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活力”的自主学习数学课堂

2016-02-19严天敏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活力自主学习数学

严天敏

摘 要:自主学习的课堂总体缺乏活力,让自主学习的数学课堂“活”起来,恰当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小组自主建设和团队合作,巧妙合理地使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凸显课堂人文色彩,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轻松、快乐的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数学;自主学习;教学;课堂;活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248-01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探究者。在教课堂学中,部分教师照本宣科,照着教材生搬硬套和满堂灌,认为只要把教材中的例题讲好,让学生记好相应的概念,并能用所学知识完成作业就可以了,而课后不愿意再花时间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从教学现场却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听得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使自主学习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数学教师应像一条永不枯竭长流的小溪,只有在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及学生的学法等方面不断更新,才能把课上“活”、才能把学生教“活”,数学课堂才更受学生欢迎。

一、巧妙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去激励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科书既不会说话也会动,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利用好视频、投影、多媒体等让课堂教学内容发出“声音”来,如《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体积计算方法教学中,利用实物演示比较麻烦,且效果不好,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具,对长方体进行一排,再一层的分割再聚合,将清楚的演示出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掌握公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生动的动态画面联系起来,不用教师多讲,也就能准确、快速地理解和掌握。

鲜艳的色彩、动态的画面、逼真的音响的综合运用能够丰富数学教学形式、营造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使数学内容趣味化、运动变化直观化、探索过程多样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无限问题有限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掌握知识,使学习的难度减小,课堂教学有效化。

二、紧扣时代旋律,让数学课堂生活化、问题具体化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而工具的价值在于应用,因此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数学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目的,把教科书与生活有效的融为一体,注重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有机联系,注重数学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等等均发生在身边,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使用数学教材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许多例题来自生活中,作为获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其中一种资源,还要适当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及实际需要,不断引进紧扣时代发展新元素来充实课堂内容。如每堂课拿出三到五分钟开展投数学公式比赛、讲数学有关的新闻故事、猜数学谜语等活动,如此一来,数学的学习不拘泥于课堂,生活中所学的知识能在课堂上尽情表现,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大大提升。

三、调动多种感官能效,打造高效课堂

充分利用课堂,合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利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构建课堂。首先,对这个班级进行合理的分组,在组内推选出组长、副组长和中心发言人,明确组内成员基本职责;其次,以“我以小组为荣”打造最优秀的团队,制定并宣布本节课加分规则:

1、认真预习,积极投入课堂学习加1分;

2、主动参与组内研讨,声音洪亮加1分;

3、主动回答问题加1分;

4、主动回答问题,声音宏亮加2分;

5、板书又好又快又美加2分;

6、主动回答问题,声音宏亮,回答精彩加3分。

把更多的验证性过程变成探究性实验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以成功的探索者的角色“开口说、放手做、大胆展示”, 尽可能地让学生看、听、说、想、做等同时进行,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在头脑中变得印象更加深刻不易遗忘,同时获得了个人和小组探索的成就感。让学生在“玩”中完成了自主学习任务,课堂上小组成员展示实验成果,他们在交流中吸收营养,在展示中收获自信,一节课的内容最多十分钟就被学生给消化、吸收完了,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而效果又往往是最好的。

四、优化课堂结构,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如果把教学比作世界杯足球比赛,那么创设情境就是足球比赛的宣传片,这个宣传片设计应该充满着一定的神秘感和悬念,要先声夺人。如介绍一个童话故事、聆听一首歌曲,观看一段视频或图片、演示一个魔术实验等。其次,要选好“突破口”,打破课本要求的设计,根据教学实际设计教学情境。

如湘科版教材八年级(下)第三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我们可以先讲解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躺在床上静静的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这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的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象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兴致已经调动起来了。

总之,数学教师要把课堂变为学生的学堂,教师还要管住自己的嘴(少说或不说,少讲或精讲),迈开自己的腿(走入学生中去,多观察,多指导),及时调控课堂,这样自主学习的数学课堂才能真正充满“活力”。

猜你喜欢

活力自主学习数学
活力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