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的创新研究*
2016-02-22任延俊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山东荣成264300
任延俊(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山东荣成264300)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的创新研究*
任延俊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山东荣成264300)
引言
职业教育以培养实用型和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对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尤为重视,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了理论结合实践重要性,并不断进行改革。与企业合作,实行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职教育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该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了解社会岗位所需,以此为依据对教学课程和教材进行调整,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高技术人才。
一、校企合作现状及理论依据
(一)现状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校企合作有关的研究日益增多,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从目前来看,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很多研究都是从其他角度进行的,从企业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虽然企业积极性不高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但没有具体分析为何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其次,缺少实证研究方法,虽然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但多是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经验对比等方法,很少有人通过选择指标体系、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的方法研究;最后,在选择指标时,很容易出现偏差。
(二)理论依据
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既具备极强的专业知识,又具备极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实现企业和学校的互补。首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原理的中国化,对我国教育事业有着指导性作用。毛泽东教劳结合思想的精髓在于理论联系实际,目的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其次,现代企业竞争激烈,而人才是竞争的关键,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企业必须招纳更多的高技术人才。
二、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因素
(一)具有多种获得资源的渠道
高职院校虽然以培养实用型和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但并不是高技术人才的唯一来源,而企业用人是面向全社会的,除了职业院校,还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人才。这说明,企业对职业教育依赖性偏低,而实际上,只有少部分企业从职业院校大量选择学生。
(二)职业院校资源吸引力不足
除了企业积极性不高,以及获取人才资源的渠道较多这两个原因,职业院校自身的实际水平较低是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很多高职院校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所忽视。虽然现在实践课程的比重明显增加,但院校自身的教育质量水平依旧偏低,包括硬件设施落后、缺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等。
(三)国家相关立法尚不够完善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经济状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此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消费,给予其充足的零花钱。但是,由于当前很多学校以及家庭,并没有重视起对高中生的理财、消费观念的教育,导致很多学生没有管理自己零花钱的意识,不珍惜父母所给予的零花钱,进而出现盲目消费的现象。这正是当前高中生缺乏正确的理财以及消费观念的表现。
近些年来,虽然相关法律不断完善,很多规定都有利于职业教育的规范化发展,但这些法律条例并没有明确规定学校和企业的责任和权利。因为不在法律责任范围内,缺乏强制性,很多企业都会以经济利益为首先的考虑条件,选择有助于自身发展的决策。另一方面,学校培养人才最终还是要为企业服务的,而国内尚没有从企业的角度进行立法。
(四)企业对职业教育认识较浅
因为国内法律方面缺少强制性,很多企业都会承担起社会责任,对学校进行捐助。不过依旧有很多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薄弱,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也不够深刻,没有认清职业教育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校企合作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为其提供相适应的人才,从长远看,对企业的利益是大有帮助的,但很多企业都更注重短期效益,认为校企合作不能在短期内给他们带来更的效益,所以常会放弃合作。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指标选择
从上面分析中可知,企业自身、职业院校和政府对企业参与
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最终选择以下三项指标进行分析:第一,企业内部基本特征,具体包括规模、行业、员工流动性、员工综合能力、所有权结构、企业文化几个变量;第二,合作决策的机会成本,具体包括劳动力替代、内部培训替代、创新方式替代几个变量;第三,合作环境,具体包括政府支持力度、当地职业教育水平。
(二)构建计量经济模型
在上式中,Yi表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茁i表示各因素的回归系数,着表示误差项,X1表示以百人为单位衡量的企业规模取自然对数。
本次研究,共有35个企业参与,其中1个得到政府援助,数据计量无效,该变量排除。
(三)实证结果分析
利用SPSS软件分析,可得模型回归系数表1。
表1 模型回归系数
从表1可看出,企业的规模、文化、所有权结构和内部培训替代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影响较大。具体分析,企业规模越大,参与的几率就越高。企业文化对其参与决策有着明显影响,文化中对创新越重视,参与几率越高。政府拥有或者部分拥有产权的企业根据有社会责任意识,参与的几率更高。内部培训替代系数为正,表明对员工培训的时间越长,成本越高,参与几率越高,且会选择低成本的校企合作模式。
员工流动性和劳动力替代两个变量对企业影响不大,前者系数为负,表明随着员工流动性增高,企业参与的几率越高;后者系数为正,表明招收合格的基础员工的难度越大,企业参与的几率越高。综合能力的影响也不显著,技术人员比例和高学历人员的比例越高,企业的人力资源实力越强,企业往往不会选择和学校合作。区域职业教育水平亦然,水平越高,企业参与的几率越小。
四、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积极性的对策
(一)建立起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职业教育法律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加强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重视,将其纳入立法范围。如有必要,采取强制性政策,明确职业院校和企业的责任义务,并严格落实相关政策。联合教育部门、劳动部门等机构制定新的考试方案,确保学生所获证书的含金量。建立起健全的配套法律法规体系。
其次,从企业的角度进行立法,使企业承担起自身在人才培养中的责任,有权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保证员工持证上岗,对培训行为加以规范,培养出综合实力较强的人才。
(二)提高高职院校资源的吸引力
首先,职业院校要提高办学质量水平,使自身更具吸引力,能够吸引企业主动合作。这就要求必须转变思想认识,一心一意培养技能型人才。及时分析总结过去失败的原因,根据企业需求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教材。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探索出一套适合该校的管理系统。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队伍,完善教学硬件设施。另外,还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
(三)强化企业自身社会责任意识
首先要转变企业的认识,对职业教育有个全新的了解,认识到其重大意义,强化自身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不但对职业教育发展有利,为自身培养大量人才,而且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应加强其使命感。其次要在具体行动上有所体现,例如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除了资金助学方案,可以采取更科学的合作办学模式。同时,合作办学要由浅层到深层逐渐转变。
五、结束语
校企合作是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尤其是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更有利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倍受重视。但从国内现状来看,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是影响校企合作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必须通过有效的方法,从企业的角度分析原因,最终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史红,周群.校企合作视角下的高职教材建设研究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1,20(36):124-126.
[2]陈陆怡.“以企业为主”的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初探——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例[J].通俗歌曲,2015,25(3):114-115.
[3]钱春花,强鹤群,王锋.深化校企合作下的课程建设与教材开发[J].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7(2):44-48.
[4]郭国侠.关于开发校企合作教材的理性思考[J].河南教育,2015,22(7):144-145.
摘要:校企合作模式对职业教育发展和企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在当前越来越受重视,然而企业在此方面显得不够积极。在此先论述了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其理论依据,然后对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创新
*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野十二五冶规划2015年度课题叶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核心课程的实证研究曳课题编号院2015zcj078
Abstract: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nterprise. Although it catche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enterprises were not very active in this regard. First-ly,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hen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nterprises' participation in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Finall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Keyword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novation
作者简介:任延俊(1981-),男,汉族,山东济南市人,本科学历,会计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学。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2-01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