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视角下的称呼语翻译研究
——以杨宪益英译《儒林外史》为例
2016-02-21段燕
段 燕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安徽马鞍山 243031)
身份视角下的称呼语翻译研究
——以杨宪益英译《儒林外史》为例
段 燕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安徽马鞍山 243031)
《儒林外史》这部经典巨著为我们构筑了一个阶层分明、等级壁垒森严的微型身份社会,而直接体现这种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的便是一套纷繁复杂的称呼语体系。本文结合社会学和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观,以吴敬梓《儒林外史》及杨宪益夫妇译本为语料,采用定性分析、线性对比的研究方法,分别从说话者进入交际前所具有的社会身份和特定交际阶段所构建的语用身份两个维度,阐释和分析会话中称呼语身份意识在原著及其译本中的实现。研究发现,尽管译者一直都在努力忠实原文,但仍然在无意识中改造了原文,这导致称呼语身份意识在汉英语际转换过程中发生了信息过载、缺失和变异等。文章认为,称呼语的翻译并不是纯粹的语言转换,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该考虑源语一方诸多参数。
称呼语翻译;身份;《儒林外史》
中国是一个讲究身份的国度,成员的生存和发展资源主要依据身份及身份之间的关系来配置。《儒林外史》作为一幅我国18世纪中期全景式社会风俗图,小说多角度、全方位地塑造了不同阶层、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传统中国权势关系复杂、等级制度森严的身份制社会。在这样一张井然有序的封建宗法图中,童生进了学,不怕十几岁,也称为“老友”,若是不进学,就算到了八十岁,也还称“小友”,女儿嫁人的,嫁时称为“新娘”,后来称呼“奶奶”、“太太”,但若是嫁与人家做妾,就算到头发白了,还要唤作“新娘”。每一个称呼语的选择和使用无不体现身份意识,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元季之虎”危素归降之后,只因在太祖面前自称“老臣”,便被发往和州守余阙墓去了。
本文结合社会学和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观,以大中华文化库丛书《儒林外史》汉英对照本①为研究对象,阐释和分析会话中称呼语身份意识在原著及其译本中的实现,探究称呼语身份意识在汉英语际转换过程中的对等、过载、缺失和变异等,以期为称呼语的翻译研究及其实践提供一些参考,也为《儒林外史》的专书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一、称呼语翻译研究现状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称呼语的使用也大不相同。中国的称呼语注重尊卑有序,而西方的称呼语注重人际平等。因此,称呼语翻译一直是翻译的难点和译界争论的焦点。
1982年,胡文仲先生在《文化差异与教学》一文中首次提到称呼语翻译的文化差异问题,使该领域研究实现“零”的突破[1]。之后是近二十年的沉寂,纯粹意义上的称呼语翻译研究直到21世纪以后才开始出现。笔者以“称呼(语)+ 翻译”、“称谓(词)+ 翻译”为主题词,检索了历年来中国知网上所有称呼语翻译研究文献,经过主题相关性审读,根据罗列、穆雷所提出的学科框架对其进行分类[2],结果表明,近年来相关主题的研究论文的绝对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这说明学界越来越关注称呼语翻译研究。然而,研究论文的总体质量却不高,表现在相关研究论文在外语类或是核心期刊的论文总量所占比例很低(仅占总数5%左右)。就研究主题而言,普通翻译研究(主要以方法论研究为主)、文学翻译研究和对比翻译研究是当今国内有关称呼语翻译研究的主流。其中,在方法论研究方面,主要研究视角为文化翻译、语用翻译、功能翻译和语义翻译,如潘炳信、尹富林、李先进、黄信等[3-5]。特别是随着语用学的迅猛发展,称呼语的语用翻译研究若火之燎于原,备受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研究者多侧重于称呼语的普遍语用功能描述,究其根本还是一种静态描写,缺乏对称呼语的动态考量,且对称呼语“身份意识”挖掘大多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在文学翻译研究方面,绝大多数以《红楼梦》的称呼语翻译研究为主,如陈毅平[6],对于其它作品的涉猎则凤毛麟角,研究范围亟待拓展。
《儒林外史》研究虽整体上成就斐然,但其称呼语翻译研究一直是被忽略的一隅。纵观过去的研究文献,《儒林外史》的翻译研究主要围绕文化、语篇、俗语习语等展开,如李国林、徐珺、曾奇等[7-9],而有关称呼语的翻译研究则寥寥无几。此外,《儒林外史》本身的称呼语研究也亟待加强。张能甫于2005年撰写的短论《也说<儒林外史>中的“俺”》是该领域的开拓性工作[10],此后,学界对《儒林外史》称呼语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硕士论文上。
二、称呼语的界定与身份构建
称呼语,又叫称呼,也有人把称呼语叫做称谓语,但二者是有一定区别的。称呼语是动态语言使用中的一种面称,指人们当面交谈时用于直接指称自己、对方或他人的名称;而称谓语则是静态语言系统中的人称性成分,多指人们由于亲属或其它社会关系、身份等而得来的名称。本文关注的是会话中人们面对面言语交际时所使用的直接名称,故采用“称呼语”一词。研究表明,一方面,称呼语直接作用于说话者的社会地位及角色的变化,另一方面,说话者社会地位及角色的变化又反作用于称呼语。各种社会关系在语言的坐标系中都有一个明确的位置[11]。也就是说,从称呼语中可以清楚地辨认和界定谈话双方的身份。所谓“身份”,即人的出身、地位、资格,是指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12]。这种身份,既可能是说话者在进入交际前所具有的相对固定、静态的社会身份,也可能是伴随交际的推进,说话者随着交际目的、需求、情境的变化而临时构建的具有可变性、动态的语用身份[13]。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讽刺小说。因此,不少人以为此书仅是“一批又一批的文人轮番登场”。然而,在这部长达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中,“农工商、医部僧道、流民胥役、妇女奴婢等无所不具”[14]。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其机锋主要指向“士林”,但对其各类人物穷形尽相的描写恰到好处地构成了士子生活的背景[15]。又如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重要文学家、小说理论家黄摩西曾言,“《儒林外史》之写社会中种种人物,并不下一前提语,而其人之性质、身份,若优若劣,虽妇孺亦能辨之,真如对镜者之无遁形也”[16]。事实上,作为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作,《儒林外史》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社会现实生活的范例,其中人物形形色色,对话异彩纷呈,这无疑为我们探索和发现会话中“称呼语”与“人物身份”之关系和互动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语料。
三、《儒林外史》称呼语翻译探析:身份视角
在有着悠久历史和深远文化的中国,身份几乎无处不在,而法律和道德也都根据不同身份来确定人们相应的权利或义务,这就是社会的常态。因此,中国传统社会被称为“身份社会”。《儒林外史》这部经典巨著为我们构筑了一个阶层分明、等级壁垒森严的微型身份社会,直接体现这种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的便是一套庞杂的称呼语体系。本文结合前述理论和具体实例,阐释和分析会话中称呼语“身份意识”在《儒林外史》原著及其译本中的实现。
(一)静态描述与分析 —— 称呼语体现社会身份
1.宗法身份
宗法性的身份称呼最早产生。自建法制以来,中国历代王朝皆循“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在家庭或家族内,夫尊妇卑,父尊子卑,乃大法大经;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君尊臣卑,主尊仆卑,若规矩钩绳。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称呼语的选择和使用被深深地打上了封建宗法的烙印。比如:
例1.赵氏道:“大娘若有些长短,他爷少不得又娶个大娘……”(第五回)②
“But if anything happened to you, ma’am,the master would certainly marry again.”
例2.赵氏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第六回)
“I’m the only one who understand you.”
上述例子中,赵氏(严监生的妾、妻)不管是作为“侍妾”的身份,还是扶正后作为“正房”的身份,都称呼自己的丈夫为“爷”,即“老爷”。这不仅是妻子对丈夫的尊称,也是对于一家之主的尊称,旧时官僚地主的门客、仆人等对男主人也统称“老爷”。可以看出,妻子对于丈夫而言就相当于下级和上级的关系,女人好比是物质财富一般,从属于男人,中国传统社会里男尊女卑、夫尊妇卑的宗法取向显露无遗。再看译文。例1中“他爷”被译为“the master”,也就是主人、雇主的意思,这很好地传达了原作者的真实意图,实现了语义等值和语用等值的双重效果;而例2中译者采取了省略法翻译,这显然淡化、甚至是抹杀了称呼语背后蕴含的男人与女人之间云泥殊路。
例3.天子道:“朕在位三十五年,幸托天地祖宗……”
庄征君:“臣蒙皇上请问,一时不能条奏,容臣细思,再为启奏。”(第三十五回)
“We have reigned for thirty-five years. During that time, thanks to heaven, earth and our ancestors…”
“I thank Your Majesty for this mark of favor. But I cannot give a detailed reply at once. Pray allow me to reflect carefully before submitting a memorial.”
例3是君王和臣子的一段对话。会话中,天子自称为“朕”。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朕”在秦以前指“我的”或“我”,但自秦始皇起就专用作皇帝自称。换句话说,这个“朕”字只能皇帝用,除了皇帝其他身份的任何人都不允许使用。那么,仅透过一个“朕”字,读者不难体会到君王的地位至尊和权力至上。译文中,“朕”被替换成了“we”,原文由皇帝一人统治的国家变成了由“我们”统治的国家,君君臣臣的框架被骤然打破,君父与子民之间的泾渭分明化为乌有。庄征君自称“臣”,属称谓性谦辞的一种,表达了说话者身为臣子的谦逊恭谨。译文使用了 “Your Majesty”和“Pray”。英语中,“Your Majesty”用作对一国之君及此地位以上人物的尊称,意为“尊敬的陛下”;“Pray”用于礼貌性地提出要求,意为“请”,这两个词的运用很好地还原了原文君臣之间的身份悬殊,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君尊臣卑。
例4. 杨执中道:“畜生!那里去!还不过来见邹老爹的礼!”(第十一回)
“You drunken beast! Where are you going? Come and greet Mr. Zou.”
例5. 鲍老太一顿臭骂:“倒运的奴才!没福气的奴才!你到底是那穷人家的根子,开口就说要穷!”(第二十七回)
“You poor, good-for-nothing fool! Anyone can see you were a pauper’s brat, the way your mind runs on poverty!”
例4和例5,是父母同子女的对话。例4,杨执中要求刚回到家、喝得烂醉的杨老六给邹老爹行礼,直呼其为“畜生”。例5,鲍廷玺丧父,这时的鲍老太实际上就相当于父亲的角色,她主张要替儿子娶个“辣燥些的媳妇”,遭到儿子反对,便臭骂其为“倒运的奴才”、“没福气的奴才”。表面上这是身为监护人的父母(尤其是父亲)对子女的训斥和管教,实则是中国传统男权制授予的父亲对孩子绝对拥有权和操控权,这就包括通过语言暴力对其精神和心理的摧残。家长在家庭中就像君主一样,谓之“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原文的称呼语将传统社会“父尊子卑”的宗法性价值观刻画得入木三分。再看译文,“畜生”一词结合上下文译成了“You drunken beast”,即“你个喝醉的畜生”,很好地再现了原文的身份差异;“奴才”则被译成了“fool”,意为“蠢人”、“傻瓜”、“白痴”,虽能传达出说话者强烈的感情色彩,但是原文“奴才”一词却更能表现说话者高高在上的长辈、主人姿态。
2.权势身份
在中国传统社会,“权力至上”的思想意识渗透到社会的层层面面,人们对于取得一定权势地位的人特别推崇。而《儒林外史》之写“举业”、“选政”的特殊性,也使得书中“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的“官本位”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称呼语的使用,反映出官员与平民、上级与下级之间不可逾越的身份鸿沟。例如:
例6. 范进道:“朝廷功令,本道也做不得主……”(第七回)
“This is the order of the Imperial Court which I cannot change…”
例7. 知县升堂:“你们盐船为何不开行?停泊在本县地方上是何缘故?……明明是你这奴才揽载了商人的盐斤……”(第四十三回)
“Why didn’t your salt boats keep going? What made you stop in my county?... Obviously you salves have been filching your master’s salt with the connivance of his clerk…”
例8. 杨执中道:“……那日县父母忽然把我放了出来,我在县门口问,说是个姓晋的具保状保我出来……”(第十一回)
“When the magistrate suddenly released me, I asked at the yamen gate and was told a certain Mr. Jin had acted as my guarantor…”
例6,范进钦点山东学道,传齐童生发落;例7,万家盐船被强盗打劫,知县接了呈词升堂。上述两例中,“本道”、“本县”都是直接以官职功名作自称,这不仅表明说话者特殊的身份地位,更折射出使用者作为官员对在下者的倨傲之情。尤其例7,待舵工禀明案情,“港里有两百只小船,几百个凶神”,知县更是勃然变色,公堂之上怒称对方“你这奴才”,将原告的政治人格降低到“奴仆地位”,彼此的身份差距进一步拉大。如同君主作为全国的君父一样,传统中国各级行政长官也被视为百姓的父母,这从例8杨执中对释放他的知县称呼“县父母”便可以看出。再看译文。例6,“本道”被译为“I”,即普通第一人称“我”,这完全体现不出说话者的言外之意,更抹去了范进出身进士、位居正三品提督学政与秀才梅玖之间的身份悬殊。例7,译者采取意译,将“本县地方”翻译成“my county”,意为“我的县”,行政区划前加上了物主代词“我的”。这彰显了为官者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作为父权的代表,而“你这奴才”直译为“you salves”,也忠实地传达了原作者的弦外之音。例8,他称“县父母”被译为“the magistrate”,意指“行政长官”、“地方法官”,译语虽然实现了语义对等,但目的语读者却无从领会传统中国社会下“父母官”独特的思想意识。
例9. 汤知县说道:“这事是卑职不是。蒙大老爷保全,真乃天地父母之恩……”(第五回)
“I bungled this affair. Since you have overlooked my fault, I owe you the same gratitude that I do to heaven and earth or to my parents.
例10. 鲍文卿立起来道:“太老爷高升,小的多不知道,不曾叩得大喜。”(第二十五回)
“I did not know of your promotion, Your Excellency. I have not yet congratulated you.”
例9汤知县对按祭使司(相当于现在省政法委书记)自称“卑职”,例10戏子鲍文卿对老友向知府自称“小的”。上述两例皆是位低者对位高者的谦称,说话者使用“小”、“卑”等字眼以达到贬己尊人的效果,言语之中饱含着说话者谦逊的态度,以及自己身份的低微。而对称“老爷”,常用于对贵族、官员、富豪、士绅的尊称,还可以指对神明的尊称,如“土地老爷”、“城隍老爷”等,“老爷”前面再加上“大”、“太”等表示高贵、美好的字眼,来表达说话者身为在下者对在上者的无比尊敬。来看译文。在例9中,“卑职”译为“I”,即“我”;“大老爷”译为“you”,即“你”。显而易见,这两处翻译都对原文称呼语进行了简化,淡化了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地位悬殊,“官本位意识”、“青天大老爷情结”随之烟消云散。而例10,译者运用了“Your Excellency”,意为“阁下”,英语中专用作对总督、大使的尊称,较好地实现了语用等值的效果。
3.礼仪身份
阿尔都塞认为,社会秩序就是把我们当作个人同我们说话并且可以称呼我们名字的方式[17]。换言之,称呼语可以被视作社会秩序的微观世界。在从古至今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儒林外史》着力描写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小说中儒雅繁复的敬谦称呼语,为书写孔孟之道的中华传统礼仪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例如③:
例11. 王太守道“前晤尊公大人,幸瞻丰采……”
蘧公子道:“家君年老,常患肺病,不耐劳烦……”(第八回)
“It gave me great pleasure to meet your illustrious father...”
“My father is old and consumptive, so that he cannot stand any strain…”
例11,王惠赴江西省城上任,会见南昌府前任蘧太守公子,对同一人蘧太守,王惠称其“尊公”,蘧公子称其“家君”,这里的“尊”和“家”在汉语里都是使用频率很高的敬谦辞。其中,“尊”字本义是酒器,即现在的“樽”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酒必实于尊以待酌者……凡酌酒者必资于尊,故引申以为‘尊卑’字”;“家”字用在称谓词前,对人谦称自己的长辈或同辈以示谦逊和气。在汉语里,以“尊”、“家”为代表的“敬谦辞语素+亲属性称谓”,塑造了中华民族修身重德、仁礼合一的文化形象。在译文中,“尊公”翻译成“your illustrious father”,父亲前格外加上了“illustrious”这个修饰语,意为“著名的”、“卓越的”、“备受钦佩的”,这与原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家君”一词却被简化成“my father”,说话者原本所展现的身份礼仪荡然一空。遗憾的是,小说中大量的亲属敬谦称在翻译过程中都被简化了,诸如“拙荆”译为“my wife”、“世叔”译为“uncle”等。
例12. 随岑庵道:“东翁,在京一别,又是数年,因甚回府来走走?”(第十八回)
“Since we left Beijing, many years have passed. What brings you here?”
例13. 陈正公道:“若果如此,必重谢老爹。”(第五十二回)
“If you can do that, I can never thank you enough, sir.”
例12,贡生随岑庵遇见吏部掌案金东崖;例13,陈正公拜谢要替自己讨回银子的凤鸣岐。这里的“翁”、“老爹”是汉语中常见的涉老性称谓敬称,前者属雅类敬称,后者属俗类敬称,都反映了说话者对于“老者”的尊重。传统中国是一个崇拜“老者”的国度,年龄和辈分便代表着社会地位和身份权威,甚至可以说年龄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辈分,下辈尊敬上辈是最基本的道德秩序,正如孔子《论语·乡党》记载,“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在译文中,例12将“东翁”简化成“you”,原文所传达出敬老之意消失得无影无踪;例13“老爹”译成“sir”,意思是“先生”、“阁下”,此翻译较原文虽礼貌有余,但其尊崇之情及暗里的友谊之情却略逊一筹。
例14. 蘧公孙道:“小弟仰慕,晋谒已迟。”(第十三回)
“I have always wanted to make your acquaintance, and regret that we could not meet earlier.”
例15. 牛老道:“老哥!我这小生意,日用还糊不过来。”(第二十一回)
“Ah.My friend, my business is so small, we can barely eke out a living as it is.”
例16. 韦四太爷问:“长兄贵姓?”(第三十一回)
“What is your honorable name,sir?”
前文提到,中国历代王朝皆循“家是小国,国是大家”,这种“家国同构”的思想实际上根植于中国这种用家庭伦理关系作中心的社会。古语有云:“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这反映了中国人在称呼他人时,特别喜欢把家庭关系转嫁过去,即“拟亲属称呼”。在上述三例中,交际双方并无任何血缘关系,但说话者却自称“小弟”、对称“老哥”,尤其在例16中,韦四太爷明明是第一次见到张俊民,却称呼对方“长兄”。在译文中,例14“小弟”翻译成“I”,普通第一人称“我”,这分明隐去了说话者表达的亲热、谦虚、恭敬之意。例15“老哥”译成“my friend”(我的朋友),例16“长兄”译成“sir”(先生),拟亲属关系分别被替换成了朋友关系和不熟悉者关系。这或许是译者有意识地处理中西文化差异而取舍的结果,因为在欧美国家,孩子甚至可以对任何一位长辈直呼其名,表现出其亲属关系的淡化,这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但译文却未免过于失真和走样了。
(二)动态描述与分析——称呼语体现语用身份
1.角色关系变化
在日常交流中,说话者会根据不同的语境,通过称呼语的变异,以此来改变常规的角色关系。事实上,话语交际中角色的变化就是语用身份的变化[18]。脍炙人口的“范进中举发疯”这一段,其中有关胡屠户人物对话的描写,便集中呈现了说话者随着语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称呼语,在特定的交际阶段选择和建构新的语用身份。
例17. 范进尚为相公时,胡屠户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穷鬼……”
范进去参加乡试,向胡屠户借盘缠,被一口啐在脸上:“……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
范进得知自己中了举人,欢喜得疯了时,众人让胡屠户打他一个嘴巴,胡屠户说:“虽然是我的女婿,如今却当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
范进醒过来之后,胡屠户对范进说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大胆”,而后又洋洋得意当众吹嘘,“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胡屠户高声叫道:“老爷回府了!”(第三回)
“Since I had the bad luck to marry my daughter toa scarecrow like you…”
“…but your mouth sticks out and you’ve a chin like an ape’s. You should piss on the ground and look your face in the puddle…”
“He may be my son-in-law, but he’s an official now - one of the stars in heaven.”
“Worthy son-in-law, I would never presumed to slap you just now…”
“I always said that this worthy son-in-law of mine was very learned and handsome…”
“The master is back.”
在上述例子中,随着范进从“秀才”变为“举人”,胡屠户对其称呼也由“你这现世宝穷鬼”、“你这尖嘴猴腮”,变为“我的女婿”,再到“贤婿老爷”、“我的这个贤婿”,最后称为“老爷”。前两个词都属贬义词,这几近侮辱和谩骂的字眼,哪里还有半点翁婿之情,胡屠户对秀才范进的极度鄙夷和嫌弃不言而喻;“我的女婿”属中性词,表明胡屠户暂时认可范进“女婿”的身份,尽管范进此时已是举人,但目前不过是个疯子,因此两人还存在一定距离;随着范进醒来,进而成为真正的举人,胡屠户立马见风使舵称呼“贤婿老爷”,其赞扬和恭敬之情溢于言表,而“我的这个贤婿”一词更是瞬间修复了两个人的翁婿关系,虚荣心理暴露无遗;范进中举回家,胡屠户高呼一声“老爷回府了”,其奴才根性和奴才嘴脸呼之欲出。这一系列称呼语的转换,充分展现了胡屠户面对范进身份变化,不断选择和建构新的话语角色关系,刻画了人物形象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来看译文。“你这现世宝穷鬼”译成“a scarecrow like you”(像你一样衣衫褴褛的人),译者巧妙地运用了“scarecrow”一词,帮助英语国家读者理解原文大意 ;“你这尖嘴猴腮”译成“your mouth sticks out and you’ve a chin like an ape’s”(你嘴巴凸出,有着像猿一样的下巴),译文虽在人物感情色彩方面表现一致,但是语义却有所偏离,汉语“尖嘴猴腮”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而英语ape比喻人狡猾多端;“我的女婿”译成“my son-in-law”,达到了翻译对等;“贤婿老爷”和“我的这个贤婿”分别被译作“worthy son-in-law”、“this worthy son-in-law of mine”,其中“worthy”意指“杰出的”、“崇高的”,表达了胡屠户对范进的肯定和赞赏,尤其后者物主代词“mine”的运用,真实再现了胡屠户的沾沾自喜,但是,此处译者对于“贤婿老爷”的“老爷”二字却未施笔墨,导致译文抹去了原文说话者所包含的恭敬之情;“老爷”译成“the master”,即主人的意思,生动还原了原文胡屠户的奴性本色。
2.亲疏关系变化
称呼语的变换不仅可以界定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还可以指示交际双方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既包括交际双方的社会距离,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就是所谓的亲疏关系。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为了达到最佳的交际目的,原本相对固定的称呼语在实际交谈中会发生变换,这可能标志着交际双方的人际距离在逐渐“拉近”或“疏远”。请看以下例子:
例18. 匡超人道:“贱姓匡,请问尊客贵姓?”
匡超人道:“原来就是潘三哥。”
匡超人道:“小弟来省,特地投奔三哥,不想公出。今日会见,欢喜之极。”(第十九回)
“My unworthy name is Kuang. May I ask your honorable name?”
“So you are Mr. Pan!”
“I came here especially to throw myself under your kind protection, but you were away on public business. I am delighted to meet you today.”
匡超人是《儒林外史》中一个角色鲜明、人物性格极其丰富的文学形象。他事亲孝顺,勤学上进,被李知县提携中了秀才,岂料李知县被人诬告,可能连累匡超人。于是,匡超人奔赴杭州想要投靠潘三。例18是匡超人首次见到潘三的情景。起初,匡超人称呼对方为“尊客”,即“尊敬的客人”,这表现了说话者对来访者的客套和尊敬,交际双方的关系为一般距离或礼貌距离;待来人表明身份“在下姓潘”,匡超人知这便是自己要投靠的对象,立马改口称“潘三哥”,这种姓名后加上拟亲属称谓的称呼方式,将两人之间的社交距离一下子拉近,从而构建了一种和谐、亲切和熟悉的氛围;而后,匡超人为了进一步实现“投靠”目的,更是打破两人的异姓差异,直接称呼对方为“三哥”,并谦称自己“小弟”,将素未谋面的彼此化为血缘至亲往来的私人距离。这一系列称呼语的转换,完整地呈现了匡超人试图不断缩短双方人际距离的整个过程。正如明代胡应麟《诗薮外编·六朝》所书,“凡词场称谓,要在适齿牙而已”。再看译文。“尊客”并没有采取直译,而是与后文“贵姓”合译为“your honorable name”,即“您尊敬的名字”,这在语义和语用上都实现了翻译等值。“潘三哥”被译为“Mr. Pan”,即“潘先生”,根据《柯林斯词典》,“Mr.”指男子的称呼,尤为儿语或用于称呼不知姓名的男子,这显然与原文所描述的事实不符。需要指出的是,译文中“Mr.”被不同身份的人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会关系。实际上,伴随着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构建的合法化,平等观念逐步深入到人际关系中,而“Mr.”一词在英文中所映射的人际关系多为礼节性的客套或者人与人之间一般的社交关系[19],这显然违背了原文“距离拉近”之意。“三哥”和“小弟”的翻译,则直接简化成了“you”(你)和“I”(我),不难看出,译文此番所建立的交际双方之亲疏关系较原文而言,实乃大相径庭!
3.情感态度变化
随着交际的推进,说话者可能会随着情感态度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语用身份,这表现在对同一称呼对象而言,在不同的情感支配下,说话者选择的称呼语会有很大的差别。换而言之,称呼语的转换可以折射出说话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活动,而此时交际者所构建的语用身份将成为一种阐释资源,解释该特定话语特征形成的深层动机。例如:
例19. 严贡生:“上复二奶奶,多谢,我即刻就过来。”
严贡生道:“你向奶奶说,我在家不多时耽搁,就要同二相公到省里去周府招亲……”
严贡生吩咐道:“……赵新娘是没有儿女的,二相公只认得他是父妾,他也是没有还占着正屋的……”
严贡生不耐烦道:“像这泼妇,真是小家子出身!我们乡绅人家,那有这样规矩……”(第六回)
“Covey my thanks to your mistress. I will come over at once.”
“Tell your mistress that I shall not be at home long. I have to go back to the provincial capital for my second son’s marriage at Zhou’s house.”
“Since Concubine Zhao has no children, he will treat her as his father’s concubine, and she has no right to stay in the front rooms.”
“It’s obvious that this shrew comes out from a low family. What upper-class person would behave like this…”
在《儒林外史》众多人物中,严贡生是作者着重刻画的一个反面典型文学形象。上述例子,记录了严贡生对妾出身的弟妇赵氏称呼的演变历程。严贡生在自己的弟弟严监生病死“过了三四日”后才从省里科举回来。然而,严贡生回到家并未立马拜见死者,直到打开严监生的遗物“簇新的两套缎子衣服,奇臻臻的二百两银子”,他才说“上复二奶奶……即刻过来”,这里的“二奶奶”便是严贡生对于由妾扶正后赵氏身份的肯定与认可,同时也侧面烘托出严贡生面对财物时的满心欢喜之情;当奶妈前来询问严监生丧事时,这时严贡生意欲领儿子去省里招亲,他直接称呼赵氏为“奶奶”,而古汉语里“奶奶”是对女主人的称呼,这体现了严贡生对赵氏当家作主地位的绝对认同,更表露出其欲与周知县结亲的欣喜若狂之情;待赵氏儿子夭折,严贡生企图争夺家产,在“十几个管事的家人”前,他称赵氏为“赵新娘”,也就是“妾”的意思,其地位与正妻有云泥之隔,生不过是夫家的私产,死亦不能和丈夫合葬、牌位也不能入宗庙,可见严贡生在夺财产时是何等冷血无情,自私残忍;次日在族亲大会上,面对赵氏“数了又哭,哭了又数”连番喊冤,严贡生愤怒之情瞬间爆发,直呼赵氏为“这泼妇”。这一系列称呼语的转换,便是严贡生内心情感从高兴到不高兴,最后到恼火的真实写照。再来看译文。“二奶奶”和“奶奶”同被译为“mistress”,即“女主人”的意思,此处翻译虽在语义上和原文保持一致,但却未能区分说话者两次说话时的毫厘之差;“赵新娘”译为“Concubine Zhao”,“concubine”意指“小老婆”;“泼妇”译为“this shrew”,意思是“脾气坏而好骂人的女子”。由此可见,除“二奶奶”和“奶奶”的处理稍有偏颇外,译文在严贡生对赵氏称呼语的翻译上基本还原了人物情感态度的变化。
结语
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度越那许多距离,安稳到达另一种文字里,这是艰辛的历程。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我们从身份视角重新审视了《儒林外史》原著称呼语及其译文再现,通过上文的分析,发现译者一直都在努力忠实原文,但仍然在无意识中改造了原文。
从传统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从古到今,社会称谓系统都在遵循着“贵贱有等,长幼有别,贫富轻重皆有称”这样一个原则。中国传统社会的身份特性也赋予了汉语称呼固有的典型身份特征。称呼语的翻译并不是纯粹的语言转换,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该加强研究,注意源语一方诸多参数,如语言、文化、语境,等等,这样才能搞清楚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翻译的结果。
注释:
① 《儒林外史》的篇幅有五十回、五十五回、五十六回等多种说法,杨宪益、戴乃迭先生的英译本采用的是五十五本,这个译本堪称目前最接近《儒林外史》原著的英文全译本。
② 本文所有例子(汉英对照)均出自:吴敬梓,杨宪益,戴乃迭译. 儒林外史[M]// 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外文出版社, 1999。
③ 鉴于笔者在前文“权势身份”部分,对表现封建社会官吏林立、等级分明等称呼语已有所分析,故本节不再对官爵敬谦称展开讨论。
[1] 胡文仲.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2(4):45-51.
[2] 罗列, 穆雷.翻译学的学科身份:现状与建设[J].上海翻译, 2010(4):11-15.
[3] 潘炳信.姓名的翻译与跨文化交际[J].外语教学, 1998(4):67-71.
[4] 尹富林.英汉称谓语的语用功能比较与翻译[J].中国翻译, 2003(3):26-28.
[5] 李先进,黄信.称呼语转换及语用翻译策略探究[J].外国语文,2011(6):129-133.
[6] 陈毅平.《红楼梦》称呼语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7] 李国林.汉译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媒介——浅谈杨译《儒林外史》英文本对文化词语的翻译[J].中国翻译,1997(2):35-37.
[8] 徐珺.《儒林外史》英汉语对比研究:语言与文化[J].外语教学,2003(2):48-51.
[9] 曾奇.《儒林外史》英译本中俗语文化词语的翻译[J].外语教育,2004(0):201-206.
[10] 张能甫.也说《儒林外史》中的“俺”[J].中国语文,2005(2):182.
[11] 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13] 陈新仁.语用身份:动态选择与话语构建[J].外语研究, 2013(4):27-32.
[14] 段江丽.中华大文库之《儒林外史》(汉英对照)[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外文出版社, 1999: 前言21.
[15]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16] 黄摩西.小说小话[M] // 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59.
[17] 阿尔都塞.列宁与哲学[M].纽约:每月评论出版社, 2001.
[18] 何自然.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社会语用身份建构与认同[J].外国语文研究, 2015(1):12-19.
[19] 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肖 晗]
On the Translation of Address For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ntity:Taking Yang Xianyi’s Translation of The Scholars as an Example
DUAN Yan
(WentianCollege,HohaiUniversity,Ma’Anshan,Anhui, 243031,China)
The divisions we see inTheScholarsare the very epitome of distinct class and rigid stratification occurring in Chinese identity society. The address forms in this book give true reflection of the identity concept in traditional China. Based on the sociological and pragmatic identity theories, this study aims to make a qualitative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identity concept of address form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version ofTheScholarsfrom two aspects: one is the social identity assumed before communication and the other is the pragmatic identity built during communication. Research findings show that some unconscious change was made on the identity concept of address forms in the original, which actually the translators have been trying to stick to, such as overloaded translation, missing translation and variation translation. It is argued that a variety of source language factor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during the translation of address forms.
translation of address forms; identity;TheScholars
2016-05-10
2015年安徽省人文科学项目“汉译英中的称呼语语用再现研究”(WT2015sk006);2015年河海大学文天学院科研项目“言语交际中的身份建构研究”(WT15018);2014年江苏省社科项目“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14jsyw-11)。
段燕(1987—),女,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H315.9;I046
A
1672-8505(2016)05-009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