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2016-02-23代芃安徽三联学院

消费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融资现状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代芃 安徽三联学院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代芃 安徽三联学院

摘 要:中小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进行分析和阐述,通过发现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试图对增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水平方面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 融资现状 对策

一、引言

中小企业在经济的促进上,就业的影响上,技术创新的改革上,产业结构的优化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贡献了大部分的GDP、进出口和就业,超过一半的税收、三分之二的发明专利和五分之四的新产品都来自中小企业。

而近几年来,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的提升等因素,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的断裂,流动资金的短缺已经走向破产的边缘。所以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提出相关的指导建议就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成因

(一)融资的含义与方式

融资是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买款而采取的一种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其一般特点体现在:其资金需求具有期限短、额度小、频率高和时间紧的特单。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相对比较灵活,对市场以及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反应迅速,这就导致其对短期流动资金的需求超过对长期固定资本的需求。

同时我国中小企业在其融资上也有其特殊性。世界大多数国家企业融资所走过的发展历程,首先是增强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其次是建立商业信用的法律基础,然后推动直接融资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政府财政是最后介入的。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推行产业经济转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拨改贷”的出现意味着由银行向企业提供包括流动资金在内的“全额贷款”。九十年代以后,打开了证券市场上的融资渠道。1999年,新修订的宪法确定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自我积累的过程打下了最终基础。而这种差异导致了我国中小企业与国外有较大差异。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1.政府在制度上的定位缺失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高国家机构是一个司局级部门,而这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严重不相符合的。在管理上,多头管理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工商总局等分别承担着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同职责。而这种多头管理容易出现权责不清、职能重叠。我国颁布的与中小企业融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多以部门规章为主,只有《中小企业促进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普通法律,而其条文又过于原则性,在某些方面缺乏配套的实施细则。

2.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的出现将最终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增加。中小企业大多成立时间短,社会知名度比较低,由于在产权管理上比较封闭,将会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市场与压力。这些原因使得银行为了保证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性所需要花费的费用增加,使得银行不愿意开展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

3.资本市场的层次过于单一

中小企业板现行融资制度上市周期长、成本比较高等因素,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当前需求。中小板除了在股本总额的要求上略有降低外,其他上市条件、运行规则和监管指标几乎与主板市场一样,基本拷贝了主板模式,呈现同质化现象。

4.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一,中小企业自身积累有限。多数中小企业内部流动资产的财务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不能及时收回流动资金;存货占用资金过多等。第二,中小企业的财会行为尚不规范。中小企业中很多都是家族企业,个人家庭财产与企业财产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第三,中小企业整体资信水平较低。由此将会带来披露虚假信息、合同履约率低等失信行为。

三、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体系

1.从政府行为上“发现中小企业”。首先要提高中小企业的地位,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方面的服务。其次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杠杆作用。设立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渠道与担保机构。最后,培育和发展能为中小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

2.积极开展关系型贷款。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保持长期、密切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贷款方式应该多元化。在某些方面的条件可以适度放宽。

3.加快直接融资体系建设。首先,扩大中小企业板的规模。加强多层次多角度全方面的资本市场的联系,促进与其他板块的协同发展。其次,建立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交易市场。最后,建立区域性交易市场,重点为大量创业初期或处在成长期的企业提供相关服务。

4.改善经营管理水平,规范企业财务制度。加强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向管理要效率,全面提高中小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这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力开展对中小企业人员的培训,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中小企业要想获得融资支持,要把增强信用意识放在第一位。只有保持良好的信用和获得更多的信任,才能更容易吸引投资,使企业进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邢乐成,梁永贤.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与出路[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7+91.

[2]郭娜.政府?市场?谁更有效——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决机制有效性研究[J].金融研究,2013,03:194-206.

[3]姚耀军,董钢锋.中小银行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视角下的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14,01:105-115.

猜你喜欢

融资现状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对策分析
陕西省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现状研究
基于P2P模式的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研究
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思考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