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秘响旁通互文考古:中印文学母题研究的创新力作——读王立《传统故事与异域传说:文学母题的比较文化研究》

2016-02-26张同胜

学术交流 2016年11期
关键词:异域比较文学著者

张同胜



秘响旁通互文考古:中印文学母题研究的创新力作
——读王立《传统故事与异域传说:文学母题的比较文化研究》

张同胜

王立教授新著《传统故事与异域传说:文学母题的比较文化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面世了,这是著者主题学、中印文学与文化比较研究的又一结晶,广涉佛经文学来源、母题异域传播和中印文化研究等诸多课题。

首先,该书将中印古代文学与文化的影响关系研究推上了新高度。中印古代文学的比较文化研究,本质上不是方法论意义上的两者比较,而是一种会通关系研究。而著者的学术意图也是研究中古时期中国传统故事与印度传说之间的内在贯通关系,由于影响研究本质上是事实材料间性关系的考证,因此中印文学与文化影响路径的疏明就至关重要,因它直接关系着论证的内在逻辑性、事实确凿性和学理内洽性。也就是说影响路径的论证是建立在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梳理和论析之上的。文学现象是否具有母题的源流关系,不是靠臆想或猜测,而是让文献材料说话。在解决母题中印关系的同时,体现了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和变异学研究的方法论价值。

其次,该书的母题史研究,有助于对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古代小说全面而深入的认知。该书十多个母题为:火光引路、冥使错勾、真假难辨、轮流奉妖、羽人生翅、斩头不死、辟兵宝物、英雄异相、偷听、路遇鬼使、辨认贵人和《镜花缘》三个母题等。上述中印古代文学关系之个案会通,体现了著者所主张的母题史研究理路。这些母题是通过什么结构的?其内在的结构逻辑是时间流中的母题流变。该书的宏观结构是从后汉到晚清文学史中的母题变迁,微观结构体现在每一个母题专题的地域变迁:从印度文学到中土文学过程中的变异研究。

其三,该书文献搜罗广博,资料宏富大观。全书众多母题都分别建立在系列性母题链、生成史展示的基础上,用实实在在的文献资料建构,母题史的背后是民族文化、中外交流的背景。相关文献著者的爬罗剔抉几乎竭泽而渔,即以第五章为例,就有《山海经》《抱朴子》《国色天香》《史记》《汉书》《后汉书》《论衡》《晋书》《封神演义》《中西交通史》《东汉生死观》《犍陀罗佛教艺术》《东方的文明》《中西文化交流史》《太平广记》《夷坚志》《醉茶志怪》《飞跎全传》等“实证性材料集锦式的排列”。材料丰赡也有着细密的理论或显或隐地建构内在的自洽性,且不说著者对于多种母题研究史如数家珍,就以书中穿插的族群伦理、生态空间观、发生学理论看,足以说明著者多种理论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一些不显山不露水的理论化用,亦促成母题研究中文献资料一体化结构的内在力量。

最后,该书不仅关注母题的生成发展史,而且还关注母题的文化背景和母题在旅行中文化的在地化参与。关注母题生成和传播的文化背景,这或许是著者深知母题的背景并非可有可无的,它其实参与母题的生成、变形及其意义的生产。认知学认为,图形与背景互为背景,也互为图形。由此该书独到而特别地解读了母题的背景文化。从“火光引路”母题看,火光本佛教中佛陀以身为灯、用求佛道、普作光明的纯宗教主题,与印度是宗教民族不无关系,与印度轻生重教、苦行乃至自残如烧身供佛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然而该母题经汉译佛经传入东土后,在旅行过程中打上了中土伦理文化道德的烙印。

该书在母题史的考察中,勾勒、突显和展现了十多个文学母题在印度民族文化中的生成和在华夏文化中的变异,并分析了母题何以生成、何以变异的内在因缘。这十多个母题专题个案,以当地文化作为背景同时又作为意义生成之参与因素的具体事例,回答了比较文学变异学之何以变异和为何变异的核心问题,从而在实践上也推动了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科学发展和理论提升。

(作者系兰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责任编辑:曹金钟〕

猜你喜欢

异域比较文学著者
中国比较文学概论类教材编写与话语创新
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比较文学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混合式教学探讨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介绍
《第二胜者法王宗喀巴传》著者考
参考文献著录时“等”的西文应使用“et al.”
异域寻踪
异域寻踪⑦
异域寻踪⑧
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