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思维对网民政治心理的理性建构

2016-02-20李春霞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网民供给

李春霞 ,李 敏

(1.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2.西南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4)

“供给侧改革”是中国政府在经济出现新常态阶段性特征的背景下提出进行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新理念。自这一经济创新理念提出以来,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在反思中发现,不仅仅只有经济领域出现了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结构性失衡,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社交网络、特别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微”通信设备的纵深发展,数量巨大的网民群体在互联网世界表现出的诸多问题,凸显了各领域更深层次的供需矛盾。可以说,“供给侧改革”不仅是一种发展经济的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面对网民政治心理建构中的政治认知、情绪、态度以及信仰等问题,如何运用供给侧思维聚合与引领网民健康积极政治心理的建构,是亟需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供给侧”改革思维

“供给侧改革”全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本届政府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以问题为导向,在反思中发现我国“中等收入陷阱”、“三驾马车失灵”与“供需错位”的内在一致性,进而从“供给侧”出发提出的宏观经济改革主张,是我国学者在梳理西方供给学派所经历的两轮否定之否定的演变轨迹,考察传统供给学派与凯恩斯主义政策主张得失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基本国情与实践操作,提出的“新供给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与政策主张。中国新供给经济学强调以推动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以结构优化为侧重点,着力从供给端入手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目的是有效化解“滞胀”等潜在风险,实现中国弥合“二元经济”,促进新一轮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1]。事实上,中国学者提出的新供给经济学强调的并不是对“供给侧”与“需求侧”选边式的“复辟”,而是在肯定需求管理重要意义和实践贡献的基础上加入对供给管理的重视与强调,并加入了在制度经济学思想指导下对制度供给层面更具系统化特征的思考[2]。因此,习近平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增加要素投入,促进经济总量增加,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3]。考虑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仅停留在生产力革命创造的供给能力对人类物质需求方面的满足,还表现在政治文化层面的创新供给对人类精神层面的回应与引领,因而新供给经济学关于“供给侧改革”的思考就不应该只是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手段,而更应该是一种引发多领域变革的思维方式。这种改革思维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在探讨中国的供给能力如何持续有效地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上,回应中国人民的物质精神需求,提出“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号召,强调用改革的办法提高供给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与灵活性,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中国人民的生活品质,丰富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最终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

二、网民政治心理建构中的问题

1.反向政治认知:模式化叙事框架下的刻板印象与认知定势

根据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数字阅读特别是手机、在线阅读受到网民的广泛重视并持续快速发展,其中获取时政新闻信息是多数网民进行在线阅读的主要需求之一。这表明网民政治意识的觉醒以及政治认知需求的提升,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网民倾向于对政府及其活动,对官员以及行为,进行消极负面认知或者做出质疑甚至否定的判断[4]。例如,在政治性舆论事件中,就有网民认为:“凡是政府辟谣的,就必定是真实的”,“凡政府只字不提或者惜墨如金的就一定是大事”,即使是政府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而制定的公共政策,也被误读为是政府为公务员或社会上层阶级谋福利。同样在涉官事件中,一些网民认定“无官不贪”、“官官相护”,甚至对官员的公益行动都判定为“政治作秀”、“表里不一”[5]。这种针对政府、官员以及公共政策做出的反向政治认知一定程度上源于在新闻事实建构过程中,为吸引网民眼球而将事件发生的主题用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公平公正、官民冲突等特定话语结构与思维逻辑进行模式化、套路化叙述。这种模式化其实是新闻叙事模式的自然延伸。根据框架理论,基于特定价值观,或者是受集体无意识的影响,新闻生产者与新闻受众形成了一定的认知模式和视野框架,使得他们在观照某一新闻事实时,会遵循某种框架模式[6]。

在杨佳袭警案中,将杨佳塑造成反强权压迫的梁山好汉,构建官逼民反、强权政治的社会图景。而在川师大杀人案中,对嫌疑人家庭背景的挖掘以及对精神鉴定结果的质疑让网民形成了司法机关、医院等公共服务部门是为特权阶级服务的印象。此外,在茂名反PX项目事件中,对PX含剧毒的大肆报道则营造出官商勾结,置人民生命安全于不顾的悲愤情绪。

模式化叙事组织并简化了复杂社会与政治世界的信息,提高了人们信息处理的速度与效率,但是也加深了政治认知中的刻板印象与认知定势。也就是说,如果人们过去一直持有强权压迫的政治观念,在处理特定事件或表达看法时,也会倾向于采用既有看法。同时,人们还会运用已有的心理认知、经验结构与思维逻辑去选择、加工以及建构感官获取的政治信息。当前这种对政府、官员以及公共政策的负面报道无疑印证与强化了人们的反向政治认知。

2.二元对立情绪:身份标签基础上的情感极化与敌对态度

英国政治学家安德鲁·甘布尔认为“身份”是“政治中的表达性维度”,提出“在这个空间里,人们要在不同的原则和价值观之间做出选择,要明确自己究竟是谁,拥抱或承认某种身份,并承担一系列特定的承诺、忠贞、责任、义务。选择或是确定一种身份意味着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而且这一身份必然是在与其他身份的关系中确定的”[7]37。在公共舆论事件中,“人民”这一抽象身份往往被贴上正义、真诚的美化标签,而“官员”、“富人”、“专家”等社会精英却常常被赋予贪婪、虚伪、堕落腐化的丑恶形象。一些网民把自己标榜为代表多数人利益的“人民”,以惩强扶弱为己任,肆意攻击拥有“官员”、“富人”、“专家”等身份的人,通过激进、对抗、戏谑、反叛以及调侃等话语与主流意识文化相抗争传递着网民群体鲜明的政治敌对态度。

2016年2月7日,一则主题为“湖南醴陵24岁大学生在长沙被官二代公务员‘活活打死’”的网帖引起网民的关注,后经警方调查嫌犯只是普通工人。无独有偶,在 2010年轰动全国的药家鑫案中,药家鑫也曾一度被冠以“官二代”、“富二代”、“军二代”的标签,把其家庭塑造成了特权阶级,激起网民的群攻,后经查实也属子虚乌有。从杭州飙车案中胡斌的“富二代”标签到“我爸是李刚”的“官二代”标签,网民已经渐渐习惯这种贴标签的思维方式,在浙江钱云会事件中,网民怀疑钱云会遭政府杀人灭口,后经两级公安部门调查为意外事故,却受到网民质疑与抗议,并自发组织各种观察团进入现场调查,尽管最后调查结果与官方一致,仍未能平息民愤。而与此案形成鲜明对比的造成城管两死一伤的夏俊峰却被贴上“平民英雄”的标签。

网民这种美化人民、丑化精英阶层,在并非截然对立的阶级等级身份之间作绝对化取舍的二元对立情绪是群体极化现象的“滋生地”。在反向认知基础上构建的政治心理使网民在接受信息前即有某些偏向,通过网上平台的“飞地商议(enclave deliberative)”,支持自己喜欢与认同的声音,批判与自身相左的意见,从而走向一个更为极端的观点。用勒庞的话说:“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8]83

3.政治信仰危机:权威解构、精英批判过程中的价值虚无与政治迷茫

随着移动通讯设备的迅速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应用APP的深入发展,网民通过微博、微信、陌陌、BBS、QQ等社交软件,选择性地接受与自由传播时政类信息,一方面促进这类信息的快速流动,提高网民的政治觉悟与政治认知;另一方面,网络上泥沙俱下、真假混杂,以及以协同过滤的方式提供网民群体偏好的信息,不但会增强网民心理的刻板印象与认知定势,甚至出现情绪极化的现象,还在“茧内交流”、“飞地协商”的基础上,用激进、对抗、戏谑、自嘲、反讽以及调侃等网络流行语解构权威话语、批判社会精英、反抗主流意识形态。如网络流行语中的“我爸是李刚”、“临时性强奸”、“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等。除此之外,“叫兽”、“砖家”等用来贬低精英分子的称谓也深受网民追捧。

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第 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以 10~39 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其中,20~29 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 31.4%,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与 2014年底相比,20 岁以下网民规模占比增长 1.1 个百分点,互联网继续向低龄群体渗透;网民整体学历偏低,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的占比为 12.4%,高中及高中以下文凭79.4%,并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网民中月收入在2 001~3 000元、3 001~5 000元的群体占比例最高,分别为21%和 22.4%。通过分析我国网民的多种社会属性发现,以低学历低收入中青年为主的网民群体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的冲击、媒体对权力腐败、官民冲突以及社会不公的大肆报道、以及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压力与不平等现象时,很容易出现对现有社会政治秩序的不满,对政府部门的不信任以及对上层阶级的怨恨等政治心理问题。

政治信仰是指特定社会和国家的人民在对某种社会政治体系及其理论学说认同、信服和敬仰的基础上,进而奉为自己的言行准则并身体力行的精神体系[9]。在一个政治启蒙尚未完成、理性秩序还未形成、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还未真正渗入个体心理的互联网世界,权威解构、精英批判的结果只会带来价值观的坍塌以及政治的迷茫。质疑一切、否定一切以后,除了理性的丧失、信任的缺失、价值的虚无以及信仰的迷失、还会剩下什么?网民群体由不满与怨恨支撑起来的言论与行为只会越来越偏离事实的真相,最终陷入无序、混乱、虚无与迷茫。

三、“供给侧”改革思维对网民稳健、积极政治心理的建构

1.减少反向认知素材,重塑官方正面形象

在供给主体方面,坚持多元共治,提高责任意识。对官员而言,一方面要时刻注意自身言行,并保持言行一致,防止因言行前后的自相矛盾,被指责为政治作秀,从而更加印证了网民的反向政治认知。另一方面要严防涉事官员运用组织力量为个人问题进行不负责任的澄清与辟谣,损害政府组织的公信力。对政府而言,应对突发事件要改变传统思维,坚持快报事实,慎报原因,避免出现为维稳而发表缺乏事实依据与说服力,甚至有些是违反社会基本常识的言论。对大众媒体而言,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态度,不应为吸引眼球,迎合大众而刻意凸显官员与政府言行前后自相矛盾或者问题处理不当的窘态,应坚持及时、全面、客观、真实的报道,引导网民对官员与政府形成复合、理性的认知。

在供给内容方面,增加官员与政府正面言行的报道和宣传,消解网民对官员与政府的负面印象。首先,报道先进个人与事迹,改变网民对官员的刻板印象,即凡是官员都腐败。在大力报道反腐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挖掘并报道部分官员不畏强权、不贪富贵、廉洁奉公等优良事迹。其次,及时公开报道对组织和个人因不正当言行引起网民不满,或损害国家政府形象的处理结果,平复网民情绪,维护国家政府形象。最后,在官方的报道叙述中,考虑网民的切实感受与接受能力,避免出现“喊口号”、“打官腔”等空洞且乏味的表述。

在供给环境方面,建立责任奖惩机制,共创网络绿色生态。完善网上监督与反馈制度,及时查处相关责任人,同时,对深受网民拥戴与好评的政府部门与人员给予适当的表彰与奖励,使制度起到真正的规范与激励作用。通过培育积极向上、健康友好的网络政治空间和网络政治文化,促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塑造政府正面形象。

2.加强网络舆论引导,训练辩证理性思维,培养积极政治情绪

从主体转型方面入手,协调创新发展,提升网络话语权与引领力。首先,针对传统主流媒体,要改革繁琐固化的体制结构,引入网站建设与管理的现代化技术,转变传统媒体工作者的思维模式,从网络舆论与热点话题的跟风者和围观者转变为主导者和策划者,提高传统主流媒体在网络信息洪流中的吸引力、影响力以及引领力。其次,培育代表主流意识形态意见的领袖群体,如拥有较强公信力与写作能力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以及知识分子等,传播重要信息,发表权威意见,促使网民理性思考,引导网络舆论走向。最后,提高全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使其不但具备专业的新闻采编素养以及扎实的政治理论素养,还要具有独立辩证的思维方式和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引导网民对信息进行深层次思考,培养网民全面辩证看问题的思维方式。

从内容质量方面入手,整合优质资源,提供精品化产品,凝聚社会共识。首先,控制碎片化信息的传播,防止网民因陷入“信息茧房”与“信息挑食”而出现认知偏差、情感极化。通过对优质信息的深度挖掘与整合,提高网民的媒介信息处理水平,培养网民对信息的理性思考与处理能力。其次,重塑新闻专业价值,提供更多拥有高附加值的优质稀缺信息。整治劣质新闻,包括要素不全的残废新闻、文不对题的错位新闻、虎头蛇尾的烂尾新闻、不讲事实以及不合逻辑的虚假新闻等,用客观、全面、真实、有深度的专业精品报道缓解网民因信息泛滥、信息超载而出现的优劣难辨、无所适从的迷茫心理。

从网络环境方面入手,要加强政府网络治理的制度建设,粉碎网络谣言。首先,舆情的瞬息万变、网民需求的多样性以及任务的复杂性要求建立与完善网上互动机制、利益表达机制以及信息反馈机制,积极主动回应网民质疑,及时公开发布相关信息,厘清权责关系,加强政府与网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与交流。其次,树立法治意识,规范网络生态秩序。完善专门针对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法律法规,建立网络实名追责机制以及灵活量刑处罚机制,规范网民行为,净化网络环境。

3.树立政府权威,促进政治认同,增强政治信仰的凝聚力与生命

在供给主体方面,强调主体能力的提高、素质的提升以及立场的坚定。首先,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创新政府网络管理职能,努力构建阳光政府、学习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及创新型政府。一个廉洁诚信、勤政高效的政府不仅能提高网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与支持度,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地持续健康发展,还能提升网民对国家的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以及道路自信,增强政治信仰的凝聚力与生命力。其次,注重领导者自身素质与人格魅力的塑造。领导者个人的品德修养、知识能力以及作风形象是其获得领导权威的重要基础与前提。这种内在权威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不仅能作为一种理想信念获得网民群体的敬重与信仰,还是一种精神力量得以传承与弘扬。最后,要求党员干部坚定政治信仰,正人正己,成为传递与引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领袖。

在供给内容方面,坚持固本纳新,为政治信仰教育提供新的元素与支撑。一方面要结合社会现实创造性转化、扬弃、借鉴传统政治文化资源,将“内圣外王”的理想政治人格、“民为邦本”的人道主义关怀以及“礼法合治”的执政理念融入现代民主政治的理论学说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话语体系。另一方面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行弘扬与创新,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在多元思想中唱响主旋律。此外,还要通过加大充满正能量的、理性且全面的高品位时政信息的传播,抵制过度“娱乐化”、“媚俗化”以及“低劣化”的时政报道,共建网络价值信仰体系。

在供给环境方面,完善网络政治制度,共建网络学习平台。一是要积极推进网络政治学习、讨论园地的搭建,增强网民对国家政治制度、理论、道路的了解,提高网民的政治素质,引导网民积极理性地参与网上政治讨论,使网民在政治学习与讨论过程中接受政治理想教育和政治技能训练,增强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培养政治情感,促进政治认同,树立政治信仰。二是要完善网络政治参与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引导网民有序、有效地参与政治生活,表达政治诉求,监督政府行为,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规范政治权利的运作,增强网民与政府间的互信互助,在深受大众支持与拥护的基础上重塑政府权威,增强政治信仰。三是要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政治文化氛围,提供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活空间,让人们在上网阅读、交流以及分享过程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政治熏陶与影响,实现网络政治环境的感染、渗透与教育。

四、结 语

政治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哈罗德·拉斯韦尔认为政治人从事政治性活动就是将个人的心理需求向公共生活的投射。无论是线上“评论造句”,还是线下“运动抗议”,网民通过不同渠道与方式参与各种公共政治性舆论话题,在满足自身心理、归属、利益以及人际吸引等方面需要的同时也凸显了网民群体的多种政治心理问题。考虑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国社会的发展不仅仅停留在生产力革命创造的供给能力对人民物质需求方面的满足,还表现在政治文化层面的创新供给对人民精神层面的回应与引领。因此,本届政府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不仅是一种发展经济的手段,而且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这种改革思维应用于政治心理领域即是要求从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以及供给环境等多方面入手,聚合与引领网民健康积极政治心理的建构。

[1]贾康,徐林,李万寿,等.中国需要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J].经济研究参考,2014(1):35-56.

[2]贾康,苏京春.探析“供给侧”经济学派所经历的两轮“否定之否定”:对“供给侧”学派的评价、学理启示及立足于中国的研讨展望[J].财政研究,2014(8):2-16.

[3]霍小光.习近平谈供给侧改革:把握好加法和减法[EB/OL].(2016-03-08)[2016-03-08].http://finance.qq.com.

[4]王保成,邓玉.微信公众平台在国内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图书馆情报工作,2013,57(20):82-91.

[5]方付建.网络舆论中网民反向认知现象研究[J].情报杂志,2015(6):100-103.

[6]汤景泰.偏向与隐喻:论民粹主义舆论的原型叙事[J].国际新闻界,2015(9):23-35.

[7]安德鲁,甘布尔.政治和命运[M].胡晓进,罗珊珍,等,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8]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9]井中雪.论政治信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1-5.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网民供给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