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三年级学生写好起步作文

2016-02-19赵秀梅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读书课文

赵秀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201-01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种创造性的练习,是学生认知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有的学生作文虽然也交上来了,但仔细一看,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泛笼统,不知所云。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1、写的作文没有条理,东一句,西一句,对要表达的内容说不清楚,说不明白。2、无话可说。面对作文题想不出几个句子,不知道写什么。究其原因是找不到材料,没有学会从观察生活中积累材料。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不会用抽象、美好、感性的辞藻来叙述,以至作文写得短,枯燥无味,写不具体。3、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不知如何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认为万事开头难,要把学生对习作的恐惧感消灭在起始阶段,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教学教法,有效引导,让学生从怕写变得乐写、爱写。我是这样做的:

一、多读书,增加知识积累量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做到让学生有话说,会说、想说、就要让学生多读书,积累丰富的知识。三年级的学生阅历不丰富,知识功底浅,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各方面见识有限。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还怎样写文章呢?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就要培养学生多读书、爱读书的兴趣。首先要求学生从读课文开始,力求把所读课文,读熟、读透。认真领会作者的写作思路,研究语言的表达艺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并把好词、佳句抄下来。遇到不懂的词、句、通过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查资料的方式弄懂。课余时多读《优秀作文》选,报刊、杂志、《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十万个为什么》、《一千零一夜》等,能从这些好书中获得一些见解,明白一些事理。并把所读的文章题目记下来,看见题目就能说出它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所获得的感受。教师要对学生阅读情况进行检查。我想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的知识功底会大大提高。好词、好句的积累会更加丰富,视野会更加开阔,思维会更加敏捷。懂得的多了,话也就自然会说了。

二、多说,锻炼学生口语转化书面语的能力

“多说”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最好方式。“多说”就是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持有的观点和态度。俗话说:“能说的人善于写。”如果激发学生有爱说的兴趣,提高他们会说话的能力,那么他们的写作水平也会大大提高。因此在课堂上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从说课文开始,再结合单元上的口语交际进行训练。如:列出课文结构图,写出口语交际的提纲。引导学生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然后的再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有理地把故事讲清楚。在说的过程中,对于哪些能说出自己感受或学习收获的学生要给予及时表扬。最后再鼓励学生把刚才说的内容写下来。这样学生感到心中有话可说、可写,有感而发,写作的兴趣才能提高,写作才不会当成是一件头疼的事。

三、多写,不断培养学生写作技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年级的作文是写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是很重要的。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认知能力,在作文命题和选材上尽量引导学生去写贴近他们生活中熟悉的、易理解的、感兴趣的人和事,选材范围放宽,尽量能写他们看到的实物、实景,才能写得真实、具体,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如《我熟悉的一个人》、《我喜欢的小动物》、《一件小事》等此类题目。让学生一看就觉得不难,有话可写,有话想写,有更多的材料可选择,只有从简单处入手,降低写作难度,从熟悉的事情开始,才能激发出写作的欲望。

然而,要写好作文一定要多动笔,把想到的,听到的好句子,好片段马上记录下来,然后再整理成篇。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让学生写日记的形式,把写作文当成一种习惯。养成“天天动笔”多少写一点”的习惯,那些习作写得好的同学,经验是在于他们天天坚持写日记。“有话则多写;无话则少写,哪怕只写几十个字也不从不放弃。”,“天天动笔”能记下瞬间的灵感,能使笔头练得灵巧,能使思维练得开阔,时间长了也就累积了丰富的素材。另外把学生优秀的习作当成范文,在班上朗读、讲解、评品、并把它张贴在板报栏里,让更多的学生模仿、借鉴,从而激发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四、多修改,在不断修改中提高写作水平

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写好作文的金玉良言,也是所有文章高手的经验之谈。如果没有这个习惯,要写好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引导学生在写完作文后,要反复阅读。只有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句子是否畅通,语气是否连贯,脉落是否清楚,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也只有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才能把不具体的地方补充具体,把多余的词、句、段删去,把缺漏的字、词补上。然后再让同桌之间互改,通过朗读交换评改。让学生在读中改,在改中读,才能发现文中的不足。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最高,思维最活跃。同桌之间总想表现自己,千方百计的找出对方文中的不足。这一活动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纠错能力,组织材料的能力。通过学生互改以后,教师在进行书面批改,及时作评价。教师的批改,对学生的作文是一种鞭策和鼓励。无论学生的作文写得怎么样,都要给予合理的评价,以鼓励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主。多找出文中的闪光点,适当提出要求和不足。这样以改促写,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改出质量较高的作文。

总之,我认为三年级的起步作文。只要坚持多读,多说、多写、多修改的四个方面的有效引导和实践交流相结合的原则。才能使学生顺利跨过入门作文的“大槛”,在今后的写作道路上,学生会越写越轻松,越写越想写。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读书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我爱读书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读书为了什么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