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问,不是给课堂添堵
2016-02-27代保明
摘 要:有的老师不太喜欢学生的怪问,认为是学生故意捣乱,给课堂添堵。其实,只要老师抓住学生的怪问深度追问,就会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引导学生深潜文本,让怪问变成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怪问前面是豁然开朗,怪问里面是美玉有瑕,怪问后面是言有深意,怪问背面是文可更好。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怪问;处理艺术
语文教师在预设课堂教学执行文本时,多是把教学内容问题化,把一篇文本应该教学的内容转换成若干个问题。这些问题,几乎都是文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常情况下,都是老师带着学生走向这些预设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深入探究,保证课堂教学不偏离方向、不节外生枝,顺利走向既定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如有学生提出与教师所预设的内容毫不相干的问题,就会被视为怪问。轻者,老师不予理睬;重者,老师会呵责处罚。因为这样的怪问会打乱教师课堂预设的进程,超出老师的课前谋划,有时会让老师无法下台。
其实,“怪问”一词是教师课堂中心论的产物。如果语文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让学生自读文本,自己提问,自己探究,自己给答案,学生的问题就会不计其数。要说是怪问,不知有多少问题可以算作怪问,不知有多少奇思妙想该是怪问。也许,怪问所折射出的恰恰是学生最有价值的探究,是学生新思考、新观点、新解读的表达,是学生个性阅读的反映。一堂课有怪问出现,证明教师的教学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证明教师让学生真真切切参加了课堂学习,证明教师的语文课堂是一潭活水。为此,语文课堂最好少用“怪问”一词,学生的问题越多越好,越怪越好。因为在学生的怪问里,定有无穷的宝藏。
其一,怪问前面是豁然开朗。学生要在文本中提出一个怪问,没有对文本的深入研读是不可能的。学生的问题既然被列入怪问,就意味着他的问题有些超出常态,有些偏离教师预设的重点和难点。而这也许是创新思维的初见端倪,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最好时机。对学生的怪问,不要冷嘲热讽,而应大加褒扬。
例:《五柳先生传》课堂截片:
生:明明是陶渊明给自己作传,他却说自己“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这也太假了!
师:你问得好!哪有这样作传的?可陶渊明既然这样写了,恐怕就不是假不假的问题吧。开头两句按照今天的话说,就是:不知五柳先生是哪里人,也不知道他姓甚名谁。可五柳先生明明知道自己的籍贯和名字呀。这是为什么呢?
生:是不是他不想承认自己目前的籍贯和名字,就像张岱把自己说成明朝人一样。
生:恐怕他是说,我不属于这个黑暗的时代,我在这个时代没有户口。他是在暗示自己是这个时代的叛逆者。
师:其实文中有暗示哟!
生:对呀。最后他不是说自己是无怀氏、葛天氏之民吗?
师:这有什么用意吗?
生:他向往追求的是人人安居乐业、恬淡知足、民风淳朴的社会。当时陶渊明所处的社会不配有陶渊明这样的人,他故意这样写。
师:我们学过陶渊明不少诗文,你觉得他该是哪里人?
生:桃花源中人。
师:桃花源与无怀氏、葛天氏时代有区别吗?
生:一样的理想社会。
师:实际上这是陶渊明的妙笔。他是在暗示自己的避世思想和隐者身份,是在表明自己的特立独行。
教师在备课时,一般都是围绕陶渊明的性格、志趣和思想设置问题,眼光一般都不会关注到文本开头的第一句话。我也不例外,只是学生的怪问,我并不反感,我会经常为学生的怪问喝彩,会借助学生的怪问,深研文本,从而为课堂带来浓烈的语文情味。我会抓住怪问,充分利用学生的积累,诱导他们“比物丑类”,拓宽文本内涵的宽度并挖掘文本的深度,让其深入领会语言运用的奇妙无穷,增强语文课堂的魅力。
其二,怪问里面是美玉有瑕。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并得到情感熏陶,最终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形成语言运用的实践能力。在达成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因此,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能围绕文本提出怪问,教师不应难堪,而应非常高兴,因为怪问里也许有学生的独到见解。
例,《与朱元思书》课堂截片:
生:我认为吴均说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有些言过其实。
师: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富春江的水,作者说“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的就是水的清澈和迅疾。如果说这样就算“天下独绝”的话,那《三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的水与富春江水有区别吗?还有《答谢中书书》的“清流见底”、“沉鳞竞跃”,算不算“天下独绝”呢?《小石潭记》中小石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这又算不算“天下独绝”呢?再说富春江的山,山势轩邈,泉水清越,好鸟和鸣,蝉叫猿啸,枝条交映,真的是一幅大自然的画卷。但三峡“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不也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吗?《答谢中书书》中的山川之美,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呀。这样看来,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怎么可能是“天下独绝”呢!什么叫“独绝”,那就是绝无仅有。因此,我认为作者用词不当。
学生的这一番话,比较归纳,有根有据,言之凿凿。也许学生的理解有些偏颇,欣赏文学作品不应该采取考证方法。但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的材料,采用的比较分析法,进行的逆向思维,比答案更有价值。这就是过程重于结果。学生所言的“‘天下独绝有些言过其实”,经他的解说,我倒还很赞成。这样的不信书,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文阅读很有意义。
其三,怪问后面是言有深意。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在看似普通的表达中找出不普通的地方,以此为钻探点,深钻文本,想找到作者在文本中隐藏的真实而丰富的内心情感。这是学生爱学习的良好表现,可许多教师把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而产生的问题视为怪问。其实,只要教师换一种思维,巧妙地借助学生的怪问,与学生一起深翻文本,怪问就会成为妙问,就会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就会在深钻文本的过程中收获深阅读,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
例:《五柳先生传》课堂截片:
生:文章说他“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他为什么期望喝醉呢?
生:因为他“性嗜酒,家穷不能常得”。
生:家里贫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旧请他喝酒,他无所顾忌喝个够。未必他是一个酒鬼。
师:陶渊明喜欢喝酒,且“期在必醉”。但他是不是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酒鬼呢?也许他“期在必醉”有另外的原因哟!
(投影)萧统《〈陶渊明集〉序》:“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
生:陶渊明因为家庭贫穷,自家耕种还不能供全家吃穿。他叔叔推荐他做了一个小官,但他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为官80余日就辞官归家了。官场黑暗,他内心十分痛苦;全家生活艰难,他无比难过。因此,他是想借酒浇愁。
生:文中不是说他“晏如也”吗!既然他安然自若,为何又痛苦难受呢?
生:他虽然“不戚戚于贫贱”,可全家人的温饱都成问题,他能安然自若吗?
师:他向往的社会是什么样的?
生:他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社会混乱,百姓生活艰难。而他向往的是无怀氏、葛天氏那样的社会。残酷的现实,巨大的反差,无可奈何,他的内心非常痛苦,他也只好借酒浇愁啊!
生:有酒壮胆,他就少了许多顾虑,就可以在诗文中表达真实情感,就可以写出表示自己志向的诗文。这应该是他“期在必醉”的原因。
师:看来他“期在必醉”,并非简单的“性嗜酒”。尽管他是一位归隐者,好像不问世事,淡泊名利,可他的内心并没有完全出世,他对当时的社会,对生活在艰难时世的人民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又无可奈何啊!实际上,他是一位并未完全遗世的人,这正是他伟大的地方。
在教学中,我借助学生的怪问,借助这个“醉”字,把陶渊明这位关注社会民生的遗世者让学生重新认识,让学生明白陶渊明并不是一位现实的完全逃避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文本的主题,让学生能更全面地认识陶渊明。
其四,怪问背面是文可更好。教材中的文章都经过了专家的反复筛选,应该是文质兼美的佳篇。但这样的佳篇是不是就完美无瑕、尽善尽美,恐怕难有肯定的回答。学生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分析文本,从微观的角度斟酌字词、句段、语法、修辞等方面的运用,从宏观角度审读文本的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过渡照应等方面的优劣,这是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依据自己的判断对文本提出建设性修改意见,从更加完美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这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有时候,学生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不一定正确,显得稚嫩,有些偏激,但比这个意见更有价值的是学生参与探究思考的过程。一旦课堂出现这样的怪问,教师应该倍加珍惜,紧紧抓住怪问不放,组织学生解决怪问,从而获得能力锻炼。
例:《送东阳马生序》课堂截片:
生:文章最后一句“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为什么不单独成段呢?
师:你能说说它单独成段的理由吗?
生:这句话应该是对全文的概括,而不仅是对第二段的概括。
师:可以再说具体些吗?
生:第一段写他没有书读,自己借书抄书读,隆冬大寒时节也不放弃。还写了他没有老师指导,自己跑到百里外去向“乡之先达”请教,有时先达态度还不好。这些同样是写宋濂学习的“勤且艰”哪。
我备课时,没思考这个问题。可学生在上课时提出了这个问题。无论从内容的角度分析,还是从形式的角度审看,最后一句话单独成段作为全文的总结要恰当些。并且这样的研讨对训练学生作文谋篇布局的方法大有裨益。学生提出这样的怪问并说明了理由,我没有为编者辩护,反而赞赏学生的这个建设性意见。学生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对提高其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大有裨益,何乐而不为呢!
怪问,它不是有意给课堂添堵,更不是有意难为教师,它是学生深入学习的产物,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表现,是学生思辨能力的展示。
因此,语文课堂可怕的不是怪问,而是没有学生提怪问;可恶的不是怪问打乱了课堂秩序,而是教师对怪问采取打击的态度;可笑的不是学生头脑发烧提怪问,而是教师不能巧妙地引导学生让怪问出彩。语文教师应该清楚,怪问更考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更考验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作者简介:代保明(1964— ),男,重庆市涪陵区第十四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重庆市特级教师,全国中语“学术先锋人物”,主要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