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空间的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思考*
2016-02-22干冬力
干冬力
(浙江财经大学图书馆 浙江杭州 310018)
基于流空间的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思考*
干冬力
(浙江财经大学图书馆 浙江杭州 310018)
“空间再造”已成为图书馆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文章围绕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现状及困惑,提出建设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交汇的“流空间”更有利于整合馆藏资源、空间资源与人力资源,实现环境、功能、服务三个层面的“空间再造”,通过打造交互、协作的空间服务,深层次挖掘馆藏资源的价值,延展服务功能与范围,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
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服务转型
1 背景与现状
2016年年初教育部新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1]规程明确了高校图书馆教育和信息服务两大职能。同时对比2002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新增了“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这一定位。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用户信息行为也随之发生了显著改变,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科研发展的重要文献信息保障和校园文化重要阵地,传统的藏借阅单一服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用户需求,直接导致用户对图书馆的“依赖感”日渐减弱,文献资源利用率普遍下降,更不利于实现图书馆的两大职能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索新的服务模式,超越图书馆传统角色,实现服务转型是大势所趋。其中,“空间再造”、“空间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新焦点。
2009年第75届IFLA卫星会议上,“作为第三空间的公共图书馆”成为大会的讨论主题。此后图书馆的“空间职能”逐渐受到国内外图书馆界的普遍关注。2012年,“创客空间”成为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年会热门话题。随后,“创客空间:图书馆服务的新浪潮”在图书馆界形成共识。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员认识到:未来图书馆新空间主要体现在场所价值和服务价值[2]。许多高校图书馆也不断在空间改造和空间功能上寻求突破,不断挖掘图书馆的“新空间”,掀起了图书馆史上一场轰轰烈烈的“空间革命”,其中以建设“创客空间”和“学习共享空间(信息共享空间)”两种形式为主。
创客空间是为满足和保障将创意、想法或计划变成现实而开辟或改造的空间资源。创客空间起源于创客文化,即一种开放式的DIY(Do-It-Yourself)运动,鼓励并支持人们通过试验或以实验的形式将材料和想法融合成理想产品。自由的知识共享和同伴引导(Peer-led)学习是创客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创客空间区别于工场(Workshop)和工具库(Tool Library)的重要表现[3]。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一大批高校图书馆都建设了创客空间或众创空间,让学生接触新知识,体验新科技,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信息共享空间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一种新型服务设施,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一个自由交流互动和学习研讨的平台,以此来支持校园内跨学科的教学工作与科学研究。国内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诸多高校图书馆都建设了信息共享空间(或称为学习共享空间),旨在以用户为中心,营造一种协作式和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无论创客空间还是信息共享空间,都是对图书馆实体空间的一种改造与创新。图书馆空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藏借阅功能空间,而是融合了分散的网络检索空间、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休闲阅读空间、新技术体验空间、文化展示空间等。在这些“空间再造”的过程中,许多高校图书馆纷纷遇到困惑,一方面,这些改造后的实体空间改善了环境氛围,提升了设施设备,优化了用户使用体验;另一方面,这些空间大多仅仅成为了用户自习场所和活动租赁场馆,在推广文献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促进读者服务层次的提升、推动文化建设等方面并没有显示出突出的效应。如何利用这些空间来促进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信息职能以及文化职能更好的实现,成为广大高校图书馆员思考的热点问题。
2 “流空间”的内涵与意义
基于这个困惑,笔者认为加州大学传播学教授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提出的“流空间”(Space of flows)概念,有助于实现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真正目的,从而实现服务转型。
曼纽尔·卡斯特认为,“流空间”即“通过流动而运作的共享时间之社会实践的物质组织”,是一种由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相互影响与融合形成的新空间形态。场所空间的交流是有限的,“流空间”打破了固定空间的局限性,激励人们借用开放且无限延展的网络的力量,将人、活动、空间及其关系放到一个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在信息通讯技术的作用下,空间不再呈现静止、封闭的特点,而是各种要素流密集连接的在不同空间尺度的流动和共享型空间。”[4]
空间交流具有无限魅力,图书馆空间也逐渐从传统藏借阅为主的储藏空间转变为基于藏借阅空间,又呈现出多功能、多样化、个性化相融合的,服务于多向交流的新空间。俄国学者Victor Zverevich认为“图书馆空间已区分为两个层面,即物理存在的、可见的部分(实体空间)以及对用户而言不可见的、物理无形的部分(虚拟空间)”,并指出图书馆虚拟空间正日趋活跃[5]。“流空间”即是将基于实体空间的“场所空间”和基于信息网络流动的“虚拟空间”整合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作用。
随着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不断探索,可以看出,仅仅改造图书馆原有的实体空间只是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服务内容,在传统的文献借阅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空间服务包括设备服务,这对促进图书馆服务转型是不够的。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人意识到,通过空间再造实现服务转型,必须在改造实体空间功能的基础上,创造一个共享式、交互式、协作式的虚拟空间。“虚实交融”,才能更深层次挖掘空间服务的功能,延展空间服务的范围,提升空间服务的层次。
打造图书馆“虚拟空间”逐渐从一种先锋理念升级为高校图书馆空间建构的重要策略。一方面,现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数字资源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许多高校图书馆虽然纸质资源的绝对数量仍在增长,但数字资源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纸质资源,在未来的资源建设规划中,数字资源的建设经费也超过了纸质资源,具有无线上网的自由空间、智能互联的泛在阅览、智能载体的现场体验、基于网络通讯的协作指导等功能的虚拟空间,有利于数字资源的推广及深度利用。另一方面,将营造虚拟空间纳入实体馆舍规划已是当前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经验。大屏触控的信息幕墙、服务数据的实时显示、安全环境的智能监控……虚拟空间的融入改变着实体空间的布局,重塑着实体空间作为场所的职能。触手可及的虚拟空间服务从交互性、传播力、灵活性、时效性等方面弥补场所空间的局限,突破了图书馆服务时空的边界与图书馆服务内容的窠臼,有效解决了实体空间服务低效和覆盖盲区的问题,在大幅降低用户时间成本的同时优化了读者的体验[6]。
同时,实体空间是虚拟空间的孵化器。实体空间变革的现实需求,催生着虚拟空间某种形态的呈现以及二者不同程度的交融。例如在“图书馆+”趋势下,图书馆肩负起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的部分职能,有限的实体空间无法尽述跨界图书馆的诉求,无限的虚拟空间被引入以泛在陈展的方式为受众带来无处不在的“沉浸感”[7]。
打造图书馆虚实融合的“流空间”,从场所空间到虚拟空间,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每一种资源都能成为连接器(connector),在这样的互联共享空间中,既可以是一个节点,又可以成为核心。知识不再静止,它借助无数的连接器在虚实、互联的环境中流动,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增值[8]。
基于图书馆与人、资源的关系,可以将服务分为三个发展层次(见图1),打造图书馆“流空间”,有助于促进人力资源、馆藏资源与空间资源的高度交汇,进入图书馆服务“交互时代”。
通过人力资源、馆藏资源与空间资源三者交互作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发挥资源效用,提升读者服务层次,有助于实现三个层面的“空间再造”:①环境层面,一种能共享所有资源,具有分享与互动特质的开放式环境;②功能层面,具有促进知识学习、创新体验和文化传播的学习、交流与展示功能;③服务层面,指并非资源和空间本身,而是利用信息技术与图书馆服务的有机整合,将空间、资源、馆员融为一体,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与学习交流相结合的互动型服务。
图1 图书馆服务三个发展层次
3 “流空间”的实践与探索——以浙江财经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为例
打造高校图书馆的“流空间”,不仅仅局限于营造一个信息共享空间或创客空间,资源建设、阅读推广、嵌入式学科服务、用户培训……都可以纳入到“流空间”的范畴。浙江财经大学图书馆的特藏建设,将文献资源、实体场所空间、虚拟空间、人力资源有效整合,也是对“流空间”的一个初步探索。
近年来,浙江财经大学图书馆主要建设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文献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文献馆”两大特藏。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世界经济领域的最高奖项,是经济学人必读的理论经典。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是我国经济学领域的最高奖项,被称为“中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全面、系统、完整地收集、整理、展示两奖相关学术文献,以印刷型、数字化、视频资源等形式提供给读者,方便读者一站式获取利用,为经济学人特别是高校教学研究人员提供丰富的学习研究文献,对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及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特藏文献馆的建设,是浙江财经大学通过空间再造、资源整合推动服务转型的一个尝试。通过建设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大量特色专题文献,在实现传统藏借阅功能的基础上,运用网络技术、人力资源,打造“虚实结合”的共享式、协作式、交互式服务模式,使特藏文献馆成为多功能、多层次相融合的,服务于多向交流的新空间。
从功能层面讲,特藏文献馆具有丰富的专题文献保障功能、展示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文献馆”编制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名录,收藏了获奖者原版著作及编制全套160余册获奖者文集,翻译编制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词与获奖演说全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文献馆”连续、系统、完整地收集了1984年首次颁发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以来的全部共224项获奖成果及获奖者的个人信息。特藏文献具有系统性、连续性、权威性的特点,为经济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提供强大的文献保障。另一方面文献馆也肩负起了“博物馆”的部分职能,特藏文献馆征集了李克强、吴敬琏、林毅夫等部分获奖者的手稿及签名。老一辈经济学家孙冶方、陈翰笙、薛暮桥、于光远等人的家属向文献馆捐赠了他们的早期著作、手稿、书信等大量珍贵文献。文献馆成为中外著名经济学家研究成果和学术成果的集中展示空间,也是对图书馆成为“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这一定位的探索实践。
从环境层面讲,特藏文献馆一方面通过对实体场所空间的设计改造,建设融合了阅读学习空间、文化展示空间、网络检索空间、开放交流空间的创新服务空间;另一方面,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打造支持线上阅览的虚拟平台,并提供智能载体的现场体验以及基于网络通讯的协作共享。通过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互相交融,更深层次地挖掘文献资源的价值,延展空间服务的功能和范围,从而提升空间服务的层次。
从服务层面讲,特藏文献馆将文献资源、场所空间、网络平台、信息技术、智能设备、馆员服务有机整合,既能为师生教学科研、学校学科建设提供传统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文献信息服务,又致力于促成“全国财经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打造真正具有共享性、交互性、协作性的虚拟共享协作空间,扩大全国财经高校图书资料协作委员会各成员馆间的信息交流,推进各成员馆间的资源共享和协作发展。在文献资源、实体空间、虚拟空间与人力资源有效交汇的过程中,也为学校和图书馆创造了宝贵的平台资源,吸引了黄达、吴敬琏、张卓元、李剑阁、约翰·哈斯勒等众多中外著名经济学家走进浙财。浙江财经大学为此成功承办了第十六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颁奖典礼。接下去,浙江财经大学将以特藏文献馆为基础和桥梁,打造经济学高端学术论坛,这也是浙江财经大学图书馆这一“空间再造”探索举措的重要目标:通过人力资源、馆藏资源与空间资源的高度交汇,使知识在“虚实结合”的环境中互动、交流、增值,发挥出图书馆在信息组织、知识服务、数据挖掘等方面独有的优势与价值,推动图书馆的服务转型与升级。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教高[2015]14号[A/OL].(2015-12-31)[2016-08-01].http: //www.moe.edu.cn/srcsite/A08/mee-736/s38861/201601/t20160120-228487.html.
[2]University Libraries as Third Place[EB/OL].[2016-08-26].http://www.bsu.edu/libraries/virtualpresa/libinsider/libinsiderv5i9. pdf.
[3]Parham K E, Ferri A M, Fan S, et al. Critical Making with a Raspberry Pi-Towards a Conceptualization of Librarians as Makers[C]. Seattle:77th ASIS&T Annual Meeting, 2014:1-4.
[4]吴建中.从Agora到流空间[EB/OL].[2016-08-26].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586b810102vhk5.html.
[5]Victor Zverevich.Real and Virtual Segments of Modern Library Space[J].Library Hi Tech News,2012,29(7):5-7.
[6]黄静.审视与展望:图书馆空间认识与建构[J].情报资料工作,2015(5):99-102.
[7]田晓银.创客空间与读者服务工作的延伸[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11):33-35.
[8]吴建中.图书馆——人的连接器[EB/OL].[2016-08-26].http://www.wujianzhong.name/?p=1568.
Thoughts on University Library Space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Flowing Space
Space reconstruc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librari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 of space re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and suggests that constructing flowing space combining physical spaces and virtual spaces could help to integrate library resources,spaces and manpower,and achieve space reconstruction in three levels of environment,functions and services.University libraries could provide interactive,collaborative space services,explore values of library resources,expand service functions and scope,and hence achieve service transformation.
university library;space reconstruction;service transformation
G258.6
A
干冬力(1981—),女,馆员,浙江财经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2016-09-28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我国图书馆服务标准研究”(项目编号:Y201224873)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