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分析
2016-02-27李小青,宋传颖
湖南省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分析
李小青1,宋传颖2
(1.湖南农业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邵阳学院 学工处,湖南 邵阳 422000)
摘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湖南省1 575名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评,旨在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现状并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第一,与国内常模相比,湖南省贫困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偏低(t=7.094,P<0.001);第二,在总均分、强迫、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等因子上,贫困度越高,因子分越高于非贫困生且差异显著;第三,男女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显著,但女生比男生存在更多的情绪困扰;第四,经济区域和家庭环境羸弱是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可见,从性别、经济区域条件、家庭环境等角度入手是提升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提升策略
贫困生问题作为当前高等教育中的难点和热点,已经成为家长揪心、社会担心、学生忧心的社会问题,国家、社会、学校及个人捐助等都积极致力于贫困生的经济脱贫,特别是国家对在校大学生集中实行的奖、勤、助、贷、免等五大举措更是成效显著,为贫困生顺利度过难关,完成学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然后贫困生面临的并不仅仅是经济的贫困,因为物质条件对人的尊严而言,仅仅是基础性的。很多贫困生在接受经济援助的同时却产生了系列的心理问题,这本身有经济因素所致,但更多可能是由于援助方式不当或者自尊及隐私受到损害所致。由此我国学者肖水源教授提出了社会支持的“逆反效应”,即有些人可能会拒绝本可以获得的支持和帮助或者是自于他人的社会支持反而使得个体对压力的体验更加强烈,应付压力的办法更少。因此,广义的“贫困”还应该包括 “心理贫困”。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我国普通高校在校人数为2 536.564 7万人,其中贫困生占大学生总人数的比例已达20%~30%,特困生比例达到5%~10%[1]。数量庞大的贫困生群体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否妥善解决不仅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安全稳定,也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研究其心理现状,探究改善策略对提升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以湖南省四所地方高校在校全体贫困生为总体(N=20 148),其中普困生是14 166人,特困生是5 982人。并按照分层(年级*专业)随机取样的原则,从贫困生库中抽取1 575名在校贫困生为研究对象,其中普困生是1 091人,特困生484人;年龄18~23岁,其中女生781人,男生794人;农村生源地学生1 358人,城镇(包括县城)生源地学生217人;非独生子女学生1 271人,独生子女学生304人。
1.2 方法
采用由L.R. Derogatis 编制的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试,在学校资助中心及辅导员的协助下,借助网络平台,分批次施测。本量表共有90个项目,采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采用1~5分的评价标准,得分越高反映该症状越严重。
2结果与分析
2.1 湖南省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与国内大学生常模的比较
湖南省地方高校贫困生SCL-90总均分及部分因子得分与国内大学生常模差异显著(表1)。与全国常模相比,贫困生的总均分、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7个因子的得分极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表明湖南省高校贫困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
表1 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整体分析
注:*P<0.05,**P<0.01
2.2 不同贫困度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
贫困生在总均分、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5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其中强迫症状上的差异达到极其显著水平(表1);同时多重比较发现,大学生贫困程度越高上述五因子得分越高于非贫困生,即贫困度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普困生与特困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并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2.3 不同性别贫困生SCL-90各因子比较
由表2可知,男、女贫困生在抑郁、焦虑、恐怖上差异显著,其中在抑郁、焦虑因子上女贫困生显著高于男贫困生(P<0.05),在恐怖因子上女贫困生极显著高于男贫困生;其他各因子及总均分上男、女贫困生间差异不显著。
2.4 不同生源地贫困生SCL-90各因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农村生源地贫困生在总均分、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症状、恐怖症状、偏执症状、精神病性七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贫困生,且他们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极其显著性水平(表2)。
表2 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贫困生SCL-90各因子比较
注:*P<0.05,**P<0.01
3讨论与建议
3.1 湖南省高校贫困生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存在着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据调查,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湖南省高校贫困生在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强迫症、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6个方面存在着更严重的心理问题(表1)。这与杜钢清、罗伏生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2-3],而与李金德[4]等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即贫困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不大。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本研究再次对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的SCL-90各因子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贫困生在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等5个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5)。同时多重比较发现,大学生贫困程度(普困、特困)越高上述5个因子的得分越高于非贫困生(表1),这说明贫困大学生比普通大学生或非贫困大学生都存在着更多的心理问题。因此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双重问题,单纯的经济援助无法解决根本性问题。我们应该从体系上把贫困生的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作为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统筹兼顾,以经济援助为基础,以心理援助为方向,化被动为主动从根源上解决贫困生的问题,这是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援助体系中最亟需解决的问题。
3.2 女贫困生比男贫困生存在更多的情绪困扰,但男女贫困生整体心理健康差异不显著
通过对男、女贫困生SCL-90各因子比较分析发现(表2),女贫困生比男贫困生存在着更多的抑郁、焦虑、恐怖等负性情绪体验,且差异显著。我国学者罗伏生[3]等人研究同样发现,男、女贫困生在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显著的情况下,女生比男生可能面临更多的情绪方面的困扰。究其原因,首先这可能与男女贫困生所拥有的心理资本不同有关,学者贺斌[5]研究发现女性贫困生在心理资本总分及其自信、希望、乐观和韧性4个维度的得分均显著低于男性贫困生;其次,与男生相比,女生在其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同一性、依赖性和成败归因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此,在对贫困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应该给女贫困生更多情绪困扰方面的关注,以引导其用合理、合适的方式宣泄不良情绪。
3.3 经济区域是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本次调查发现,1 575名贫困生中来自城镇的有296名,占总人数的18.79%,来自农村的有1 279名,占总人数的81.21%。经过对城乡贫困生SCL-90各因子的对比分析表明,来自农村的贫困生在整体心理状况及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症状、恐怖症状、偏执症状、精神病性6个因子上的得分极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贫困生(P<0.01)。这与甘良梅[6]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即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因子上,城镇贫困生得分低于农村贫困生。但又与刘颂[7]等人的研究结果部分不一致,他们研究认为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上,城镇的贫困生高于农村的贫困生。对于上述结果的不一致,我国学者辛自强[8]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进行了横断历史研究,发现在SCL-90九个因子上,农村大学生的得分均高于城市大学生,从平均效果量上看,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上这种差异更为显著,只不过9个因子均未达到小效应量。因此,我们认为城镇贫困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要略高于农村贫困生,经济区域成为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对农村生源地贫困生给予特别的关注,不仅可以从经济援助上有所偏重,而且对其心理健康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3.4 家庭成长环境的羸弱是造成贫困生心理健康不佳的最直接的原因
家庭经济的脆弱是导致贫困生各种心理问题最直接的根源,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在本研究中,1 575名贫困生中父亲文化程度是硕士以上、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的比例依次是1.46%、3.11%、23.43%、36.7%、35.3%;父亲的职业类型是知识分子、干部、工人、农民、自由职业者的比例依次是1.6%、0.6%、32.2%、52.3%、13.4%。可见大多数贫困生父亲的文化程度是初中或小学,其职业主要是工人或农民。家庭成长环境的羸弱已成为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我国学者吴永祥[9]等研究发现,家庭软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父母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比家庭硬环境(父母亲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状况)更突出。很多贫困生的父母常为生活所累,且文化素养不高,不但缺少为他们提供心理引导的必要知识和技能,反而采取“高压”或“放任”的方式教育他们,影响了他们健康人格的发展,造成家庭弱势累加效应的发生。因此,我们在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援助的同时,要整合家庭的力量,通过加强家-校联系、对家长进行适当的指导,充分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让家庭成为贫困生成长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环境以及遇到问题时获取支持的坚强后盾。
参考文献:
[1] 刘淼.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 杜钢清,陈秀珍,等.海南省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3):424-425.
[3] 罗伏生,沈月一,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 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3):272-274.
[4] 李金德.中国贫困大学生SCL-90测验结果的元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2013,35(5):103-107.
[5] 贺斌.高职高专贫困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4):673.
[6] 甘良梅.高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以南京某高职院校为例「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42-44.
[7] 刘颂.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调查[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5(1):42-46.
[8] 辛自强,张梅,何琳.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2012,44(5):664-675.
[9] 吴永祥.高校贫困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5.
(责任校对晏小敏)
中图分类号:G6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1-0130-04
作者简介:李小青(1984-),女,江苏连云港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2012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 (12YBB228)
收稿日期:20150703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