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历史趣味性教学

2016-02-19文东铭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趣味性课堂教学

文东铭

摘 要:历史课本身是一门充满趣味性的学科,那些充满智慧哲理的历史小故事,让人崇拜景仰的历史人物,只要利用得当,则无一不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历史老师应激发学生兴趣和关注度,给学生带来自主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历史知识点,提高历史教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366-01

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一、新颖的导入课题

对于七年级初学历史的同学,我在上第一节课时,把他们略知一二的历史故事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如:

1、现在我们地球上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你们知道我国是何时、如何建立的?是什么人建立的?什么是国家?

2、我们男生有一部分同学喜欢下象棋,棋盘中间有“楚河汉界”的字样,这来源于什么历史典故?

3、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三国鼎立是怎样形成的?诸葛亮真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本领???

4、《隋唐英雄传》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5、《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朝代?为什么一百零八将要上梁山???

这一系列问题故事,听老师说在历史课的学习中将会全面了解与掌握,同学们顿时喜形于色,兴奋不已!

又如在学习七年级历史第一课,《我们的远古祖先》之前,我提出这样一个思考题:自然界中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问题一出来,同学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随后是各执己见,互不相让。这时,我叫大家只思考不回答,而真正要回答的问题与此相关:我们人类在地球上自古以来就有吗?人类又是怎么演变而来的?这时同学们马上绕有兴趣地投入到第一课的学习中。同学们都想探个究竟,于是津津有味地预习起来,对于不懂的听讲时也更认真!

二、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如在讲《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一课时,我告诉学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在讲到张骞带着100多人刚走出汉朝边境,就被匈奴兵抓住时,学生为张骞的安危担忧;当听到匈奴人想让张骞投降,把他拘留了十几年,而张骞始终保持汉节,忠于祖国时,学生被张骞临危不惧,忠心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继而听到张骞终于找到悔会逃出时,学生又为之欢欣鼓舞;当再次得知张骞历尽千难万险,从大月氏返回汉朝的途中又被匈奴人捉住并扣留一年时,学生又一次为张骞的命运担忧;当知道张骞好不容易在经受13年的磨难之后,终于和另一个人回到了长安时,学生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个故事具体情节的生动描述,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极大兴趣,尤如身临其境,为张骞的命运时忧时喜,同时又加深了对张骞这个历史人物的了解,深深地被张骞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这时我又强调张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探险家和外交家。在他二出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得到频繁的交流,并为后来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使新疆地区正式归于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和开辟“丝绸之路”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这样以情感人的教学,使学生对张骞在历史上作出的重大贡献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就能更好地回答课文中提出的“张骞对我国历史上作出了什么贡献”的思考题。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加强教学

初中生在思维特点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加强教学能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积极思维,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如;我在上《伟大的历史转折》的时候,就运用多媒体展示了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资料片,当时学生就象是一个个关心时事的青年坐在电视机前,深刻地领会到了会议的精神和重大意义。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很容易通过昨天与今天的对比,理解“伟大转折”的内涵。还有为了让学生理解“长征精神”,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了电影片段《四渡赤水》,动画展示了红军在前有阻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不得不迂回曲折行军25000里的路线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更真切、更直观地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难,从而体会到长征精神的具体内涵。接着让他们谈自己在和平年代的今天该怎样承传长征精神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因为他们的心灵受到了触动,乃至震撼,自然会今昔对比,感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要发扬长征精神去创造新的文明!

四、引入小组竞争机制,巩固课堂成果

课堂巩固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常规的巩固往往形式单调,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巩固时,要注意趣味性、多样性。根据初中生表现欲强的特点,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采取分组抢答、辩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巩固知识,也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积极性。如《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课,在学习了完课文后,教师出示讨论题:你怎样评价拿破仑?本知识点是一个难点,如何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在中国古代史中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时,已经教给学生一分为二的方法了,为此,笔者将六组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双方唇枪舌剑,精彩纷呈。这样,学生在激烈争论中,兴趣盎然地掌握了拿破仑的内外政策,突破了难点,巩固了新知。

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趣味性课堂教学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