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甲钳剪切痕迹研究

2016-02-21魏育新徐少辉杨恩涛

关键词:铝片刃口铜丝

魏育新, 徐少辉, 杨恩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学院, 北京 100038)

指甲钳剪切痕迹研究

魏育新, 徐少辉, 杨恩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学院, 北京 100038)

目的 研究指甲钳形成剪切痕迹特点和变化规律,为公安实践提供同一认定依据。方法 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同品牌、不同规格的指甲钳在铝片、铅丝和铜丝上形成的剪切痕迹,总结其成痕特点。结果 指甲钳一次剪切,形成两个断头,4个斜面。断头峰角能够反映指甲钳刃口咬合角大小,斜面上的线条能够清晰反映出刃口部位的凸凹情况。不同指甲钳形成的痕迹也不同。结论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利用剪切痕迹认定指甲钳,但是剪切方式的多样性和多次剪切可能对检验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指甲钳; 剪切痕迹; 钢丝钳; 同一认定

0 引言

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沃斯·福柯世基尔根据杠杆原理发明了指甲钳。指甲钳是钳剪类工具的一种,但相比较其他钳剪类工具,具有体积小、易获取、携带方便等优势。指甲钳作为非常规工具,也可能出现在犯罪现场,比如用来剪切包装带、细铁丝等。指甲钳主要用来修剪指甲,刃口较小,适合的剪切物有限,犯罪分子利用指甲钳直接作案的案件也较少。所以国内外对指甲钳剪切痕迹的研究非常少,对相关检验问题的专题报道也相对较少。也正因为如此,在现场中如果出现此类痕迹,勘验人员往往缺少保护、提取、检验的意识,或者简单归为疑难痕迹,降低此类痕迹的价值。

指甲钳的结构比较简单,包括刃口、钳钉、扳手、钳身和附件等五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当使用指甲钳剪切客体时,需要将处于闭合状的扳手反折,使扳手上的凸体顶压钳身的上压板,用力下压扳手,扳手上的横条上移带动钳钉上移,钳钉的上移促使钳身上、下压板相向运动,从而使刃口呈对口咬合到达剪切的目的,上下两刃口对客体施加的力是在垂直于客体轴线方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平行力,但是综合来看指甲钳剪切客体时不光有剪切作用,还有推挤、拉伸、摩擦等多种作用。

图1 指甲钳结构图

王明直等在《指甲钳形成剪切痕迹的检验》一文中介绍了指甲钳的成痕原理和检验注意事项[1],付鹏等在《非常规工具痕迹特征的分析总结》对指甲钳的类别、结构、成痕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2]。本文通过使用不同品牌的指甲钳剪切各种客体,总结出指甲钳形成剪切痕迹的稳定特征,为区分其他钳剪类工具痕迹特征提供可能,甚至到达对指甲钳的同一认定。

1 实验与分析

1.1 实验器材

我们选择了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张小泉、博友、日美、777等4种品牌的共计19把指甲钳作为研究对象。实验中还使用了万力牌钢丝钳,宽为1.7 cm,厚为1 mm的铝片,直径为1 mm的铅丝,直径为1 mm的铜丝,裕康牌XTL- 3400体视显微镜,尼康牌D70数码相机等。

1.2 样本的制作

将选定的19把指甲钳按品牌进行分类,并对其进行编号,记为1~19号。用指甲钳分别对铝片、铅丝、铜丝进行剪切。在使用指甲钳进行剪切时,保持右手持钳,扳手朝上,垂直剪切的方式,尽量用刃口的同一部位进行剪切。

1.3 指甲钳剪切铝片产生的痕迹特征

指甲钳刃口如图2、图3所示,指甲钳将铝片分割成A、B两个断头,A断头为内侧刃剪切形成,B断头为外侧刃剪切形成。一次剪切作用形成4个剪切面。

图2 指甲钳内侧刃口

图3 指甲钳外侧刃口

图4 张小泉牌指甲钳剪切铝片形成的A断头

以1号张小泉指甲钳为例,剪切铝片形成断头呈弧形,如图4所示,两个剪切面面积基本一样,陡缓程度也基本相等,整体痕迹以立顶为中心呈对称状,立顶不太明显,分析原因是指甲钳的咬合间隙及刃顶宽度都比较小。

从图5可看出,指甲钳在铝片断头上形成了清晰、稳定的痕迹。痕迹构成有痕起缘、痕止缘、痕迹面和立顶,斜面上的线条从起缘向止缘处汇集, 1号指甲钳在刃口下部位有细小的卷刃情况,这也造成了铝片断头上出现了如图5(b)所示的情况,即不规则的擦划痕出现,这些特有的痕迹更容易加以利用。

A断头右侧剪切面如图6所示,上部的痕起缘上出现了一个细小的圆形“豁口”,同时立顶也有不同程度的“豁口”,如图6(a),这是因为指甲钳剪切物体时出现了崩刃的现象;A断头右下部分则出现了许多细微的擦划痕,立顶处有少许变形特征,如图6(b)。

同样B断头的剪切面也发现了清晰、稳定的线条痕迹, B断头呈外凸弧形,与A断头凹凸相呼应。

1.4 指甲钳剪切铅丝产生的痕迹特征

以11号777牌指甲钳形成的样本为例进行分析。A断头是由内侧刃剪切形成,B断头是由外侧刃剪切形成。

如图7所示,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断头上布满了平行的细小线条,两个剪切面大致相等,断面与立顶所成的夹角也接近一致。但是立顶处出现了拉断面,说明整个剪切过程是伴随拉断作用的。由于铅丝韧性比较强,拉断导致了在立顶处出现了部分缺损情况。右侧剪切面还有鱼鳞形痕迹出现,痕起缘、痕止缘都是比较明显完整的。

图5 铝片A断头左侧剪切面

图6 铝片A断头右侧剪切面

图7 777牌指甲钳剪切铅丝形成的A断头

如图8所示,从总体来看铅丝B断头就显得比较规整,立顶较明显,左右两截面几乎在同一水平线,并且大小相等、对称,两截面上都有细小线条痕迹。同样断头上也出现了拉断面且还有一定的缺损。

图8 777牌指甲钳外刃剪切铅丝形成的B断头

利用指甲钳在铅丝上形成的剪切痕迹进行同一认定的比对照片,如图9所示,检材和样本断面上的线条清晰,位置和距离一致,具有特定性和稳定性,能够自然、连贯地对接,充分说明两处痕迹为同一个指甲钳所留。

1.5 指甲钳剪切铜丝产生的痕迹特征

铜丝硬度比铝片、铅丝大,可塑性比两者差。所以指甲钳在铜丝上剪切遗留的痕迹与铝片、铅丝上的痕迹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以6号博友牌指甲钳剪切铜丝制作的样本为例。

通过图10可以发现,指甲钳剪切铜丝后在A断头的两个剪切面上都留下了较为粗大的线条痕迹,而且是贯穿整个剪切面,从整体来看两个剪切面大小、角度形状都有出入,且一个面上有拉断面,另一个面上没有,立顶较宽,较高,经分析是由于铜丝硬度大,剪切时用力不均所致。痕起缘,痕止缘方面相较于铝片和铅丝,显得不规则,部分缺失。

图9 指甲钳剪切痕迹比对照片

图10 博友牌指甲钳内刃剪切铅丝形成的A断头

1.6 指甲钳和钢丝钳作用于铅丝产生的痕迹及其异同分析

由于指甲钳与钢丝钳的咬合方式都属于对口咬合,形成的痕迹具有一定相似性,所以特将二者作用铅丝后形成的痕迹进行分析比较。

如图11所示,钢丝钳形成的断头剪切面上遗留有明显的痕迹特征,两个剪切面大小基本相等,拉断面宽而高并直立[3],与指甲钳剪切痕迹相比,断面上的细小线条更多,分布更密,常出现鱼鳞纹。这主要是因为钢丝钳的刃侧存在较多铣纹、铲纹和锉纹等加工纹[4]。

图11 钢丝钳剪切铅丝形成的痕迹

2 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指甲钳一次剪切动作形成两个断头,4个剪切面,剪切面大小大致相等。剪切形成的断头峰角为一大一小,都接近180度,峰角大的断头为外侧刃口剪切形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凹陷状拉断面痕迹;峰角小的断头为内侧刃口剪切形成。由于指甲钳刃口处呈弧形,导致指甲钳剪切较大的客体时,会出现凹凸两种形状的断头,且凹形断头是由内侧刃口剪切所致,凸形断头是由外侧刃口剪切所致;不同品牌、不同规格的指甲钳形成的痕迹中,在痕起缘、痕止缘形态、断面弧度、剪切面形态、立顶宽度都有差别;由于指甲钳刃口距较小,剪切客体一般都需多次作用,因此痕迹中常常伴随重叠现象。剪切时还伴有扯、撕、拽等作用,检验时必须仔细地观察。

本文对4种不同规格的指甲钳形成的痕迹进行分析,不同品牌形成的痕迹差异较大,即使是相同品牌的指甲钳形成的痕迹也有细微的差别,说明在公安实践中可以利用这些细微痕迹区分指甲钳的种类,甚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同一认定。

[1] 王明直,蒋雪梅.指甲钳形成剪切痕迹的检验[J].刑事技术,1997(3):14-16.

[2] 付鹏,刘瑞.非常规工具痕迹特征的分析总结[J].广东公安科技,2011(4):77-78.

[3] 罗亚平.刑事科学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

[4] 张书杰.工具痕迹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陈小明)

魏育新(1974—),男,江苏徐州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痕迹检验。

D918.91

猜你喜欢

铝片刃口铜丝
微电子封装用主流键合铜丝半导体封装技术
基于剪切增稠液的高速钢铣刀刃口修整*
纳米微孔铝片太阳辐射吸收性能测试研究
自制发声发光地震报警器
见证电流
切削刀具刃口形貌对刀具使用寿命的影响
落料冲孔复合模刃口尺寸计算
一种提升树脂、阻焊塞孔良率新工艺方法应用推广
简易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