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正义何以可能
2016-02-26杜娟
超越正义何以可能
温权在《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撰文指出,再现并反思当代社会与政治生活中的正义问题,是阿格妮丝·赫勒进行政治哲学批判的重要尝试。对此,她归纳出有关正义概念的三次跃迁:静态正义向动态正义的嬗变;完全的正义向不完备的伦理正义的转向;最终超越正义的诉求对正义本身的扬弃。作为赫勒政治哲学的基本向度,它们都指向构成人类良善生活的最高原则——自由与生命。而后者在道德哲学的框架内,又具有个体依据普遍道德律进行生存选择的理论内涵。因此,赫勒政治哲学中的正义问题,实际是其道德哲学中的个性伦理问题。超越正义的论断与良善生活的构想,是赫勒打破政治桎梏,进而实现人类解放的重要尝试。由于她在道德层面肯定了多元需要和平等商谈的政治意义,所以超越正义的理论在实践层面规避了个体妄自尊大以及激进社会实验的双重风险。与前者不同,良善生活正视了自律性个体与普遍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当好公民与好人合二为一之时,政治生活与日常生活也获得了自觉的统一。因此,对超越正义的渴望与对良善生活的憧憬,充分展示了赫勒在现代性视域下,重建政治学、伦理学与道德哲学三位一体的理论旨趣。
(杜娟摘)
程序正义在法律商谈中的实际“语法”功能
崔平在《哲学动态》2016年第1期撰文指出,哈贝马斯提出立法的民主程序,在于使法律的承受者同时也是法律的创制人,包括:对全体公民平等参与立法商谈的承诺;立法必须经过建制化的制定程序的要求;体现法律自我批判意识的权力分立原则。立法的民主程序的建制化可以激发公民参与立法活动的愿望和要求,推动立法行为。它通过设立立法交往权力、赋予每个公民以影响立法结果的手段,使公民成为真正的立法主体,又借助公民表达立法意见的普遍规范,使公民必须互相聚集而言说和倾听。同时,立法程序的建制化,向所有意欲实现自己权利和要求而且具有交往权力的个体,发出一种强制性命令,即必须通过合法程序,表达权利主张并谋求他人的理解和赞同,其表达方式应该符合立法程序的规范,否则为无效的言谈,其信息不能被倾听和采纳。然而,虽然公民在立法活动中存在对公共善的追求,但立法程序层面上所能做出的反应,也只能是诉诸不同个体差异诉求之间对立与牵制机制,希望由此过滤、排除恶意的私人主观要求,其组织操作形式即采用多数原则。但多数原则不能约束人们说什么或要求什么,而只能规范人们怎么说,诱发对话群体内部的政治窥视和投机,从而埋藏着滑向纯粹的利益交易和利益联盟危险。因此,民主程序仅仅设立了立法商谈的形式,而无力有效导控商谈内容。如果顺着哈贝马斯的思路,借用语法解决语言内在的事实性与有效性之间张力的现象,来考察法律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在立法的民主程序与“语法”之间进行比较,那么就会发现,立法的民主程序仅仅具有“语法”的语句结构规范功能,而不具有“语法”的语义生成功能。
(巨慧慧摘)
从哲学自由到经验自由:自由的社会学化
郑作彧在《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3期撰文指出,自我由内在理性投向外界的转化过程一般称作“行动”。齐美尔认为,相较于强调理性自我意志的哲学自由(philosophische Freiheit),行动是证成自由的具体形式,可视作一种经验性的自由(empirische Freiheit)。然而,不是所有的行动都是自由的经验形式,就像不是所有的意志都是自由意志。奠基在哲学自由的概念之上,齐美尔也强调,惟有符合自由意志的行动才能视作经验自由。哲学自由与经验自由不是两个对立的概念,而是两种不同层次的自由。哲学自由是经验自由的基础,它牵涉到在行动背后的自我心灵提升与超越的问题;经验自由是哲学自由的实现,所关系到的是如何实践、完成自我意志。不过,虽然哲学自由与经验自由是自由的一体两面,同等重要、不可偏废,但究竟行动是否出于自由意志,无从经验观察。因此哲学自由是哲学的问题,而不是社会科学的问题。社会科学——特别是社会学——可以探讨的,是分析行动的条件与特质,藉此从经验层面掌握自由的内涵要素。如齐美尔所明言的:整个社会学不只要针对意志自由,而更要针对行动的经验自由,亦即探问是否实际的、奠基在意识之上的意志,根据自身确立出了行动。于此,齐美尔在不抛开形上学意涵的前提下,开始让“自由”再增加了经验分析的面向,并使之划入社会学研究的范畴。
(巨慧慧摘)
波兰的北极外交战略
肖洋在《太平洋学报》2015年第12期撰文指出,随着北极地区日益开放,波兰已经开始从北极科学研究的贡献者向经济竞争者转型。《波兰的北极政策:关键地区与优先行动》的出台是波兰进一步参与北极治理的最新信号。北极科研将可能继续作为波兰渐进式参与北极事务的基础。波兰多年来积累的北极科研成果,不仅可以用于指导全球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目标,还能减轻全球变暖对北极脆弱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塑造波兰正面的国际形象。波兰在北极科研领域所获得的成就,为其构建更积极的北极政策奠定了基础。波兰选择通过科研优势来获取北极国家认同的做法,不失为一种稳健介入北极治理的有效路径。与此同时,来自波兰官产学研各界的力量也开始日益关注北极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波兰北极外交政策的目标是能更加自由地进行北极科学研究,其未来北极科研的主题将集中在如何实现矿业、经贸等北极新兴产业部门的可持续发展上。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的改变,很可能带来全球工业格局北向的变动,并推动北极区域内外各国跨越北极集体治理的历史性关节点。过于谨慎和消极的态度,或许会拖累波兰参与这场地缘政治盛宴。
(杜娟摘)
现代俄罗斯国家行政改革反思
郭佩佩、王德文在《人民论坛》2015年第36期撰文指出,在俄罗斯转型过程中,行政改革在国家改革序列上的优先度一直不高,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俄罗斯行政改革呈现出总体滞后但正朝着渐进性改革方向发展的特征。虽然俄罗斯的改革实践者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尝试,但是与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俄罗斯的行政改革仍相对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是:第一,原有行政体制的惯性。俄罗斯现今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原本的行政体制的作用,在新的行政体制还处于不断探索中的时期,行政改革的步伐一定要建立在旧的体制基础上,实行渐进改革,而行政改革意味着行政权力的大调整和重新分配,这必然会触动原有各级领导层的利益,加上由于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也需要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行政改革只能在协调各方利益的过程中稳步进行,改革遇到的阻力更大。第二,行政改革的动力源。俄罗斯行政改革的动力并非主要依靠内部驱动和民众呼吁,而是依赖于经济发展的力量来实现,每一步的经济改革和发展,都必然对原有的政治体制提出新的要求,由于现实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是通过危机的方式从反面对固有的行政体制提出问题,它发出的信号是不得不改,因此与经济改革相比,行政改革不可避免地具有滞后性。第三,转型国家面临的观念转化问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转轨过程中法律法规的滞后和政府职能的衰退,使得官僚主义在俄国这片土地上迅速滋长,随着西方市场经济文化的猛烈冲击,俄罗斯民众的价值取向、社会道德观念等相应地迅速发生变化,民众对政权的不信任以及法律意识的淡漠程度逐渐增加,这样观念下的民众很难成为俄罗斯行政改革的直接动力。第四,复杂的环境因素。国际上,世界军事对抗的结束并未自动给俄罗斯开辟走向与世界接轨的路,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行政改革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任务使得改革的每一步都必须谨慎。
(王巍摘)
特鲁别茨柯依的俄罗斯文化观
杨衍春在《俄罗斯文艺》2015年第4期撰文指出,特鲁别茨柯依作为欧亚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俄罗斯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阐释和解读,他认为心理因素、民族因素及语言因素构成了俄罗斯文化的结构。特鲁别茨柯依坚持俄罗斯文化中图兰元素的存在,他努力利用俄罗斯文化中存在的各种形式,证明图兰元素在俄罗斯文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充分研究语言、艺术和诗歌基础上,特鲁别茨柯依发现了以突厥族为代表的图兰部落共有的心理特点,强调属于图兰部落的蒙古族对于俄罗斯文化形成的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即赋予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稳定性和力量,创建了历史文化的传承性;从民族角度而言,俄罗斯民族不仅是斯拉夫族的代表,还与乌戈尔-芬兰及伏尔加河流域的突厥族一道构成了特殊的文化区域,这使得俄罗斯民族与斯拉夫其他各个民族及图兰族之间构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特鲁别茨柯依看来,俄罗斯文化的民族基础并不局限于拜占庭和罗曼日耳曼传统,俄罗斯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汇集了拜占庭传统、日耳曼文化、斯拉夫文化和草原文化为一体的特殊文化类型,这种俄罗斯文化的民族结构使得俄罗斯人的性格不同于其他民族,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对于特鲁别茨柯依而言,语言是揭示文化结构与功能特点的最可靠资料,俄罗斯在整个斯拉夫民族中占有特殊的历史地位,是起源于原始斯拉夫统一体时代末期的共同斯拉夫文学语言传统的直接继承者,宗教斯拉夫文学语言传统发展壮大,最终演变成现代俄语标准语,正是因为其特有的宗教性,对于俄罗斯人而言,拜占庭文化从最开始时就与东正教在一起,蒙古的国家性只有在东正教化之后才转换为莫斯科国家,而宗教斯拉夫文学语言传统也正是因为其宗教性、东正教性而以现代俄语标准语形式体现出来。特鲁别茨柯依的欧亚文化观和从心理、民族及语言角度剖析的俄罗斯文化独特性,为我们了解俄罗斯及俄罗斯民族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孙琦摘)
中俄战略对接是对两国发展诉求的理性考量
初冬梅在《当代世界》2015年第12期撰文指出,中俄两国战略对接,表明两国看到了双方的利益契合点,并致力于携手发展。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开放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网络,可以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已有的合作机制或战略相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倡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符合中俄两国的国家发展需求。从中国方面看,俄罗斯是“一带一路”倡议得以落实的关键伙伴,因为俄罗斯不仅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而且在中亚地区拥有毋庸置疑的影响力,因此,中国积极争取俄罗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和支持;从俄罗斯方面看,欧亚经济联盟同“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符合俄罗斯的国家利益诉求,当前俄罗斯的战略选项主要有四个:欧亚经济联盟、“面向亚洲”战略、“跨欧亚发展带”战略和普京曾倡议的从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大欧洲”构想,中俄两国战略对接,有助于俄罗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己的空间发展战略。两国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有助于中俄各自空间战略的具体落实和拓展,并且,在国家级发展战略对接的框架内,两国地区层面发展战略也得以更好的衔接,中俄关系发展有了实质性进展。中俄两国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不仅有助于国内相邻地区的发展,更有助于拓展两国的战略空间:借助俄罗斯,中国可以与欧洲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借助中国,俄罗斯可以加快纳入亚洲一体化进程的步伐。两国均有机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欧亚大国,在世界舞台上获得应有的地位,并且,两国可以打造贯通欧亚的大通道,这无疑会改变世界地缘格局。
(孙琦摘)
俄罗斯社会自组织
马强在《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年第6期撰文指出,在当代俄罗斯,社会转型导致的一系列道德失范和社会问题亟待解决,通过社会自组织达致社会有机团结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方式。然而,当今的俄罗斯公民社会、社会自组织仍处于低水平状态: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经济总量上,俄罗斯非营利组织还很弱小;影响力有限,提升影响力和承担责任的资源较少;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并不显著,缺少社会的支持和民众的信任。通过俄罗斯社会自组织的历史与现状,可以发现,俄罗斯在政治、经济、社会制度遮蔽下的社会领域有着强烈的自组织意愿,有着规避风险、互帮互助和对抗权威等需求和传统,无论是职业团体、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还是非正式的社会组织,都在俄罗斯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各种方式存在,这种社会自组织的意愿和低水平的现实构成了有助于展现俄罗斯社会现实的张力。俄罗斯至今没有形成公民社会理论意义上独立于政治部门和经济部门的第三领域,国家权力一直将社会领域作为管控、治理的对象,虽然社会领域的国家在场让俄罗斯公民社会发育不良,公民自组织水平低下,但随着网络社会的兴起,中产阶级逐渐形成,公民活力一旦有释放的途径,公民社会参与向广度和深度延伸,社会自组织水平会不断提高,社会秩序和道德价值会取得社会共识,也许这才是俄罗斯社会转型成功的根本途径。当然,这个道路还很漫长,且不说制度上的突破,就连如何在民众中启蒙,突破以往心理上、意识形态上甚至是文化上的观念束缚,将社会自组织的意愿转化为行动,也是十分艰巨的工作。
(王巍摘)
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社会组织
黄立茀在《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年第6期撰文指出,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在传统“志愿性组织”继续存在的同时,为了完成新政权的战略任务,苏联官方倡导群众创造了一种国家主导的崭新的组织形式:“帮助苏维埃政权组织”。志愿性社会组织,并非上级授意,而是由某一行业或群体人士基于志愿而创立组织;从群体内部选举产生的组织领导人,全部是出自本行业或本群体、具有特定职业色彩或群体色彩的精英人物;其组织成员大多是本行业、本群体人士或圈子里兴趣相投的人士,组织的人数不多;组织的活动围绕着职业与群体自主进行。与志愿性组织创立的动机是谋求某一群体的利益、发展等不同,帮助苏维埃政权组织是为完成苏维埃国家在国防、意识形态、教育、社会等重要领域的紧迫任务而建立;与志愿性组织领导人是由组织选举产生,由本行业、本群体内的精英人物担任不同,帮助政权组织的领导人由党的组织部门直接任命,组织领导人担任党或行政要职,却未必拥有相关的职业或群体特征;与志愿性组织的宗旨围绕着完成群体性事务,组织成员自主进行活动不同,帮助政权组织的宗旨是帮助执行国家某一领域的战略,并接受国家某一部门的领导;在组织结构上,志愿性组织一般依职业分支设置,而帮助政权组织一般分布在国家各个行政层级上;从组织成员构成及组织人数上,与志愿性组织一般是职业或群体圈子内数百人或数千人的小团体不同,帮助政权组织以国家某一领域为大平台,具有鲜明的跨行业、跨地区、人数众多的特点。
(巨慧慧摘)
俄罗斯媒体视角下“一带一盟”研究
李锡奎、严功军在《东北亚论坛》2016年第1期撰文指出,俄罗斯社会对“一带一盟”广泛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我国的重要战略,得到了俄罗斯社会各界的积极肯定,舆论环境总体向好。但是,各种抵制性因素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一带一盟”合作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从媒体反映俄罗斯社会各界的情况可以看出,政府或民间、国家或地方都是把“一带一盟”建设与其自身地缘政治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所以要充分考虑参与者的实惠与利益。第二,国际关系直接影响着“一带一盟”的国际舆论环境和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实施的舆论支持度,俄罗斯社会对丝路经济带建设的态度,必然深受国际关系的影响,所以需要谨慎处理复杂的国际关系。第三,重视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固化的对中国的形象认知在俄罗斯的某些知识分子心中根深蒂固,经常形成文章见诸媒体,这种反对声音虽然不是主流,但可能对“一带一盟”产生重大影响,需要引起重视。第四,客观认识不同文化思想的制约。横跨东西方使得俄罗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思想,这种思想吸纳东西方的文明,造就了俄罗斯文化在东西方之间寻求自身主体性的特点,这也是俄罗斯文化具有“弥赛亚”意识的重要原因,俄罗斯社会对“一带一盟”的广泛关注,必然受其文化思想影响。第五,科学规划、有效实施“一带一盟”对接合作,俄罗斯媒体对这一新型合作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对中俄未来在交通物流、商贸投资及生产消费领域的合作前景进行美好展望,也因此更为积极正面报道和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理念和举措以切实双赢的举措促进中俄相关领域的合作与发展,所以有效的对接合作不仅有利于对接合作建设策略在俄赢得舆论支持,也有利于促进全面顺利推进国家宏伟战略的实施。
(杜娟摘)
当代俄罗斯“新戏剧”概貌
刘溪在《戏剧文学》2015年第10期撰文指出,在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剧坛,一些具有新时代价值取向的当代剧作家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为深厚底蕴,借鉴当代欧美戏剧的新艺术理念与手法,建构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新戏剧”潮流。从主题上看,“新戏剧”的作品一反苏联时期理想乌托邦文学粉饰现实的态度,关注的主要是那些从前的禁忌题材和尖锐的社会问题,“新戏剧”作者们以自然主义式的细致描写来透析残酷的日常生活,对暴力予以写实性的展现;“新戏剧”中的主人公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新戏剧”作品中边缘人物占据了重要位置,罪犯、妓女、吸毒者和失业者成为了许多作品的主人公,当代戏剧的人物往往困惑于对于自我的寻找,脱离集体性保护的主人公经历着孤独、恐惧和无助,开始试图在新的社会中重新确立自我,成为独具价值的个人;在戏剧结构上,新的戏剧打破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经典结构,占据优势的是艺术体系的离散性,其语言向日常口语化方向发展,并出现大量非标准语范畴的粗俗语、行话、俚语等;创作手法和美学定位的多样性使当代“新戏剧”的体裁特色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当代戏剧给出了喜剧、正剧、悲喜剧、正悲剧、情节剧、闹剧等最为多样的体裁范例;当代戏剧中的冲突也具有复杂的多层次性,在当代戏剧中外在的行动进程被削弱,内在行动负担着重要的意义荷载,与苏联时期的社会心理剧相比,后苏联戏剧并不试图在剧中解决社会矛盾,而是将改革社会的力量指向调整个人心灵的秩序,使其成了人在混沌世界里存在的荒诞性感受;当代“新戏剧”的另一显著特色是其中融入了浓重的感伤色彩和真诚袒露的私人性,在对于暴力进行尽情展示的同时,作者们也对人物内心的感情予以深度的展示。当代俄罗斯“新戏剧”的思想和艺术探索反映着文化话语模式的重构与戏剧本体艺术观念的更替,是当代俄罗斯戏剧融入整体性的世界戏剧图景中的积极探索。
(孙琦摘)
乌申斯基的公共教育思想
曹文明在《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撰文指出,公共教育思想的建构是乌申斯基站在时代的高度以教育民主性、社会性和人文性等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观念充当批判教育旧制度和构建教育新思路的思想武器,对俄国教育进行的整体上的思考和规划,其主张是:立足于人道主义、依托民主,把满足个体对教育需求作为教育着力点;以世界教育发展的理性为基准,把公民和社会因素作为教育实施的逻辑参照,推行教育民主,进行教育社会转向;建立国民教育体系,力求完善教育的社会功能给人以完整和连续的教育;对本体“自我”进行识别,主张用俄罗斯民族内在和外在的历史、文化承载作为教育发展的动力,秉持民族基质,重视历史进程的经验价值。从当时世界教育的语境来看,公共教育思想的构建体现出了世界教育的理性高度,其本身就是教育的理性话语,主要表现在:一是民主理性,公共教育尊重现实社会中的人,即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应遵循人类学的经验,拥有人类学的胸怀,它把树人和育人作为目标追求,实施知识化、人性化的教育,培养人的人文性,符合了世界教育的民主化趋势和教育的人道主义和人文性价值取向;二是价值理性,体现在公共教育价值诉求从社会基础利益过渡到国家利益高度,实现了教育价值和功用在社会和国家层面的适度交融;三是系统理性,体现在国民教育体系的建构,它能够以其完备的教育分工和科学的教育方案为公共教育实施做保障,给人提供系统和完整的教育,促进近代教育理性现代性在俄国教育进一步深化和结构化,推动俄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四是理念理性,公共教育本体“自我”识别体现了公共教育对教育理念的理性探索,其解决了俄国教育发展所依靠、依赖的教育独立发展的内在性、核心构成性和支撑性的信念问题,实现了俄国教育真正与世界教育接轨。
(王巍摘)
中东欧思想文化研究选粹
·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