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邓州市创新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实施“四化双评”改革的调研报告
2016-02-27王宇
王宇
关于邓州市创新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实施“四化双评”改革的调研报告
王宇
自去年年底以来,邓州市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创新开展“四化双评”改革,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基层群众对改革成果有真正的“获得感”,有效推动解决基层群众“办证多、办事难”问题。现将一些通过调研得来的相关探索情况及问题进行梳理,以供参考借鉴。
一、基本情况
2015年年底开始,邓州市学习借鉴外地经验,选择花洲、古城、湍河3个街道和白牛、张村、林扒、桑庄4个乡镇作为试点,探索推进“四化双评”改革,以“互联网+”思维推动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工作创新。“四化”即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群众信息化、为民服务全程化、服务效能公开化,主要着眼于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双评”即基层党组织评星晋级、党员评星争优,主要着眼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6月27日,作为“四化双评”工作基础性依托、投资近2000万元的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运行。目前,已形成了以网格为基础管理单元,以村(社区)为服务窗口,以乡镇(街道)和职能部门为协同办公主体,以监督考评部门为效能监察主体,以市综合服务信息中心为技术支撑主体的信息化社会管理体系,有效破解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升了基层党建和社会管理水平。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是通过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搭建了基层治理新平台。邓州细化管理单元,按照“相对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在7个试点乡镇(街道)的136个村(社区)共划分网格1366个,每个网格确定一名网格长,设立党支部(党小组)。乡镇(街道)机关人员联村包格,村(社区)干部分包网格,公安、工商、文化广电、电力、民政、食药监等市直部门将人员下沉网格,建立了一支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管理服务队伍,“点对点”为群众提供服务,化解矛盾。网格中的任何一个节点出现社会治理突发事件和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问题,任何一个地方有群众需求,都能做到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协同处理,形成了“执法的能发现、发现的能执法,服务的能找到服务对象、服务对象能随时联系上服务部门(人员)”的事件处理机制。公安局深入开展“一村一警”工作,并将试点村(社区)的136个信息员纳入辅警培训和管理,强化对网格的管理和服务;电力部门深入网格居民家中开展“大走访”活动,排查安全隐患,针对居民需求提供优质供电服务,基层群众的满意度迅速提升。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通过网格化运作,试点乡镇在较短时间内就对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进行了准确定位,为脱贫攻坚提供了第一手翔实资料。
二是通过推进服务群众信息化,缔结了党群干群关系新纽带。邓州建立综合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市乡村三级联动,全面采集网格内人、地、事、物、情、组织等信息,建立基础数据库。同时整合公安、民政、计生、人社、工商、住建等部门的信息资源,提高人口信息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以“大数据”为支撑,实现了“以房查人”“以人查房”“特殊人群管理”“重点工作监控”以及数据统计、辅助决策等功能。7个试点乡镇(街道)的信息采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51万人的信息导入数据库,16万脱管、漏管人员纳入管理和服务。同时,及时收集群众反映的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等问题和生产生活需求事项,以网格为单位收入信息平台,分门别类反馈给责任单位和个人,实现了信息的互通互享,为民服务更加快捷方便。目前,正在设计的手机APP终端软件,使上报信息和对网格内的管理服务人员的监督更为方便、全面,将更充分地发挥信息平台的管理和服务功效。
三是通过推进服务群众全程化,畅通了为民便民新渠道。邓州紧紧抓住“利益问题”这个群众工作的“牛鼻子”,首批梳理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援助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43个民生事项、52项服务流程放在网上办理。通过信息平台,群众只需就近到所在村(社区)服务站提出申请,将身份证、户口本等基础材料一次性拍照上传至信息平台,其余事项由乡镇(街道)和主办、协办部门来完成,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移民身份证明等,在村(社区)申请,当天就可以在乡镇(街道)办结。查询类、证明类等服务事项,以及农机补贴申请等审批类事项,减少了服务流程,缩短了服务时间。在此基础上,该市着力把网上办事范围从服务性事项向行政审批事项拓展,截至目前,有22项行政审批事项在网上运行,8项正在调试。同时,梳理在乡镇职能范围内的事项也正在进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法律咨询等即将纳入平台运行。目前,综合服务平台共接受群众办事申请1324项,已办结517项,其他正在办理中。
四是通过推进服务效能公开化,开辟了阳光监督新途径。邓州把信息平台与事项服务审批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和党员群众的手机连接起来,实现了所有服务审批事项全程短信提醒。对办事过程中延期、超期、违规操作等问题,信息平台直接亮出“黄牌”“红牌”,进行通报问责。市、乡镇(街道)、村(社区)按照权限通过手机信息端口向特定范围内的群众发送信息,使党务、政务、村务阳光公开,更加贴近群众。目前,该市正准备把综合服务平台与纪检监察机关、党委政府的门户网站对接起来,抓住“快办事、办成事”这个核心,进一步加强监督和问责,从根本上提升行政效能。
五是通过推进党组织评星晋级、党员评星争优,激发干事创业新活力。邓州市以增强党组织政治引领、服务群众功能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目标,把“双评”作为系统性的激励机制来建设,党组织、党员均划分为五个星级来争创;把开展“双评”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必备课,把“四化”列入评星标准,把“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运用和党组织关系排查、党费收缴以及在外党员、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等基层党建工作,乡村两级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任务作为星级评定的主要内容,评星定级与评先评优、申报发展项目、村干部绩效补贴等挂钩;深入开展“学、述、评、亮”活动,为在职党员、无职党员定权责、明任务,支部、党员自觉亮星级、主动找差距,党员作风明显改进,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明显提升。花洲街道、古城街道把“双评”同服务团结中路改造建设结合起来,激发相关社区党支部和党员主动配合服务改造建设工作。在改造区域,报到的750名在职党员带头配合拆迁,积极做通亲戚朋友的工作,加快了改造建设工作的进度。
据了解,去年以来,邓州市以网格化治理为依托,借助信息化手段,把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点放在基层,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推进权力下放、重心下移,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了基层,实现了服务群众和社会治理“网”的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推动改革的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邓州市把“四化双评”纳入目标考评,作为党建和社会治理工作的一号工程,市委书记吴刚直接安排、直接部署,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专门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实施“四化双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并从市委组织部选派工作经验丰富、能力强、抓工作力度大的副职协助抓好日常工作。为加强“四化双评”办公室力量,该市从乡镇和市直单位抽调了近20名有经验、有激情、敢负责的同志充实到“四化双评”办公室。办公室根据工作实际,成立了综合组、指导组、建设组三个工作组,分别负责综合协调、督查指导、平台建设等工作,细化工作任务,加强工作落实,形成了强有力的协调推进团队。
(二)高位谋划,试点探索。邓州多次派人到河南郑州、洛阳,以及宁夏的灵武市、浙江的金华市等地深入考察学习,充分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在经过召开多层面的征求意见会集思广益后,最终结合实际确立了“四化双评”载体。在服务平台建设上,在市级成立综合服务信息中心、乡镇(街、区)设立服务中心、村(社区)和网格设立服务站,构建了市、乡、村、组(网格)四位一体全方位的服务网络。在软件建设上,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了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型国企——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开发设计任务;在通信网络建设上,与联通公司、移动公司深度合作,确保软件系统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领先地位。2015年12月,高位启动“四化双评”改革,在7个试点乡镇(街道)先行探索推进,7月 25日,在对试点工作进行深入总结后正式向全市全面推开。
(三)统筹安排,强力推进。邓州市“四化双评”办公室每周一召开例会,对各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每周五召开总结会,盘点当周工作完成情况,总结交流工作经验。组织人员深入工作一线督查调研,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对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疑难复杂问题,及时召开相关方参加的协调会、座谈会,认真分析,共同研究,查找原因、明确责任,防止工作棚架、耽误工期。自3月份以来,该市共召开现场协调会议19次,解决有关难题30多个;在信息采集、终端建设、服务事项上网运行等工作中,先后召开8次推进会强力推进。
(四)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在重点工作建设上,“四化双评”办公室采取倒排工期、定期汇报、加强培训、严格督查等措施,狠抓落实。在市综合服务信息中心建设上,根据工期时间将工作计划细化到每天,安排一名同志坚持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每天下午6点进行验收。如果任务没有完成,则要求相关施工单位加班完成,要求当天事情当天完成。机房、演示大厅、展示大厅等主体工程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即完成了建设任务。在信息采集录入工作上,通过持续开展信息采集工作培训、吸收有普查经验的同志参与、安排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和新录用公务员进社区帮助采集等措施,加快了工作进度,顺利完成了信息采集录入的主要任务。在各级终端站点及通信网络建设上,采取每天汇报进度和定期检查的办法,督促乡镇、市直相关单位、通信公司按期保质完成了专用电脑、打印机、高拍仪等信息设备的购置和安装任务,连通了7个试点乡镇(街道)的136个服务站点和19个市直单位的27个业务科室。
四、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难题
(一)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还需进一步提升。“四化双评”是邓州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工作的一次重大改革。一些党员干部对实施“四化双评”的意义认识还不够深刻,未能站在邓州全市大局和长远发展的角度自觉支持、配合、参与。一些市直单位思想解放不够,在将本单位业务系统与“四化双评”综合服务平台对接上积极性不够高,服务不够主动。一些职能部门在简政放权、简化流程上做得还不到位。
(二)对基层群众的宣传培训还需进一步加强。由于邓州“四化双评”建设的有关力量主要集中于平台建设、信息采集等具体工作,针对全市基层群众的宣传还不到位,还有不少基层群众对“四化双评”的内容意义、办理事项及流程了解不够。农村信息管理员容易流失,乡镇对新更换的信息管理员培训不够及时,一些村级服务站工作人员业务不够熟练,工作运行不够顺畅。
(三)网上办理事项还需进一步扩展。“四化双评”综合服务平台先期主要纳入的是与广大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事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的还不够多,需要逐步把更多的行政审批事项纳入综合服务平台,这一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四)软件设计还需进一步改进。邓州“四化双评”工作从去年年底开始,时间只有半年多,软件平台试运行中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系统的稳定性还需进一步提升,一些群众迫切需要的事项还没有开发设计好相关的服务流程,一些流程设计还不够简便。
五、几点启示
“四化双评”是邓州在探索提出“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之后的又一大创新突破,是将外地经验和本地实际有机结合的鲜活事例,是解放思想、敢于担当、勇于改革的积极成果。从邓州“四化双评”改革中,我们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既要顺势而为,又要接好地气。邓州的“四化双评”工作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大数据”的力量推进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工作取得新突破,顺应了信息化这个时代发展的大势,也很好贯彻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改革精神和要求。同时,“四化双评”工作将落脚点放在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上,抓住了根本,凝聚了民心,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认可、支持和参与。把握大势,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行简政之道、革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是推进“放管服”改革的一个重点努力方向。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既要系统集成,又要重点突破。部门间信息不共享、业务不协同,是滋生“奇葩证明”、“循环证明”,让群众“跑断腿”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公共服务流程简化优化的最大瓶颈,是“放管服”改革“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关键环节。邓州推动“四化双评”改革,以信息化为支撑建设综合服务平台,在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打破信息孤岛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抓住了“放管服”改革中的关键一环,变“群众奔波”为“信息跑腿”,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既避免了重复建设,节约了行政成本,又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快了职能和作风转变,更好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既要强力推进,又要蹄疾步稳。邓州的“四化双评”工作是党和政府的自我革命,涉及部门和人群众多,触及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利益和矛盾,既要解除思想观念的束缚,又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这项改革在邓州之所以能顺利推进下去,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亲力亲为,牵头部门的强而有力、专人专责,工作推进机制健全、措施有力有效是关键性因素。同时,邓州先行选择7个乡镇(街道)作为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向全市全面铺开,体现出了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的审慎态度。
[作者:河南省编办体改处(政策法规处)]
责任编辑 朱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