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文化融入视域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机制构建研究

2016-02-20陈龙涛杨卫东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文化

陈龙涛 ,李 亮 ,杨卫东 ,张 爽

(1.吉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2.中国计量大学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区域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高等教育向普及化发展,更多的普通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始招生,且比例不断加大。国家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已经从传统的民族地区民族院校逐步向非民族地区的非民族类院校扩展。如何创新管理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学生良好发展,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培养工作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民族文化融入视角以生活背景、民族信仰、风俗节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为基础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引导,使其多元发展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对提升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及校园归属感,发展和谐校园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族文化融入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的必要性

1.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分析

(1)民族文化特色鲜明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分布在我国的辽阔地域中,在其各自民族文化中茁壮成长[1]。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从小生长在底蕴深厚的民族地区,受文化氛围的熏染,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大多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沟通交流,有着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如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等。除此之外,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观念及道德风尚等传统文化已经在少数民族学生心中根深蒂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他们遵从本民族着装习俗,少数民族女学生戴头巾、穿裙子等已是普遍现象。这种传统民族风格的标记,承载着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发展和变迁。因此,受民族生长环境及心理性格等方面因素影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潜意识中倾向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关的课程及活动,他们能够在这些课程及活动中寻找到自我,获得家乡的归属感。

(2)群体融入存在差异性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大多在民族地区成长。进入高校学习后,教育环境与教学模式与以往习惯的学习方式存在差异,进而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兴趣不足,难以完全激发出他们自身的学习潜能。在汉族学生居多的非民族地区非民族类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由于习惯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交流,导致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语言的积累和表达能力相对薄弱;同时这些学生在非民族地区上学,难免存在陌生感,内心深处会有一种不安感,导致在社会交往中表现为少言寡语,自信心不强,对高校第二课堂活动不感兴趣。因此,少数民族学生与外界沟通的意愿不强烈,容易形成本民族的“小团体”,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不能全身心的融入到大的文化环境中,因而阻碍了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3)性格及心理特征明显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受地域、成长经历等影响,往往表现为遇事谨慎,深思熟虑,独立完成等特点,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Gustav Jung)从心理学角度按照心理倾向活动的分析,归纳其特征应属于典型的内倾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大多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不容易采纳他人的建议。以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Herman A.Witkin)从个体独立程度对少数民族学生性格特征的分类,应属于场独立性。从社会融入层面分析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性格特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具有拼搏向上、勤俭节约、独立自强等显著正能量特征。同时,由于受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增强的社会环境影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因语言交流及文化背景等差异,难免在社会融入过程中受到挫折,或多或少的存在自卑感及消极心理,这影响着少数民族学生的性格特点。

2.民族文化融入民族教育的现实意义

(1)民族文化融入是实现少数民族学生良好发展的基础

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情感深厚,有着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民族文化是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内心情感的载体,是其精神的内核。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与汉族优秀文化有机地融合,发扬民族文化优势,在原有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辩证发展,保留其优秀的内涵,创新形成民族文化融入的教育培养模式对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2]。通过将民族文化融入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中,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文化的内涵,增强多民族学生文化素质积淀。同时在民族文化融入中求同存异,能够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自我认同感,激发学习热情,乐观坦然地面对社会生活,主动沟通交流,提升自身基础能力,对其未来的就业及社会生活起到积极作用,为其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将少数民族文化适当引入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过程中有利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极引领下,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其他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其自信心。

(2)民族文化融入有助于培养优秀少数民族地区人才

民族文化融入能够促进民族学生投身民族发展建设的积极性,使其乐于并甘于为民族建设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3]。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理解最为深刻,民族情感最为深厚,民族文化荣誉感最为强烈。通过以民族文化融入为着手点培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优秀少数民族人才是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高校在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过程中,应秉承民族文化优势,紧紧抓住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从各层次上提高各族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个人素质,使他们成为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政治合格、思想先进、品德高尚的中流砥柱。随着我国教育的稳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体系日益完备,非民族类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规模逐渐扩大且质量不断提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文化融入不仅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面临问题与困难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且对其个人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当前将民族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是充分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自信心,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在就业及择业过程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同时,也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3)民族文化融入是促进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

2014年10月15日,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关于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决议,会议指出文化发展对夺取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在高校中融入民族文化教育显得尤为必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国始终贯彻以多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建设方针有效推动各民族团结、自强不息、繁荣进步。民族文化融入是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机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同时将为人类文明做出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当前高校通过开展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是适应时代及现实国情的需要,是促进中华民族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民族文化融入为基础的民族教育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强化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传授及发挥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建设形成多维度、多层面的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实现民族文化教育发展,促进中华民族繁荣进步。此外,高校抓住民族文化融入教育契机,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文化交流学习,在交流互动中相互借鉴学习,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

二、民族文化融入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民族文化融入存在差异性

我国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各不相同,各民族都有其特色与传统,民族文化差异性较为明显。由于部分学生对多民族文化的认识不够全面,导致对其他民族文化差异的理解产生偏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族文化融入的进程,此种情况在非民族类高校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在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今天,开展民族文化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活动,引导各民族学生放眼未来,明辨民族文化交融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繁荣是缓解民族文化融入差异的有效手段。经济全球化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已经使民族文化差异问题不再尖锐。高校在面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培养差异方面,通过开展相关优秀民族文化特色课程、民族知识竞赛、民俗类课外活动等,可以增强各民族学生间的了解,扩大接触范围,缩小不同地域学生间的差异性。

2.民族文化融合互动不足

我国民族地区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引导机制相对完善,而非民族类地区非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机制相对薄弱。非民族类高校关注的重点主要是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以及学风的建设等。学生工作也主要是针对全校各族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方面的互动较为薄弱,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并与其互动融合机制建设方面因缺乏经验未能得到足够重视。非民族类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居于少数或极少数,基于这种情况,使得这类高校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互动发展的倾向性减弱。因此,意识淡薄、范例不足、经验缺乏是非民族类高校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主要限制因素。高校应合理搭建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平台,运用学生社团等资源加强民族学生间交流,促进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与融合。

3.部分高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在民族文化融入校园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教师是其中的主要领导力量。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对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及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少数民族文化背景知识。当前部分非民族地区的非民族类高校具有民族背景的专业教师及管理教师数量较少,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培养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方面较多是沿用汉族学生的教育培养方式,未形成适应少数民族学生的引导培养方式,在涉及到民族地域、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特殊习俗等问题时往往超出了普通教师的解决能力范围,在某些问题上甚至还涉及到国家为少数民族颁布的特殊政策。因此,在非民族类高校加强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非民族类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创新教育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构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机制的有效途径

1.以“互联网+”为主渠道,搭建民族文化交流平台

在探索和完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引导机制的过程中,互联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媒介,有着自由度空间大、传播范围广泛、及时便捷等优势的交流平台效应[4]。通过信息技术等多媒体手段实现民族文化与互联网的完美融合,是当前新型社会的一种生态环境,吸引着高校更多学生的关注。利用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机制的网络平台,可以充分地实现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积极引导作用,打通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族优秀文化的快捷通道。通过创新发展“互联网+校园”等教育模式,为高校汉族学生解读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便利条件并实现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基于文化融合视角下的交流沟通。互联网为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与兴起提供了重要的载体,这既顺应当今文化发展的潮流,也符合文化传播的趋势。只有顺应发展趋势符合发展潮流,才能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此外,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与互联网的完美融合,可以缓解文化发展与传播过程中的机制性障碍,无形之中增进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及情感沟通,使得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更精准的与当今主流文化接轨。当前,随着党和国家的政策逐一落实,“互联网+”已经深入千家万户。因此,与其说“互联网+”,不如说“互联网家”,互联网作为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是搭建民族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

2.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契机,创新发展民族教育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提出的一种新型合作发展理念和倡议[5],它的建设原则是共商、共享、共建。当前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要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契机,牢牢把握其建设原则的内涵及意义,塑造青年学生的创新力量,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在民族优势领域中大力发展,自主创业,在国家和学校的支持下搞好民族优秀文化企业的创办和发展,不断增添民族优秀文化的活力,为其注入新的动力源泉。通过创新团队的相互合作交流,萃取民族文化精华,增进多民族学生间的人文交流与文化互鉴,使各民族学生互信互敬、相知相助,将优秀的民族特色在传承并弘扬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内涵是开放的、多元的、共赢的,积极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实现文化发展的大团结,大繁荣,对少数民族学生创新教育培养方面有着深远意义。“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精髓是理念和创意的合作发展,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文化发展和融合的旗帜,使之成为高校创新发展民族教育的有利平台。高校以此为契机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少数民族学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3.以“五个认同”为基本点,增强多民族团结教育

我国五十六民族是一个整体,“加强民族团结,必须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6],即“五个认同”是各民族团结的基本前提。以“五个认同”为基本点,使民族认同感根植于各类高校学生教育培养工作中,促进高校各民族学生和睦、团结、互助的良性发展。强化祖国认同、全民族认同,引导少数民族学生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其他民族的文明与文化,开拓学生视野,提升自身全面发展及核心竞争力。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不同的民族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要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与发展模式的交流合作,在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化交流成为增进各民族团结的桥梁,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维系社会和谐的纽带,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基础。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民族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方式生活。其思维方式,文化形式都各具特色,千百年来各民族求同存异,在互动合作中续写着异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因此,以“五个认同”作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观点的基本点,是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及综合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障,是进行多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支撑点。

4.秉承民族文化多样性理念,融合中求同存异

当前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大多遵循多样性发展原则,各民族优秀文化都以本民族独特的形式展现在校园学习活动中。民族文化的形式因多样而生机勃勃[7],在多民族优秀文化交融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不同之处。因此,在不同类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教师的民族文化底蕴及综合素质,提高专业教师水平,进而引导民族学生正确看待民族多样文化,在文化融合学习过程中求同存异。同时,在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现代文化新元素融入其中,促进其多样性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应以文化发展作为根本点,坚持以“本民族文化‘走出去’,他民族文化‘引进来’”的教育方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和培养。在多元文化交流过程中,树立文化创新发展理念及多样文化传播形式。秉承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思想,在融合中求同存异,在不同中谋求共通,进而实现共同发展进步。

[1]田联刚,赵鹏.多元共生和而不同——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格局中的地位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6.

[2]黄胜.少数民族文化与学校文化双向滋养关系的构建思路[J].民族教育研究,2014(6):119-122.

[3]丁智才.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4(1):147-156.

[4]黄敬宝.“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就业与新思维[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5):43-48.

[5]周谷平,阐阅.“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J].教育研究,2015(10):4-9.

[6]丁玲辉.强化“五个认同”推进民族团结教育[N].西藏日报(汉),2016-01-09(3).

[7]王埃亮.大众文化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1):140-144.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