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写作兴趣

2016-02-19陈勇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写作初中兴趣

陈勇

摘 要:写作实际上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过程,是一种把看到、想到的东西写清楚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写作;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219-01

写作实际上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过程,是一种把看到、想到的东西写清楚的能力。许多学生怕上作文课,认为作文很难,慢慢地对语文也失去了兴趣。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积累,是写作的源泉

朱熹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积累就犹如“源头活水”。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 这说明生活为写作提供了最真实的素材,作文就在你我身边。指导学生带着思考去深入生活,并能通过生活的表面现象,看到它深刻的本质。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迎来送往、花鸟虫鱼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另外,邻里纠纷,市井吵闹,街头巷尾,市场一隅,都市风情,田园野趣,大院清晨,夕阳西下……都也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蒲松龄写作《聊斋志异》,就是在生活中积累素材的成功例子。

语言是写作文章的建筑材料,要有意识的积累,建立自己的心理词典,聚沙成塔。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积累,积累富有表达力的的词语,如描写山川河流、自然百态的词语以及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学完每篇课文后,要鼓励学生把诸如此类的词语抄写下来,并学会在平时的口头表达和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些词语。积累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如细节描写具体生动的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等。如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花、春草、春风的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使得全文的语言非常优美,意味深长。当然,语言积累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内,教师要鼓励并帮助学生多读各种有益的课外书籍,包括中外名著、报刊、杂志,从中积累有价值的词句。

二、情感——是写作的血肉

“情者文之经”,情感是文的经线,没有情感的文章苍白无力,也无法感动人。真可谓“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情肠”。

首先要心中有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写作自然是情到笔至,妙笔生化。朱自清的《背影》写得感人至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真实地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真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深情。试想,如果没有这浓浓的真爱深情的积淀,怎么能写出如此优美动人的文章来。

然后要引导学生带着情感去认识事物,被认识的事的受到情感的影响:平凡的神奇了、抽象的具体了、无情的含情了、平面的立体了、呆板的活跃了、无生命的有生命了。作文教学也就充满了生气和活力。

再次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才能使师生在愉悦的写作氛围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在激情满怀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作文教学富有生命活力。

三、创新——学生作文的生命

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文必须常写常新:

取材新,“文不惊人誓不休”。作文要有新鲜感,做到“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未言”。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从“人人心中有”的素材中,发掘出“人人笔下无”的题材来。比如,以“阳光下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作者通过三代人在艺术道路上成长经历的对比,反应新时代新面貌,以小见大,选材新颖。

情节新,结构是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方式的整体设计。初中作文一般只要求写五六百字,掌握一些“尺水兴波”的技巧就尤为重要了。要达到这个效果,欲扬先抑就是一种很好的写法。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就采用了这一写法,曲折而生动地表达了对阿长的热爱与赞美。

语言新,我们在品味佳作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写得无拘无束,幽默自在,再稍稍闪出那么一点点“不正经”的文章,往往味道浓郁。比如,一个学生的自我介绍:“如今,肆无忌惮地大笑,成了我的招牌,神经病成了我的代言词。这不,开学才一个月,供师生取笑的谈资却有了一大把。尤其是各位老师对我的偏爱,更让左邻右舍无不为之扼腕。”这段文字,形象展示活泼爱笑,风趣幽默的学生形象,其鲜明的语言个性令人难忘。

四、激励——学生写作的动力

美国学者杰丝.雷耳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用到我们作文教学上,应该说好作文都是表扬、鼓励出来的。

每位中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自尊心,教师对他们的作文不要吹毛求疵,应该努力去捕捉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或者是开头好,或者是结尾妙,或者是词句美,或者是过渡巧等,让他们尝尝成功的喜悦而增大写作的兴趣。即使是明显的缺点,我们也应委婉地点评,而不要胡乱地“枪毙”学生的劳动成果。要知道有时候就是老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褒奖,却燃起了学生心中的写作热情,甚至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在班级给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把学生写的优秀作文结集出版《班级佳作集》,让学生办手抄报,以自己一学期写得好的作文为内容,让学生自主设计版式版面,然后张贴在教室里进行展评、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感受作品发表的喜悦。用成功来激励他们,作为写作的动力。

五、批改——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的重要手段,是学生了解自己习作效果和教师获得作文教学反馈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的传统作文批改模式让语文老师累的精疲力竭,而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往往收效甚微。通过运用分层建构的学生互评互改,多种形式结合的教师评改,家长参与的多元指导等有效的批改方式,改变了传统作文批改的做法,减轻了教师工作负担,同时达到了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

作文批改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交给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在批改过程中,要么受到启发,要么汲取教训,长时间积累就会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猜你喜欢

写作初中兴趣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