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之我见

2016-02-19卢艳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识字教学低年级小学语文

卢艳

摘 要: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只有当学生积累记忆了一定的字词量以后,才能顺利的阅读、书写,才能用汉语文字来表达自身的思想与感情。因此,必须重视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使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就能实现对识字量的大量积累,以此为以后的语文学习,为以后的阅读与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实践教学经验,主要就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227-01

一、利用字形规律,提高学生识字效率

与拼音相比,汉字的字形结构具有很强的表意性。通过加强学生对汉字字形结构规律的认识与了解,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汉字字义,掌握汉字结构,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通常而言,汉字在字形结构上的造字方法,可归纳为象形、会意、形声以及指事这四种,在教学中可根据其结构规律,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口耳目》这一课的教学中,对课本中象形字“日、月、火、木”等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影像或图片,将这些字所代表的事物直观、形象的给学生呈现出来,如“火”字就像一个小火苗,“木”字就一棵大树,“月”字就像天空中的一轮残月等等。通过这些直观、生动的图像,让学生展开联想与记忆,对于所学的象形字就很容易掌握其字形与字义。

又例如,在《荷叶圆圆》这一课,文中有许多形声字,如“荷、蛙、蜻、蜓”等。在对形声字的学习中,教师可利用归纳总结法。如“蜻”、“蜓”这两个字,让学生观察到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都是以虫字旁作为偏旁部首,由此归纳得出左边部首是它们的字义,而右边则是它们的字音。通过这样巧妙应用形声字结构规律来教学,学生对字音和字义都非常容易理解与掌握。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切忌独立的识字记忆。如果只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教学,不仅教学效果差,而且学生的独立个性与想象力思维也得不到充分发挥,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针对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但注意力较差的特点,应当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如生活情境、游戏情境、故事情境等等,以提高学生对识字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以最终达到良好的识字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操场上》一课中“球”字时,教师就可以创设学生在操场上玩耍这一教学情境,然后像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操场上都打过什么球呢?”然后让学生们说出“足球、乒乓球、篮球、排球”等词语,然后再让学生展开联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球呢?”,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球”字的理解与记忆。

又例如,在学习《春风吹》一课中“树”、“花”这两个字时,教师可积极创设“花仙子”这一故事情境,即“花仙子在一个花园里,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花朵与树木,同学们你们都认识它们吗?”。然后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花朵、树木的图像,在图像的下方还带有其名称,学生在这一故事情境中,既牢牢掌握了“花”、“树”这两字的字音、字义,又通过观看多个图片,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知识面,认识到了更多的汉字。

三、鲜明对比分析,增强学生识字印象

由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尚不成熟,在记忆事物、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其记忆往往较为简单和粗浅。因此,当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生字数量增多以后,往往容易出现对汉字中部分同音字、形近字混淆应用的情况。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应经常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对同音字或形近字进行字音、字义以及字形这三方面的比较,从而加深学生对生字的深刻印象,而不会再混淆应用。

例如,《乌鸦喝水》一课教学中,学生容易对“喝”与“渴”这两个字混淆记忆。对于这两个字的学习,教师应积极当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即教导学生“喝”是需要用嘴喝,因此是口字旁,而“渴”是由于人体缺水,因此是三点水旁。通过这样对比记忆的方法,既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字字形与字义的印象,也不容易再对两个字混淆应用。

四、编儿歌猜谜语,提升学生识字能力

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旺盛的求知欲望。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利用编儿歌、顺口溜的方式,既生动有趣、朗朗上口,学生一旦记住以后就很难忘记。例如,“法”、“丢”两个字的学习,可编为:“去字旁边冒水泡,就是法,去字头上戴斜帽,就是丢”;“晚”字的学习,可编为:“太阳出来照小兔,小兔藏起尾巴来”;“牛”字的学习,可编为“牛字四笔是独体,一撇两横一竖笔”等等。

同时,除儿歌、顺口溜以外,还可利用猜谜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也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双木不成林——“相”字;十张口,早就有——“古”字;一只手,遮着眼——“看”字;人在云上走——“会”字等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中的生字,先念出谜题,然后让学生猜出结果,并让学生比比谁猜谜更快,通过这种方式教学,既生动有趣,学生也易于记忆和掌握。

总结:

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了在小学低年级阶段(1~2年级),应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会写汉字800个,而低年级阶段占据了整个小学阶段识字量的一半以上。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识字教学,通过利用字形结构规律记忆、创设教学情境记忆、鲜明对比分析记忆、编儿歌猜谜语记忆等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对识字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提高学生在识字学习时的效果,以此为学生以后阶段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振兰.识字教学方法探讨[J].小学时代:教师,2011,(10)

[2] 白水平.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和阅读教学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 李敏.识字不忘“本”——探讨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 2013, (10)

[4] 徐道明.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J].课外语文,2014,(24)

猜你喜欢

识字教学低年级小学语文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