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伦理视角下传媒伦理的社会功能

2016-02-26

学术交流 2016年4期
关键词:社会功能

李 蓓

(天津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天津 300384)



新闻传播学研究

职业伦理视角下传媒伦理的社会功能

李蓓

(天津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天津 300384)

[摘要]近年来,新闻腐败愈演愈烈,如果说我国现存媒介规制是传媒伦理道德问题生成的深层原因的话,传媒伦理的约束软化与供给不足则是这个问题生成的直接推动力与催化剂。传媒伦理作为一种职业伦理,具有道德教化、道德调控、群体整合以及形象塑造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它对媒介的良性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建构都起着重要作用。加强传媒伦理建构,是提升媒介公信力,塑造媒介品牌形象,扩大传媒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职业伦理;传媒伦理;社会功能

很多学者把伦理学归结为“价值哲学”和“幸福哲学”。伦理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社会确立终极价值目标,建构理论价值体系,制定一般价值选择坐标和基本行为规范,为人类个体反思并规划人生指明路向,引导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幸福。从古至今,没有人可以否认伦理学所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和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以个体分工为基础的当代社会,职业伦理作为社会伦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存在价值也不容小觑。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解决西方工业化高潮所带来的社会危机,职业伦理就被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委以重任。对于职业伦理“拯救行为失范,化解道德危机,重构社会秩序”的社会整合功能,涂尔干在他的论著《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中进行了详细论述。今天,人类已由工业化社会迈入信息化社会,在信息化浪潮中,大众传媒作为社会分工的一种,其社会角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日益凸显。传媒职业伦理作为媒体人普遍的价值原则和行为规范,不仅以其特有的方式制约着全体新闻工作者和整个新闻界,而且还影响着全社会,显露出强大的社会功能。

虽然说传媒职业伦理作为某一职业领域的“特殊道德”,它“无视公众意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的道德应用规范。但是,它的效用和影响力绝不仅仅局限于大众传媒领域。这是因为作为公众舆论的引导者、生存环境的监测者和社会文化的引领者,传媒本身的公共性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赋予了传媒伦理浓重的公共色彩。更重要的是近年来新媒体的繁荣与发展,不仅改变了社会传播活动的格局和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且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前媒介有着无可比拟的强大社会功能。媒介环境学主张“媒介与社会互动共生”,构建一个绿色媒介生态圈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新的媒介生态对传统媒介伦理提出了挑战,使其变得更为复杂;但另一方面,我们对于“更为开放的传媒伦理”的呼唤,正是为了拓宽媒介伦理的约束与影响范畴,通过对娱乐化、碎片化与恶俗化等线上行为及网络心理进行规范,进而唤起整个社会对正义、科学、理性和真善美的反思与追寻。

作为信息交流系统、舆论引导系统、文化传播系统和情绪疏导系统,大众传媒自身的健康对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正因为此,传媒伦理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利用传媒影响力,实现道德教化功能

所谓职业伦理,研究的是特定的职业团体在其特定的职业领域中的价值认同及道德规范,作为“特殊道德”的一种,其专属性已得到普遍认同。职业团体作为以社会分工为前提的现代社会的组织基础和重要构成单位,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都会对整个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很早就把拯救社会失范,进行社会整合的任务赋予了职业团体,原因是他深刻认识到了职业团体在道德教化方面的重要功能。道德教化被涂尔干看成是解决现代性问题的救命稻草,他认为要重建社会道德必须有两个条件:稳定的道德规范以及人们对其的自觉遵守和维护。职业伦理为职业群体提供了明确的道德规范,其重要功能正是对职业群体成员进行道德教化,但这种教化的成效绝不仅仅局限于职业领域,而是会延展到整个社会。涂尔干“非常关注职业团体中那些不成文的并以惯例、习俗和道德信仰等形式存在的感性制度规范在潜移默化中所发挥的制度教化的功能……职业团体的道德规范主要是以集体意识的形式出现”[1],而这种集体意识又是社会意识的重要构成,与社会意识的形成与改变紧密相关。也就是说,职业伦理的控制和导向作用不仅限于职业团体内部,而是作为社会控制中的一个层次,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有意识的传递,最终会达成社会控制和教化的总体目标。

职业伦理对整个社会的道德教化功能在传媒职业伦理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取决于大众传媒自身的性质、影响力及其伦理功能。大众传媒充当着怎样的社会角色又发挥着何种功能?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研究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归结起来,大众传媒主要有四重身份:信息传播者、环境监测者、文化传承者以及娱乐提供者。传媒的多重身份决定了它多重社会功能的发挥,但是,大众传媒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并不仅仅源于这四重身份所直接产生的现实功能,更重要的是来源于隐藏在每一种身份背后的伦理功能。大众传媒通过信息传递、舆论监督及文化传播很好地实践了其道德教化的功能。

1.道德传播者和引导者

作为社会公共通信工具,媒介最本质的功能是信息传播。作为社会各界沟通信息的平台,媒介每时每刻都在向受众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当然其中也包括道德信息。与其他传播途径相比,大众传播的效果无论是在广度、深度还是速度上都更胜一筹,这就使之在社会个体道德认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大众传媒有意识的选择道德信息、传播道德现象,引导价值观念,促进了个体对社会道德生活的认知、评价和解读,使大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能得到正确意识的引导,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2.道德立法者和监督者

与传播道德信息相比,为道德“立法”似乎成为大众传媒当前更为重要的职能。作为对人的关系属性的价值性把握,道德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转型,道德也正经历着艰难的转型和重新建构。在道德转型过程中,新的价值观念不断挑战并否定着旧的道德标准,新旧道德的冲突与碰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道德无序和道德混乱。面对种种道德失范现象,社会成员在道德认知方面感到无力和迷茫,应该确立怎样的道德律和道德感,又将如何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操?经历着道德转型的人们急需得到正确的价值引导。对于具有强大渗透力和影响力的大众传媒来说,在信息传播当中有意识地为道德“立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众传媒为道德“立法”,主要通过“道德评价”来完成。大众传媒正是利用“社会舆论”这一主要手段来完成道德评价,并影响社会风尚的。针对社会比较关注的反映道德行为、道德现象、道德问题和道德矛盾的典型事例,传媒加大报道力度,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解释,态度鲜明的支持、反对与鞭挞,诠释正确的、符合当前社会实际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进而建构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及信仰标准。

当然,为道德“立法”只是道德建设中的一个环节,众所周知,道德的有效实施、监督是重点。在道德建设机制中,道德监督机制的建立尤为重要,而道德监督机制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舆论监督。因此,大众传媒又多了一重身份,那就是道德监督者。原因显而易见,“社会舆论”不仅仅是道德评价的重要手段,更是道德监督的有力武器。媒介凭借其特有的“舆论制造”功能,理所应当承担起社会道德“批判者”和“守护神”的角色。对社会消极现象的报告是传媒环境监视的重要内容,它通过及时报道、集中报道、解析评论等手段制造、引导并扩大舆论,对非道德行为进行“公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和社会压力,督促社会成员改过从善,维护道德的尊严。媒体监督虽然是软监督,表面上看起来它的制约力敌不过法律和行政,但是它具有的广泛性、透明性、大众性和自发性等特点,赋予了其更强大的生命力,成为道德监督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一员。

3.道德教育者和道德环境营造者

“道德教化是指社会有意识地将社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等通过一定的形式、途径向人们传授,寻求广泛普遍的主体认同,以培养道德主体应然的道德选择能力和优良的道德品质。”[2]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信息时代,大众传播无疑是所有传授途径中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其不可比拟的道德教化效果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道德教育者。这是因为,大众传媒的道德教育活动并不是通过刻板的说教方式来完成,而是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人们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勉强、不压服、不灌输,以无形胜有形的方式使受众在愉悦与放松中获得启迪,进而对原有的价值观进行整合。大众传媒通过虚拟的信息化道德环境的营造,把道德诉求不断渗透到受众的头脑当中,对受众头脑中原有的社会图景和价值观念进行持续不断的颠覆性整合,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也就是说,大众传媒通过选择、过滤、把关等手段对其传播内容进行设置,放大其传播的新闻信息、文化信息、社会规范信息、审美信息和语义信息中的道德因素,为受众提供一个模拟道德生活“镜像”,促成人们与其他道德角色和社会道德现象的集中接触。并对道德现象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进行判断和引导,凭借其舆论优势和强势的认知影响力,重塑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从而完成其道德教化的功能。

以上只是对大众传媒的道德教化过程进行了理论上的演绎,而在现实生活中,大众传媒并没有以实际行动对其进行有效的验证。这是因为,媒介自身的道德失范严重阻碍了其道德教化功能的发挥。不仅如此,因其强大的影响力,媒介自身的种种行为失范势必加大社会道德失范的惯性,使道德重建变得困难重重。尤其是近年来,在新媒体、社交媒体所构建的新的媒介环境中,媒介道德失范愈演愈烈,在人人皆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空领域中,媒介行为失范更是变得无所遁形。新闻伦理争议不再只发生在新闻学界和业界之间,在公众卷入度超高的社交化媒体平台中,种种违背新闻规律及伦理道德的媒介行为经常受到网络舆论的集中声讨和炮轰。“陈永洲事件”、“姚贝娜事件”及“外滩踩踏事件”中媒介行为饱受争议,来自于各种社交化媒体平台的围攻吸引了大量民众的注意力,人们关注的已经不再是传播内容本身,新闻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必然大打折扣。如“上海逃饭女事件”,信息来源于微博上的一则帖子,之后各大专业媒体相继转发,话题持续发酵,正当这场关于教养、道德及价值观的讨论达到高潮之际,有人对新闻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这个由于信源把关不严而诞生的假新闻,使得转发媒体和话题的参与者都陷入尴尬境地,随即舆论的矛头开始转向媒体的专业性。一场集中于道德因素的道德教化因媒介自身的行为失范而草草收场。没有健康的新闻生产,就没有健康的舆论导向。所以,大众传媒道德教化功能的实现是以“道德的大众传播媒介”为基础的,大众传媒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职业伦理规范,媒介从业者必须具有先进的道德伦理水平,才能促进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提升。因此,传媒职业伦理不仅规范着大众传媒及其从业者的职业行为,而且它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重建都有着重要意义,间接发挥着社会道德教化的作用。

二、加强道德约束力,实现调控功能

有一个“道德的大众传媒”,才有可能有一个道德的文化氛围与社会环境。信息时代,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大众传媒行业及传媒人这一职业群体的道德水平和道德状况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影响深远。在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及文化转型大潮的冲击下,面对种种诱惑,传媒人也会迷茫、困惑乃至迷失方向,他们的价值选择急需引导,行为选择急需约束。传媒职业伦理,作为传媒行业的专属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通过“界定”、“告诫”、“规范”乃至“制裁”等种种方式,发挥着道德约束力,实践着职业伦理自身的调控功能。

“调控”,顾名思义,即“调节与控制”,传媒伦理之所以具有调节与控制的能力,完全归功于“伦理”自身所具备的“约束力”。作为社会成员公共性活动的法则,伦理是基于主体普遍参与的情况下,在社会平等的前提下,经广大主体的一致认同而推行的一套价值规范。它表明了主体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尊重,对和谐社会秩序的向往及对人类真理的崇敬。伦理是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整合而得到普遍认同的价值规范,它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因此,作为一种公共活动法则其约束性毋庸置疑。传媒职业伦理,作为传媒人职业活动的公共性法则,可以充分利用其约束力来实现对传媒人的道德调控功能。

大众传媒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为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而且其自身的完美建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要维护传媒机体健康,保证其正常运转,提升传媒人的职业道德水平是关键。近些年来,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传媒“道德盲区”屡屡呈现,尤其是默多克新闻集团的“窃听丑闻”爆发之后,对传媒“道德滑坡”“道德沦丧”的结论和评价,现在看来并不是危言耸听,与之前任何时期相比,当前加强对媒体人的道德调控都显得更为重要和急迫。

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形态,道德往往带有明显的主观性,行为判断及实施标准因个体的变化而变化,受到个人价值、情感、理智等因素的制约。道德以个人心性为重,以个体独立为原则,修心是传统道德论的重点。但是,虽然道德带有明显的主观性,但道德的实现与发展,绝不能仅仅靠个体“修心”为主的自律,更重要的是借助各种他律力量来实现道德调控。调节与控制的手段有多种,对道德主体而言,教育的感化和舆论的规劝这种软约束最终还是要通过主体自律发挥效用,而实践证明,缺乏制度的约束不仅不现实,也是非常危险的。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调节,更需要法律、道德制度及伦理规范等其他力量的介入,道德自律必须与道德他律结合起来,改变道德自律乏力的现实,以“他律”来提升“自律”。

显而易见,以法律来调控道德,无疑是最具有强制性的。但具体到大众传播领域,传播实践的复杂性、特殊性与多变性,很多时候使法律约束出现空白,更何况法律也并不能包治百病。尤其在我国,新闻法规的长久缺位使得这一举措更是无法付诸实现。在这种形势下,传媒伦理自然而然地担负起道德调控的重要使命。作为“应用的”“实践的”的职业伦理学,传媒伦理面对的正是现实的、棘手的道德问题,它通过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及道德推理,确立传播实践中明确的“伦理维度”和“伦理责任”,并制定出具体的、专门的、操作性强的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以“强制”为手段,以“惩戒”为保障,把传媒人外在的“道德必须”转化为内心的“道德应当”上,切实加强对媒介从业者的道德调控。伦理约束可以说是道德建设之本,它不仅是一种约束,还是一种保障。“只有建立伦理约束这把达摩克立斯正义之剑高悬,才能遏制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道德滑坡的趋势,鞭挞各种非道德和伪道德行为,唤醒人们心中的良知,提升主体的道德感和个性修养。”[3]更重要的是“道德只有在伦理约束的基础上反思、超越,才能内化为道德信念,外化为新的伦理规范”[4],而新的伦理凭借新的伦理维度继续发挥道德调控功能。

三、引发群体凝聚力,实现整合功能

职业伦理不是社会普适伦理,而是一种规定范围伦理。它是现代社会分工、生产专业化以及职业分化的产物。职业群体是职业伦理存在的基础,同时也是其得以实施的保障。严密的道德纪律和伦理原则是群体权威性的重要体现,同时,组织的权威性又成为这些道德规范得以发挥效用的有力保障。所以,组织的严密性和组织成员间的凝聚力是职业伦理得以发挥作用的首要前提。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职业伦理的发达程度及其有效程度与职业群体自身组织的稳定程度和先进程度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也就是说,职业伦理的发挥要靠职业群体的组织保障,反过来,职业伦理又具备加强群体凝聚力与向心力,整合群体组织结构的重要功能。

群体凝聚力是一种内聚力量,它对组织内个体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促使组织个体紧密结合,进而产生一种向心力。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的职业认同感、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荣誉感越强,越愿意为组织的进步与强大贡献力量。同时,群体的凝聚力越强,个体对群体的责任心和忠诚度越强,抵抗外来侵扰的能力就越强,与此同时组织就越团结,组织机体也就越健康。更为关键的是,群体凝聚力是群体任务完成的保障,高凝聚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作为有重大影响力的组织机构,大众传媒自身的机体健康、群体成员的团结度、内部关系的和谐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机构自身强大的战斗力和良好的社会形象,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强化传媒职业伦理,引发群体向心力与内聚力,保证媒介组织的稳定性与合理性,是媒介充分发挥其社会机能的重要保证。

传媒人因共同的工作性质与工作内容被统一在同一个群体组织中,要想让这些不同的社会个体互相团结、彼此认同,除了“职业”这一内在相似性因素之外,拥有共同的观念、利益、价值观、道德情感和职业情感是重要的外在推动力。而传媒职业伦理正是这样一种外在力量,它引领并制约着传媒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使媒介从业者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情感逐渐趋同,它是以传媒人共同的道德生活为基础的。传媒职业伦理具有群体凝聚的功能,正是因为它为传媒人的行动反思和价值判断提供了统一的、整体的方向。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传媒人都有自身的利益、情感、意志等价值目标和自身价值实现的要求,而这些个体要求有可能存在冲突而造成传媒整体的离散。为了新闻事业的整体利益,大众传媒机构必须形成统一的、整体的意志和价值体系,通过社会合意和整体规范的形式来约束个体,使个体对整体意志内化于心,在自觉认同群体意志的过程中,产生集体意识和群体归属感,加强群体成员间的合作,从而很好地保持群体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最终促进传媒的机体健康、增强传媒战斗力。

四、提升媒介公信力,实现塑造功能

除了道德教化、行为调控以及群体整合之外,传媒职业伦理还有一项功能不容忽视,那就是塑造功能。这里的塑造,指的是媒介形象塑造。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良好的媒介形象不仅是媒介安身立命及长远发展的一种“经济资本”,更是媒介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获得公众认可与信赖、提升受众忠诚度和媒介美誉度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

所谓“形象”是能够唤起他人认知、情感和态度的具体样貌、形态和画面,而“媒介形象”也是社会公众对媒介的一种知觉性概念,是公众对媒介特征的整体印象及对其表现的综合性评价。对他人和社会的实用性和有价性是“形象”的价值所在,媒介形象是媒介竞争中的一种有价资源,它是媒介组织能够获取公众注意力的一种品质和品相,也是凸显个性增加辨识度的最直观标志。媒介形象一旦形成,会成为媒介社会关系和价值尺度的参照坐标,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良好的媒介形象可以看成是媒介生存与发展的一种重要“软实力”和“无形资产”,一旦形成,它便会带来强大的媒介聚合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它不仅能够帮助媒介获得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得媒介获得公众的肯定和信赖,树立他们对媒介的行为信心和心理依赖倾向,有利于强化传媒舆论引导和道德教化等社会功能,发挥其社会效益。

媒介形象会受到一些要素的影响,反过来,这些要素又成为衡量媒介形象的重要指标。这些要素主要包括媒介公信力、媒介亲和力、公众对媒介的关注度以及媒介的传播效力,等等。其中,公信力作为一项无形的媒介资产,在所有媒介形象影响要素当中,是最举足轻重的一项。这是因为,媒介公信力与媒介的权威性和媒介社会责任形象紧密相关,而作为社会“守望者”和“社会公器”的大众传媒,必须是正义的、有担当的、可信赖的大众传媒,这样才有可能赢得关注度和美誉度,从而为建构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打下坚实基础。

媒介公信力是社会公信力的一种,它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受众的心理指标,是受众对于传媒的角色定位和社会期待与其真实表现之间的吻合程度在受众心理上的反映。媒介公信力的价值与意义,不仅仅作用在媒介自身,它对于政府公信力和社会机制的健康运行,对于稳定、和谐的舆论环境的营造,都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当前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信息化社会,似乎整个世界都被媒介化了,媒介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尤其是随着网络空间的不断延伸和新媒体话语空间的不断扩展,各种信息、观点、评论等五花八门的新闻内容与元素不断充斥着公众的大脑。真相与假象共生,戏谑与鞭挞共存,在开放的传播平台上,信息错综复杂,常常令社会大众无所适从。碎片式的报道、吸引眼球式的奇谈怪论以及极端情绪化的表达很容易影响公众,使之失去理智,感到迷茫和恐慌。此时,公众急切地希望拥有内容生产优势和社会舆论引导权的专业媒体及时发出权威声音,揭示真相,为事件定性。然而很多传统媒体为了与新媒体展开竞争,变得不那么敬畏真相,屡屡违背新闻传播规律,最终成为社会舆论声讨的对象。无论是“云南鲁甸地震救援人员用浑水煮面”事件中的真假新闻之争,还是“山西夺命疫苗”事件中的先入为主、预设结论,还是“湘潭产妇惨死”事件中的追求噱头、乱贴标签等,这些失实报道正一步步把专业媒体推向“不被信任危机”的边缘。这些问题报道,正在消解着大众传媒自身的权威性和可信性,如果一个媒介公信力缺失,那么不仅其传播效果受限,自身也会被受众所唾弃,遭到背离,被市场淘汰。

更重要的是,影响媒介公信力的绝不仅仅是虚假新闻和片面报道。媒介公信力是 “大众媒介的社会期待被落实情况所引起的公众心理感知和评价”,因此,公众对于大众传媒的角色期待就成为研究媒介公信力的起点,同时也成为建构媒介公信力指标体系的重要参照。制度不同,社会结构不同,公众对媒介的期待也会存在差异。在我国,喻国明教授等人将国外研究成果和我国社会调查结合,对大众媒介公信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其传媒公信力测评量表由18个指标、4个因子构成。“4个因子根据指标含义分别被命名为: 新闻专业素质、社会关怀、媒介操守、新闻技巧。”[5]

以上影响因素结论的得出,大都立足于传媒自身,侧重于大众传媒本身具备的获取公众信任的品质和能力。但随着媒介公信力研究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其他变量逐步被纳入公信力评判指标体系中。尤其是受众以及与之相关的变量,诸如受众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对事件的预存立场和兴趣态度,受众对媒体的依赖程度与使用动机等等,这些变量都被考虑在内。此外,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宏观因素也纷纷被纳入到坐标体系和研究框架中。诚然,媒介公信力的复合性导致其影响变量必然是多维度的,绝非一端。但是,不管其影响因素多么复杂,最关键的还是媒介信息的质量以及信息提供者的职业操守。而且有调查显示,受众的文化程度与其对媒介职业操守重视程度呈正比例相关。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对待媒介操守问题的态度通常比较强烈。由此得见,随着公众新闻辨识能力和文化程度的提升,媒介操守对媒介公信力的影响力应该呈现逐步上升趋势。所以,加强传媒伦理建构刻不容缓,这是重塑媒介公信力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塑造媒介品牌形象,提升传播效果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王林平.道德教化与职业团体的集体表象——迪尔凯姆对现代性问题的解决方式论析[J].学习与探索,2010,(6):113.

[2]梁庆婷.大众传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伦理功能[J].传媒观察,2007,(11):34.

[3]陈勇,宁玉民.伦理约束与道德宽容[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1):21.

[4][法]爱弥儿·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渠东,付德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7.

[5]靳 一.中国大众媒介公信力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6,(9):58.

〔责任编辑:王巍〕

[中图分类号]G206.7;B82-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4-0199-06

[作者简介]李蓓(1977-),女,山东德州人,副教授,从事新闻伦理及新闻实务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02

猜你喜欢

社会功能
浅析音乐的美育作用
基层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探析
壮族(布偏)天琴文化的社会功能探微
浅谈爱德华·邦德《李尔》中的“布莱希特式”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当前我国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社会功能分析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以数据新闻获奖作品探析数据新闻特征
浅析维吾尔族乐器独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