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语范畴的家族相似性
2016-02-26郭海洋
郭海洋
(洛阳师范学院 河南文化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洛阳 471934)
语言学研究
熟语范畴的家族相似性
郭海洋
(洛阳师范学院 河南文化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洛阳 471934)
熟语是汉语固定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研究者对熟语单位的界定仍存在较大争议,矛盾的起因在于研究者对熟语范畴的认知存在误区,习惯将熟语范畴默认为经典范畴,认为熟语单位成员之间地位相等,成员在特征分布上具有共相性。而实践证明,熟语范畴实际是一个基于家族相似性基础上的原型范畴,内部成员地位不等,有典型成员、次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分,熟语下属单位范畴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因此,划分、界定熟语单位应当以原型范畴为基础,同时还应考虑熟语单位在分布上的特点;定义熟语单位成员应当以典型成员为主,同时对非典型成员进行描写,这样可以对熟语的分类及其内部成员的界定形成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
熟语;家族相似性;原型范畴;经典范畴
家族相似性是语言哲学中的一个术语,维特根斯坦曾用比喻的形式解释道:“试考虑下面这些我们称之为‘游戏’的事情吧。我指的是棋类游戏,纸牌游戏,球类游戏,奥林匹克游戏等等。对所有这一切,什么是共同的呢?……如果你观察他们,你将看不到什么全体所共同的东西,而只看到相似之处,看到亲缘关系,甚至一整套相似之处和亲缘关系。……我想不出比‘家族相似性’更好的表达式来刻画这种相似关系:因为一个家族的成员之间的各种各样的相似之处:体形、相貌、眼睛的颜色、步姿、性情等等,也以同样方式互相重叠和交叉。——所以我要说:‘游戏’形成一个家族。”[1]维氏认为游戏、数、语言都具有家族相似性。熟语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主要表现为:同一类熟语的语言单位在形式、意义、语体色彩等方面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在分布特征上,某些熟语成员拥有较多的区别特征,成为该类熟语的中心成员,是典型的熟语成员;另一些熟语成员在分布特征上拥有较少的区别特征,则成为该类熟语的边缘成员,是非典型的熟语成员。这即是说,熟语是一种基于家族相似性基础上的原型范畴(prototype),是人们依据其内部中心成员特征的相似性概括而来。本文采用认知心理学中的家族相似性及原型范畴理论,就熟语的分类及内部成员的界定予以论述,最终展示一个基于原型范畴的汉语熟语系统。
一、熟语划分的矛盾
熟语是汉语固定语的一种,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2]*关于熟语的种类,不同的学者认识不同,刘树新在《汉语描写词汇学》中将熟语分为10类,本文拟采用熟语中最常见的四种(惯用语、成语、谚语、歇后语)作为研究对象。划分熟语主要根据其形式、意义、语体色彩等特征。传统语言学研究在对熟语进行分类时往往遵循追求划分结果的“对内一致性”和“对外排他性”的标准,并且默认同一范畴内(如惯用语范畴、成语范畴)成员的地位相等,不同范畴之间(如成语和惯用语之间)界限分明。实际上,熟语的全部分布多呈现为一个较复杂的局面,具体表现为:某些熟语的分布特征不仅为该类熟语独有,同时还为其他几类熟语共有,如“表意的双层性”既为部分成语所有,同时还为部分惯用语所有。因此,学者在对熟语进行分类时往往会选择多项具有区别意义的分布特征作为分类依据,然而分类结果显示这些分类原则似乎仍难以概括全部语言事实。
(一)惯用语界定的矛盾
惯用语是熟语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有关惯用语定义的问题一直是学者研究争议较大的部分。主要有以下几种较有代表性的意见。
1.惯用语是具有以下几种特征的熟语:“①形式结构固定,不可变换语素顺序,构成语素不可随意替换;②意义凝固,惯用语语义不等于语素义的简单加和;③具有鲜明的口语色彩,有些惯用语较为俚俗;④具有一定的修辞作用。”[3]
2.“它的语义具有双层性,它的结构是固定的,在句法功能上同成语近似,修辞上具有强烈的通俗性口语色彩。”[4]
3.“凡充分具有结构成分固定的特点,但是不具表义双层性,其含义体现成类事物的一般概念而非个别事物概念或专门概念的,就是惯用语。”[5]136
4.“惯用语是指原‘惯用语’中除去三字格的部分,这部分单位应该有一个专门的名称,这名称最简便的也是最容易被人所接受的就是‘惯用语’。”[6]138
根据定义1,成语中有些成员也完全具有上述特征。首先,一般的成语都具有①②④的特点,至于第③点,成语中有“俗成语”的说法,认为“成语从来源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来自书面系统,一类来自口语系统。来自口语系统的成语,统称为俗成语”[7]。由此可见,运用这些定义概括出来的惯用语难免会将一些成语也包含进来,因为上述四类特征都不是惯用语特有而其他熟语所无的区别特征,运用上述四条准则难以将惯用语和成语(尤其是俗成语)区分开来。
定义2主要有以下矛盾之处。一是许多惯用语没有表意的双层性,如“总而言之”“一言为定”等*本文惯用语用例使用语料均出自温端政主编的《中国惯用语大全》。,同时这类惯用语也没有修辞作用。二是并非所有的惯用语都是结构固定的,有相当数量的惯用语的结构不固定,具体表现为:a.惯用语的某个语素可以被其他语素替换,如“挨不上边”还可以说成“挨不上号”,“害人精”还可以说成“害人虫”等;b.一些惯用语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如“穿小鞋”可以说成“给他小鞋穿”,“碰钉子”可以说成“碰了个钉子”等;c.某些惯用语可以增加或减少语素,如“戳脊梁”可以说成“戳脊梁骨”,“害相思病”可以说成“害相思”等。三是并非所有的惯用语都具有俚俗的口语色彩,某些含有古语词成分的惯用语,语体色彩则较为文雅,如“苦肉计”“下马威”“孺子牛”等。由此可见,根据定义2得出的单位难以概括大部分语言事实。
定义3是刘树新在批判以往有关惯用语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新结论。然而根据这一标准概括出来的惯用语明显违背了大多数人对惯用语的语感认知。根据这一定义,大量典型的惯用语如“穿小鞋”“走后门”等都被定义为成语而排除出了惯用语的范畴。尽管刘先生一再反对凭语感进行语言研究,但是在其著作中亦不乏使用语感分析语言单位的情况,如在《汉语描写词汇学》中就曾这样描述:“如果就人们的成语语感作一番考察,即寻查某些固定语所以被公认为或被多数人看做成语的原因,那会不难发现,成语的独特之处是在表意方面——表意的双层性。”[5]139一方面否认语感在语言分析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运用语感进行语言研究,矛盾之处显而易见。而根据已有研究结果表明,语感在对惯用语和成语的划分问题上确实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8]
定义4是周荐的观点。周氏研究惯用语成果较多,他在所著的《论四字语和三字语》一文中指出学术界有将惯用语定义为三字格的现象[9],后来周氏通过研究将惯用语定义为“原惯用语”中除去三字格的部分,认为“原惯用语”已经属于词汇而非语汇。[6]135-137其矛盾之处在于:一是并非所有的三音节惯用语都具有词的资格,如“白瞪眼”“摆样子”等;二是“原惯用语”这一说法语焉不详,在学术界未对惯用语定义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提出“惯用语”这一说法,无异于空中楼阁。[10]139
(二)成语界定的矛盾
关于成语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较有代表性的说法。
1.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11]
2.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12]
3.成语是具有表意双层性的固定语。一个固定语如果有一层字面义,同时透过它又有一层隐含的意义,而这隐含的意义才是它真实的意义,那么就会被看作是成语。[5]
其中1、2是较常见的定义形式,但这种定义过于宽泛,根据这些标准划分出来的单位不仅包括成语同时也符合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的特征。正如刘树新所称:“这种极其宽泛的理解,不仅雷同于今日学术界对熟语的理解,而且提出了熟语所包括的惯用语、歇后语等等是否即为成语下属单位的问题。”[5]135针对上述问题,刘氏提出了以“表意的双层性”来界定成语的方法,但是根据这一理论总结出来的成语单位已非我们所讨论的成语,像从容不迫、一如既往、胆小如鼠等,仅因为不具有“表意的双层性”而被排除出成语的范畴,同时,像穿小鞋、戴高帽、走后门这些典型的惯用语,仅因为具有所谓的“表意的双层性”而成为了成语,在同一名目下,讨论的对象完全被置换了。[5]145刘氏的定义不仅没能解决成语的界定问题,反而引起了成语和惯用语在分类问题上的争议,因此,周荐认为:“在问题的探讨水落石出之前仍沿用‘成语’、‘惯用语’的名称,可能不但无助于研究的深入,反倒徒然为研究增添诸多无谓的障碍,而用‘四字语’和‘三字语’则可以避免上述弊端。”[10]138-139在这里,周荐提出用音节数来区分惯用语和成语,然而使用这一标准却仍然存在着这样几个难题:一是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四字格,刘洁修的《成语》一书在“成语的范围”一章中指出成语有“二字成语”“三字成语”“四字成语”“五字至十多字的成语”四类,其中“三字成语”列举了“莫须有”“闭门羹”“半瓶醋”等三字格成语若干[13];二是并非所有四字格单位都是成语,惯用语也有四字格的,如“吃大锅饭”“坐冷板凳”等,温端政主编的《中国惯用语大全》中收有大量四字格惯用语,如“挨千刀的”“碍手碍脚”等。[14]
(三)谚语、歇后语界定的矛盾
谚语、歇后语研究的矛盾不如惯用语、成语突出,但也同样存在定义不准确、划分不清楚等问题,如以下几种说法。
1.谚语是通过美的语辞表现人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可以在日常谈话中公开使用;同时,谚语对人的行为还有规定性。[15]
2.歇后语“都是由譬和解两截构成,‘上截’是譬,‘下截’是解;在旧小说里看到的差不多都是譬解并列的,而现在一般人口头上的譬语却常有说譬省解、用譬代解的倾向”[16]。
3.“歇后语是一种‘引-注’结构的固定语。语义的重点在后一部分,即‘注’这一部分,前一部分‘引’除表达附加意义外,主要起‘引子’的作用,其目的是‘引’出后一部分。”[17]271
定义1突出了谚语“人的实践经验之结果”和“规定人的行为之言语”的区别特征,然而凭上述几点似乎很难将谚语和其他语言单位区别开来,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一个格言,语出《老子》第六十四章,但是也符合郭先生对谚语的定义。再比如,“唇亡齿寒”“哀兵必胜”“本性难移”“做贼心虚”“大智若愚”这类成语,也是“实践经验之结果”,可以“公开使用”。对歇后语的界定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如定义2指出了歇后语是具有“譬解关系”的熟语,后来的学者如马国凡、高歌东、王勤等也都持此观点。但也不乏反对意见,如温端政就否定了“譬解关系”的传统说法,认为“所谓歇后语,其并不‘歇后’,也不能都‘歇后’。理由是组成歇后语的前后两个部分是密切相连的,而且后一部分还是表义的重点所在,如果硬要‘歇’去后一部分,就会影响表达效果”[17]279。同时,温氏认为歇后语并不“歇后”,建议改称歇后语为“引注语”(见定义3),这样更能突出歇后语的区别特征。温氏是在调查研究了6 000多条歇后语的基础上得出的有关歇后语的定义,对歇后语的性质作了非常细致的总结。但纵使这样,仍然存在一些例外的情况。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个谚语,也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句的出现也是为了引出后一句的内容,并且后一部分是表义的重点,但是人们不会将其看作是歇后语。
二、对熟语范畴类型、特征分布的重新审视
上述情况体现了在熟语单位界定问题上存在的矛盾:一方面希望能根据几项区别特征定义惯用语、成语等熟语单位,另一方面根据已有定义难以概括所有语言事实。贯彻不了语言学家期望的“对内一致性,对外排他性”的原则,这一点在成语和惯用语的划分问题上尤为突出。所以有理由怀疑,在熟语单位的界定问题上之所以矛盾重重,其根本原因很可能来自于对熟语范畴的错误认知。因此,对熟语范畴类型的考察成为研究的首要目标。
(一)熟语的范畴类型
1.范畴类别——经典范畴和原型范畴。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观点,人类对范畴的认知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经典范畴为代表,第二阶段以原型范畴为代表。经典范畴理论以共有特征为基础,决定范畴内成员的地位归属,其基础理论观点表现为:“①范畴划分是根据一组充分必要条件来决定的。符合该充分必要条件的事物则属于该范畴,不符合该条件的则不属于该范畴。②‘特征是二元的’,个体相对于某一特征而言只能存在两种可能:或者具有该特征,或不具有该特征。具有该特征的事物则属于该范畴,否则就不属于该范畴。③‘范畴具有清晰的边界’,符合范畴定义特征的个体就是该范畴的成员,不符合范畴定义特征的个体则不是该范畴成员。④范畴成员之间地位相等,成员之间没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18]93亚里士多德关于[人]范畴的本质特征的论述——是否具有“两足”和“动物”——即属于典型的经典范畴理论。[19]与此相反,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的原型范畴理论则认为:“①范畴成员之间不一定都具有共同特征,范畴内部的成员是由‘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所有成员不共享一组区别特征。②不是所有范畴都要遵循‘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很多情况下,要视具体模糊限制词而定。③不是所有范畴都能划出一条清晰的界限。④范畴成员之间地位不平等,有典型(也叫原型)和非典型(也叫边缘)之分。⑤范畴内部呈放射性结构,处于中心位置的是原型。范畴内部拥有多个原型。原型之间通过家族相似性取得联系。”[18]99-100如知更鸟被看作是[鸟类]范畴的典型成员,而企鹅、鸵鸟则被看做是[鸟类]范畴的非典型成员。
2.熟语范畴应当属于原型范畴。可以看出,上述熟语研究采用的是经典范畴的分析方法,各家观点的共同性都在于将划分标准看作一组充分必要条件。认为同一熟语范畴内部成员地位相等,具有共相性。然而,事实证明,这种分类思路总结出来的分类原则均不符合语言事实。因此,对熟语的划分不能以经典范畴理论为依据。熟语当属于原型范畴,具体表现为:熟语单位成员之间不都具有共同特征,如惯用语并非都是三音节,成语也不都是四音节;不是所有的熟语范畴都遵循“非此即彼”的二元特征,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汉语大词典》将其归为成语,而《中国谚语大全》将其作为谚语收入其中,显示了不同熟语之间的界限不是清晰的;就整个熟语范畴来说,其内部拥有多个原型,原型之间通过家族相似性取得联系。*刘树新认为熟语的单位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现成的、大家熟悉和使用的短语或语句;二是大于一个词,至长不超过一句话。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现代汉语》第七节“熟语”也指出:“熟语又叫习用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
(二)熟语的特征分布特点
1.特征的类别——定义特征和特有特征。特征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定义特征”和“特有特征”。定义特征规定特征应为范畴内所有成员独有而其他范畴成员所无,并且具有“对内一致性”和“对外排他性”的特点。[20]上述对熟语各单位的界定都属于定义特征。特有特征规定特征不必为某一范畴内所有成员共有,特征为范畴内某些成员所拥有。因为某些特有特征较为普遍而常见,为范畴内多个成员所共有。所以,在人们脑海中这些较普遍的共有特征一般也被看作某一范畴的“普遍特有特征”。
2.熟语属于特有特征。根据对特征性质的描述可以看出,熟语特征应当属于特有特征而非定义特征。如,三字格是惯用语的特征之一,但并非所有的惯用语都是三字格;四字格是成语的特征,但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四字格。除此之外,范畴内的某个成员具有的“普遍特有特征”越多,就越容易成为这一范畴的典型。因此,普遍特有特征即成为判断原型范畴中典型成员的标准。如三音节、动宾式、口语化是惯用语的普遍特有特征,而同时具有上述三者普遍特有特征的惯用语即可成为惯用语的典型成员,如“穿小鞋”“走后门”“炒鱿鱼”等。
3.熟语特征的优势和劣势分布。目前,对熟语的分类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在形式方面,主要根据音节数、句子的长短,如判断成语则主要看是否为四字格,判断歇后语主要看是否一前一后为两部分;在意义方面,主要看是否具有表意的双层性;在语体色彩方面,看其语体的雅俗等。但是,该种分类方式忽视了熟语单位众多功能之间的不平衡性,即某个熟语单位虽然具有形式或意义上的某些特征,但是这种特征的分布概率是不平均的。比如,形式上四字格是成语的优势分布,其他分布特征如“表意双层性”和语体色彩的典雅等均属于成语的劣势分布。“引-注”关系是歇后语的优势分布,其他特征如语体上的口语化、结构上一前一后都属于劣势分布。优势分布是熟语的典型特征(也叫优势特征或主要特征),因此,在定义熟语单位时,往往以典型特征为主。同理,人们对熟语的认知也是在基于优势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在划分熟语类别时,还应考虑到熟语的优势分布和劣势分布的特点,合理利用其不同特征功能进行有效分类。
三、基于原型范畴的熟语系统
在原型理论指导下,基于熟语的家族相似性特点,结合不同熟语的特征分布,对熟语进行考察,得出如下基于原型的熟语系统。
从形式上看,成语、惯用语是固定短语,经常被当作词汇单位来使用,相当于词的等价物;谚语和歇后语则是句子,经常被当作现成句子来使用,而不是词的等价物。在语义特征上,成语和惯用语大都具有表意的双层性,谚语具有知识性、行业性、人文性的特点,歇后语具有双关性、多义性和方言性的特点。在语体色彩上,大多数成语较为文雅,具有经典性,惯用语、歇后语、谚语则口语化色彩较浓。四者通过家族相似性连结在一起构成熟语范畴。在对其进行定义时遵循以下原则:以典型成员为主要定义对象,定义要突出其优势分布特征;特征形式为特有特征,因特有特征不必为全体成员共同所有,故每个定义一般会包含多个特有特征;定义要能体现出熟语的原型特征。
(一)惯用语
惯用语在形式上以三音节、四音节为主,以动宾式、偏正式为主要形式*据曹炜统计,惯用语中三音节占总数的2/3,四音节占1/4,二者合计约占总数的80%以上,其中动宾式占1/2,偏正式占1/3,是优势分布特征。,结构相对固定,意义词化,大多具有较强的口语色彩。
其中,三音节、四音节、动宾式、偏正式、口语色彩是惯用语的特有特征,同时也是惯用语的优势分布特征,根据特有特征的特点,我们使用了“……为主”“……为主要形式”“大多……”这样的字眼。结构相对固定是说惯用语同谚语、歇后语等熟语相比结构较为固定,同一般成语相比结构较为灵活,因此说其结构是“相对固定”。意义词化强调了惯用语在语义上的整体性特征,即惯用语整体的语义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加合,这也是惯用语和一般短语的主要区别。
根据上述标准定义出来的惯用语能够体现惯用语的优势分布特征,能够概括典型成员,同时也不排斥其他非典型成员,体现了惯用语的原型范畴属性。
(二)成语
成语在形式上以四音节为主,语法功能上以谓词性结构为主,结构完全词化,意义准词化,不具有鲜明的口语色彩。
其中,四音节是成语的优势分布特征,据统计,四字格成语在权威辞书中所占比例达96%强。[10]147谓词性结构主要是就成语的句法功能而言,据统计,成语中具有谓词性功能的占绝大多数,是优势分布特征,体词性成语只占一小部分。[21]结构完全词化突出了成语结构上的凝固型,成语中许多原本在古汉语中为词的单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变为语素,因此,从现代汉语层面看,成语大多数是由语素构成的固定短语。意义准词化强调了成语的语义并非都具有表意双层性,实际上,许多成语的意义大体上是由其构成成分组合而成。[22]不具有鲜明的口语色彩强调了成语书面语色彩较浓、语词较典雅的特点,但考虑到成语中还有俗成语,因此使用“不具有鲜明的口语色彩”这一说法。
(三)歇后语
歇后语主要由具有“引-注”关系的前后两部分组成,结构相对固定,语义上大多具有双关性和较强的口语色彩。
大多数歇后语都是由前后两部分构成,这是歇后语的优势分布特征,但是也存在部分歇后语有两个“引”或“注” 的情况,如“脑袋上长疮,脚底板流脓——坏透了”“豆腐掉进灰堆里——吹也吹不得,打也打不得”等,因此前面加上“主要”作为限定语以显示这是歇后语的特有特征。结构相对固定强调了歇后语结构上既有固定性,又有灵活性的特点,固定性如“竹篮打水——一场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等歇后语,结构比较固定。灵活性主要表现为歇后语的“引”和“注”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歇后语的“引”“注”次序可以颠倒,“引”“注”中间可以加入其它成分。[17]289-291“语义的双关性”主要指歇后语后一部分语义有“本义”和“转义”,表示“转义”的就具有双关性,[17]292但并非所有歇后语的语义都具有双关性,因此这里主要针对大多数歇后语而言,并不包含全部歇后语。
(四)谚语
谚语在形式上以句子为主,结构相对固定,语义上具有知识性、行业性、人文性的特点。
其中,形式上以句子为主的特点是谚语的优势分布特征,据统计,谚语中音节数最多的是七音节,占43.7%,其余五音节、六音节、八音节谚语共占45%左右,[10]149这些谚语一般都是现成的句子,因此说以句子为主。结构相对固定表现为有的谚语可以更换语素,有的并列式复合型谚语前后两部分语序可以互换,有的复合型谚语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省略其中一部分。[17]161-162
四、结语
基于家族相似性和原型理论来研究语言问题,是学术界目前较为关注的话题。因为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所以许多语言学者纷纷将其引入自己的研究领域。然而亦有反对意见者批评这一理论主观性过强,划分出来的范畴过于模糊。[23]本文在定义熟语单位时也采用了许多模糊的限制性词语,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展示熟语范畴的家族相似性特点。实际上,家族相似性、原型理论的提出主要是为批判认识范畴本质的过程中过度的形而上学倾向,是“重破不重立”。至于建立新的、更加科学的范畴理论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1] [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7-48.
[2] 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258.
[3] 吕翼平,戴昭铭,张家骅.惯用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J].中国语文,1987,(6):468.
[4] 李行健.惯用语的研究和规范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2,(1):56.
[5]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重排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6] 周荐.惯用语新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
[7] 温端政,周荐.二十世纪的汉语俗语研究[M].太原:书海出版社,1999:245.
[8] 王吉辉.语感与成语、惯用语的划分[J].汉语学报,2011,(1):25-30.
[9] 周荐.论四字语和三字语[J].语文研究,1997,(4):26-30.
[10] 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M].修订本.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11] 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增订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17.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66.
[13] 刘洁修.成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7-15.
[14] 温端政,等.中国惯用语大全[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3-4.
[15] 郭绍虞.谚语的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6.
[16]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11.
[17] 温端政.汉语语汇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8] 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9]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64-65.
[20] 朱曼殊.心理语言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97-202.
[21] 倪宝元,姚鹏慈.成语九章[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156.
[22] 余桂林.四字成语的结构、功能、语义及释义特征[M]//李如龙,等.词汇学理论与实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54.
[23] 江桂英.原型范畴理论缺陷再议[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43.
〔责任编辑:曹金钟 孙 琦〕
2016-05-04
郭海洋(197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博士,从事汉语史、词汇学研究。
H033
A
1000-8284(2016)11-01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