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2016-02-19魏发民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学生

魏发民

摘 要:大班额指班级人数超过法定人数和班级规模超出教育规律允许的人数。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已经得到大家认可。但是, 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有合作之形、无合作之实”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探究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班额环境;小组合作学习;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381-01

所谓大班额,指班级人数超过法定人数和班级规模超出教育规律允许的人数。2002年6月,教育部明确规定“56-65”人为大班额,“66人以上”为超大班额。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大家对小组合作学习所倡导的的教育理念,以及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已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在许多课堂中成了小组讨论的代名词,“有合作之形、无合作之实”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探究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课堂学习干扰大

教学环境主要指学校教学活动的时空条件、各种教学设备、校风班风、师生关系等。笔者到某县城进行调查时,对大班额教学环境对教学的影响感触良多。走进大部分班级,第一感觉就是很压抑,放眼望去全是黑压压的人头,每个人的书桌上和抽屉里都堆满了课本和学习资料,第一排紧贴着讲台,最左边和右边的学生紧靠着两边的墙壁,学生的活动空间很小。调查中很多学生反映,大班额课堂的教学环境欠佳,影响了学习质量的提高。

首先,班级人数普遍多,教室内人满为患,空间拥挤,杂音较大,严重干扰了学生的学习。其次,空气质量较差。一些学生反映,教室内人太多,空气浑浊,有时头昏脑胀,影响学习效率。第三,座位编排存在问题。座位编排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行为均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可见,目前大班额的教学环境有待优化,否则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实施。

2、教师个别辅导受限

大班额环境下,课内的师生互动以及课外教师个别辅导的状况都不令人满意,不少学生也有怨言:“老师辅导不周,不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老师对学生关心不够”。其主要原因在于班级规模的扩大,使得教师难以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此外,大班额教学中的作业批改也成为众多教师十分头疼的问题,绝大多数作业本上是“冰冷”的对错符号与分数,甚至只是简简单单的日期。超负荷的大班额作业批改,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内,无力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感到教师作业批改与个别辅导不够。

3、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淡漠

在大班额课堂上,近半学生的学习呈现出被灌输的状态,主动探索、自主学习不够充分。不管课内还是课外,大部分学生还是习惯于被“推着走”,常常处于被动状态。其原因大致有:首先,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往往忙于教学与管理,无暇顾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重的学业负担与压力,致使学生疲于应付。

其次,学生缺乏自主意识。总的来说,学生的课堂思维欠活跃。在大班额的课堂上,多数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悉心关怀”,久而久之,容易视自己为“局外人”,对班级、对学习失去热情,情感冷漠。

4、教学方法单一

很多学生表示“大班额课堂的气氛比较沉闷”、“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死板,缺乏灵活性”等等,学生渴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造成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大班额课堂学生人多、差异大,教师教学任务重,课堂管理难驾驭,教学计划难以真正落实。

二、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建议

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关键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大班额特点,合理创建合作小组

明确学习目标与责任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创建合作小组时,要注重各个成员在学习水平的差异,对那些性格内向、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更要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同时,还要使每位组员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明确分工,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综合能力。根据大班额的特点,在创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大班额环境下学生水平差距很大,如果一味照搬“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很可能会使部分成绩好的同学成为“演员”,而成绩差的同学成为“看客”。因此,我们可以先将全班同学分为三个层次,再根据学生的口头表达、动手操作、实际应用能力创建小组,减少组内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其次,在大班额的环境下教室通常会十分拥挤,因此在安排座位时可以考虑小组创建的问题,最好让前后桌、同桌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减少分组讨论时的混乱。

2、问题合适、指令清楚

合作学习只是教学手段,它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合作学习提出的问题要目的明确、要求清楚、易于操作。反之,提出的问题若难度过高很难激起全体学生的兴趣;但若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来,看起来气氛活跃,却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一定要精选问题,提出的问题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基础,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目的,具有探究性、开放性、规律性,可以选择以下几类题目:结果容易出现意见分歧的问题;方法灵活、答案不唯一的问题;个人无法完成的复杂问题。

3、教师积极参与,让合作讨论做到活而有序

“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要积极参与、引导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活而不乱、杂而有序。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中,教师不再充当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充当合作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要积极参与、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发挥主导作用。

三、结语

要在大班额环境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下工夫,在具体操作中摒弃形式主义,切实提高大班额环境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潘洪建等.大班额学习现状、问题与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3,(1).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