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音乐的美育作用

2017-01-18陈昊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社会功能审美音乐

陈昊

摘 要:从青少年犯罪、吸毒、学生的自杀等现象来看音乐的社会功能。“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人们所做的解释往往都是证明的,即一个不好的社会风气或习俗“移”成好的社会风气、好的习俗,最好的办法是用音乐。

关键词:音乐;审美;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5-0287-01

一、什么是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

审美的教育功能,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地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特点

(一)以情感人

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以情感人是音乐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们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所以,音乐的教育功能绝不是干巴巴的道德说教,更不是板着面孔的道德训诫,而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音乐强烈的感染性,来使欣赏者自觉自愿受到教育。1876年,当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为他举办的专场音乐会上,听了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即《如歌的行板》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托尔斯泰说在这首乐曲中,“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的俄罗斯人民的灵魂深处。”因为《如歌的行板》作为插科夫斯基前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产生于俄国社会经历重大变革和动荡的时代,在沙皇政府的专制统治下,这是一个政治和文化统治最黑暗的时期,柴可夫斯基在这部作品中,灌注了自己对于俄罗斯民族遭受苦难的深沉感情。所以,当托尔斯泰在倾听这首乐曲时,被深深打动,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从这支曲子的旋律中感受到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并为之而动情泪下。这个生动的例子充分表明,音乐具有以情感人的巨大力量。

(二)潜移默化

音乐的审美功能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音乐作品对人的教育,往往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收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就拿爱国主义教育来说,伦理学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首先要从伦理上阐明什么是爱国主义,其次要从史料上分析爱国主义的历史演变过程,还要联系实际阐明为什么要提倡爱国主义等等。而在音乐作品中,从屈原《离骚》中“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北朝民歌《木兰辞》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从唐代诗人高适《燕歌行》中“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到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从南宋诗人陆游《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到文天祥《正气歌》中“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这许许多多感情迸发、气势磅礴的诗篇,无不凝聚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种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确实是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所达不到的。应当说,在音乐作品长期潜移默化作用下形成的思想情操,常常具有更强的稳固性和延续性,常常成为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三)寓教于乐

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这就是强调,应当把思想教育融合到音乐审美娱乐之中。 你通过音乐欣赏,不仅可以使人们满足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身心得到休息,而且还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音乐的娱乐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乐记》中指出:“夫乐者乐也。”就是说音乐即快乐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听音乐的第一目的一般不是为了学习,也不是为了受教育,而是为了娱乐。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听一首轻松愉快的乐曲,在饮茶吃饭之时,伴以悠扬悦耳的音乐,不仅可以调剂生活,而且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种娱乐。正是在这娱乐之中,人们松弛了工作中绷紧的神经,忘掉了生活中的烦恼,消除了工作中的疲劳,得到了休息。这是一种高雅的娱乐,也是一种积极的放松、有文化的休息。音乐可以娱人,也可以自娱。在劳动中产生、发展的民歌更明显地表现出这一点。在一些长时间、单调、重复性的劳动中,比如插秧、采茶、摇橹、车水等等,人们会唱起号子,减少单调和枯燥的感觉,相对地消除了疲劳。而在长时间的手工劳动、赶集、上店的旅途中,如果人们唱起小调,就可以消除寂寞,带有明显的自娱性。

音乐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当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从音乐审美和音乐美学两个方面都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我们要重视音乐,重视音乐带给我们的欢乐,恰到好处的让音乐发挥它的最大的功能来服务于我们,这样的话,以后我们的生活将会多姿多彩,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范晓君,王朝霞.学校音乐导论与教材教法[M]济南:济南大学出版社,2009.

[3]王俊,杨建.大学音乐教程[M].武汉: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4]彭吉象,张瑞麟.艺术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5]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6]王次昭.音乐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社会功能审美音乐
浅谈爱德华·邦德《李尔》中的“布莱希特式”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