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培养中学生承受挫折能力的思考

2016-02-19廖钦敏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中学生

廖钦敏

摘 要:本文列举了中学生经受挫折的表现,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探讨了培养中学生承受挫折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受挫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318-01

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出现重要的转折,独立性与成人感显著增强,不同层次的各种需要不断发生。但由于他们个性发展不稳定,心理素质比较脆弱,承受挫折能力普遍较弱。笔者试图就中学生承受挫折的表现,原因进行一番分析,就培养学生承受能力的方法作一些探讨,推论出具有一般意义的认识——重视培养中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一、学生经受挫折的表现及原因

当今的中学生大多数是在非常顺利和受宠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心理素质较差,抗挫折能力较弱,在学习生活中“挫折不少”,主要表现和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学业竞争中受挫。这是学生经受挫折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由于某次考试成绩下降或者不及格而闷闷不乐,先是产生恐慌感和焦虑感,进而怀疑自己的智力,能力,接着感到自卑,失望。考试后,老师或学生对某位同学学习成绩的评价稍微不当,或班级按每位同学总分成绩的多少排列名次,都可以使部分学生的心理受到刺激或挫伤。

2、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由于学生在中学时期心理的发展落后于生理的发展,因此,他们一方面渴望进入成人社会,希望以成人社会“平等的道德”来代替“听话的道德”,另一方面由于处在接受义务教育的特殊阶段,客观条件不允许他们进入社会,他们一方面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另一方面却不理解他人。他们充分体现了心理过渡时期那种半幼稚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特点。再加上这个时期剧烈发展着的自尊、自立、友谊、交往、公正等社会性需要,使得他们与成人,包括父母、教师等的矛盾增加,关系常常“恶化”,并导致他们对来自成人的教育影响采取逆向的抵制态度。目前这样的学生为数还不少。类似这种情况的心理挫折在中学生中并不少见。

3、在自我心理失衡中受挫。中学生大多数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有着美好的憧憬。对近期也有着一个个小目标,有些学生由于自我设计的“理想”总不能得以实现,便动摇了信念,他们轻则对周围发生的事情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我行我素,重则躲避现实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

4、在意外刺激后受挫。亲人伤亡,父母离异或家庭中发生重大事件等,往往会使有直接关联的学生表现出非理性的行为或消极处世的心理。性格上也会出现种种不良倾向。经受这些挫折的学生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他们中有的人或放弃追求的目标,逃避现实,或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迁怒于他人,他物。当前,社会上离婚率增高,给孩子造成的心理挫折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用一颗爱心去平复受伤的心灵。

二、学生经受挫折的承受能力培养

中学生经受挫折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时,要立足于分析他们失去心理健康的原因,有的放矢地给以疏导、排解,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笔者认为要注重抓好以几方面的工作:

1、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对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这一方面,教师要积极从理论学习和生活经验上对学生加以引导。使他们认识到经受挫折是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不要怕挫折,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怎样正确对待挫折,要迎难而上。为此可以开展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讲演会,讨论会等,使学生认识到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挫折是经常出现的。同时,还可以组织故事会,报告会,学习名人、伟人对待挫折的态度,只要条件许可,还要有意识的提供适度的挫折情境,以锻炼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诸如组织他们登山,参加义务劳动等,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磨炼他们的性格。

2、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在这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学生的人际关系教育。讲授人际关系的准则,使学生在理解他人关心、帮助、保护他人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道德概念,体验一定的道德情感,实践一定的道德行为,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人际气氛中健康成长。教育者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具体情况,举办专题性讲座或主题班会等,创设情景给予他们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探讨,使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在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中健康成长。

3、帮助学生排解因自我的各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的行为向健康方向发展。在这一方面,教师不能就事论事地采取简单批评、禁止的方法,要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注意维护他们心理健康。如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宣泄,向自己信赖的人倾诉,取得帮助,或坦诚交换意见,求得学生心理上的平复,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在多种有益的活动中释放出多余的“能量”,以解除心理紧张,或消除心中的积郁,认真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肯定学生一点一滴的成绩,鼓励学生不断进步等。

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是一个全方位,动态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学校、社会、家庭协同合作,其中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学校教育必须重视这一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强调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这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