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实三严”贵在践行

2016-02-23张俊琴嵩县县委党校

消费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领导干部三严三实

张俊琴 嵩县县委党校



“三实三严”贵在践行

张俊琴 嵩县县委党校

摘 要:“三严三实”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本色。践行“三严三实”贵在行动、重在实践。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领导干部应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做实在人,公道正派;严以用权,奉公为民;勇于担当、开拓创新;清正廉洁、甘为人梯。

关键词:三严三实 领导干部 贵在践行

“三严三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干部作风建设提出的要求,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本色。践行“三严三实”贵在行动、重在实践,贵在让严的精神、实的作风转化为岗位行动。基层领导干部,要信念坚定,对党忠诚,要做实在人,公道正派,心存敬畏,勇于担当。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如何带头履行“三严三实”的实践要求,我认为应做到 “五要”。

一要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信念坚定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具有极端重要性。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天下之德,莫过于忠。”党员干部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做到忠诚于党、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党的事业中去,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才能夯实推进事业发展的政治基础。个人干净是做人底线。“勤者,政之所要;廉者,政之本也。”党员干部只有心存敬畏、秉公用权,严格自律、守住底线,时刻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做人清白、做事踏实、为官干净,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让党和人民满意、放心。敢于担当是为官准则。“苟利社稷,生死以之”。党员干部是改革发展大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只有敢想、敢做、敢当,能够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矛盾问题不回避,面对危险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才能干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二要做实在人,公道正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领导干部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诚老实。忠诚老实是领导干部为民执政、为民谋利的根本保证。领导干部做人要实,就是要为群众多做好事、实事。做好事、实事是领导干部需要遵循的最为基本的原则。领导干部做人要实,就是要有襟怀坦荡,公道正派的宽广胸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领导干部无论对待上级或下属、工作或生活都要胸怀坦荡,正大光明;不狂妄自大,骄傲自满;不官气熏天,不可向迩;不结党营私,打击报复;不假公济私,移私作公;不顺我者上,逆我者下;不功则归己,过则归人。“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公道正派作为政治品质、思想作风、人格力量,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每一名领导干部都应将其视为自己的生命,树立起廉洁操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形象,始终保持一份清醒、一份清静,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

三要严以用权,奉公为民。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严以用权,首要心存敬畏,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一个人立身处事,应怀有敬畏之心。为人应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知所避、知所守、知所止。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对于领导干部,敬畏观不仅是一种为官态度和为人境界,更是政治品质、党性修养和纪律规矩的体现。领导干部应当敬畏组织、敬畏权力、敬畏人民、敬畏法纪。敬畏组织,就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遵循组织程序,服从组织安排,接受组织监督;敬畏权力,就是善待手中权力,不超越权限办事,权力是把双刃剑,领导干部既要敬畏它的耀眼光芒,更要敬畏它的无限锋芒;敬畏人民,就是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用权为民,不以权谋私;敬畏法纪,就是严格依法办事,不搞特权,管好身边人。如果一个干部没有敬畏之心,徇私枉法,为所欲为,结果只会是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严以用权,就要奉公为民,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古人云:“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用权为“公”还是为“私”,向来是鉴别清官与贪官的试金石,今天更是检验党员领导干部能否正确行使权力、宗旨观念强弱的显著标志。党的十八大以后,一起又一起腐败违纪案被查,一批领导干部相继落马,大量的事实证明,公权私用侵害的是百姓利益,挤占的是党和国家的资源,毁掉的是贪官的一生和幸福家庭,损失的是公信力。“公生明、廉生威”,“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领导干部要做到奉公为民,就应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坚持用权只为解民忧,持权只为解民愁,想群众所想,急百姓所急,要用权不谋私,用权不怠政,用权敢担当,用权永谦逊。

四要勇于担当、开拓创新。有职就有责,有责就要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勇于担当,指出“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该承担的责任必须承担”、“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 敢于坚持原则”“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勇于担当是一种精神状态。具体表现为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勤勤恳恳、勇于奉献,敢于拼搏、开拓创新等方面。勇于担当体现的是敢于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讲科学、讲实效、讲公正、讲真情,创新方法,不拘泥于形式,敢于拼搏、开拓创新。面对复杂多变的问题局势与决策部署,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执着理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多少阻碍,都抱着坚持不懈、始终如一的信念,勇于承担责任,锐意进取,敢于担当,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保质保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五要清正廉洁、甘为人梯。清正廉洁,是领导干部为官做人的第一底线。古人说,“廉者,政之本也。”在中华民族传统中,“清廉”是老百姓对官员最高的褒奖,“贪婪”是老百姓对官员最大的不满。领导干部要廉洁自律,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不以权谋私,始终保持清廉的本色。清正廉洁是“为政之本”,“为官之要”,是品德之基。是各级

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道德品格,也是人民对他们的起码要求。廉洁是为民的前提,不讲廉洁,就做不到为民,则会失去民心。没有廉洁,也谈不上勤政、务实、高效。领导干部必须努力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公正清廉,公道正派,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待。只有清正廉洁,才能真正为民作主,为民办事,受人民群众的拥戴,党的执政地位才牢靠。作为领导干部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不被金钱所惑,不被美色所迷,不被人情所困,才能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守得住清贫。领导干部要带头坚守为人干净的底线,敬畏组织、敬畏纪律,在遵规守矩上体现更高的自觉、更严的自律,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绝无任何逾越。始终保持一颗 “平常心”,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襟怀坦荡,泰然处之。面对职务的升迁去留,做到胜固可喜,败亦欣然;在培养、选拔和任用领导干部的过程中要当好伯乐、甘为人梯,让真正优秀的人才踩着自己的肩膀登上更高处,发挥更大的作用。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做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坚持原则,严守操行,时刻牢记当官做人的准则,不摆架子,不耍威风,做到心地善良、胸怀宽广、作风正派、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是坐而论道,不是开清谈馆,而是以严的标准,实的作风来贯彻实施中央的部署,转变工作作风、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教育实践活动。践行“三严三实”,锻造一支对党忠诚、奉公为民、清正廉洁、勇于担当、善于做成的干部队伍,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三严三实”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提出新标准、新要求,必将提振全党精气神,提升党的建设新境界,开创党的伟大事业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中央党校出版社

[2]《以“三严三实”抓作风》 光明日报

[3]《“三严三实”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 人民网

[4]《“三严三实”重要在哪?》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猜你喜欢

领导干部三严三实
加强干部考德 注重领导干部德行建设
弘扬礼仪文化与践行“三严三实”
党员干部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践行“三严三实” 做师生满意的党员干部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浅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把握的基本点
试论新常态下“严以修身”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