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实施的调整与实践*

2016-02-22宋迎秋梁娟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2

高教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课程建设心理健康教育

宋迎秋 梁娟(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实施的调整与实践*

宋迎秋梁娟*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2)

摘要:目的:关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探讨课程教学的路径和方法实施。方法: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社会回避及苦恼量表、自我和谐量表,测查了150名选课学生,结合课程中个体和群体访谈情况,从教学方法上制定相应课程设计。结果:在人际关系方面有41%的学生在9-28分之间,相关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扰;该群体社交回避倾向显著高于常模(4.9503.115、4.142.62,t=3.658、p<0.001);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常模(t=-6.27、-5.03,p<0.0001),自我的灵活性因子显著高于常模(t=2.36,p<0.05)。访谈和讨论中主要关注的问题为大学生活适应、心理健康观念认知、心理状态自我评估意识等方面。结论:课程建设应致力于关注学生的实际问题及需要。在实现预防性、适应性和发展性教育三个目标层次中,理论部分由学生在具体问题及解决运用中体会、理解。实施融知识性、实践性、互动性、体验性为一体的课程模式。

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要求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为必修课。许多高校已经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通识教育部分,以进一步实现全面育人的培养。在具体实施中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认为最受欢迎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同时最不满意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许多大学生由此抱怨心理健康教育课枯燥乏味、脱离实际[1-4];相关教材还存在着学科本位或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忽视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3,5];大学生并不追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完整性,而表现出“适需”、“适用”的倾向[1,6]。

本研究拟从课程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学生针对性需要为目标,在调查学生心理问题和需要基础上,立足于课程实效性检验和实践,尝试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和有效教学模式,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在开课初始阶段,以150名选课学生为适合样本,以访谈和问卷调查形式关注学生的实际问题和需要,以学生的知识应用性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为基本原则,制定课程设计目标。参与调查人数150人,回收有效问卷135份,回收率为90%。被试平均年龄20.0依1.82岁;其中男生97人,女生38人;城镇生源57人,农村生源78人;理工科82人、文科类31人、农科类22人。

(二)方法

采用个体和集体访谈、整群抽样问卷调查形式,在2014年9月课程初始阶段,由标准化三个量表组成问卷调查:(1)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共有28个条目,每个问题做“是”或“否”回答,参照计分方法,总分是0原8分之间,说明在与人交往中困扰较少。9原14分之间,与人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15原28分之间,表明与人相处行为困扰较严重;[7](2)社会回避及苦恼量表(SAD)[8]。该量表共有28个条目,其中14条用于评价“社交回避”,14条用于评价“社交焦虑与苦恼”,采用“是-否”评分制,该量表结构效度、相容效度和区分效度良好,可作为我国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评估的有效工具;(3)自我和谐量表[8]。该量表共有35个条目,分为“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三个分量表,用于评价自我和谐感的不同状态。以三个量表调查大学生心理现状和凸显的问题。又通过访谈和讨论,从大学生活适应、心理健康观念认知、心理状态自我评估意识,以及心理辅导和咨询的理解等方面,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融知识、能力、实践相统一的课程目标。

二、结果

(一)调查统计分析

1.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调查结果显示,依据总分在9-14分和15-28分,表明受试者在与人相处时存在一定的困扰或严重困扰的评分标准。该群体调查结果显示,其中仍有41%的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扰。(表1)

表1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2.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

(1)该群体学生总均分、社交焦虑分量表、社交回避分量表得分分别为9.986依5.904,5.036依3.336,4.950依3.115。(2)成人常模与选课大学生比较结果:统计结果发现(表2),本次选课的大学生群体其社交回避倾向显著高于常模(p<0.001),在总分及社交焦虑方面差异不显著,说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积极主动意识不足。

表2 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与常模的比较?依s)

3.自我和谐感与大学生常模的比较

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大学生群体与常模比较,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常模,自我的灵活性因子高于常模,并有差异显著性(p<0.05),反应了一定程度上该群体学生自我和谐的评价更为乐观,见表3。

以三个量表得出的调查结果为:其中41%的选课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扰;社交回避倾向显著高于常模(p<0.001);该群体学生自我和谐的评价较常模更为乐观(p<0.001)。调查结果数据可作为课程内容目标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访谈内容及结果

从大学生活适应、心理健康观念认知、心理状态自我评估意识,以及心理辅导和咨询的理解等方面,通过课堂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总结提炼出学生目前的心理现状、主要困惑,对大学生心理适应与发展中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表3 大学生自我和谐感与常模的比较(x依s)

三、讨论

(一)课程基本理论指导及应用

课程坚持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实际运用为主导,理论知识则侧重基础概念和基本框架。依据调查、访谈和学生讨论的结果,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理论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先导入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与概念。如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等。在此基础上,围绕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设计一系列生动活泼的心理小活动,引导学生更深入理解相关理论。如在理解人本主义理论观点中,从人本主义人性观中关注大学生自我成长的潜能,如何致力于尊重、真诚和同理心,营造适宜的环境和人际氛围,进而达到个体自觉主动的调整、选择和适应,以及由此带来的成长和发展。

研究认为个体的成长不是由知识灌输堆积而成,而是伴随着问题和冲突长进的。每个人从小到大的经历、体验和一些生活的事件,对个体的认知、情绪状态、行为和躯体感受等都存在着深刻影响,随着记忆编码,沉入潜意识继而影响着现实中个体的态度和行为。课程中通过营造尊重、安全的课堂氛围,通过活动或具体事例及感受,引导学生发现紧张和内心冲突的根本原因、以及认知行为问题表现,并积极思考和反思,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体验和感悟,将调整和改变的理念逐步内化到自我新的认知结构中,并主动调控自己的行为,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使相关理论在相得益彰中深入浅出地明了和领悟理论和概念的脉络,对个体心理适应的问题做好理论铺垫。

(二)课程目标设计

本研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应是多层次的,应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前提下,预防心理危机、适应现实环境、促进自我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改善和提高三个目标层次方面,实现预防性、适应性和发展性教育为宗旨的教学目标。不同年级学生对心理适应和自我成长都是亟待关注的现实问题,三个目标层次的心理健康维护的基础性目标、解决问

题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促进个体人格发展方面,其内容可以在课程的循序渐进中逐步实现教学目的。

相关的基础性目标是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意识、预防心理危机,实现心理健康水平自我评估,情绪及行为偏差的识别和心理调适能力,通过学习了解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困扰程度分类及应对心理问题合理方法引导等,在关注大学生常见心理适应领域中,强调心理危机的识别意识和危机处理能力的提高,相关课程目标的实现是学生适应性目标和自我成长目标的基础。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对健康的积极向往,一种希望发展,或希望人的各种潜力都得到实现的冲动。”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在自我成长、自信心建立,发展适应的人际关系、情绪管理、压力适应方面都极具潜力,也是迫切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结合本次调查结果,以上主要问题应作为实现课程发展性目标的主要内容设置,在教学、讨论、解决相关问题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情绪调控,环境和人际适应的素质能力,在促进个体生存和心理成熟度改善和提高的基础上,通过成长和发展中具体问题的调整和适应,进一步关注大学生健康与和谐人格的培养,积极生活信念和幸福感能力提升,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帮助他们解决所面临的发展性问题,还要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做到知识、情意、能力相统一,促进个体人格成熟和健康发展,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核心目标所在。

以上课程目标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为指导,针对成长和发展中具体问题和学生心理特点为模块,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的同时,具体指导生活实践,在实际运用中体会、理解,从现实性目标至发展性目标,以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三)课程教学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则不以“教”为轴心,而是围绕学生的心灵成长而展开,是师生之间交流、对话的过程[3]。课程教学过程拟从传递心理学、心理健康与素质发展的理论知识,也重点从应用性实践中让学生从中领会、理解,结合生活实际和具体案例,以情景式、互动体验式、模拟式、案例或问题讨论等多种方法探讨发生在同学们身边最关心的事例,使他们感到真实且深入内心,增强领悟力。同时启发学生用“心理的”视角看问题,促进认知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与更新,以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培养的复合教学模式。

课程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能力、体验相统一,如在讲述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中,一些学生谈到在大学与人打交道是件很有压力的事情,人与人之间有时缺乏足够的信任或过多的戒备感,难以找到真心朋友,不免孤独和寂寞;在人多的场合容易过于紧张,不能正常发挥和流畅表达,为此而深陷自责和苦恼中;学生们还认为有时不知道什么才是彼此信任,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是朋友;生活中遇到各类困惑时,并不会选择主动沟通,而是自己消化和承受。

针对学生存在的人际交往的具体问题,课程中安排了人际交往认知和行为训练模块,以认知行为主义理论为依据,运用合理情绪疗法、阳性强化法、系统脱敏疗法等,以引导学生在人际交往情境中的合理认知的调整及适应性行为训练,如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通过与组员互动沟通,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体验换位思考、听听来自他人的看法和对问题的理解,以增进学生对一些人际交往情境的客观理性认知;通过鼓励学生从小组再走到班级前台,逐步适应人多情景中的体验性训练,如教师在不断鼓励和积极强化中,让个体逐渐、缓慢地暴露于人多场合中的焦虑、恐惧的场景,并通过不断适应,达到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焦虑情绪,从而减少和消除在人多场合的焦虑或恐惧感,以提高学生社会交往的适应性的行为。

在讨论有关情绪管理与心理适应章节中,一些学生结合以往在社团面试中和学生工作中的体验,自认为实力不错却也意外遭受到了不少批评和挫败,为此深受打击并产生了深深的自责和自卑感,消极情绪油然而生。但经历过一段时间后,事实证明是自己的认知和想法过于悲观,糟糕透顶的结果并没有真正发生,不但融入了社团,也得到了团队同学们的认同和接纳。通过课程中有关情绪和合理认知的理论、结合学生自身生活实际的阐述,让学生们对相关的困惑和问题有了顿悟。在课上讨论中,有学生说自我认知没必要完全建立在总是被别人肯定的基础上,否则我们就会活的很累很没乐趣。应该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了解自己的长处和欠缺,不追求事事完美,接纳自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着的个体,善于发现不良情绪的并找到原因,努力挖掘情绪的自我调控和自我激励潜能,以成熟的生活态度营造好的生活氛围,以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课程应基于大学生自我健康成长和潜能开发设计和展开,针对学生实际问题,以“问题和需要”为原则实施课程建设[1]。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个体和群体访谈、不同主题和内容的小组讨论结果、平时作业、期末论文,收集和反馈的结果评价等,学生认为课程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问题,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注重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沟通对话的机会,通过开放性、参与性、实践性等师生互动体系多样化课改模式构建,即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有以问题为导向,并辅以针对性咨询与辅导,实现“面、线、点”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创新模式的实践功效。学生们感到课程内容和结构真实、清晰和立体,授课形式和带来的感悟印象深刻,实现了课程的预防性、适应性和发展性三个目标层次的计划和构想目标,其立体化教学模式不管是在方法、成效、个体体验和领悟方面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柳友荣,吴桂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0(2):83-85.

[2]韩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述评[J].教育探索,2009 (12):121-122.

[3]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7(8):53-56.

[4]王兰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2(4):145-146.

[5]李海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31):49-52.

[6]段元梅.生态体验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究[J].教育研究,2014(3):70-72.

[7]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辅导[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183-189.

[8]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中国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41-244+314-317.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需要;课程目标;课程建设

*基金项目院1.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叶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预警系统研究曳渊基金代码院15YJC710030冤2.2015年度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专项基金叶大学生心理教育与危机干预长效机制实证研究曳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ocaliz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studies the teaching method with 150 college students as subjects in individu-al interviews and group interviews, by using interpersonal comprehensive diagnostic scale (ICDS),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 (SAD), and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 (SCCS), thus making a corresponding curriculum de-sign. The result of the survey shows that 41% of students' ICDS scores are between 9 to 28, which implies that some of the students suffer from related problems to some degree; the scores of these students in social avoidance tendency seem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 ordinary(4.9503.115、4.142.62,t=3.658、p<0.001); the scores in factors are low-er than the ordinary such as disharmony between self and experience, stereotype (t=-6.27,-5.03,p<0.0001), but higher in the factor of flexibility (t=2.36,p<0.05). The major problems reflected in the interviews and discussions are involved in the adaptation to college life, the conception of mental health, self-assessment of psychological state, etc.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as for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h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students' demand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achieving preventability, adaptability and developing education, student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understand the theory by solving concrete problems themselves. And a constructive curriculum model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knowledge, practicalness, interactivity and experience.

Keywords: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demand of problem; curriculum objectiv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通讯作者:*梁娟(1981-),女,硕士,讲师,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心理教育学。

作者简介:宋迎秋(1960-),女,副研究员,大学本科,华南农业大学心理辅导中心教师,研究方向:心理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2-0005-03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课程建设心理健康教育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