或接受问题影响了音质,就会降低这种附加值。例如,混响、回声等音效的处理,可以让声音的空间感、厚重感、神秘感等感官性信息增加,而如果由于电流干扰或无线电波传输受阻,声音出现失真,就会大大减损声音的感官性信息。
第四,相对于“词典意义”的传播,感官性意义的接受具有“直接性”和“优先性”。受众在接受声音信息时,话语声音传送到受众耳膜时,通过神经传导在大脑皮层形成刺激,此时解码过程启动。一方面,有声语言在被作为“符号”来解读时,需要对符号本身的系统规则有所习得,对“词典意义”的解码准确度有赖于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文化背景;另一方面,“客观世界是一个混沌的连续体,人们通过语言符号将它进行划分。……我们大脑中的世界实际上是已经被语言符号世界包装过的世界。”[5]受众接收到的声音中的“词典意义”是需要经过“理解”的。与“词典意义”不同的是,有声语言中的感官性意义,与受众的生活经验、日常体验十分接近,是一种感觉过程的“再现”,是一种感觉记忆的激发,是一种受感官性信息的触发。因此,受众最快、最容易感知到的恰恰不是“词典意义”,而是“感官性意义”。
第五,受众自身对感官性信息的感知程度受地缘差异、文化背等因素影响。一般来看,越是文明进步、内外文化交流频繁、文化形式多元的地区,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思维触发性高、联想活跃,“通感”的触发度高。朗诵艺术、话剧艺术等在这一类地区的受欢迎度往往高于其他地区。因为受众从这些有声语言艺术作品中,能通过“通感”的心理机制,获得较大的信息量,形成艺术享受和心理满足。
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导致的“通感”效应的差异性,是更加明显和突出的。文化是一个人“思想和行为的一个或多或少贯一的模式,从而形成一种并不必然是其他社会形态都有的独特意图。”[6]当我们看到一种语调让一个共享文化背景的人群哄堂大笑,而来自别的文化背景的人虽然理解了文字的意思却感到没有任何趣味时,这就是文化差异带来的通感解读差异。在跨文化传播中,这种文化背景差异带来的有声语言通感效应实现的差异是比较突出的。
亚群体的因素存在,使有声语言“词典意义”之外的“感官性意义”解读差异,非常明显。亚群体在信息关注、文化行为、心理特征和生活体验等方面,存在着共通性、相似性,有声语言中“通感”机制触发的感官感受也比较相似。这种亚群体因素导致的某些感官性信息只被某一亚群体共享,在日常生活、大众传播现象中非常明显。
4 结语
有声语言艺术中感官性信息的传受基础是人类共有的心理感知基础。在“通感”这种心理机制、艺术规律的作用下,有声语言的感官性信息通过建立在“词典意义”可解码的读音基础上,对声音中音色、共鸣腔、音长等各要素的控制、调整和语言流动过程中节奏、重音等元素的变化,实现对受众的“通感”机制的激发,完成传播的“编码”——传播——“解码”的过程。这一过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优先于语言符号“词典意义”的解码,同时相对“词典意义”解码来说,受到的受众教育背景、知识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较少。但地缘因素、文化背景因素和亚群体因素等传播中的效果影响因素,则较大程度地制约着“感性意义”的传播,甚至成为重要的效果决定因素而存在。
[1]胡黎娜.有声语言艺术基础训练诸要素之间的比较与分析[J].现代传播,2003(4).
[2]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陆一帆.文艺心理学[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
[4]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5]余志鸿.符号——传播的游戏规则[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6]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9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彪(1982-),男,四川成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播音学、主持人学、嗓音学、广播电视传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