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探究
2016-02-25李晓洵陈岱琪
李晓洵++陈岱琪
摘要:大学生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储备人才,其群体本身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不仅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走向,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任务。高校应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高校管理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活动等方面积极发掘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1-0072-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价值观培育、践行的逻辑前提是价值认同。一个国家意识形态上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直接制约着该国的“软实力”,而这种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形成离不开对国家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当代中国的主流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储备人才,其群体本身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机制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表征
认同属于社会学范畴,价值认同是社会学发展衍生出来的概念。价值认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实现价值认同,需要大学生对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充分的认知消化。但由于大学生的年龄背景、生活环境、思想状况及心理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其认识水平会呈现不同状态。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态主要表现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第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不足。从认识的广度来看,教育部2015年5月最新发布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总体上呈进步态势。这充分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局部偏差的现象也是存在的,仍有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持是模糊、犹疑甚至否定态度的。从认识的深度来看,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和认识比较片面,特别是在核心价值观各个层面的具体认识上,还有相当部分学生不知其实质内容或只是部分了解,喊得往往只是空口号,并没有实现全方位的认同。
第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反复。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意识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在涉及国家利益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学生通常都能够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并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但当触及自身时,往往存在功利主义和个人本位思想,以自身利益作为首要标准来进行衡量。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仍没有完全成熟,加上受到时空、环境、氛围以及格局等诸多因素的干扰,使得其思想状态更容易出现波动,对价值观的认同时而坚定、强烈,时而又动摇、模糊。
第三,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与行不一致。价值观认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形成相对应的价值观念,并将这一观念外化为自觉的实践活动,使其做到“知行合一”。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题恰恰是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知行不一”,甚至“知行矛盾”。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宣传教育后,多数大学生表示认同并能够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去规范自身行为,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一部分大学生就显现出含糊的、甚至是曲解的现象。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困境的原因探析
高等教育阶段是培育价值认同的重要时期,但由于受到当前国际社会复杂的意识形态竞争的影响,以及高校教育机制和大学自身特点的局限,使得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态有很大差别。
首先,社会转型期的文化价值冲突以及西方文化的渗透对价值观的认同产生负面效应。当面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等带来了大量的矛盾和冲突,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态势,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出现思想空虚、价值迷茫等情况,加之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滋生和蔓延,使得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培育受到负面影响。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相互渗透,作为未来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已成为世界各国意识形态竞争的主要目标对象,西方国家利用其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在对他国进行商品输出的同时进行文化的无形渗透,对于价值观并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而言,极易受到这些消极、腐朽思想的冲击,进而影响其对价值观的认同。
其次,高校教育机制更新不及时以及新媒体导向的缺失制约价值观的认同效果。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培育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人才的重担,但当前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模式上存在形式僵化、更新不及时的情况,传统的空谈说教、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式已然不适用于求知欲极强的90后大学生。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冲击着原有的单一沟通模式,最易吸收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群体成为新媒体的主要受众,他们时刻在接收着海量冗杂的信息,由于缺乏对新媒体信息的合理导向和把控过滤,使得一些消极、腐化的信息也夹杂其中出现在大学生的视线里,动摇其理想信念。
再次,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制约对价值观的认同水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目标群体,大学生拥有知识水平高、观念新颖、接受新鲜事物快的优势,但是由于受到性别、年龄、地域、家庭状况、教育资源分配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个体成长存在变量的差异性,其中表现在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方面最为突出。90后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个体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强调个性的发展和自我需要的实现,而当这种需求和自身主体作用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和满足时,就会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消极对待。
三、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现路径
探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机制,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发展和大学生个体的发展都有着深刻久远的影响作用。因此,高校根据主体和客观环境的变化去创新培育径势在必行。
第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充分肯定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高校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利用自身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形式。首先,在课程安排上,要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同时尽可能地在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和课堂讲授中覆盖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引导。利用“精品课程”、“教师教学技能评比”、“慕课”等形式,形成有重点,覆盖全、形式新的课程规划。同时,在课堂教学上,创新教学方法,切合大学生的关切点和现实需求,以双向互动的交流、沟通和讨论等方式,代替传统的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灌输、训导。其次,教学队伍要努力提升文化自信和业务能力。作为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前沿的教师,一定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然后再坚定清晰地将其内涵精髓传递给大学生。同时,要充分发挥师德示范作用,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自觉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规范来进行价值选择,起到认同的表率作用。
第二,完善价值观认同机制,力争覆盖高校管理服务的全过程。高校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导。一方面,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应该覆盖到各个职能部门,例如:管辖食堂的后勤部门开展“光盘行动”活动、图书馆开展“爱国月”主题读书活动等,使大学生在生活社区里时刻感受到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和熏陶。另一方面,在学业管理上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要求。一是建立激励导向机制,发挥奖、助学金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二是建立纪律规范机制,加强学业诚信教育。与此同时,在管理服务过程中注重提升大学生的参与热情,鼓励大学生献言献策,并对大学生在道德生活领域表现出的正能量及时给予助力,以此增加其他大学生对此的感染与模仿。[1]
第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合理优化价值观认同的外部环境。要达到认同教育的实效性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的配合,一方面,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精神塑造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等来创造校园物质和精神文化条件,使无形的价值观直观化、具象化。通过重大传统节日的契机,开展切合主题的纪念活动,发挥仪式教育的精神塑造作用;鼓励大学生创作符合时代主题和自身特点的文艺作品,在校园里营造一种洋溢青春气息的艺术氛围,使大学生在这种氛围下顺利实现对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另一方面,借助新媒体的正面导向作用,通过校园论坛、微博、微信订阅等形式来拓展信息传递的渠道,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覆盖面。但同时,高校要加强对新媒体的导向监管,尽可能地避免负面思想在校园网络中传播,要以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创新社会实践模式,注重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育人功能。提升价值认同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大学生接触社会,参与实践活动。首先,高校在积极开展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可以和公益组织、社会单位等建立长期的“地校合作”模式,开展定期的志愿服务项目,并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平台,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并传播文明、友善、爱岗、敬业等理念。其次,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红色之旅”、参观烈士纪念馆等爱国教育基地和农村、工厂等,亲身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激发其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最后,高校要创新培育思路,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实践功能。通过第一课堂系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同时,利用第二课堂引导大学生去进行感知和体认。[2]高校可以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论坛、建立青年马克思主义志愿者培训班、举办学生报告会和交流会等形式,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
总之,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模式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教育实践课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明确分工、各尽其责、形成合力,从而实现大学生对价值观认同的内化和外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晨艳,李奎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分析与培育着眼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
[2]韩雪青.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 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