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何屁股被“打开花”仍信警察?

2016-02-27张玉胜

农村青年 2016年6期
关键词:警棍法纪执法者

张玉胜

为何屁股被“打开花”仍信警察?

张玉胜

媒体报:5月17日晚,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公安局通报认定,网上反映的“和平派出所民警暴力执法,用警棍殴打大学生”情况属实,该局对涉事民警宋冬冬、未得文先行采取禁闭措施,县纪检、监察部门介入做进一步调查,将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5月18日,记者对话屁股被“打开花”的大学生彭雪松,他表示粗暴执法的警察只是极少数,以后“有困难仍会第一时间想到警察”。

彭雪松用手机拍摄警察粗暴执法镜头,原本是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利的正当之举,却被警察强行阻止并带回派出所用警棍殴打直至“屁股开花”。

涉事警察知法犯法、野蛮执法的违法行径理当受到舆论谴责与法纪问责。但作为暴力执法的受害者,彭雪松并未因遭遇不公而心灰意冷或情绪偏激,仍表示“有困难会第一时间想到警察”。这是为什么?

有人说,彭雪松之所以有此认知,不仅缘于其对“粗暴执法的警察只是极少数”的客观与理性判断,更缘于其老家警察曾帮其找回失窃摩托车的心存感激。

“有困难找警察”曾是国人自幼就接受的启蒙式教育,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社会性常识。这里的“困难”,当指难以抗拒和无力自救的生活困境与现时风险、无法调处和亟待排解的各类纠纷与突发性事件等。“有困难找警察”既契合了警察肩负的刑事执法、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和服务群众四大职能,也透视出民爱警、警为民,警民一家亲的鱼水深情,更是对警察潜心履职、公正执法和不辱使命提出的更高更严的要求。由此解读,将暴力执法者指为“悖逆警察职责、践踏法纪尊严和亵渎民众信任”的害群之马,并不为过。

基于人们常把警察视为践行国家法律与维护公平正义“化身”的社会共识,“有困难找警察”更形象道出了依法治国、靠法维权、按法理事的应有状态。“屁股‘打开花’依然信警察”,凸显大学生不改信仰、坚守底线、摒弃暴力和以德报怨的意志与胸怀。维护公序良俗、构建法治社会,需要包括执法者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有敬畏法纪、戒除浮躁、秉持理性和矢志不渝的法治思维与践法行动。

不过,另一则消息却传递出令人担忧的信息:在被同学用凳子砸、被关进厕所、被辱骂之后,受欺负的凌潇潇向老师诉说遭遇却得到“一个巴掌拍不响”的冷漠回应,“心寒”与“无助”的凌潇潇由此冒出“只有变成施暴者才能保护自己”的奇怪想法。这不是有违理性、不辨是非、有悖法治、以暴制暴的“丛林法则”吗?崇尚“屁股‘打开花’仍信警察”的法治理念,必须矫正凭权势横行、靠拳头摆平的暴戾恶习,让法治思维大行其道,而执法者的遵纪守法和谨慎作为的率先垂范,更是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警棍法纪执法者
警棍(中)
警棍(上)Police Batons ( PartⅠ)
多功能化,西班牙警棍升级
荷兰新警棍拒人1.5米外
浅析法纪理念促精准扶贫工作落实策略探究
加强法纪修养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执法者当成为守法的标杆
环境执法者如何做到尽职免责?
从“三个结合”入手 扎实搞好法纪教育
敬法纪者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