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工科研院所干部竞聘上岗问题浅谈

2016-02-27黄秀梅

学习月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能上能下中层干部科研院所

◆黄秀梅

为推动干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近年来,各军工科研院所在干部的选拔上,一改延续了几十年的单一的任命制,大多采用以竞聘上岗为主的方式选拔中层干部。这种新的干部选拔方式对推动研究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本文试对此作分析。

一、成效分析

1、竞聘上岗增强了中层干部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竞聘上岗,使在岗的中层干部意识到,一岗定终身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饭碗端得没那么稳当了,今天能上,明天也有可能下,有为才有位,无为则无位,进而增强了干事创业、力求创新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增强了主动作为意识,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2、推动了干部交流,促进了干部知识面的拓展。每一次干部竞聘上岗,或多或少,都会使中层干部得到一定范围的调整。据悉,不少研究所均实行三年搞一次竞聘上岗,每次干部竞争上岗后,中层干部调整范围达到30%以上。调整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干部通过竞聘流动到了不同的岗位,其中有的是想挑战自我,自然会主动学习;即便是被迫交流的,全新的工作、全新的环境,也使其不得不克服惰性,加强学习,从而适应新的工作,这样,无论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套用“开卷有益”这种老话,只要去学,肯定有助于中层干部知识面的拓展。

3、有利于选拔人才、变相马为赛马。竞聘上岗打破了干部任用上死水一潭的局面。“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只要有胆有识,在竞聘上岗的舞台上,是没有太多条条框框的。万马奔腾,才可能发现能日行千里的良马。研究所每次竞聘上岗,都会有被大家称为“黑马”的年轻同志脱颖而出,走上领导岗位。

二、存在的问题

1、能上能下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竞聘上岗强调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但实际上,它并不能完全解决干部管理中上下问题,能上能下只是一定限度内的能上能下。在这方面有的单位力度要大一些,比如规定中层干部到50岁以后不再担任现职,有的一次同时拿十几二十几名干部“开刀”。各单位的情况不一,采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实事求是地分析,干部的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有的干部到50岁时正是没有家庭负担、经验丰富、精力也还充沛的时候,这个时候片面强调年轻化,也未必是好事。而且,不少干部下来后,因没有找到合适的岗位而被搁置,实际上是对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所以虽然干部能上能下,但对他们如何安置,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2、职工群众期望与做法的差距。科研院所首次实行竞聘上岗,是近十来年的事,当时对大家来说都还是个新鲜事。所以第一次竞聘时,职工的关注度特别高,一个岗位出现十来个人报名的现象。但第二次、第三次竞聘时,关注的职工显然少了很多,参与其中的除竞聘者外,就是相关部门的同志了。究其原因,主要是从前几次的竞聘中大家看到,干部竞聘不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竞聘的结果与职工期望的“大洗牌”的结局不大一样,所以一些职工产生了失望心理。对职工的这种心理,我们不能妄评其对或不对,但这种现象确实值得研究。

3、流动范围的局限性。从干部竞聘的结果看,每次竞聘都涉及到一批中层干部的流动。但分析一下这些干部流动的出与进,实际上这种流动范围是有局限性的,大部分只是在机关与机关、研究室与研究室之间流动。研究所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一些岗位工作的不可替代性,这些岗位需要精通业务、擅长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而精通业务非一日之功,这些影响了干部流动。

4、职工参与度不太高。在初次实行竞聘上岗时,职工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参与一个岗位竞聘的人最多的达到10人以上。而几轮竞聘之后,职工心理上显出了疲态,自觉竞聘无望的人不仅不报名参与竞争,很多人甚至连观战的热情也消失了,不少人除了对本部门或与自己关系较好的人给予重点关注外,对其他人其他部门的竞聘结果如何,显得比较麻木。职工的参与度不高也使竞聘工作的意义打了一些折扣。

5、专业知识结构单一。科研院所的中层干部绝大多数是学理工科出身的,其思维模式、处理问题的方式,与学管理等专业的人是不一样的。学理工出身的人懂业务,与外单位沟通协调等方面有自身的优势。但在管理、沟通协调、语言表达、写作能力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补课的地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单位的发展。

三、对策分析

1、注重培训,尽快实现业务交班。中层干部岗位以管理工作为主。管理工作也有很高深的学问,需要中层干部自觉去学习政治、管理、法律、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弥补知识结构单一的缺陷,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针对中层干部的所需、所急、所盼,坚持因需施教,加强分类培训,更好地为干部岗位需要服务;同时应将离岗干部对新到任干部的交接工作当作一项培训来做,作为干部管理的一项规定固化下来,这样有利于竞聘上岗的干部尽快实现业务交接。

2、相马与赛马相结合。在现行条件下,在科研单位这个限定的“圈子”里,仅靠赛马,有可能选错了人或选漏了人。科研院所聘用干部不同于公务员招考,可选择的范围受限,单纯相马或单纯赛马都可能有失偏颇。比较稳妥的办法是对赛出来的良马,再通过公示、召开群众座谈会、个别谈话侧面了解等多种方式,全方位了解拟用人选的情况,在此基础上作出用或不用的决定。同时,对需要选举产生的党、团、工会主席等职务,还要按有关规定程序选人用人。

3、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促其综合素质提高。干部交流的重点应从研究室与研究室之间的交流、机关与机关之间的交流转到交叉交流上来。虽然并不是机关所有管理岗位都要精通技术、精通市场,但在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部门、跟全所科研生产一线打交道比较多的部门搞管理,如果连皮毛都不知,要想把工作做得更深入,要想更好地服务科研生产,是有很大难度的。目前有的单位规定机关新进员工都要到一线轮岗交流,这不失为一种了解基层、深入一线的好方法,这种方法也应该扩大至中层干部。同时在干部交流上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要将干部放到多个岗位上锻炼,这样才能使中层干部视野更开阔,能力得到提升。

4、切实解决能下问题。笔者认为,干部的下,应该是一个弹性的标准,并不主张从年龄上划一个硬杠杠,或是其他方面设一个硬条件。不可否认有一些临近退休的干部,有了车到码头船到岸的感觉,确实不想再动脑费神了,但也有很多干部,身体好、经验足、负担轻,想干事,想干成事,愿带人,愿把自己几十年工作的经验慢慢传授给年轻同志,这时片面强调五十几岁退出现职也不一定就是好事。确实不适合再在领导岗位上工作的人,哪怕他再年轻,也应该让他下来。

5、多种通道成才。对任何一个单位而言,中层干部的职位是十分有限的。学而优则仕不应该在研究所成为一种主流思想,要创造更多的成长成才通道,不能让职工因自觉前途无望而失去工作的激情。在研究所,成长的通道应该是很多的,可以深研技术,成为某一个方面的权威;可以去闯市场,在科技产业化工作中大显身手。这需要研究所在待遇、职称等方面做一个周全的设计,使这些职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找到成就感,找到归属感。

猜你喜欢

能上能下中层干部科研院所
事业单位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思路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充分运用“三项机制”推进干部能上能下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二则
企业中层干部执行力建设的思考
形成能上能下的良好用人导向
让知识型员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浅析科研院所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三三五”工作法促使干部能上能下——广汉市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