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A、CA-199、CA-724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16-02-23黄钰莹
黄 宁 黄钰莹
CEA、CA-199、CA-724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黄 宁1黄钰莹2
目的探讨CEA、CA-199、CA-724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取汉中市西乡县中医医院进行肿瘤标记物检测的胃癌患者12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100例以及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100例分别纳入胃癌组、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及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三组患者三种肿瘤标记物单项或联合检测结果及在胃癌诊断中的检验效能进行评价。结果CEA、CA-199、CA724在良性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胃癌组三种肿瘤标记物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且随Dukes分期进展而升高。三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胃癌组中阳性率为85.8%,远高于同组肿瘤标记物两两联合检测阳性率,也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均高于单项或两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结论CEA、CA-199、CA-724单项检测对于胃癌辅助诊断及分期具有一定意义,三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检验效能。
CEA;CA-199;CA-724;胃癌;联合检测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胃癌早期常呈隐匿发病,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容易被患者及医生忽视,因此一经发现患者多处于晚期,预后较差[2]。如何对胃癌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是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与预后的关键所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肿瘤标记物已逐步应用于多种肿瘤的早期检查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3]。本研究对汉中市西乡县中医医院进行肿瘤标记物检测的胃癌患者、胃良性病变患者以及同期健康体检人群的CEA、CA-199以及CA-724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判断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胃癌辅助诊断提供有效依据。现进行如下报道。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收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汉中市西乡县中医医院进行肿瘤标记物检测的胃癌患者12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100例以及同期于汉中市西乡县中医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100例分别纳入胃癌组、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纳入研究的患者及健康人群均具有完整的一般资料及检验结果,胃癌组及良性病变组患者均经过明确的影像学或病理学诊断确诊。胃癌组120例患者中包括男性81例,女性39例,年龄分布35~75岁,平均年龄(48.5±8.2)岁,Dukes分期A期16例,B期46例,C期35例,D期23例。胃良性病变组包含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分布32~74岁,平均年龄(47.9±6.7)岁。健康对照组包含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分布34~70岁,平均年龄(45.2±7.4)岁。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二、检验方法
所有待检测者均于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血清后使用罗氏E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检测。研究所用试剂盒、质控品以及校准品均由罗氏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三、判断标准
阳性判断标准如下:CEA>3.0 ng/mL,CA199>30 U/ mL,CA724>8.2 U/mL。检验效能判断标准如下:①阳性率=阳性表达例数/总例数;②灵敏度=胃癌组阳性例数/胃癌组总例数;③特异度=(良性病变组+健康对照组阴性例数)/(良性病变组+健康对照组总例数);④阳性预测值=胃癌组阳性例数/各组阳性总例数;⑤阴性预测值=(良性病变组+健康对照组阴性例数)/各组阴性总例数;⑥准确度=(胃癌组阳性例数+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阴性例数)/总例数。
四、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三种肿瘤标记物的表达水平为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F检验或t检验;检验效能相关数据为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CEA、CA-199、CA-724在三组中的表达水平
检测结果显示,CEA、CA-199、CA-724在良性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胃癌组三种肿瘤标记物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Dukes分期进展逐渐升高,见表1、表2。
表1 CEA、CA-199、CA-724在三组中的表达水平()
表1 CEA、CA-199、CA-724在三组中的表达水平()
注:*与与良性病变组比较,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
阳性率(%)胃癌组1 2 0 3 2 . 6 ± 6 . 5 *#5 5 . 8 *#9 5 . 8 ± 8 . 9 *#5 0 . 8 *#3 8 . 4 ± 8 . 6 *#6 6 . 7 *#良性病变组1 0 0 2 . 1 ± 1 . 6 9 . 0 1 9 . 8 ± 3 . 8 8 . 0 4 . 2 ± 2 . 2 5 . 0健康对照组1 0 0 1 . 6 ± 1 . 5 7 . 0 1 6 . 4 ± 3 . 6 6 . 0 4 . 0 ± 2 . 1 3 . 0 F / χ2值-1 2 . 0 0 3 8 9 . 4 3 4 2 1 . 8 3 0 8 0 . 4 1 7 9 . 7 5 4 1 4 7 . 8 2 9 P值-0 . 0 0 0 0 . 0 0 0 0 . 0 0 0 0 . 0 0 0 0 . 0 0 0 0 . 0 0 0组别n C E A C A -1 9 9 C A -7 2 4表达量(x ± s,n g / m L)阳性率(%)表达量(x ± s,U / m l)阳性率(%)表达量(x ± s,U / m l)
表2 CEA、CA-199、CA-724在不同Dukes分期中的表达水平
二、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三组人群中的阳性率比较
对联合检测在三组人群中的阳性率进行比较,三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胃癌组中阳性率为85.8%,远高于同组肿瘤标记物两两联合检测阳性率,也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三组人群中的阳性率比较(%)
三、三种肿瘤标记物单项或联合检测的检验效能比较
三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85.8%,阴性预测值为94.3%,准确度为91.2%,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及两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
讨论
作为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胃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早期治疗及预后改善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胃癌诊断方法为胃镜下取胃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较为准确的检出胃癌。然而此方法为有创检查,病人耐受性较差,因此为早期广泛筛查带来一定困难[4]。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肿瘤标记物被应用于癌症的辅助诊断当中。肿瘤标记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中,或是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而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是一类可以反应肿瘤生长、发展,并检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物质[5]。肿瘤标记物包括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物、细胞基因产物或是细胞反应产物等,因此常可用免疫学、生物学及化学的方法进行检测,仅需抽取患者静脉血即可进行,具有无创、简便的特点[6]。然而,临床常用单项肿瘤标记物检测,其灵敏度和准确度均受到一定限制。研究表明,采用多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于提高检验效能有重要意义[7]。
表4 三种肿瘤标记物单项或联合检测的检验效能比较(%)
CEA又称癌胚抗原,是一种具有人类胚胎抗原特异性决定簇的糖蛋白,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的可靠指标。其在结肠癌中具有最高的阳性表达量,胃癌次之。有研究报道显示,CEA表达水平与胃癌的进展呈正相关,因此可用于胃癌的辅助诊断当中[8]。CA-199是提取自结肠癌细胞株中的低聚糖类肿瘤相关抗原,是一种粘蛋白型糖类蛋白。CA-199特异性相对较高,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胰腺癌、胃癌以及大肠癌等的诊断[9]。CA-724是一种高分子量糖蛋白类癌胚抗原,是一种广谱的肿瘤标记物,对于胃癌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因此成为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记物之一[1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种肿瘤标记物在胃癌患者中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人群,且随Dukes分期进展而表达升高,提示三种肿瘤标记物对于胃癌辅助诊断均具有一定的意义,并且可在预测肿瘤浸润程度及判断肿瘤预后方面发挥作用。联合检测结果显示,三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具有最高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而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无显著差异,与文献报道相似[11]。该结果提示三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检验效能,在胃癌患者的辅助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CEA、CA-199、CA-724单项检测对于胃癌辅助诊断及分期具有一定意义,三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检验效能。
[1]林剑勇,邓益斌.血清学指标在胃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研究新进展[J].右江医学,2015,43(03):360-364.
[2]袁索红.青年人胃癌与老年人胃癌临床特征及内镜与病理的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95-96.
[3]张军明,张成武.胃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292-293.
[4]张彪,许晔峰.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诊断胃癌及HER2检测的比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3):392-393.
[5]卢作民.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与外周血免疫分子含量的相关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8):8-9.
[6]沈胤晨,韩晓红.外周血肿瘤标志物的筛选策略及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11):961-964.
[7]吴葆华.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50联合检测对老年胃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525-526.
[8]王欣,曹军丽,高立明,等.D-二聚体、高密度脂蛋白、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724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5,27(8):535-538.
[9]朱虹.血清CA199、CA125、CEA和胃蛋白酶原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J].微创医学,2014,9(6):778-780
[10]杨会生,王韩,汤宛莹,等.联合检测CA724、CA199、CEA对胃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肿瘤学杂志,2015,21(9):714-720.
[11]施鸣,胡玲莉.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初探[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5,22(9):859-863.
2016-04-15)
(本文编辑:吴保平)
10.3969/j.issn.1672-2159.2016.06.010
1 723500陕西省西乡县中医医院检验科;2 723000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